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 趙靚
案情簡介:申請人于2018年5月14日向當?shù)貏趧尤耸聽幾h仲裁委提交仲裁申請,要求確認1994年6月1日至2006年8月14日與被申請人存在勞動關系,并要求被申請人為其補繳期間的社會保險。2006年8月14日,被申請人向申請人出具終止勞動關系通知書。被申請人提出時效抗辯。
爭議焦點:觀點一:關于勞動爭議仲裁時效期間起算點,《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規(guī)定: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由于2006年8月14日,被申請人已經(jīng)向申請人出具了終止勞動關系通知書,所以本案中申請人的仲裁時效起算點應為2006年8月15日。由于已過為期一年的仲裁時效,應當予以駁回。
觀點二:申請人向有關單位或有關機構請求權利救濟時,即向社保經(jīng)辦機構提出補繳社保的請求,社保經(jīng)辦機構要求申請人提供與被申請人存在勞動關系等相關證據(jù)。申請人向被申請人索要相關證明時,被申請人否認雙方勞動關系存在時為“權利被侵害之日”,應當自此開始計算時效。本案中,申請人的仲裁請求是否超過仲裁時效,應以申請人的舉證來確定。
觀點三:近期確認勞動關系爭議增多的主要原因是《四川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于企業(yè)職工基本養(yǎng)老保險費繳納有關問題的處理意見》的出臺,而文件是2015年11月6日下發(fā)的,并從下發(fā)之日開始實施。那么,這類爭議引發(fā)的勞動關系確認,其時效期間至遲也應當自2015年11月7日開始計算,而申請人不應當以不知曉該文件為由提出抗辯。
認定結論:綜合上述觀點,當?shù)貏趧尤耸聽幾h仲裁委最終采用第一種觀點,是以比較直觀的以請求勞動關系存在的截止時間作為仲裁時效期間起算點。
分析與思考:筆者認為,在2006年8月15日勞動關系截止之日,申請人并不知曉雙方就是否存在勞動關系存有爭議,而是在申請補繳1994年6月1日至2006年8月14日社會保險時,被申請人才明確否認在此期間雙方勞動關系的存在。所以,被申請人否認之日才應當作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這樣更為嚴謹,更有利于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另外,申請人與被申請人之間對勞動關系不存在爭議的情況下,按照《四川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于企業(yè)職工基本養(yǎng)老保險費繳納有關問題的處理意見》等相關文件精神,要求由仲裁機構作出相關裁決也是不合理、不合法的,增加了當事人的訴累,不利于社會和諧穩(wěn)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