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華,田 含
(湖北民族學(xué)院 科技學(xué)院,湖北 恩施 445000)
本文以湖北恩施方言飲食話題為研究對象,運用多媒體現(xiàn)代技術(shù)對湖北恩施方言語料進行典藏,以方言漢字、視頻等方式進行保存,同時運用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xué)的語法銜接理論分析自然口語狀態(tài)下的湖北恩施方言銜接與連貫的特點[1]。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屬于武林山脈地區(qū),轄恩施、利川兩個縣級市和巴東、來鳳、咸豐、建始、鶴峰、宣恩6個縣。所居人口主要是土家族、苗族、漢族。境內(nèi)土家語、苗語瀕臨消亡,大部分人均使用西南官話,根據(jù)《漢語方言地圖集》(2008)的劃分,恩施方言屬于西南官話成渝片[2]。
本文典藏的語篇是本文作者采集的,發(fā)音合作人有田桂蓮(1942年生,女,小學(xué)文化)、王國棟(1955年生,男,初中文化)、李可真(1956年生,女,初中文化)、周珍菊(1962年生,女,初中文化)。
語句按照每個語篇話語的先后順序及相關(guān)停頓,在每個句子前面進行標(biāo)注,例如第一篇第一句就標(biāo)注成 〖1-1〗,第三篇第五句就標(biāo)注成〖3-5〗,方便后面的分析。有的方言表達暫時沒有考出本字或者本身就有音而沒有字,有同音字的用同音字表示,沒有同音字的用□表示。語篇中括號里面的內(nèi)容是對方言單位的解釋[3]。
〖1-1〗做我們那下兒(那里)的漏豆皮兒哈,〖1-2〗 起先咧,是要把那個大米和黃豆配起,〖1-3〗我們一般就是按5斤大米配的半斤黃豆那們個(那樣)來配的。〖1-4〗之后就是......就把大米和黃豆勻凈起(攪拌均勻)?!?-5〗再把它們泡那們個(泡成那樣),個把小時的鐘頭?!?-6〗等到把它們發(fā)脹噠?!?-7〗就是開始用磨子點點點兒慢慢兒的推(磨)?!?-8〗待用勺瓢兒添磨的時候,要記到要點一點的添,〖1-9〗 一般就是小半瓢干的半瓢浠的?!?-10〗待磨的時候下面要用盆把米漿漿兒接起,〖1-11〗等過剛剛兒(過一會兒)推完噠,〖1-12〗 就把先前推好的米漿兒放到灶上去?!?-13〗那......那之后哪,就去把火燒起。〖1-14〗那個......那個火不能燒兇噠哈?!?-15〗等把火要燒的勻凈噠,一下兒(一會兒)就在鍋上灼點兒菜籽油?!?-16〗那個時候就是用鐵瓢瓜要一瓢兒米漿漿兒,〖1-17〗勻凈的淋到鍋上烙到起?!?-18〗待鍋上的烙滴時候要時時刻刻招呼到起,手二面的翻?!?-19〗一下下兒...... 烙好噠之后,就把它提起來攤開放在一邊?!?-20〗等稍微冷下不燙噠,就......就......把那個卷到起?!?-21〗卷好噠就用......用刀子那們個切、切、切......〖1-22〗切成不大不細(xì)的長條條,之后就把條條晾起。〖1-23〗那就是辦的豆皮兒咯。
〖2-1〗那個......那個......弄合渣需要有5個步驟才能搞完?!?-2〗我們弄那個合渣......呃......起先哪,第一下就是選黃豆,〖2-3〗 就是弄篩子篩咧,〖2-4〗篩的時候把好點兒的大點兒都撥出去,〖2-5〗撇(差)點兒的就細(xì)點兒的就篩下去啦喂豬撒(表陳述語氣的語氣詞)?!?-6〗把那個......呃......它們篩好噠,〖2-7〗 我就來弄第二下,〖2-8〗呃......之后都是把它泡脹起,〖2-9〗待泡脹之前還要淘干凈起洗干凈起啦。〖2-10〗我們那兩天泡黃豆大約......要上十個鐘頭嘛。〖2-11〗熱天的大約四五個鐘頭,〖2-12〗天兒冷不是一回事啦,那要多那么幾個鐘頭。〖2-13〗等它們脹起來噠,我們就來弄第三下?!?-14〗 就是用磨子慢慢兒推黃豆,〖2-15〗推黃豆的時候啊......要邊推邊添一路(一起)來?!?-16〗添的時候要記到哈,莫要添得多噠?!?-17〗我們那下兒一般就是,用那個小瓢瓢兒?!?-18〗你來看哈,就是五六顆兒或者七八顆兒再一瓢瓢兒浠的,添的黃豆越少推出來的醬子就越細(xì)唰,就越好。〖2-19〗當(dāng)然哈,也不能推得太細(xì)唰噠。〖2-20〗因為細(xì)狠噠嘛,就太浠噠,不好吃?!?-21〗 推好噠過后,之后就來弄第四下?!?-22〗 就是把嫩菜葉葉兒洗啊,洗噠切起呀?!?-23〗第五下嘛.....就是把推好的漿子放到鍋上煮,〖2-24〗 弄大火,大約煮那們個半個鐘頭?!?-25〗之后等漿子一開噠,就把菜葉葉兒打到下去啊。〖2-26〗等下下兒,再火燒那們個兩三開,就差不多噠?!?-27〗最后,煮歸一(完)噠,就起鍋噠?!?-28〗個人屋的人或者別個人家都興吃。
〖3-1〗就是我們那下兒都興喂一個年豬嘛?!?-2〗從春把間(春季)喂到臘月間嘛,臘月初幾的嘛。〖3-3〗一般的話,咱們那坨(塊)就各是那段時間殺滴嘛?!?-4〗咱們一年子......呃......喂年豬都興喂到一年到頭嘛,〖3-5〗那到......那個時候一個大約都有那們個......〖3-6〗呃.....兩三百斤啦或者兩百七八的樣子都有喲?!?-7〗后頭都是喊別個幫忙把它殺噠嘛?!?-8〗殺歸一(完)噠之后嘛,就是砍得塊是塊的嘛?!?-9〗之后,砍成塊是塊的噠,砍好噠,就滋(擦)鹽嘛?!?-10〗一個豬大約要滋(擦)個七八斤鹽的樣子?!?-11〗之后,都是塊是塊的滋鹽,那個鹽要滋勻凈(均勻)起?!?-12〗把鹽滋好噠,就放到大缸里頭榨(腌制)?!?-13〗咱家大約要榨個六七天的時候嘛?!?-14〗年豬榨好噠,就全部掛起來,炕在火坑頭。〖3-15〗咱們那下兒,呃......都是燒柴來熏哈?!?-16〗大約要炕個個把月的時候才得行哈。〖3-17〗屋頭炕個個把月噠之后,就莫炕噠。〖3-18〗那時就莫炕到火上,把它轉(zhuǎn)到板壁邊邊(墻的另一邊)上去?!?-19〗莫要炕狠噠,怕干狠噠,不好嘛?!?-20〗咱們鄉(xiāng)里頭,也沒得么吃的?!?-21〗咱們個人弄的臘肉么,他們大的小的都像很喜歡咧。
〖4-1〗講起霉豆腐,我們那下兒的人都興吃那個?!?-2〗味道辣嗦嗦兒的,好解味喲?!?-3〗你來看下嘛,那下兒擺起的?!?-4〗就是我們弄霉豆腐的東西?!?-5〗呃.....起先哈,第一個步驟就是弄豆腐?!?-6〗我們一年子那時要推兩三桌豆腐?!?-7〗那楞是要留一桌豆腐來辦霉豆腐?!?-8〗待架始辦霉豆腐之前,第一下我們要先把豆腐弄好起?!?-9〗豆腐辦好噠,成那個樣子了。〖4-10〗我們吃的霉豆腐就是用豆腐弄滴。〖4-11〗那豆腐辦成霉豆腐的哪,起先要切成四方坨(四方形的小塊)?!?-12〗之后把屋頭的筲箕(竹子編制的曬東西的圓形器具)找起來,〖4-13〗再到外頭去找點干草草,把它們洗干凈擺到筲箕上。〖4-14〗等下下兒,草草干了?!?-15〗第二下嘛,就是把那個......那個......小方坨放到那頭,〖4-16〗放的時候兒要挨到挨到放起?!?-17〗 之后再待皮頭蒙一層膠紙?!?-18〗第三下,呃......呃......就是它們端到熱火處放起。〖4-19〗那們(那樣)放到熱火處,大約要放個個把星期?!?-20〗過那們一段時間就要翻開來看下它?!?-21〗要是坨坨兒變顏色噠,長小霉霉噠,〖4-22〗 就可以從熱火處搬下來噠。〖4-23〗先放到一邊,那個時候我們再把海椒面兒拌起,〖4-24〗那個海椒面兒里面有各種香辣的面面兒?!?-25〗 那聞起來都是香麻香麻的?!?-26〗 剛剛說的弄海椒面兒,是第四下。〖4-27〗 那么第五下,就是坨坨兒(塊兒)?!?-28〗起先要把那個長霉的坨坨兒,丟到酒里面咚(浸泡)下。〖4-29〗之后咧......就把它丟到海椒面兒里裹一轉(zhuǎn)?!?-30〗最后咧......就是找個瓷壇壇兒或膠瓶瓶封起。〖4-31〗呃......呃......起先七八天都可以吃噠,〖4-32〗最后咧,放個把一年或者兩年都可以。
胡壯麟等(2005)認(rèn)為銜接是語篇中語言成分中間的語義聯(lián)系,當(dāng)語篇中一個成分的含義依賴另一個成分的時候就產(chǎn)生了銜接關(guān)系。銜接手段包括語法銜接和詞匯銜接兩種。語法銜接手段主要有“照應(yīng)”、“省略”、“替代”、“連接”等,“詞匯銜接”包括“上下義/局部——整體關(guān)系”、“重復(fù)”、“同義/反義”、“搭配”等。下面主要分析語篇的語法銜接功能中的“照應(yīng)”和“省略”[1]。
照應(yīng)(胡壯麟等2005)指的是語篇中一個成分可以作為另一個成分的參照點,可分成“內(nèi)指”和“外指”。“內(nèi)指”指的是語篇中某個成分的參照點出現(xiàn)在語篇中,可進一步分成“前指”和“后指”?!扒爸浮钡恼Z言成分參照者出現(xiàn)在上文中,“后指”的語言成分參照者出現(xiàn)在下文中。跟“內(nèi)指”相對應(yīng)的“外指”指的是語篇中某個成分的參照點不在語篇中,而在語境中。漢語中可以通過“人稱”“指示”手段與上下文的某一個參照點相呼應(yīng)[2]。在恩施方言飲食話題語篇的用法分析如下:
1.人稱代詞
在調(diào)査到的4個語篇中,使用的人稱代詞有“我”、“我們”、“你”、“它”、“它們”、“他們”、“個人(自己)”、“別個(別人)”等。下面從第一人稱、第二人稱、第三人稱、其他等4個方面,來探討恩施方言語篇的人稱照應(yīng)銜接。
(1)第一人稱照應(yīng)
在4個語篇中,屬于第一人稱的詞有“我”、“我們”、“咱們”,用于說話人自稱,用得較多。如“〖2-7〗我就來弄第二下”中的“我”指的是說話者本人,指代的語言單位在上文中已經(jīng)出現(xiàn),屬于“內(nèi)指”中的“前指”?!啊?-4〗就是我們弄霉豆腐的東西”中的“我們”指的是“我們這一地方的人”,指代的語言單位不在語篇中,屬于“外指”?!啊?-21〗咱們個人弄的臘肉么”中的“咱們”即“我們”,指的是我們這一地方的人,屬于“外指”。
(2)第二人稱照應(yīng)
在4個語篇中,屬于第二人稱的詞只有“你”,用得較少,只有〖2-18〗〖4-3〗兩處,都是“外指”用法。只出現(xiàn)單數(shù)的用法,這是因為在調(diào)查的過程中,聽話人只有一個。
(3)第三人稱照應(yīng)
在4個語篇中,屬于第三人稱的詞有“它”、“它們”、“他們”。既有“內(nèi)指”,也有“外指”。如“〖1-5〗再把它們泡那們個”中的“它們”指的是語篇中上文中提到的大米和黃豆,屬于“內(nèi)指”中的“前指”;“〖2-8〗之后都是把它泡脹起”中的“它”指的是上文提到的黃豆,屬于“內(nèi)指”中的“前指”;“〖3-21〗咱們個人弄的臘肉么,他們大的小的都像很喜歡咧”中的“他們”指的是說話人的家人,是語篇中沒有出現(xiàn)的語言成分參照,屬于“外指”用法。
綜上所述,湖北恩施方言飲食語篇中,人稱代詞使用系統(tǒng)完備,第一人稱、第二人稱、第三人稱等都有,其中第一人稱使用的次數(shù)最多,這也和調(diào)查的獨白性語篇有關(guān)。通過人稱代詞的前指和后指,使語篇前后緊密銜接在一起。
2.指示代詞
指示代詞用來指代人和事物。在調(diào)查到的4個恩施方言飲食話題語篇中,用到的指示代詞主要有:“那”、“那個”、“那么”、“那們 (那樣)”、“那們個(那樣)”、“那下兒(那兒)”等。這些指示代詞出現(xiàn)在語篇中,既有“內(nèi)指”用法,也有“外指”用法。具體分析如下:
(1)那
“那”在恩施方言語篇中多用于“內(nèi)指”,指代的成分會在“那”的上文出現(xiàn)。“外指”的用法相對較少。如:
“〖1-13〗那之后哪,就去把火燒起”中的“那”指的是〖1-12〗中的“把推好的米漿兒放到灶上去”這件事,所指成分就在語篇內(nèi),屬于“內(nèi)指”中的“前指”?!啊?-11〗那豆腐辦成霉豆腐的哪”中的“那”指的是緊跟其后的“豆腐”,屬于后指。
(2)那個
“那個”在恩施方言語篇中用法靈活,既有“內(nèi)指”,也有“外指”。如:
“〖1-2〗是要把那個大米和黃豆配起”中的“那個”指后文的“大米和黃豆”,屬于“內(nèi)指”中的“后指”;“〖4-1〗講起霉豆腐,我們那下兒的人都興吃那個”中的“那個”指上文的“霉豆腐”,屬于“內(nèi)指”中的“前指”;“〖4-9〗豆腐辦好噠,成那個樣子了”中的“那個”指的是人們一貫切霉豆腐的形狀,參照點沒有在語篇中出現(xiàn),說話人默認(rèn)聽話人已經(jīng)了解了他所指的內(nèi)容,屬于“外指”。
(3)那么
“那么”在恩施方言語篇中多用于“內(nèi)指”,指代的成分會在“那”的后文出現(xiàn)。如:“〖4-27〗那么第五下”中的“那么”指的就是緊隨其后的“第五下”,屬于后指。
(4)那們(那樣)
“那們”即“那樣”,在恩施方言語篇中既有“內(nèi)指”用法,也有“外指”用法。如:
“〖4-19〗那們放到熱火處” 中的“那們”指上文〖4-18〗句“端到熱火處放”,屬于“內(nèi)指”中的“前指”;“〖4-20〗 過那們一段時間就要翻開來看下它”的“那們”指下文“一段時間”,屬于“內(nèi)指”中的“后指”。
(5)“那下兒(那兒)”
“那下兒”即“那兒”,“兒”表示卷舌色彩,在恩施方言語篇中既有“內(nèi)指”用法,也有“外指”用法。如:
“〖3-15〗咱們那下兒”中的“那下兒”指代上文“咱們”,即咱們那個地方,屬于“內(nèi)指”中的“前指”;“〖4-3〗你來看下嘛,那下兒擺起的”中的“那下兒”指代說話人具體用手指的地方,在語篇中沒有對應(yīng)的語言參照點,屬于“外指”。
綜上所述,湖北恩施方言飲食語篇中,指示代詞都是表示遠指的“那”類詞,這是因為說話人在敘說語篇的時候,并沒有在做食物,時間距離長,因此多運用遠指類詞。“內(nèi)指”用法多,“外指”用法少。
在口語交際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省略的語言現(xiàn)象,省略是指把語篇中的某個成分省去不說,省略的都是己知信息,這樣使得話語簡單,以此來突出要強調(diào)的新信息。被省略的己知信息可在語篇上下文中找到或者通過語境來體現(xiàn)。下面研究的省略是從系統(tǒng)功能語法出發(fā),來探討語篇中的主語省略,介詞省略,介詞、介詞賓語同時省略等[1]。
1.主語省略
在恩施方言中,省略主語的現(xiàn)象很多,一般是為了避免重復(fù)而把主語省略掉,而且主語可以根據(jù)上下文補充出來,多是承前省。具體分析如:
“〖1-2〗起先咧,是要把那個大米和黃豆配起”這句中在動語“是要把那個大米和黃豆配起”前省略了“我們”,動語即新信息,省略的主語在上文〖1-1〗中已經(jīng)出現(xiàn)。
2.介詞省略
在調(diào)查的 4 個語篇中,介詞“用”、“在”、“把”被省略的現(xiàn)象比較多,省略介詞是為了突出介詞引出的新信息,即賓語。具體分析如:
“〖1-18〗待鍋上的烙滴時候要時時刻刻招呼到起,手二面的翻”省略了介詞“用”,補足后是“用手二面的翻”,突出新信息“手”?!啊?-17〗屋頭炕個個把月噠之后”省略了介詞“在”,補足后是“在屋頭炕個個把月”,突出新信息“屋頭”。“〖4-9〗豆腐辦好噠”省略了介詞“把”,補足后是“把豆腐辦好噠”,突出新信息“豆腐”。
3.介詞、介詞賓語同時省略
介詞、介詞賓語同時省略主要是“把+賓語”、“用+賓語”結(jié)構(gòu)省略,這一結(jié)構(gòu)往往是表示關(guān)涉對象的狀語。具體分析如:
“〖1-11〗等過剛剛兒推完噠”省略了“把+賓語”,補足后是“等過剛剛兒把黃豆推完噠”;“〖4-11〗起先要切成四方坨”省略了“用+賓語”,補足后是“起先要用刀切成四方坨”。
同時省略介詞和介詞賓語,是因為介詞及其關(guān)涉到的對象都是說話人和聽話人熟知的,是已知的舊信息,說話人為了表達簡潔的需要,就省略了舊信息,把關(guān)注點放在新信息上。
本文總共收集了湖北恩施方言飲食話題的4個語篇:恩施豆皮、土家合渣、土家臘肉、霉豆腐,通過典藏的方式來記錄恩施方言,以期為保存恩施方言、傳承恩施方言飲食文化做貢獻。語篇分析部分主要分析了語法銜接機制中的照應(yīng)和省略。通過人稱代詞照應(yīng)、指示代詞照應(yīng)、主語省略、介詞省略、介詞和介詞賓語同時省略等方式,使得語篇前后緊密地銜接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