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良海
(中設設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江蘇 南京 210014)
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fā)展,雖然新建公路已經趨于飽和,但之前建設的公路陸續(xù)進入改擴建和維修加固期,因此,公路改擴建和維修加固已經成為當前公路施工建設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實際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為了保證后期改擴建部分與工程原先建設有效銜接在一起,從牢固性和穩(wěn)定性提升公路運行的質量,實現安全、舒適運行。同時,在公路擴建項目時,通過修建擋土墻、填筑土石方方法實現擴建道路路基的穩(wěn)定性,最終形成小斷面路基。小斷面路基在實際施工中,由于施工面積小,作業(yè)條件受到限制,導致在擴寬道路部分路基下部無法全面使用壓路機進行壓實加固,從而影響整體路面的壓實度。一旦此種現象未能及時改進,那么在后期運行的過程中,長期通車產生較大的荷載,將會導致路基出現沉降塌陷現象,嚴重影響駕駛的安全性。針對此種現象,以往處理時通常采用換填法,將路基中的填料全部挖除后,重新填筑砂礫石、碎石土等性能好的材料,通過分層壓實的方法改善,但是此種方法在長期應用中也不可避免的出現缺陷。
因此,近幾年大量的研究人員針對擴展路面路基沉陷現象進行分析,在全面借助使用物探法、鉆孔取芯法基礎上,創(chuàng)新研發(fā)出了微創(chuàng)式處理技術,即本文所要分析的DCG 工法加固技術。此種加固技術研制成功后,便開始投入到實踐中,尤其是在部分地區(qū)的國省干線工程中大量被應用,有效處理了擴展路面路基出現沉陷的問題。通過大量的實踐應用證明,DCG工法加固技術的使用不但有效解決了路面沉陷問題,而且有效控制了資源,提升了資源利用率,且后期公路維修費用也大大減少,同時獲取了較好的質量效益和經濟效益。整體上而言,DCG 工法“微創(chuàng)式”加固處理技術較傳統(tǒng)處理技術而言,通常半幅路面施工,不會妨礙正常交通運行,且可以營造安全的施工環(huán)境,控制施工風險,在當前道路擴建工程中具有很廣闊的應用前景。
DCG 工法作為一種創(chuàng)新型路基加固技術,其在實際應用中本質上是作為化學灌漿技術而使用的,材料都是通過嚴格審核專用的,有效保證了處理質量,且施工操作工藝簡單,對環(huán)境的影響小,有效控制經濟成本,符合當前建設工程對道路施工的理念。在實際應用中,DCG技術應用需要在正式施工操作前,進行漿液的試驗配置,確定漿液配置比例。正式施工時,將配置好的漿液通過雙液灌漿系統(tǒng)將漿液輸送到需要加固的巖土層中,漿液將在土層中最快時間初凝。漿液全部填充到裂縫中凝結后,促使整體壓力上升,土體會因為內部壓力上升重新出現裂縫現象,在產生新的裂縫后,重新輸送漿液,以此循環(huán)往復,進行漿液的反復填充,直至最終灌漿后不再出現裂縫,這樣則可以有效保證土層的密實度和牢固性?;谝陨戏椒ǘ裕鋺贸浞直憩F出壓力低、投入成本低,且最終巖土加固面強度高,因此有著非常好的加固效果。
DCG 工法技術作為一種全新的技術,其應用于當前擴建路基加固中具有非常突出的技術應用特點和應用優(yōu)越性。
首先,就此種技術應用特點而言,技術人員性需對路基進行初步加固處理,然后再進行臺升調平沉陷路面,促使路面平順恢復,有效避免出現跳車現象。此種技術突出特點是其在眾多省級路面路基沉陷病害維護工作中得到有效應用的重要原因。
其次,DCG法使用優(yōu)越性也是其被廣泛應用的重要特征。第一,此種技術與傳統(tǒng)方法相比較而言,工作人員無需進行路基的重新開挖,減少了開挖工程量,且有效避免路基開挖對路面砂石和瀝青等材料產生的浪費和消耗,能夠堅定貫徹落實綠色養(yǎng)護施工理念。第二,DCG工法加固技術的應用能夠因地制宜,切實在結合路基巖土層土質條件基礎上,對癥下藥,保證加固技術最終使用能夠切實起到良好的加固效果,提升路基的耐久性。此外,DCG工法加固技術在實際應用中,其工藝操作簡單、對施工機械設備要求低,并且施工周期短,最大限度降低了對道路正常通行的影響,降低了對社會和經濟發(fā)展造成的不良影響。
DCG工法應用到路基加固工程中,主要針對路基軟弱土體進行加固,從根本上提升路基承載力,降低路基出現沉陷的現象,在路基牢固性和耐久性提升層面上,避免路面運行中出現沉降和塌陷現象,保證路面平順,從而實現路基路面加固一體化的目標。
首先,需要針對加固路基的上部路面進行交通管制,結合現場情況,采用半幅不斷路施工,根據路基病害具體情況,精確施鉆灌漿孔位,并且施工完成后,及時做好交通封閉。
其次,需要因地制宜,根據加固標準確定漿液配置比例,尤其是水和水泥的用量,有效控制漿液的凝固時間,控制好漿液擴散半徑、灌漿壓力等參數保證最終灌漿效果。
然后,合理選擇施工機械設備。DCG工法加固技術應用所選擇的機械設備主要包括小型路面取芯鉆機、地質鉆機、灌漿泵、攪拌機組、發(fā)電機組、灌漿管、自制拔管器等設備,保證各種機械設備型號和種類的選擇符合實際加固操作工藝要求。
最后,施工前需做好對操作人員的安全技術交底工作,協調好人員、材料和機械,使各個工序有效銜接,保證最終加固效果。
首先需要進行布孔操作,即在路基沉降部位確定灌漿孔,控制灌漿孔之間的間距,實際灌漿孔布置情況需要結合現場施工狀況有效調整。而在確定灌漿孔的過程中,還需要結合土體的軟弱性等因素確定,比如土層較軟的情況下,優(yōu)先采用無水打管取土方法造孔,避免打孔過程中出現坍塌現象。
其次,將灌漿管插入到灌漿孔中,及時觀察,必要時進行合理的調整,保證灌漿管可以到達孔底。
然后,進行正式的灌漿操作。正式灌漿,需要通過漿液的灌入抬升沉陷路面,通過壓力提升促使表面路基平順度提升。而在灌漿的過程中,為了促使加固路面與整體路面實現平順,需要及時做好路面平整度的測量,有效記錄灌漿空洞深度,避免灌漿操作中路面出現隆起的問題,以此降低新的病害出現。
此外,工程人員在灌漿操作中,需有效控制路面橫向坡度,保證整體排水順暢也是非常必要的。
最后,灌漿完成后,工作人員需要做好后期養(yǎng)護工作。養(yǎng)護工作一方面進行漿液的補充,保證灌漿的完整性;另一方面,灌漿完成 4個小時以后才能夠恢復交通。
路面出現沉陷病害,主要是路基土體密實度不夠或土體軟弱造成。這種沉陷問題常出現在橋頭、橋梁及涵洞臺背或填挖交界部位。這些部位受結構影響,路基碾壓難以達到密實標準,通車后常出現路面沉陷跳車的情況。因此討論后決定采用DCG法進行加固,不但提升了路基路面加固效果,而且有效避免出現跳車的現象,病害得到了根治,有效滿足了工程施工標準。
綜上所述,DCG法在路基沉陷加固中的應用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基于此種技術應用優(yōu)勢和應用特點,在施工操作中,做好前期準備工作,嚴格按照施工操作工藝步驟,重視后期養(yǎng)護工作,以此從根本上消除病害,提升整個路面加固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