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當(dāng)代中國愛國主義:基本特征、社會分層、社會效應(yīng)

      2018-03-28 17:56:30何洪靜
      學(xué)理論·下 2017年10期
      關(guān)鍵詞:基本特征實證研究愛國主義

      何洪靜

      摘 要:當(dāng)今中國愛國主義研究的倫理-政治范式難以回答“一般民眾的愛國主義狀況究竟如何”等問題,而需要向?qū)嵶C研究的范式轉(zhuǎn)型?;?007和2012年“全國公眾價值觀狀況調(diào)查”數(shù)據(jù)的探索性研究發(fā)現(xiàn),我國受訪對象總體上有較高的愛國主義水平,男性、低年齡組和單身群體更高;在階層差異上,“小學(xué)以下”階層、“高收入”階層和“下層群眾”的愛國主義水平偏低;愛國主義精神越強,對工作重要性、生活幸福感、人際信任、人際公正感受、政治重要性、政治興趣、民主狀況、越軌拒斥、我國尊重人權(quán)以及環(huán)保意識等越表示肯定。最后討論了研究意義與不足。

      關(guān)鍵詞:愛國主義;倫理-政治范式;基本特征;社會效應(yīng);實證研究

      中圖分類號:D61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7)10-0019-03

      愛國主義是一個長期得到國家與社會關(guān)注的重大議題。關(guān)于普通民眾的愛國主義究竟呈現(xiàn)出何種狀況,當(dāng)前學(xué)術(shù)界價值判斷較多,倫理-政治范式占主導(dǎo),而調(diào)查研究和實證分析都較缺乏。為推動愛國主義研究向倫理社會學(xué)的實證范式轉(zhuǎn)型,本文運用2007、2012年北京大學(xué)中國國情研究中心關(guān)于“全國公眾價值觀狀況調(diào)查”的兩期混合截面數(shù)據(jù),從當(dāng)今中國愛國主義的基本特征、社會階層差異和社會效應(yīng)三個方面展開了實證研究。本文簡要介紹研究背景和研究設(shè)計,然后報告研究發(fā)現(xiàn),最后簡要總結(jié)全文觀點、研究意義及不足。

      一、文獻背景與研究設(shè)計

      (一)文獻背景

      在當(dāng)今中國,愛國主義研究主要有三種視角:一是馬克思主義的倫理學(xué)和意識形態(tài)教育視角。該視角重點系統(tǒng)闡述愛國主義的內(nèi)涵、構(gòu)成、意義、時代特征和自上而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技術(shù)[1-6],其中愛國主義被視為將情感、意志、思想理論及行為集為一體,反映個人與國家關(guān)系,并且具有歷史性、階級性、道德約束性、思想教育性、行為實踐性等特征的復(fù)雜價值體系[7]。二是自由主義的愛國主義視角。該視角受西方學(xué)術(shù)界影響,著重強調(diào)自由主義、憲政思想或共和主義思想對愛國主義思想的引領(lǐng)作用[8-10]。三是全球化視角。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全球參與的深入,全球化時代中國的愛國主義應(yīng)有的價值、面臨的挑戰(zhàn)及其應(yīng)對策略得到研究界的較大關(guān)注[11-14]。總的說來,當(dāng)前關(guān)于愛國主義的三個研究視角都屬于倫理-政治范式,因為它們都強調(diào)愛國主義的重要性和某種愛國主義規(guī)范的正確性,并為此對其他規(guī)范的愛國主義加以或隱或顯的拒斥。從實證研究的范式來看,上述范式有一個難以克服的缺點,即忽視愛國主義的經(jīng)驗特點,并且難以回答“普通民眾的愛國主義究竟呈現(xiàn)出何種狀況”這一問題。

      本文認為,要克服倫理-政治范式不足,就需要引入倫理社會學(xué)的視角,推動愛國主義研究的實證轉(zhuǎn)向。馬克思主義強調(diào)思想上層建筑與政治上層建筑和經(jīng)濟基礎(chǔ)之間的動態(tài)關(guān)系。從這一視角來看,愛國主義屬于思想上層建筑,并且在不同時期會形成不同的特點。例如,我國的愛國主義與“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治國之術(shù)以及當(dāng)今中國擺脫屈辱、全球參與和追求大國地位的渴望相聯(lián)系;西方自馬基雅弗利以來的愛國主義思想從傳統(tǒng)民族主義向今日的世界主義或憲政愛國主義方向轉(zhuǎn)變。特別地,在復(fù)雜社會中,普通民眾的愛國主義情感并不一定是一種非此即彼的二元選擇,而毋寧是模糊的和多樣化的。從經(jīng)驗事實角度來對愛國主義的狀況及其多樣性進行研究,有利于揭示愛國主義的當(dāng)下特點、現(xiàn)實的重要性以及其所存在的問題,而這亦進而有利于對復(fù)雜社會的治理能力的提升。

      (二)研究設(shè)計

      “全國公眾價值觀狀況調(diào)查”的兩期混合截面數(shù)據(jù)從三個方面測量了普通受訪者的“愛國主義意識”:(1)是否認為自己是一個中國公民?(2)作為一個中國人是否感到自豪?(3)我們都不希望戰(zhàn)爭,但如果發(fā)生戰(zhàn)爭,是否愿意為國家而戰(zhàn)?這三個方面分別涉及“公民身份認同”“國家自豪感”和“為國擔(dān)當(dāng)責(zé)任”這三個愛國主義的核心主題。由于兩期調(diào)查結(jié)果較為接近,本文將之當(dāng)成一份數(shù)據(jù)來進行綜合分析。本文將分析對象的年齡限定在18至70歲,其樣本量為3 810個,男女性別比為47.4∶52.6,已婚、未婚及其他的比重分別為83.9%、10.6%和5.5%。

      本文從以下三個方面展開分析:第一,當(dāng)代中國民眾在愛國主義意識的一般狀況及其年齡、性別和婚姻群體上的差異。第二,不同階層的愛國主義意識差異。第三,愛國主義作為一種積極的情感與人們的私人生活和公共生活之間的關(guān)聯(lián)狀況。本文對上述三個方面的分析屬于一項帶有探索性質(zhì)的描述性研究,故采用單變量和兩變量相關(guān)分析這樣的描述分析方法。

      二、愛國主義的基本特征

      (一)愛國主義的總體情況

      表1表明我國公眾總體上有很強的愛國主義意識。第一,在公民身份認同上,38.3%和59.2%的受訪對象分別表示“完全同意”和“同意”,只有2.5%的受訪對象不認同中國公民身份。第二,在國家自豪感上,對作為中國人感到“非常自豪”和“比較自豪”的比例合計達到83.3%,僅有16.7%的受訪對象表示“不太自豪”或“很不自豪”。當(dāng)然,國家自豪感的比例要低于公民身份認同的比例。第三,在“是否愿意為國家而戰(zhàn)”上,回答“是”的比例亦達到82.7%。

      (二)愛國主義的群體間差異

      結(jié)果顯示:(1)性別上,男性的愛國主義表現(xiàn)全部顯著高于女性。在對“公民身份認同”表示“完全同意”和“同意”的比例上,男性與女性分別為97.9%、97.2%;在對作為中國人感到“非常自豪”和“比較自豪”的比例上,男性與女性分別為83.9%、82.6%;在“愿意為國家而戰(zhàn)”的比例上,男性與女性分別為86.5%、79%。(2)年齡上,在“公民身份認同”和“國家自豪感”上,“15—29歲”“30—49歲”“50歲以上”年齡組無顯著差異;在“愿意為國家而戰(zhàn)”的比例上,三個年齡組分別為86.7%、84.2%、78.8%,即低年齡組的愿意比例明顯超過較高年齡組;(3)婚姻類別上,不同婚姻類別群體在“公民身份認同”和“國家自豪感”上差異不大,但在“愿意為國而戰(zhàn)”上差異顯著,其中“已婚”“離婚”和“喪偶”群體表示“愿意”的比例分別為82.3%、74.6%、72.5%,而“單身”則高達90.8%。

      三、愛國主義的社會階層差異

      了解不同階層愛國主義意識的差異有重要意義,因為我國的社會階層斷裂、中產(chǎn)階層發(fā)育遲緩和精英海外移民等問題已引起社會高度關(guān)注,海外移民則顯然是一個放棄既有的愛國主義追求的重要行為表征。本文按照社會學(xué)的多元分層方法,將“教育”“自我報告的收入等級”和“自我階層定位”作為階層劃分標準,來探討當(dāng)代中國不同階層的愛國主義差異。為簡化分析,這里將“完全同意”和“同意”合并為“同意”,將“非常自豪”和“比較自豪”合并為“自豪”。

      (一)受教育階層與愛國主義

      就“受教育程度”而言,不同受教育階層的“公民身份認同”差異不顯著,但“國家自豪感”和“愿意為國而戰(zhàn)”的差異顯著。在對作為中國人感到“自豪”的比例上,“小學(xué)以下”“初中”“高中”和“大專以上”分別為82.2%、88.8%、85.5%、84%,其中“初中”和“高中”的比例較高;在“愿意為國而戰(zhàn)”的比例上,四個受教育階層分別為78.9%、82.1%、87.8%、86.5%,其中“高中”和“大專以上”的比例較高?!靶W(xué)以下”階層的“國家自豪感”和“愿意為國而戰(zhàn)”的比例都要低于其他受教育階層。

      (二)收入階層與愛國主義

      就“收入階層”而言,“高收入”階層仍然體現(xiàn)較強的愛國主義,但相對而言卻較弱。在對“中國公民身份認同”表示“同意”的比例上,“低收入”“中低收入”“中等收入”和“中高收入”都高達97%以上,“高收入”階層則只有94.4%;在對作為中國人感到“自豪”的比例上,“中低收入”“中等收入”和“中高收入”都高達86%以上,“高收入”階層與“低收入”階層差不多,只有75%;在“愿意為國而戰(zhàn)”的比例上,其他收入階層都在80%以上,“高收入”階層則只有70%。

      (三)階層自我定位與愛國主義

      不同階層自我定位的群體的“公民身份認同”比例都在97%以上,階層之間差異不顯著;在對作為中國人感到“自豪”的比例上,“上層群眾”最高,為91%,其他四個階層則都低于85%;在“愿意為國而戰(zhàn)”上,“中下層群眾”最高、為84.4%,“下層群眾”最低、為79.7%,“上層群眾”“中上階層”和“工人階層”位居中間。

      四、愛國主義的社會效應(yīng)

      有較強愛國主義傾向的人是否更關(guān)心或滿意于家庭、工作等私人生活?是否在政治、民主、法治、人權(quán)和環(huán)境保護等公共生活方面體現(xiàn)出更高的品質(zhì)?為回答這些問題,本文將“中國公民身份認同”中的“完全同意”和“同意”劃分為“是”、其他情形為“否”,以當(dāng)作二分變量來處理。類似地,“作為一個中國人是否感到自豪”也當(dāng)作二分變量來處理,再加上本來就作為二分變量的“是否愿意為國而戰(zhàn)”,就獲得了與愛國主義有關(guān)的三個二分變量。其分析結(jié)果如下。

      (一)愛國主義與私人生活

      關(guān)于家庭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不同的愛國主義維度之間差別不大,各維度中98%的調(diào)查對象都表示“重要”。

      在認為工作在生活中重要的比例上,對“公民身份”表示“認同”與“不認同”的群體分別為86%和84.4%,對作為中國人感到“自豪”與“不自豪”的群體分別為86%和85.2%,“愿意”和“不愿意”為祖國而戰(zhàn)的群體分別為88.2%和77%??傊瑦蹏髁x精神越強,認為工作在生活中重要的可能性越高。

      在對當(dāng)前生活表示幸福的比例上,對“公民身份”表示“認同”與“不認同”的群體的比例分別為81.9%和77.6%,對作為中國人感到“自豪”與“不自豪”的群體分別為84%和71.8%,“愿意”和“不愿意”為祖國而戰(zhàn)的群體分別為83.4%和74.1%??傊?,愛國主義精神越強,對當(dāng)前生活表示幸福的可能性越高。

      在對多數(shù)人表示信任的比例上,對“公民身份”表示“認同”與“不認同”的群體的比例分別為59.6%和53.5%,對作為中國人感到“自豪”與“不自豪”的群體分別為60.7%和51.8%,“愿意”和“不愿意”為祖國而戰(zhàn)的群體分別為60.4%和50.3%??傊?,愛國主義精神越強,對多數(shù)人表示信任的可能性越高。

      在關(guān)于人們公正對待自己的程度的十等分均值上,對“公民身份”表示“認同”與“不認同”的群體的得分分別為7.14和7.03,對作為中國人感到“自豪”與“不自豪”的群體的得分分別為7.19和6.86,“愿意”和“不愿意”為祖國而戰(zhàn)的群體的得分分別為7.21和6.77??傊?,愛國主義精神越強,認為人們公正對待自己的得分就越高。

      (二)愛國主義與公共生活

      在認為政治在生活中重要的比例上,對“公民身份”表示“認同”與“不認同”的群體的比例分別為49%和41.4%,對作為中國人感到“自豪”與“不自豪”的群體的比例分別為49.5%和42.8%,“愿意”和“不愿意”為祖國而戰(zhàn)的群體認為“重要”的比例分別為50.9%和37.4%??傊瑦蹏髁x精神越強,認為政治在生活中重要的可能性越高。

      在對政治感興趣的比例上,對“公民身份”表示“認同”與“不認同”的群體的比例分別為55.7%和44.9%,對作為中國人感到“自豪”與“不自豪”的群體的比例分別為56.6%和45.8%,“愿意”和“不愿意”為祖國而戰(zhàn)的群體的比例分別為58.2%和42.9%??傊?,愛國主義精神越強,對政治感興趣的可能性越高。

      在民主與法治方面,包括很多的維度。首先,在民主的重要性上,從十等分的均值來看,無論是在“公民身份認同”“國家自豪感”還是“愿意為祖國而戰(zhàn)”上,做出肯定回答者認為民主重要的比例都更高;其次,在對“今日我國民主程度”的判斷上,從十等分的均值來看,差異甚至更為明顯,認同公民身份、有國家自豪感、愿意為祖國而戰(zhàn)的得分分別為6.59、6.71和6.6,而不認同公民身份、無國家自豪感、不愿意為祖國而戰(zhàn)的得分則分別只有6.35、5.93和6.39;再次,在“偷東西”“逃票”“逃稅”和“受賄”等與法治有關(guān)的方面,愛國主義精神越強,接受其合理性的比例也越低??傊?,愛國主義精神越強,對中國民主與法治越可能做出積極評價。

      最后,在認為我國尊重人權(quán)狀況的比例上,對“公民身份”表示“認同”與“不認同”的群體的比例分別為84.3%和78.4%,對作為中國人感到“自豪”與“不自豪”的群體的比例分別為86.8%和70.2%,“愿意”和“不愿意”為祖國而戰(zhàn)的群體的比例分別為84.7%和77.5%??傊?,愛國主義精神越強,對中國尊重人權(quán)的狀況越可能做出積極評價。

      (三)愛國主義與環(huán)保意識

      愛國主義與個體的環(huán)保意識也息息相關(guān)。一方面,在愿意為環(huán)保事業(yè)捐款的比例上,對“公民身份”表示“認同”與“不認同”的群體的比例分別為35.2%和21.2%,對作為中國人感到“自豪”與“不自豪”的群體的比例分別為34.5%和28.5%,“愿意”和“不愿意”為祖國而戰(zhàn)的群體的比例分別為36.8%和18.1%。另一方面,在愿意為治理污染征稅的比例上,對“公民身份”表示“認同”與“不認同”的群體的比例分別為31.1%和18.3%,對作為中國人感到“自豪”與“不自豪”的群體的比例分別為30.8%和24.0%,“愿意”和“不愿意”為祖國而戰(zhàn)的群體的比例分別為33.2%和13.1%??傊?,愛國主義精神越強,愿意提供個人捐款和愿意為治理污染征稅的比例也越高,亦即:環(huán)保意識越強。

      五、結(jié)語

      第一,在愛國主義的基本特征上,我國公眾總體上有很強的愛國主義意識,男性的愛國主義意識高于女性,低年齡組愿意“為國而戰(zhàn)”的比例超過較高年齡組,“離婚”群體的“公民身份認同”比例較低,而“單身”群體愿意“為國而戰(zhàn)”的比例較高。

      第二,在愛國主義的社會階層差異上,不同受教育階層和不同收入階層的“國家自豪感”和“為國而戰(zhàn)”差異顯著,其中“小學(xué)以下”階層、“高收入”階層和“下層群眾”在國家自豪感和愿意“為國而戰(zhàn)”上的比例都要低于其他相對應(yīng)的階層。

      第三,在愛國主義的社會效應(yīng)上,愛國主義與工作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及個體對生活幸福、人際信任和人際公正的感受顯著相關(guān),與對政治重要性、對政治感興趣的程度、對民主的重要性、對越軌行為的拒斥和對我國尊重人權(quán)狀況的評價有積極關(guān)聯(lián),也與個體的環(huán)保意識息息相關(guān)。

      本文作為一項實證取向的愛國主義研究,揭示了我國愛國主義的總體特征、階層差異及其積極意義,同時也指出了一些存在的問題,從而有利于更好地激發(fā)我國民眾的愛國主義精神。當(dāng)然,本文的分析亦以單變量分析和相關(guān)分析為主,而未能揭示愛國主義意識的形成及其結(jié)果的現(xiàn)實生成機制。就此,本文希冀為進一步推動愛國主義研究起拋磚引玉作用。

      參考文獻:

      [1]胡.愛國主義內(nèi)涵的多學(xué)科解讀[J].求實,2013(7):82-86.

      [2]李心記.當(dāng)代中國愛國主義的時代特征和根本要求[J].鄭州大學(xué)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2015(1):28-32.

      [3]吳潛濤,楊峻嶺.列寧愛國主義思想探析[J].馬克思主義研究,2010(7):90-96.

      [4]吳潛濤,楊峻嶺.全面理解愛國主義的科學(xué)內(nèi)涵[J].高校理論戰(zhàn)線,2011(10):9-14.

      [5]卞桂平.倫理精神:愛國主義之價值維度[J].理論月刊,2015(7).

      [6]楊林香.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角度解析愛國主義的結(jié)合點——以“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chǔ)”課為例[J].思想教育研究,2015(4):43-46.

      [7]李樂.近二十年國內(nèi)愛國主義理論研究綜述[J].西南民族大學(xué)學(xué)報:人文社科版,2010(5):258-261.

      [8]許潔,張建英.論愛國主義的自由主義建構(gòu)[J].理論月刊,2013(3):123-127.

      [9]劉擎.自由主義與愛國主義[J].學(xué)術(shù)月刊,2014(11):161-169.

      [10]施京吾.愛國主義新說[J].讀書,2014(2):107-112.

      [11]唐凱麟.試析愛國主義和經(jīng)濟全球化[J].道德與文明,2003(3):4-8.

      [12]劉建軍.論經(jīng)濟全球化時代的愛國主義[J].教學(xué)與研究,2012(4):5-15.

      [13]施華東.論全球化對愛國主義的影響[J].思想理論教育,2009(5):44-47.

      [14]郭水蘭.全球化條件下的愛國主義[J].學(xué)術(shù)論壇,2006(8):47-50.

      猜你喜歡
      基本特征實證研究愛國主義
      深刻理解人類文明新形態(tài)的基本特征
      論中國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在疫情大考中彰顯愛國主義力量
      創(chuàng)造(2020年6期)2020-11-20 05:58:40
      長株潭水生態(tài)系統(tǒng)基本特征及保護修復(fù)
      湖湘論壇(2016年1期)2016-12-01 04:22:01
      玉雕專業(yè)學(xué)生專業(yè)認同的實證研究
      人間(2016年26期)2016-11-03 18:10:25
      溫州小微企業(yè)融資環(huán)境及能力分析
      認知語言視角下英語詞匯多義習(xí)得的實證研究
      科技視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05:25
      實證分析會計信息對股價的影響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5:39:59
      愛國主義教育
      中國火炬(2014年7期)2014-07-24 14:21:22
      愛國主義教育
      中國火炬(2013年12期)2013-07-24 14:16:21
      宁明县| 巴中市| 永安市| 伊宁县| 东乌珠穆沁旗| 鄯善县| 富顺县| 甘孜县| 惠州市| 革吉县| 墨玉县| 兴山县| 海安县| 紫阳县| 共和县| 淮滨县| 宝应县| 白银市| 犍为县| 和田市| 股票| 岑巩县| 河源市| 慈溪市| 玉门市| 堆龙德庆县| 广元市| 商水县| 三明市| 如东县| 沭阳县| 湘阴县| 尼勒克县| 余姚市| 翁牛特旗| 石泉县| 兴安县| 清原| 辛集市| 衢州市| 青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