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宛豫 吉林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賈平凹所寫《廢都》的背景時代是20世紀末的中國,1990年代,那時的中國處于社會轉型的時代當中,也是一個光怪陸離、世風日下、道德淪喪、浮躁的時代,那時中國的政治經(jīng)濟發(fā)生著巨大的變化,新制度還未完全建立,在那樣一個過渡的時代,賈平凹的《廢都》自然成了頹廢文學的代表作之一。
小說中有關女性的形象,很多人認為賈平凹所寫的是一種偏向于男權主義下的女性者,認為女性是男人的物品、是一種財產(chǎn),表現(xiàn)的是一種陳腐的女性觀。個人認為,不能僅僅只是把女性形象作為木偶來看待,而是要結合作者筆下真實的形象來分析。對于這一點,賈平凹在接受采訪時談到“在對待女性的看法上,我有傳統(tǒng)的文人氣息,但絕對沒有作踐婦女那種,起碼認同賈寶玉對女人的態(tài)度?!雹?/p>
其實個人認為,賈平凹所描寫的每一位女性其實都有其不同之處,一類是莊之蝶的妻子牛月清、汪希眠的老婆、景雪陰這種城市中的女性,一類是唐婉兒、阿燦、柳月這種出身農(nóng)村,后來來到城市的女性。前者是保守意義上的女性形象,而后一類則是有一種跳脫性,顯現(xiàn)出一種另類的活力,其中的唐婉兒,也就是與莊之蝶發(fā)生關系最多的女性。賈平凹其實并不是在一味地貶低女性,而是批判現(xiàn)實,寫出在當時那種時代背景下女性的命運,幾個不同的女性所表現(xiàn)出來的命運也是不同,所描寫的是一種在現(xiàn)代文明沖擊下的女性的命運及其變化。
首先,唐婉兒是莊之蝶生命中重要的女人,全書也有至少一半的內容在描寫兩個人之間的關系。其中至少有7次具體描寫了兩人之間的性行為,而唐宛兒一出現(xiàn)就是一個性的符號。唐婉兒是一個典型的從農(nóng)村出來的,想在城市里獲得成就的女人,但是對于莊之蝶卻是沒有過表現(xiàn)出過多的要求,所有的要求全由“性”所發(fā)泄,那時的唐婉兒沒有了道德的束縛,為了自己向往的美好生活,不斷地讓自己來適應男人,“你與一般人不一樣,你是作家,你需要不住地尋找什么來刺激你的藝術靈感。”②“人都有追求美好的天性,作為一個搞創(chuàng)作的人,喜新厭舊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表現(xiàn)。”③正是因為莊之蝶面對的是這樣的一個美麗、懂得博取男人歡心的女性,所以才會一次又一次為她作出出格的舉動。然而,在唐婉兒離開家里的丈夫和周敏私奔開始,賈平凹就把她設定成為一個懂得用自己的姿色獲取男人關注的人,她有著當時環(huán)境背景下的所謂的強烈的商品意識,而這種商品意識對人有著變相的蠶食,以至于預示著后來唐婉兒的結局也是很悲慘,這種和莊之蝶之間畸形的愛情最后只能是走向失敗和死亡。
莊之蝶的妻子牛月清其實是一個真正的傳統(tǒng)意義上的女性,在莊之蝶最貧窮、最無助、最潦倒的時候,是牛月清嫁給了他,陪他走出低谷,然而就算是我們現(xiàn)在所處的的時代,也會出現(xiàn)男人有了名望之后,拋棄妻子的事情發(fā)生。但是,牛月清在最后突然意識到,自己已經(jīng)很久沒有花心思在自己母親身上時,又是另一種形象,是一種并不是只會依賴男人的女性形象,又多了一層對她的尊敬吧。個人認為,這個女性形象也算作是一個正面的形象。
柳月是莊之蝶家的保姆,從農(nóng)村來到城市,就是為了獲得更好的、自己想要的生活,她比唐婉兒多了一些目的性,是一個善于用心計的女人。從另一家進入莊之蝶家開始,就在為自己以后的生活打算,本以為可以取代莊夫人,也就是牛月清的地位,結果被牛月清的一個耳光打醒,同時也意識到,就算是沒有了牛月清,也不會是她,而是唐婉兒。她說“是你把我、把唐婉兒都創(chuàng)造成了一個新人,使我們重新產(chǎn)生了生活的勇氣和自信,但最后又把我們毀滅了?!?頁318)所以,后來,為了自己的榮華富貴的生活,為了能夠躋身于上流社會,在莊之蝶說媒時,才愿意嫁給了市長的殘疾兒子大正,可以說是一個利益至上的女人。也可以想象到,如果日后莊之蝶不行了,她也會為了自己的利益去找一個更好的靠山。這個女性反映的是在一個利益至上的社會中的女性的改變。
阿燦,其實是一個鮮明的女性形象,不同于另外幾位女性,但也有一點荒誕之感。她對莊之蝶是沒有所謂的求取的要求,反而是一個可以自我滿足的女性形象,但與此同時,也有一部分是自私的。她說“你讓我滿足了,不光是身體上的滿足,我整個心靈也滿足了……有你這么一個名人喜歡我,我活著的自信就又產(chǎn)生了?!?頁197)這個女性深刻地反襯出了男性的懦弱,通過最后她自己的毀容,說她已經(jīng)美麗過一次了,就要變丑了。她與莊之蝶的結合可以說是男人心目中最為理想的一種情人。同時,這個女性整體透露這一股“俠”氣。為她妹妹的事,不顧別人的眼光,為妹妹出氣。對于這樣的一個形象,不知道她對于從莊之蝶中獲得的那種“自我滿足”是對莊之蝶的愛嗎?
汪希眠的老婆是唯一一個沒有和莊之蝶發(fā)生過性關系的女人,只是表達了情愫,但也只是僅此而已,到此為止。在某種意義上,她與莊之蝶之間的關系更像是一種朋友,只是通過一枚小小的銅錢傳達愛意,至今還記得,當時看到表達愛意的那一段時,一度以為他們之間也要發(fā)生關系,但結果并沒有,這也是賈平凹對于不同女性形象塑造的一種方式吧。也或許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在最后,莊之蝶離開時,想給她道個別。
景雪陰這個形象,一直不知道該如何評價,莊之蝶莫名被卷入的官司可以說是由景雪陰一手造成的。這個女性出場的機會不是很多,也都是通過別人之口來看到,也不清楚她和莊之蝶之間是否真的有感情。這個形象對于整部小說來說,其實個人覺得是一個不斷推動小說進展的作用。但是,也算是一個堅強的女性,個性獨立。
賈平凹把女性描寫地淋漓盡致,可以說是一個特別了解女性的作家。賈平凹筆下的這幾個與莊之蝶有過多多少少關系的女性,都有其各自的作用和形象,這就正如前面所說,賈平凹并不是僅僅把這些女性作為男人的木偶來看待,他筆下所寫的每一個女性的形象都有其鮮明的特點,通過客觀事實反映了每個女人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的無奈及其命運變化。
如果閱讀《廢都》不能理解當時的時代背景,便不能理解《廢都》的頹廢和放蕩。賈平凹所寫的是中國的人情世故,不同于西方的經(jīng)典小說,一開始就直入主題,托翁的“幸福的家庭總是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狄更斯的“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奧斯汀的“凡是有錢的單身漢,總想娶位太太,這已經(jīng)成了一條舉世公認的真理”。相比之下,《廢都》則是一種偏向于中國的古典小說,曲曲折折躲躲藏藏,才顯出“廢”的這個主題和對人性的批判。
可以說,賈平凹在塑造莊之蝶這個形象時是用心良苦,在談到創(chuàng)作心態(tài)時,坦白地說:“一走進書桌,書里的莊之蝶、柳月在糾纏我,一離開書桌躺在床上,又是現(xiàn)實中紛亂的人在困擾我。為了擺脫現(xiàn)實中人事的困擾,我只有面對莊之蝶和莊之蝶的女人,我也常常處于一種現(xiàn)實與幻想混在一起無法分清的境界里?!雹苓@就正如王富仁先生說的“《廢都》中的莊之蝶寫的就是賈平凹自己?!雹菘梢娰Z平凹在塑造人物時的用情之深。
賈平凹在塑造莊之蝶這個形象時,便是把他放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讓他有一系列的思想斗爭,從壓抑自己的內心苦悶到用性來發(fā)泄和解放,最后墮落的一個過程。同時把莊之蝶性格中的弱點塑造成是一種“求缺”,或許也就是“求缺屋”這個名字的內涵。
莊之蝶在結發(fā)妻子那里的“廢”,而在唐婉兒那里則是“又成為了一個男人”,通過與唐婉兒的性來實現(xiàn)自己的自我價值和滿足,是一種人性中獸性的回歸,從身體上的“廢”到之后與之相連的精神上的“廢”,賈平凹寫出的是莊之蝶一種對現(xiàn)代城市腐敗的消極抗爭。同時,雖然莊之蝶作為一個名作家不缺錢,但是也要隨時提防著是否會被算計,但同時,莊之蝶也在算計著別人,為自己的利益,不惜把柳月嫁給市長的殘疾兒子大正。賈平凹把莊之蝶設計成為一個有著人性丑惡的形象,就像幾個和莊之蝶有糾纏的女性,其實都或多或少帶有一定的目的性來接近他,在當時的大環(huán)境下,莊之蝶也慢慢由一個傳統(tǒng)的形象轉變?yōu)橐粋€人性自私的形象,是賈平凹一種對人性丑惡的批判。
但同時,讀書的過程中,還是會發(fā)現(xiàn)賈平凹也給了莊之蝶一定的別的性格,比如:講義氣。當老朋友鐘主編因為“紅本”的事,氣出了病,莊之蝶找人理論,不顧自己的官司問題,以及最后鐘主編下葬火化時,直接把“紅本”扔進了火里。其實,莊之蝶一些其他的性格也是都可以在細節(jié)中表現(xiàn)出來的。
小說最后,莊之蝶的結局是死在了火車站,代表了一種不穩(wěn)定性,也表明了莊之蝶一生的游移不定,沒有一個情感上的歸宿,精神也無所棲息的狀態(tài),這其實是他性格和人性上的的缺陷所造成的后果。也是當時那種環(huán)境下,知識分子普遍面臨的危機,是一種“現(xiàn)代性危機的形而上的反思”。⑥
小說中比較有趣的一些還在于小說中“?!钡囊环N哲學反思。小說中“?!钡囊恍﹥刃莫毎?,其實表現(xiàn)了在當時一定的環(huán)境下的人們應該反思的事情。同時牛月清的娘的人鬼不分,每天說胡話,說看到鬼,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應了當時社會上理性、道德、責任和良知的崩潰。
其實,在《廢都》這本書里,我們很難說這本書表達了一個什么樣確定的主題,就連賈平凹自己也承認,“《廢都》沒有什么看得清的主題”。⑦但是,通過小說卻能夠從中分析出一些:
《廢都》是真正發(fā)自作者內心的憂憤之作。它對當前都市生活中異常廣泛的社會現(xiàn)象的毫無忌諱的真實描寫,使讀者認識自己所處的社會的真實面貌,打破一切脫離現(xiàn)實的主觀幻想和有意無意的粉飾,這正是現(xiàn)實主義作品應有的嚴肅之意。⑧
此書被評為中國二十年來最重要的長篇小說之一,榮獲一九九七年法國三大文學獎之一的“費米娜文學獎”其實是實至名歸。
注釋:
① 賈平凹,走走.賈平凹談人生[M].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4:333.
② 賈平凹,<廢都>[M].臺北市:麥田出版:家庭傳媒城邦分公司發(fā)行,2010.02.頁126.本文所引用之小說原文皆引自本書,以下引文皆於文末註明頁碼,不再另註
③ 同前注
④ 賈平凹,<廢都>後記[M].臺北市:麥田出版:家庭傳媒城邦分公司發(fā)行,2010.02.
⑤ 王富仁,跨世紀學人文存.王富仁自選集[M],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⑥ 權雅寧,<廢都>:身體敘事與隱喻,《小說評論》2001年第6期,頁37.
⑦ 賈平凹,答陳順譯先生問[J].當代文學研究,1996.2.
⑧ 李星,孫見喜.<賈平凹評傳>[M].鄭州:鄭州大學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