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寶麗
[摘要] 目的 探討與分析術后采用護理措施進行干預對高血壓腦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預后的影響。方法 隨機選取該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間內接收的94例高血壓腦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并將其按照入院順序進行奇偶排序,觀察組47例奇數(shù)患者接受針對性護理,對照組47例偶數(shù)患者接受常規(guī)護理。觀察兩組患者護理后血壓、血糖水平控制情況,以及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并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后格拉斯哥預后評分及生活質量評分情況。結果 ①觀察組護理后舒張壓、收縮壓水平以及FBG、PBG、HbA1c水平均低于對照組;②觀察組總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較對照組更低;③觀察組護理后GOS、QLQ-C30評分較對照組均更高;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采用針對性護理對高血壓腦出血合并糖尿病手術患者進行干預,能夠提高患者的血壓、血糖控制效果,改善患者的預后,臨床價值較高,值得推廣使用。
[關鍵詞] 高血壓;糖尿?。荒X出血;針對性護理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8)10(b)-0111-03
糖尿病是一種由于胰島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導致的代謝性疾病,中老年人是糖尿病的主要發(fā)病群體,約占90%以上。隨著病程延長,使得人體多系統(tǒng)功能發(fā)生損害,并發(fā)腎臟、神經、心臟、血管病變,嚴重者可能引發(fā)高血壓腦出血,嚴重危害著患者的身體健康和機體功能。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發(fā)病后血管順應性會相對下降,使得動脈出現(xiàn)粥樣硬化斑塊,對血管造成一定的堵塞,腦部血管破裂后,誘發(fā)腦出血[1]。手術是治療高血壓腦出血合并糖尿病的主要方式,術后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進行干預,很大程度上能夠改善患者的預后,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诖?,該研究主要探討術后采用護理措施進行干預對高血壓腦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預后的影響。分析2016年12月—2017年12月間該院收治的94例高血壓腦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臨床資料,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該院接收的94例高血壓腦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并將其按照入院順序進行奇偶排序,觀察組47例奇數(shù)患者,對照組47例偶數(shù)患者。觀察組中,男25例,女22例,年齡34~63歲,平均年齡(48.5±14.5)歲;對照組中,男27例,女20例,年齡31~62歲,平均年齡(46.5±15.5)歲。統(tǒng)計學分析組間各項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對比。
1.2 方法
(1)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指導患者用藥,定期測量血糖、血壓等,并觀察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進行對癥治療。
(2)觀察組:給予針對性護理,包括:①引流管護理:妥善固定引流管,避免堵塞、脫落等意外事件的發(fā)生,并注意觀察引流液的量、性質、顏色等,是否有再出血的可能。②健康知識宣教:患者入院后對其進行疾病相關知識的宣傳,告知患者疾病發(fā)病的機制、發(fā)病后的危險性,并應堅持治療。③用藥指導:告知患者遵從醫(yī)囑定時定量服用藥物,講解胰島素保存、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等;觀察患者血壓及血糖控制情況,及時將監(jiān)測結果向醫(yī)生匯報給予針對性治療。若患者出現(xiàn)發(fā)熱癥狀,則及時進行物理降溫。④飲食護理:根據患者飲食習慣、飲食量、身體狀況制定合理的飲食方案,飲食以低脂、低鹽為主,每日攝入熱量應與消耗量平衡。不食用高脂肪、高膽固醇、高糖分的食物,如蛋黃、動物肝臟、葡萄糖、蜜糖等食物。飲食要少油、少鹽,以低糖低脂、高蛋白、高膳食纖維為主,戒煙限酒;囑患者少食多餐,但每日攝入總量保持不變,避免餐后血糖升高。⑤生活護理:告知患者規(guī)律作息的重要性,不熬夜;適量運動,以有氧運動為主,如快走、打太極等,最佳運動時間是餐后1 h;術后1周CT復查患者,證實無活動性腦出血,且病灶周邊水腫基本消失后,可指導患者進行康復訓練。指導患者進行床上鍛煉、翻身訓練,重點強調肩關節(jié)前伸、骨盆旋轉。指導患者進行肩關節(jié)、下肢訓練,進行足背屈外翻訓練。指導患者進行坐位訓練,訓練強度以患者耐受為度,每次訓練20~30 min,第2日將床頭增高10°后進行鍛煉。指導患者進行站立訓練,每次訓練10 min。指導患者進行步行訓練,每次訓練20 min?;颊呙看五憻挄r,護理人員應陪伴在旁,協(xié)助其進行前邁、抬頭等訓練,對其不良姿勢與步態(tài)進行糾正??芍笇Щ颊呓柚照?、肢體矯形器進行站立、行走鍛煉,訓練原則應循序漸進。⑥心理護理:多與患者溝通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對患者進行鼓勵和開導,增強患者的信心和治療依從性。⑦感染護理:手術患者免疫力低下極易引發(fā)肺部感染,因此護理人員應加大對于患者的生命體征監(jiān)測,密切關注患者的病情,并加大對于患者呼吸道的護理,練習深呼吸,并指導患者進行排痰,保持口腔的清潔衛(wèi)生,口腔清潔時注意操作的力度。⑧排便排尿護理:對于能夠控制排尿的患者,采取床上尿壺接取的方式,對于無法控制排尿的患者,男性采取假性導尿,女性采取留置導尿管的方法進行排尿,若患者出現(xiàn)便秘情況,則給予患者相應藥物治療,并告知患者避免用力排便。⑨靜脈血栓及壓瘡護理:患者臥床期間對其定時進行翻身,避免壓瘡的形成,同時需要觀察患者穿刺部位周圍是否出現(xiàn)紅腫等癥狀,并進行抗感染治療,密切關注患者體溫,若體溫過高應進行降溫治療。⑩出院指導:告知患者出院后定期到醫(yī)院進行血壓、血糖的檢測,并定期通過電話方式對患者進行回訪,詢問患者血壓、血糖控制情況。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護理后血壓及血糖控制情況,以及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并采用格拉斯哥預后評分量表(GOS)對兩組的預后情況進行評估,滿分5分,分值越高患者預后情況越好;采用生活質量測定量表(QLQ-C30)[2]評價護理后生活質量,分值100分,得分與生活質量呈正相關。
1.4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n(%)]表示,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護理后血壓控制情況對比
經護理后觀察組舒張壓、收縮壓水平較對照組均更低,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護理后血糖控制情況對比
經護理后觀察組FBG、PBG、HbA1c水平較對照組均更低,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對比
觀察組總并發(fā)癥發(fā)生率8.51%較對照組21.27%顯著更低,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護理后GOS、QLQ-C30評分對比
觀察組護理后GOS、QLQ-C30評分均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3 討論
近年來隨著飲食結構的改變,以及老齡化的加劇,使得糖尿病的發(fā)病率逐年增長。糖尿病是一種由于胰島素代謝功能出現(xiàn)異常所引發(fā)的疾病,屬于慢性疾病范疇。糖尿病發(fā)病高峰期為中年之后,并且隨著年齡的增長,患者患有糖尿病的同時可伴隨血糖血脂的異常,引發(fā)高血壓等疾病。高血壓疾病會對腦底小動脈造成一定損傷,使得小動脈管壁出現(xiàn)缺血或出血、壞死的情況。腦出血發(fā)病原因與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血管老化等因素有關[3]。高血壓腦出血主要表現(xiàn)為突然出現(xiàn)劇烈頭痛癥狀,或者惡心、嘔吐。高血壓腦出血疾病屬于危重急癥,藥物治療效果較差,我國臨床上主要通過手術的方式治療高血壓腦出血,但手術可能會為患者帶來并發(fā)癥,因此臨床護理工作需要不斷完善。近年來,針對性護理常用于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臨床護理中來,針對性護理可針對性地解決患者治療過程中可出現(xiàn)的問題,間接降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幾率,安全性較高。并且針對性護理提倡以人為本,有效地避免了常規(guī)護理模式的缺陷,能夠及時地改善臨床護理方案,提高護理質量,間接促進了患者的快速康復,可以作為高血壓腦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首選護理方式。聶進軍等[4]研究結果顯示,經護理后觀察組患者血壓、血糖水平均優(yōu)于對照組,且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極低,極大的改善了患者的預后,該研究結果與之符合。
綜上所述,針對性護理有效的提高了高血壓腦出血合并糖尿病手術患者的生活質量,促進了患者的快速康復,改善了患者的預后,值得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王曉杰,遆丹陽,楊立新,等.優(yōu)質護理對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生活質量及滿意度的影響[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17):181-182.
[2] 奚新明,田曉金,譚支強,等.高血壓腦出血術后再出血患者的危險因素及預后分析[J].中國醫(yī)藥導刊,2017,19(3):245-246.
[3] 寧濤.血糖控制水平對高血壓糖尿病合并腦出血患者并發(fā)癥的影響[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18):102-103.
[4] 聶進軍,劉江衛(wèi).關于高血壓致腦出血伴糖尿病患者臨床診療及預后分析[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6,11(11):105-106.
(收稿日期:2018-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