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雜談
家庭教育成為目前社會最關切的事之一。我們有一個家庭教育周刊,我每星期都要簽發(fā)很多關于家庭教育的稿件,有大量的案例,專家文章。這些對我都有一定啟發(fā)。
幾乎所有的家庭,在教育問題上都會有不順心。我有一個朋友,他的兒子從上初一開始就拒絕跟他說話。經過反復激烈的斗爭,終于把孩子做作業(yè)的桌子移動到了客廳,這樣他們三口人都在客廳待著,也不開電視。這個孩子認字早,屬于極其聰明的家伙,上小學的時候去逛博物館,逛青銅器,博物館的引導員都夸贊。
上初中了,他有一個作業(yè)是,讀完《西游記》做一張試卷。試題很奇葩,如:黑風洞妖怪是誰?某一個菩薩的坐騎是什么?寫一句《西游記》的詩你給對上下一句。孩子就拒絕做這樣的作業(yè),那家長就很焦慮。
家長都是成功的人士,急得一晚上一晚上睡不著覺。他兒子跟我交流還不錯,我們倆每次見面談不夠,他到我家里邊,看我的藏品、藏書,在我的書房里邊不愿意回家。
后來我發(fā)現,其實孩子沒什么問題,是家長把自己的焦慮傳遞給了這孩子。十一期間他拒絕在家待著,他要逃避媽媽的嘮叨,爸爸的諄諄教誨,這是一個個性很強的孩子,大部分孩子不是這樣的,會沉默,會順從,會表示我同意,但是你別上當。家長是最有可能傷害孩子的。
我的女兒讀大學了。上小學時我沒管過她,覺得那點知識根本不用管。結果上初中以后麻煩了,語文能跟得上來,英文很好,數學基本上不及格,上高中就更費勁了。
高一下半年,我把她送到美國去了,辦很多手續(xù),公證,找朋友,找監(jiān)護人,掏錢。終于出去了,三個月后,她跟我說,“爸爸,我得回北京?!蔽艺f,“你干嗎?”“我在這兒不習慣?!蔽议_始勸說她,她回我,“你別說了,我已經不上學了,我已經在宿舍待著了?!?/p>
沒辦法,就讓她回來?;貋硪院蠛苈闊?,她上數學課像聽天書,只有英語還可以,歷史、政治、地理一概聽不懂,美國那套體系跟中國不一樣,但還必須參加學業(yè)水平測試,就去找培訓班,后來勉強及格,拿到了高一和高二上半年的學業(yè)水平測試及格證,我松了一口氣。
她到了高二的下半年,就全力以赴學畫畫。過了春節(jié)就考美術。她美術考得還不錯,但文化課水平很差。我想文化課根本沒有可能考過,我的計劃是讓她再復讀一年,但孩子突然有狀態(tài)了,催我找一對一,補習歷史、英語、數學?;仡欉@個經歷,實際上是錯在我。小學階段就沒管人家,高中企圖走近道,送到美國去。在成長過程中,自信心、習慣、興趣都沒有建立起來。在教育問題上沒有近道可走,如果“抄近路”,都會有很大風險。
再回到剛才那句話,家庭是最有風險傷害孩子的一個環(huán)境,家長是最有可能傷害孩子的人。影響孩子的關鍵是家庭生態(tài),但家庭生態(tài)并不是你的諄諄教誨。
家庭生態(tài)包括哪些方面?最關鍵的是父母的行為方式、思維方式、情感表達方式。夫妻之間相處的風格,都在暗示孩子這一切都是自然的,是對的。家庭教育的事不是急功近利在技術層面就能解決的,必須從家庭關系的建設、家庭氛圍的改善入手。從改變自我,改變家庭生態(tài)開始,從善待家人,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做一個好家長開始來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這是第一要義。
對于孩子來說,核心的素質不是懂事,也不是淑女、紳士。最關鍵的是自信,讓孩子充分表達自己,舒展、自然地生長。所以當孩子過度叛逆,或在外面不自信的時候,作為家長你要認真檢討一下自己。
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關鍵你要善于發(fā)現孩子的亮點,即賞識教育。表揚也是個很復雜的事。昨天我去拜訪南京陶行知小學的校長楊瑞清,他說,賞識教育,首先要建立一個花苞概念,就是你的孩子還沒有開放,沒有花香,還刺人、青頭。他準備開放,需要空氣、陽光、溫度、水,你必須提供給他。
當你有這個花苞意識的時候,你就有耐心,要善于等待,等待孩子亮點的展現。所有的孩子都有亮點,你要抓住,抓住的時候不要著急表揚,而是腦子里邊轉一轉,要巧妙。表揚語言是一門藝術。楊瑞清校長每天在寫教育日記,你也可以給自己的孩子做一個檔案,把一天的亮點都記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