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的文章主題不僅能激發(fā)孩子們的閱讀興趣,還能提高孩子們對人文主題的認識和感悟?!段业牟隔斞赶壬分恤斞赶壬闹杜軙贤ㄟ^回憶伯父魯迅先生生前讓自己印象深刻的幾件事,說明魯迅先生是一個愛憎分明、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的人,表達了作者對魯迅先生的懷念、熱愛與敬仰之情。課后的閱讀鏈接是蕭紅的《回憶魯迅先生》和巴金的《永遠不能忘記的事》的節(jié)選,學生們從兩個文學大家的角度認識了一個笑聲爽朗、人民愛戴、關心貧苦大眾的魯迅先生。
《月光曲》和《蒙娜麗莎之約》同屬于人教版語文六年級上冊第八單元“藝術的魅力”一組,要領略藝術的魅力,就要基于藝術作品本身進行適當聯(lián)想與想象?!对鹿馇芬晃闹?,作者借皮鞋匠的視角,分別想象了月亮升起、微波粼粼,月亮升高、風卷浪涌和月光照耀、波濤洶涌三幅美麗的畫面,音樂已經(jīng)不是單純的有節(jié)奏的聲音,想象賦予了它更為廣闊而深遠的意義,由聽覺的樂曲及視覺的畫面,頗具“通感”之效。在這節(jié)課上我讓學生回憶古文《伯牙絕弦》中鐘子期想象的畫面“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體會想象之于藝術的重要性;又讓學生閱讀《蒙娜麗莎之約》,找出實寫和想象的部分進行區(qū)分,然后反復朗讀“蒙娜麗莎那微抿的雙唇……有時讓人覺得舒暢溫柔,有時讓人覺得略含哀傷,有時讓人覺得十分親切,有時又讓人覺得有幾分矜持”,孩子們逐漸明白聯(lián)想與想象是作者與讀者精神交流的重要途徑。
新課標指出“教師應加強對學生閱讀的指導、引領和點撥”,古詩的閱讀要求則更高,教師首先應該將誦讀這一重要方法教給學生。不同時代、不同作者、不同體裁的詩歌有著不同的主題與文化內涵,在閱讀時情感與聲韻自然也就不同。
六年級上冊綜合性學習“輕叩詩歌的大門”的活動建議里就有“欣賞詩歌”這一要求。我國的詩歌浩如煙海,要想讓孩子在詩歌的海洋里暢游,就得將誦讀——這一舟楫教給他們。在出示了幾首古詩后,我讓孩子們結合插圖和注釋理解詩歌大意,然后示范講解,最后領著孩子們帶著情感誦讀。我又推薦了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杜甫的《江畔獨步尋花》(其六)等,孩子們學習借助注釋理解詩歌大意后吟誦詩歌,體會不同的詩歌情感帶給人的喜悅之情。
《松鼠》是人教版語文五年級上冊的一篇科學小品文,它以準確性說明為前提,以形象化描寫為手段,介紹了松鼠漂亮、乖巧、馴良、可愛的特點。而《跑進家來的松鼠》是六年級上冊“人與動物”這一組課文中的一篇記敘文,通過松鼠在“我”家的幾件有趣的事來反映松鼠的可愛,表達了作者對松鼠的喜愛之情。課內我們將這兩篇文章進行對比學習,同時還拓展了主題閱讀叢書中的《小松鼠的故事》。這三篇文章的整合學習,一方面加深了學生對松鼠這種動物的了解和喜愛,另一方面讓學生見識到同一寫作對象可以用不同的文體、不同的語言風格、不同的寫作技巧來表現(xiàn),且韻味各異,從而感受語言和文學的獨特魅力。
說明文是一種特殊的文體,它的文學性特征不夠明顯,表現(xiàn)出鮮明的科學性、條理性。它通過對實體事物科學的解說,對客觀事物做出說明或對抽象事理的闡釋,使人們對事物的形態(tài)、構造、種類、成因、功能、關系或對事理的概念、特點、來源、演變、異同等有科學的認識,從而獲得相關知識。五年級上冊的《鯨》《松鼠》《新型玻璃》《假如沒有灰塵》等課文是小學階段孩子們接觸到的簡單的說明文。為了讓孩子們初步了解說明文的一些說明方法并識別、應用,我又拓展了主題閱讀叢書中的《鳥中諸葛》《貓頭鷹》《菌兒自傳》等說明文,讓學生鞏固了對列數(shù)字、作比較等說明方法的認識,并明白這樣應用的好處。
魯迅先生有著鮮明的人格和寫作風格,是我們小學階段接觸的重要作家之一。了解魯迅先生,不光要知道他的故事、了解他在人民心中的地位,還要欣賞他的作品。《少年閏土》節(jié)選自魯迅的短篇小說《故鄉(xiāng)》,是魯迅先生小說的典型代表。課文通過“我”的回憶,刻畫了一個見識豐富而又活潑可愛、聰明能干、機智勇敢的農(nóng)村少年——閏土的形象,課文在人物刻畫上有顯著的特征:通過肖像、裝束的描寫突出人物的外貌特征。在教學本課時,我緊緊抓住通過外貌描寫表現(xiàn)人物精神特征和性格的方法,出示了《故鄉(xiāng)》中描寫中年閏土的語句,《祝福》的結尾祥林嫂所有生活的希望都破滅后對她的外貌描寫以及《孔乙己》中孔乙己出場時的外貌描寫。這一系列外貌描寫的出示,不僅讓學生學會了魯迅先生的寫作方法,還見識了語言大師的文學“功力”,了解了魯迅先生的小說風格。
新課標要求我們“具有開闊的視野、開放的心態(tài)、創(chuàng)新的思維”,所以我們要靈活地使用教材與“語文主題學習”叢書,為真正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激發(fā)學習語文的興趣繼續(xù)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