•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科技圖書參考文獻著錄實例分析

      2018-03-27 13:21:16楊澤彬
      傳播與版權(quán) 2018年10期
      關(guān)鍵詞:原稿科學出版社著者

      楊澤彬

      一、參考文獻著錄規(guī)范要求

      新的參考文獻國家標準GB/T 7714—2015《信息與文獻 參考文獻著錄規(guī)則》替代GB/T 7714—2005《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guī)則》,2015年12月1日開始實施。新規(guī)則規(guī)定了各個學科、各種類型出版物的文后參考文獻的著錄項目、著錄順序、著錄用的符號、各個著錄項目的著錄方法以及參考文獻在正文中的標注法。新規(guī)則在著錄項目的設置、著錄格式的確定、參考文獻的著錄以及參考文獻表的組織等方面盡可能做到與國際標準保持一致,以達到共享文獻信息資源的目的。[1]

      (一)正文部分標注方法[2]

      1.在被引用的著者姓名之后,用圓括號標注參考文獻的出版年代。如:

      黃榮輝(1986) Burchard(1965)

      2.文中只提及所引用的資料內(nèi)容而未提著者,則在引文敘述文字之后用圓括號標注著者姓(名)和出版年份,兩者之間加逗號。如:

      (黃榮輝,1986) (Crane,1965)

      3.引用同一著者在同一年份出版的多篇文獻時,出版年份之后用小寫字母a,b,c……加以區(qū)別。如:

      (黃榮輝,1986a;1986b)

      4.引用多著者文獻時,只標注第一個著者,其后加“等”字。如:

      (黃榮輝 等,1986) (Jones et al.,1975)

      5.同一處敘述引自多篇文獻時,按出版年份由遠及近依次標注,中間用分號隔開。如:

      (黃榮輝,1986 ;陳聯(lián)壽,1997)

      (二)參考文獻表著錄格式及示例[2]

      依據(jù)GB/T 7714—2015《信息與文獻 參考文獻著錄規(guī)則》,參考文獻表可以按順序編碼制組織,也可以按著者-出版年制組織,采用哪種著錄格式全書要統(tǒng)一。

      順序編碼制的著錄格式:[序號] 著者.書名.卷(冊).版次.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頁碼

      著者-出版年制的著錄格式:著者,出版年.書名.卷(冊).版次.出版地:出版社:頁碼.

      1.專著。

      劉國鈞,陳紹業(yè),1957.圖書館目錄[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78.

      Borko H,Charles L B,1978.Indexing concept and methods.New York:Academic Press.

      2.論文集(或多作者書籍)。

      李福海,1996.論主編意識//喻建章.編輯工作與編輯學研究[C].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19-122.

      3.期刊。

      劉湘生,1980.關(guān)于我國主題法和分類法體系標準化的淺見[J].北圖通訊,6(2):19-23.

      Hewitt J A,1984.Technical services in 1983[J].Library Resources and Technical Services,28(3):205-218.

      4.報紙。

      李福海,1995.科技出版對生產(chǎn)力發(fā)展的推動作用[N].中國新聞出版報,1995-12-27(3).

      5.專利。

      姜錫洲,1989.一種溫熱外敷藥制備方法[P].中國專利,881056073,1989-07-26.

      6.學位論文。

      陳淮金,1988.多機電力系統(tǒng)研究[D].北京:清華大學電機工程系.

      7.會議論文。

      惠夢君,關(guān)德海,柳凱,等,1986.奧氏體-貝氏體球鐵的發(fā)展[C].武漢:全國鑄造學會學術(shù)會議.

      (三)參考文獻表文獻排列順序

      1.中文文獻按姓氏拼音排列。

      2.西文文獻按姓名首字母排列。

      3.多文種文獻先按文種集中歸類,然后依次按中文、日文、西文、俄文排列。

      二、參考文獻常見問題分析舉例

      在參考文獻的著錄方面,存在的問題大致歸納為:(1)沒有引入重要的參考文獻;(2)著錄的參考文獻過于陳舊;(3)著錄沒有親自閱讀過的文獻;(4)著錄未公開發(fā)表的文獻;(5)著錄的文獻全是作者本人已發(fā)表的論文;(6)著錄文獻的格式不規(guī)范或信息錯誤。[3]

      下面結(jié)合實際編輯工作,列舉有代表性的、典型例子進行總結(jié)分析。

      (一)譯著除作者外,要補主要譯者,可以按漢語拼音排入中文文獻中

      1.作者原稿:霍爾頓(Holton J R)著.動力氣象學引論,科學出版社,1980

      補充譯者:霍爾頓(Holton J R)著,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氣象學院訓練部譯.動力氣象學引論,科學出版社,1980

      正確著錄:霍爾頓(Holton J R),1980.動力氣象學引論.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氣象學院訓練部,譯.北京:科學出版社.

      2.作者原稿:小倉義光著,大氣動力學原理,科學出版社,1991

      正確著錄:小倉義光,1991.大氣動力學原理.黃榮輝,譯.北京:科學出版社.

      3.作者原稿:粟原宜夫:大氣動力學入門,氣象出版社,1984

      正確著錄:粟原宜夫,1984.大氣動力學入門.田生春,譯.黃榮輝,校.北京:氣象出版社.

      4.作者原稿:豪斯金斯,皮爾斯.大氣中大尺度動力過程,氣象出版社,1987

      正確著錄:霍斯金斯(Hoskins B J),皮爾斯(Pearce R P),1987.大氣中大尺度動力過程.孫照渤,屠其璞,雷兆祟,譯.北京:氣象出版社.

      (二)缺項,即信息量不夠,信息源的采集不完整

      1.缺作者(尤其是當作者為多個時,只寫第一作者,而漏掉其他的作者)。

      作者原稿:朱???等:南亞高壓,科學出版社,1980

      正確著錄:朱??担扆堯?,陳咸吉,等,1980.南亞高壓.北京:科學出版社.

      2.缺頁碼。

      作者原稿:鐘元 等:臺風路徑預報專家系統(tǒng),氣象科技,(5),1986

      正確著錄:鐘元,金一鳴,李漢惠,等,1986.臺風路徑預報專家系統(tǒng).氣象科技,(5):19-27.

      3.缺期卷號和頁碼。

      作者原稿:葉篤正,等:東亞和太平洋上空的平均垂直環(huán)流,大氣科學,1979

      正確著錄:葉篤正,楊廣基,王興東,等,1979.東亞和太平洋上空的平均垂直環(huán)流.大氣科學,3(1):1-11.

      4.缺題名。

      作者原稿:Feynman J,A Ruzmaikin,V Berdichesky,Atmospheric and Solar-Terrestrial Physics 64,1679,2002

      正確著錄:Feynman J,Ruzmaikin A,Berdichesky V,2002.The JPL proton fluence model:an update.J.Atmospheric and Solar-Terrestrial Physics,64:1679.

      (三)作者名不超過3個時,照單全錄,3個以上時只錄前3個,其后加“等”字或其他與之相應的字(如et al.)

      作者原稿:Smith Z,Dryer M,Ort E,Murtagh W.2000.Performance of Interplanetary Shock Prediction Models:STOA and ISPM.Journal of Atmospheric and Solar-Terrestrial Physics,62:1265

      正確著錄:Smith Z,Dryer M,Ort E,et al.,2000.Performance of Interplanetary Shock Prediction Models:STOA and ISPM.Journal of Atmospheric and Solar-Terrestrial Physics,62:1265.

      (四)正文標注了參考文獻,文后沒有列文獻,要補上一一對應

      1.正文中:自由大氣中空氣質(zhì)塊建立地轉(zhuǎn)平衡的過程(Ahrens,1982),但書后未列參考文獻。

      作者補充:Ahrens,C.D.,1982.Meteorology Today:An Introduction to Weather,Climate,and the Environment.West Publishing,St.Paul,Minnesota.

      正確著錄:Ahrens C D,1982.Meteorology Today:An Introduction to Weather,Climate,and the Environment.West Publishing,St.Paul,Minnesota.

      2.正文中:東亞夏季風系統(tǒng)主要成員示意圖(丁一匯 等,2007),后缺參考文獻。

      作者補充:丁一匯、柳俊杰、孫穎 等,2007,東亞梅雨系統(tǒng)的天氣-氣候?qū)W研究,《大氣科學》,2007,31(6):1082-1101

      正確著錄:丁一匯,柳俊杰,孫穎,等,2007.東亞梅雨系統(tǒng)的天氣-氣候?qū)W研究.大氣科學,31(6):1082-1101.

      3.正文中:冷鋒、暖鋒和靜止鋒(Petterssen,1956)。后面文獻中,作者只提供了中文版1958年的文獻。后經(jīng)查閱,英文書出版年是1956年,中譯本出版年是1958年。(在參考文獻著錄用文字方面,在GB/T 7714-2015“6.1”中新增了“必要時,可采用雙語著錄。用雙語著錄參考文獻時,首先用信息資源的原語種著錄,然后用其他語種著錄”)

      作者原稿:S.佩特森:天氣分析與預報(上冊),科學出版社,1958

      作者補充:S Petterssen:Motion and motion systems(Weather analysis and forecasting)McGraw-Hill,1956,2nd ed

      正確著錄:Petterssen S,1956.Motion and motion systems(Weather analysis and forecasting).2nd ed.McGraw-Hill.

      佩特森 S,1958.天氣分析和預報.上冊.程純樞,譯.陶詩言,校.北京:科學出版社.

      (五)外國作者姓名不全

      英文版圖書,外國作者姓名不全,只寫姓不夠,要加上名,姓名要全。如:Holton應為:Holton J R,Hoskins 應為:Hoskins B J.凡是姓名不全的,均應補全名字,否則科技圖書就很不專業(yè)。例如:

      作者原稿:Holton.An Instruction to Dynamic Meteorology(5th edition),Academic Press,2012

      正確著錄:Holton J R,2012.An Instruction to Dynamic Meteorology.5th ed.Academic Press.

      作者原稿:Holton,Matsuno.Dynamics of the Middle Atmosphere,Tera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mpany,1984

      正確著錄:Holton J R,Matsuno T,1984.Dynamics of the Middle Atmosphere,Tera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mpany.

      總之,參考文獻是科技圖書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無論是從作者撰稿,還是編輯審稿、編稿,或者讀者使用的角度,規(guī)范、正確地著錄參考文獻對科技圖書的整體質(zhì)量有著重要的意義,作者、編輯應對此充分重視。

      猜你喜歡
      原稿科學出版社著者
      戈公振《世界報業(yè)考察記》校讀記
      《第二勝者法王宗喀巴傳》著者考
      參考文獻著錄時“等”的西文應使用“et al.”
      “中央圖書館”所藏甲骨文字原稿
      訂 正
      電光與控制(2017年3期)2017-04-16 19:06:37
      《色譜》獲2015 年度科學出版社“期刊出版質(zhì)量優(yōu)秀獎”
      色譜(2015年6期)2015-04-08 06:03:51
      論文英文摘要應列出全部著者的署名
      論文英文摘要應列出全部著者的署名
      軍事醫(yī)學科學出版社圖書目錄
      科學出版社物理類重點書推薦
      物理(2009年7期)2009-09-05 07:22:30
      盐山县| 赤城县| 姜堰市| 沐川县| 隆林| 古交市| 永兴县| 英吉沙县| 光泽县| 茂名市| 平凉市| 广南县| 甘孜| 竹北市| 虎林市| 蚌埠市| 莆田市| 武宁县| 鄂尔多斯市| 长丰县| 乡宁县| 西宁市| 四子王旗| 龙岩市| 江津市| 建湖县| 罗田县| 东光县| 武平县| 武义县| 嫩江县| 德钦县| 兴安县| 延津县| 南靖县| 汪清县| 木里| 丹江口市| 仁化县| 南城县| 铜陵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