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學福
(寧夏靈武市第一中學 750400)
從學科特點來看,基于高中物理是一門對宇宙中各類天體的存在狀態(tài)、運行規(guī)律和存在的作用等方面進行研究的學科,這就使高中物理具有了高度的抽象性、邏輯性和科學性等特點.然而我們的高中物理教師未從學科特點方面進行相應地教學革新,致使高中物理教師未能建構高效物理課堂,同時,對于物理知識結構和思維認知不高的高中生來說,高中物理學科學習就成為其學習過程的一個難題,勢必會阻礙高中生全面成才成長.因而,高中物理教師要以高中物理學科特點及高中生多元化學習需求為依托,深化物理教學革新,旨在順應現代教育發(fā)展素質人才培養(yǎng)的趨勢.
隨著新科學技術的研發(f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地位越發(fā)凸顯,它不僅極大地推動了經濟社會的發(fā)展,而且也進一步引導了人們對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兩者運動的審視,驅動人們站在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變化的規(guī)律方面考量生產關系中勞動者素養(yǎng)培養(yǎng)問題.那么,隨著對于勞動者素養(yǎng)培養(yǎng)問題的探索,自然而然地就引發(fā)人們對教育領域內的教學體制、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等系列問題進行剖析,就對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各個教育階段的學科教育工作者要保持勇于探索的斗志,精進自我職業(yè)修為,強化所擔任學科的教學革新,以便于學科教學的質量和水平與經濟社會發(fā)展水平相適應.
在科技的推動下,新的產業(yè)如雨后春筍般產生出來,職業(yè)崗位的新標準和新要求顛覆了人們傳統(tǒng)意義上的人才認知,所謂的人才不再局限于知識層面有多高,而是更多要求人才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能夠適應不斷變化發(fā)展的新情況.而學校作為人才培育的主陣地,根據人們對人才標準的重新定義就需要對其所進行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進行革新,革除那些陳舊、僵化和落伍的教學模式,以經濟社會發(fā)展所需要的人才標準進行相應地教學探索,那么,就能夠實現雙重效益,一方面學生能夠真正地成才成長,一方面經濟社會發(fā)展能夠保持可持續(xù)性的動力.
在科技、新產業(yè)發(fā)展和人才新標準的推動下,教育理念得以重新梳理和豐富發(fā)展,教育理念的追求不再僅僅以分數和成績的高低,而是注重學生的身心成長需求、個性特征及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換句話說就是追求素質教育理念.從哲學意義上來講,理論創(chuàng)新是實踐創(chuàng)新的先導,是實踐基礎上的創(chuàng)新,這勢必要求教育教學活動要以教學理論為指導深化革新,從而給予教育教學活動保持可持續(xù)性發(fā)展予以動力支撐.
雖然高中物理學科是對物理知識的高度概括和總結,但是其最終的目的還是要回歸社會實踐活動中來,要服務于人們生產生活的需要,從這個層面上來講,高中物理學科與社會實踐活動緊密相結合.同時,深入對高中物理教材內容進行剖析,會發(fā)現高中物理教材中的物理原理無不是來源于社會實踐活動.因此,高中物理教師要深刻挖掘物理教材中的生活化知識點,借助于生活化教學模式揭露高中物理理論知識點的實踐性特點.
例如:在進行高中物理《均變速運動的規(guī)律》這一教學活動時,高中物理教師針對均變速運動的規(guī)律進行理論性解釋說明,而是設置生活中兩輛汽車追趕現象,引導學生思考兩輛汽車怎么對運動速度操作才能夠完成追趕目標.目前來說,汽車已經趨于普遍化且逐漸成為千家萬戶的出行工具,學生對高中物理教師提出的汽車追趕現象并不陌生,使得學生對兩輛汽車追趕問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且自信滿滿.學生們結合生活實踐活動中自己坐汽車出行的經歷進行思考探索,并動筆把自己對汽車某一時段均速前進突然變速前進的思路以假設數據進行推理演示.最終,學生以能追上和追不上這兩個臨界點為變量,探索出能追上和追不上的關鍵性因素就在于兩輛車的均速率的差距,一種情況是: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運動的汽車追趕同一地點出發(fā)同向勻速運動的另一輛汽車時,當二者速度相等時二者有最大距離,位移相等即追上;另一情況是:兩輛汽車如果相向而行,如果兩輛車已經產生的各自位移和等于這兩輛車之間的距離時,如果這輛汽車保持均速或者均變速都會相遇.顯而易見,高中物理教師提出對這一生活化教學模式的嘗試,不僅開拓了學生的物理思想,而且提升了他們的物理學習信心.
從當下來看,一旦信息技術與行業(yè)相結合,就能夠改變行業(yè)的生產發(fā)展和提高生產效率.因此,高中物理教師要與時俱進,提升自身的信息技術操作水平,并不遺余力地把信息技術引入到高中物理教學活動中,營造濃厚的教學互動環(huán)境,拓展學生的學習思維,提升學生之間的互動合作交流學習,最終全面地提升學生的物理綜合素養(yǎng).例如:在進行高中物理《加速度》這一教學活動時,因加速度用語言講授難以把加速度的內在內涵生動地闡釋出來,即使高中物理教師在黑板上用數字演示也不能夠把加速度的抽象性原理表達清楚,這就需要高中物理教師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教學輔助工具強化這一課時的教學活動.高中物理教師運用視頻工具,把從高樓頂部拋下的物理運動狀態(tài)進行詳細視頻演示,值得注意的是,在分解視頻圖中相應地展示加速度原理知識點和速度動力圖解,這樣就直觀地把加速度的內涵、表現形式及公式計算明了地傳遞給學生,不僅節(jié)省了課堂教學時間,而且提高了學生的理解能力.
毋庸置疑,高中物理教師對物理學科教學活動不當之處進行反思并進行創(chuàng)新發(fā)展,是時代教育視域下高中物理課程保持可持續(xù)性發(fā)展的現實性要求,也是高中物理教師精進自身職業(yè)修養(yǎng)的教學探索,更是高中生追求多元化學習方式的個體性訴求.只有高中物理教師探索物理教學活動中所要進行革新之處,并抓關鍵抓重點有條不紊地采取適合經濟社會發(fā)展和高中生身心發(fā)展需求的新教學模式,才能夠付諸于高中物理教學活動新的動力,也才能夠引導高中生自由地追尋物理學科的精髓.
參考文獻:
[1]陳清祥.淺析高中物理教學改革的嘗試與思考[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6(17):146.
[2]朱存和.淺析高中物理教學改革的嘗試與思考[J].考試周刊,2017(52):172.
[3]陳新平.淺析高中物理教學改革的嘗試與思考[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7(23):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