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陽電視臺,湖南 衡陽 421001)
電視攝像中使用攝影抓拍,必須要保證抓拍的靈活性,抓拍更加追求自然性和突變性,所以不能拘泥于形式,需要結合事態(tài)的發(fā)展情況決定是否抓拍、如何抓拍。在電視攝像當中,如果要求快速、真實、生動地抓拍現場,記者必須要正確地選擇抓拍方法,良好的抓拍可以更好地體現當時情況,反映現場事態(tài)。同時,作為一名合格的新聞記者,在抓拍工作中,要采用相應的技術手段,優(yōu)化抓拍的效果,不可出現模糊不清、形象呆板等情況。特別是將抓拍素養(yǎng)應用于電視攝像,對新聞記者基本能力有了更高的標準。因此,新聞記者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業(yè)務水平,提高抓拍鏡頭效果,增強電視機前觀眾的整體感受,更好地服務于新聞傳播。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不斷發(fā)展,感光元器件材料也在不斷發(fā)展和進化,小型相機、手機在攝影領域中的應用愈加廣泛。相比攝影擺拍來說,攝影抓拍更能夠還原現場當時的人物和環(huán)境,把人物形態(tài)、氣質、神態(tài)真實地表達出來,提高攝影內容的真實感、親切感,激發(fā)群眾內心的共鳴。所以攝影抓拍在實際使用中存在很大的優(yōu)勢,也已經成為當今廣大攝影愛好者十分喜愛的拍攝方法,也可以說成為了一種潮流。
相比新聞記者與拍攝對象來說,常見的抓拍技巧包括:襲擊抓拍、伏擊抓拍、佯攻抓拍、障眼法抓拍、聲東擊西抓拍等。對于相機運用方法來說,可以將攝影抓拍劃分為:近距離抓拍、遠距離抓拍、側面抓拍、背后抓拍、正面抓拍、高速抓拍、低速抓拍、跟蹤抓拍等。不同的抓拍技巧有不同的效果,抓拍難度也有所不同,需要合理運用。
攝影抓拍不是一拍即得,需要采用正確的手法,讓抓拍影像自然、不呆滯,讓抓拍顯得更加真實。
本文認為,想要讓人物畫面更加真實必須要能夠敢于面對攝像機,忘記自己正在被拍攝。誠然,在進行攝影過程中,一名攝影師在專心拿著攝像頭拍攝畫面,被拍攝者勢必會產生一種緊張的情緒,在鏡頭面前變得十分不自然,這樣所拍攝出的作品勢必不會很生動、精彩。因此在拍攝過程中,需要和被拍攝者交流,掌握被拍攝者的生活習慣與愛好,這樣在拍攝時可以用更加直接的話語表達如何拍攝好一幅作品,被拍攝者也會更加輕松,這就很容易抓拍到較好的人物神情。再者,在抓拍時可以播放一些輕松的音樂。作為一種抽象藝術,被拍攝者在聽到曼妙的音樂時往往可以聯想相關事宜,再加上攝影者的啟發(fā),這樣就能夠掌握到更加豐富且自然的表情。抓拍的技巧非常多,上述已經提到過,但無論是采用哪種抓拍方法,其最終目標只有一個,就是讓抓拍變得更加真實,讓“抓拍”更像是抓拍。
做好自我隱藏能夠讓抓拍的內容更加真實,作品更像是抓拍作品,同時也盡可能不讓被攝像者發(fā)現自身的存在。對于被抓拍經驗十分豐富的人都會有一個特點,也就是抓拍者一旦拿出相機就會立刻被發(fā)現。如果發(fā)現抓拍人,則原有的抓拍氣氛、情結就會瞬間消散,導致攝影抓拍失敗。這就需要攝影抓拍者能夠融入周圍環(huán)境,例如衣著穿戴和現場人十分接近等。如果攝影抓拍人的衣著打扮在現場十分耀眼,想要實現自我隱蔽再抓拍,會極大地增加難度。而一名攝影抓拍高手往往能讓被抓拍者忘記自己的存在,盡可能讓自己行為舉止、穿戴和平常人以及現場工作人員一樣,在不引人注目的情況下完成攝影抓拍。所以,在攝影抓拍現場,需要找一個地方將自己隱藏起來,隱藏自己一方面可以不被拍攝對象發(fā)現,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加從容觀察對方,拍到想要抓怕的內容,拍攝角度也可以適當調整??梢赃x擇大樹、人群、車輛、房間作為遮擋,這樣即可身在“暗處”來拍攝被抓拍者,就好比打伏擊的抓拍形式。這樣在抓拍過程中才能夠做到不聲不響、靜悄悄地完成抓拍。避免成群結隊的搞創(chuàng)作,這樣會大大提高隱蔽困難性,也無法保持現場氣氛和人物情緒。
抓拍除了自身隱藏外,還要盡可能利用長焦攝像頭,當今拍攝設備像素都非常高,甚至可以做到20倍變焦無損,因此不用擔心畫質問題。這樣可以不接近拍攝對象,并且盡可能使用黑色相機,避免引起他人的注意。雖然普通機身和較短焦距也可以抓拍,但是需要拍攝者動作十分敏捷,這是由于無法在很近位置長期瞄準拍攝而不被發(fā)現。抓拍大師在抓拍過程中,可以瞬間找到適合的抓拍位置,并熟練地拿出相機取景、對焦、連按快門,這一系列動作只在幾秒鐘即可完成,待到被拍攝者反應過來,抓拍工作已經完成。為了不引起拍攝對象的注意,要在不使用閃光燈、測光表的情況下完成抓拍,當然也要結合現場實際情況來選擇。
綜上所述,攝影抓拍沒有固定的框架和規(guī)則,隨機性非常大,往往一個不經意間的抓拍即可呈現一個好的作品。本文所提的方法只是親身體會,拍攝者不要被固定的框架束縛,需要結合現場實際情況進行抓拍,靈活運用各種抓拍技巧,這樣才能夠呈現出更好的抓拍素材,提高電視攝像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