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田勇
陶行知先生說過:“我們的教育目的是為了學生的發(fā)展,為了學生的希望,而不是讓他們沉浸在失敗的陰影中。每個學生都渴望得到老師的理解和尊重,希望得到老師的信任和支持,盼望贏得老師的賞識和喜歡?!卑嗉壥菍W校教育的基本單位,是教師和學生開展各項活動的最基本的組織形式,而對學生行為規(guī)范的教育是班級管理的重中之重。堅持教育與訓練相結合的原則,使他們在知行轉化的過程中慢慢懂得誠實做人,認真做事的道理。獲得長足的發(fā)展。
一、重視養(yǎng)成教育
葉圣陶說:“我如果當小學教師,我將特別注意養(yǎng)成小朋友的好習慣。我想‘教育這個詞兒,往精深的方面說,一些專家可以寫成宏大的著作,可是就粗淺的方面說,養(yǎng)成好習慣一句話就明了它的含義。無論怎樣好的行為,如果只表演一兩回,而不能終身以之那是扮戲,無論怎樣有價值的知識,如果只掛在口頭說說,而不能徹底消化,舉一反三,那是語言的游戲,都必須化為習慣,才可以一輩子受用。”
養(yǎng)成習慣主要包括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文明的禮儀習慣、良好的書寫習慣、熱愛勞動的習慣等,在平時的班級管理中,我非常注重學生的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在發(fā)展個性特長和掌握科學思維方法的同時,也讓他們真正學習如何做人。我班的個別同學總愛往地上扔小紙片,我每次到教室,總是彎下腰和她一塊撿起地上的紙片,扔進垃圾桶。功夫不負有心人,同學們都變成了講衛(wèi)生、愛勞動的好孩子。經過長期教育與訓練,學生的精神面貌得到很大的改觀。實踐證明,只要我們持之以恒,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養(yǎng)成習慣的教育和熏陶,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二、在活動之中進行思想教育
聯(lián)系班內學生的思想實際,通過有意義的活動進行思想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個別學生對別人的東西(中性筆、課外書等)較感興趣,趁別人不注意時,就順手牽羊。遇到這種情況時,我就先找些拾物交公的例子給他們講講,然后說,有的同學可能錯裝了別人的東西,在自己的書包中找一下,如果真的裝錯了,就勇敢的交到老師這兒來,結果有個同學紅著臉交上來了,不好意思地說:“我不是故意的,請老師和同學們原諒!”頓時,掌聲齊起,最后讓大家討論,都說不能隨便拿別人的東西,并且拾到東西要交公。通過這一事例,學生們辨明了是非,自這次班會活動之后,班內拾物交公的學生多了。通過活動,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己,合理地評價自己和他人,欣賞并悅納自我,樹立自信心;組織團隊活動,使學生們在共同協(xié)作的過程中認識到班級是一個集體,每個人都是集體中的一份子,要相互關心、相互幫助。
三、關注學生內心活動,樹立學生的自信心
“人生是大樹,自信是根”。教師澆灌的一片愛心,是促使學生上進的源泉。教師對學生除了要有愛心,還要注意工作方法。我是從三年級接管這個班的,有些學生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我不太適應。我班學生喬騰飛的父親去世,母親長期在外打工,他跟爺爺奶奶住在一起,沒有養(yǎng)成做作業(yè)的好習慣,對待學習自信心不足。因此我在課堂內對他多鼓勵、多啟發(fā),發(fā)動班上的好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幫助他,促進了他的學習積極性,樹立了自信心。課堂外,多次找他談心,幫助他排除心中的疑問。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成了一個認真學習、積極進取的好學生。
四、家校共育幫助孩子健康發(fā)展、快樂成長
學校和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兩個最重要的環(huán)境,老師和家長需要在孩子的習慣養(yǎng)成、性格發(fā)展、知識學習、潛力發(fā)掘等各方面,常溝通、多交流、密切配合,幫助孩子健康發(fā)展、快樂成長。孩子在生長發(fā)育過程中,其心理、生理發(fā)展變化快。他們的內心活動特點,往往在日常的行為與言語文字中表露出來。家校之間可以通過及時溝通信息,交流看法,確定教育策略,就可以防范于未然,將孩子的不良因素及時消除;又可以適時發(fā)現(xiàn)孩子的閃光點,及時挖掘其積極因素,引導其朝著健康方向發(fā)展。.做好家校共育還需要學校和家庭的良好溝通,即老師和家長之間的溝通。作為老師,您可以把孩子在學校的學習和生活情況及時反映給家長,比如孩子有了哪些進步,孩子課堂表現(xiàn)如何,等等;作為家長,您可以把孩子在家的表現(xiàn)反饋給老師,比如孩子做作業(yè)時,哪些知識有漏洞,需要老師幫助提高;孩子最近情緒不好,希望老師協(xié)助解決,等等。總之,只有當學校和家庭之間架起一座暢通無阻的橋梁的時候,家校共育才能得到保障。
總的來說,一個班級就是一個大家庭,作為班主任就是這個大家庭的家長,班級管理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是需要老師和學生共同協(xié)作完成的一項工作。這個家長的角色既要有慈母的關懷,更要有嚴父的要求。斯霞老師說過:“一切成功的教育都必須基于愛,借助于愛,歸結于愛。教師要發(fā)自內心地關愛學生,賞識學生?!弊屗袑W生都能夠快樂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