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超國
如果說這個世界上有成事的秘訣的話,我以為“堅持”就是最關(guān)鍵的一條。英國前首相丘吉爾曾在一次演講中說:“我成功的秘訣有三條,第一是決不放棄;第二是決不,決不放棄;第三是決不,決不,決不能放棄!”微生物科學(xué)的開創(chuàng)者路易斯·巴斯德也說過類似的話:“告訴你使我達到目標的奧秘吧,我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堅持精神?!笔堑模@個世界上,只有放棄的失敗,沒有堅持會被辜負。如果這個世界真有奇跡的話,那“堅持”就是另一個別名。
大自然是人類的導(dǎo)師,她將道理寓于普通現(xiàn)象之中給我們以啟迪。
“水滴石穿,繩鋸木斷”說的是一種堅持。水滴的力量固然弱小,繩鋸的力量也不強大,但堅持的力量卻大無邊。只要堅持不懈地努力,柔弱的水就可滴穿堅硬的石,粗糙的繩也能磨斷厚實的木?!板浂簧?,金石可鏤;鍥而舍之,朽木不折”說的也是一種堅持。恒久之刻能鏤金,斷續(xù)之功難折木?!爸灰Ψ蛏?,鐵棒磨成針”說的還是一種堅持。沒有做不成的事,只有還未練就的功。
生活給予我們智慧。生活的智慧是要讓我們智慧地生活。
河蚌忍受了沙粒的磨礪,堅持不懈,終于孕育出絕美的珍珠;雄鷹經(jīng)受了風浪的搏擊,堅持不懈,才能翱翔長空;梅花飽含了寒風的凜冽,堅持不懈,才有凌寒獨開;鐵劍經(jīng)過了烈火的赤煉,堅持不懈,才成為鋒利寶劍。人呢?同樣的道理,沒有誰的人生會一帆風順,人生路上雖有詩情畫意,但總是充滿著艱辛與困苦;沒有誰的生活會輕而易舉,歲月之中雖有明媚陽光,但不可避免雪雨風霜。唯有執(zhí)著和堅定,才能義無反顧;唯有積累和堅持,才能克難制勝。
古今中外前人的榜樣也向我們昭示著堅持的深意。
雨果創(chuàng)作他的不朽之作《悲慘世界》花了六十年的光陰;李時珍堅持用三十載的時間完成了《本草綱目》的撰寫;曹雪芹堅持用十年的光景寫出了《紅樓夢》;王羲之練光一大缸墨水,寫出了流芳百世的《蘭亭集序》;還有達·芬奇,他如果沒有三年只畫雞蛋練就的基本功,就不可能有后來的《最后的晚餐》和《蒙娜麗莎》問世。原來,這個世界沒有一個人的成就是輕易得來的,每一種積累和堅持,都是時間鑄就的。生命的碩果,不僅依賴沃土濃肥,更源于長年累月勤懇的澆灌。
科學(xué)研究也揭示了堅持的規(guī)律并佐證其與成事的關(guān)聯(lián)度。
人盡皆知的“一萬小時定律”,就是對堅持與成事正相關(guān)的最好詮釋。加拿大暢銷書作家麥爾坎·葛拉威爾在他的《異數(shù):成功人士的故事》 一書中提出了這個定律。他在書中指出“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xù)不斷的努力。只要經(jīng)過一萬小時的錘煉,任何人都能從平凡變成超凡”。一萬小時,大約就是每天練習三小時,風雨無阻,連續(xù)十年。葛拉威爾引述了大量研究數(shù)據(jù)表明,世界上不論任何行業(yè),當你具備了基本技能后,最終能否出類拔萃,成為專家、權(quán)威、大師,只有一個因素最重要,那就是練習、練習、練習,最低限度是一萬小時。這個定律告訴我們:優(yōu)越的智商和與生俱來的天賦與堅持相比顯得次要得多。唯有堅持才能成事。
無論是自然的啟迪,還是生活的智慧;無論是前輩的先例,還是科學(xué)的揭示,都無不向我們詮釋了這世界至高無上的法則——成事在于堅持……
這個世界上,除人以外,有兩種動物可以抵達金字塔的頂端,一個是雄鷹,另一個則是蝸牛??晌腋磁搴笳撸驗樾埴楋w到頂端,更多的借助于自己獨特的優(yōu)勢,靠翅膀飛到塔頂并不算太大的本領(lǐng)。而蝸牛爬上金頂靠的是勤奮、毅力、執(zhí)著、堅持。它從底層一步一步向上,不怕艱難,不懼路遠,不離不棄。即或爬到中途掉下來,也會重振旗鼓,從頭再來,堅持一輩子,也要爬到頂端。終于有一天當它爬上自己生命的最高峰時,它所達到的高度和看到的風景與雄鷹是一樣的。
蝸牛用一生的行為證明,唯有堅持總不會被辜負。
(摘自《中國城市金融》2017年第3期,有刪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