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訊 為做好第二次“全國殘疾預防日”宣傳教育活動,提升陜西省特殊教育發(fā)展水平,落實三類特殊教育學校義務教育課程標準,8月25日,陜西省特殊教育工作座談會暨三類特殊教育學校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培訓開班式在寶雞市舉行。陜西省教育廳副廳長王海波出席并講話。
王海波簡要回顧了近年來陜西省特殊教育的發(fā)展成就,指出了存在的主要問題和面臨的嚴峻形勢,要求全省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各特殊教育學校不斷增強發(fā)展緊迫感和責任感,確保陜西省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計劃重點任務圓滿完成。一要大力推進特殊教育學校和特殊教育指導中心、資源中心、資源教室建設,進一步完善特殊教育保障體系。二要做好適齡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入學安置,保障他們接受教育的權利。三要抓好培訓,深化效果,落實好三類特殊教育學校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四要推進學前階段和高中階段特殊教育,加快非義務段特殊教育發(fā)展步伐。五要突出師德標準,加強特殊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六要強化特殊教育學校安全管理,防范發(fā)生安全問題。
本次培訓由陜西省教育廳主辦,陜西師范大學和寶雞市教育局承辦。與會人員現場參觀了寶雞市特殊教育學校,感受了該校對“生命如虹”辦學理念的精彩詮釋,聆聽了教育部基教司原巡視員、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李天順等16名專家和教師的講座。
寶雞市政府副秘書長周保君、陜西師范大學教育學院院長陳鵬分別致辭。西安市、寶雞市、榆林市、漢中市教育局和安康市陽光學校、洛川縣特殊教育學校的負責同志作交流發(fā)言。
本刊訊 為貫徹落實《殘疾人教育條例》和《渭南市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計劃(2017—2020年)實施方案》精神,進一步保障適齡殘疾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渭南市堅持多措并舉扎實做好2018年適齡殘疾兒童少年招生入學工作。
按照方案要求,確保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入學率是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計劃的重點任務,渭南市將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入學率作為縣級政府教育綜合評價、教育脫貧、優(yōu)秀表彰的重要指標。各縣市區(qū)殘聯要以當地殘疾人基本服務狀況和需求動態(tài)更新信息數據為基礎,做好未入學適齡殘疾兒童少年調查登記、統計錄入、建檔造冊,及時向縣(市、區(qū))教育局通報相關數據和情況,并協助做好家訪和入學動員工作。各縣(市、區(qū))要根據新生兒疾病篩查、學齡前兒童殘疾篩查和殘疾人統計等信息,對義務教育適齡殘疾兒童少年進行入學前登記,全面掌握適齡殘疾兒童少年的數量和殘疾情況。殘疾兒童少年入學年齡與義務教育入學年齡相同,必要時可向后推遲。
各縣(市、區(qū))要建立由教育、衛(wèi)生、民政、殘聯等部門和心理、康復、社會等專家構成的殘疾人教育專家委員會,按照“全覆蓋、零拒絕”的要求,根據殘疾兒童少年實際制訂教育安置方案,逐一做好適齡殘疾兒童少年的入學安置工作。要堅持以隨班就讀為主體,以特殊教育學校就讀為骨干,以送教上門等為補充,優(yōu)先安排殘疾程度較輕的兒童少年就近或者到指定的具備條件的普通學校接受義務教育。對于中度殘疾、不能接受普通教育的兒童少年,要安置到特殊教育學校入學,沒有特殊教育學校的縣(市、區(qū))由市上統籌安排。對于需專人護理、不能到校就讀的殘疾兒童少年,要通過送教上門或遠程教育的方式實施義務教育,并納入學籍管理。在康復機構進行康復訓練的適齡殘疾兒童,也應進行教育安置,納入學籍管理。各縣(市、區(qū))要制定詳細規(guī)范的送教上門制度,明確送教上門時間、送教人員,落實送教相關交通路途補助等。
方案要求,各縣(市、區(qū))要加強特殊教育指導中心、資源中心和普通學校特殊教育資源教室建設,完善設施設備,配備專(兼)職教師。要按照特殊教育學校生均公用經費標準足額撥付隨班就讀和送教上門的殘疾學生生均公用經費,落實普通學校承擔特殊教育任務的教師待遇。要重點解決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適齡殘疾兒童少年在義務教育階段上學難問題,在“兩免一補”的基礎上,提高補助水平。
本刊訊(盛榮康 羅潤)為了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作風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中省市關于干部作風問題排查整改工作的相關要求以及進一步加強韓城市教育系統作風建設,日前,韓城市教育局印發(fā)《關于開展干部作風問題排查整改的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對全系統作風建設再深化進行安排部署。
韓城市教育局集中一個月時間,分階段抓好作風問題徹底排查整改工作?!斗桨浮窂娬{要結合實際,分析梳理干部教師作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認真制定工作方案,逐項開展對照檢查,建立整改工作臺賬,扎實開展整改。要強化執(zhí)紀問責,對典型問題或案例要進行公開通報曝光,對存在問題的干部教師要及時批評教育,對經教育培訓仍無明顯改觀的干部教師,給予組織處理或黨紀政紀處分,直至調整工作崗位。要成立督查組,通過查閱資料、隨即抽查等方式進行明察暗訪和監(jiān)督檢查,對發(fā)現的典型案例要見人見事,最終形成書面材料報上級部門。
2018年上半年,韓城市教育系統以“黨建引領、作風保障、質量為先”為發(fā)展思路,以落實中央八項規(guī)定實施細則為重點,緊盯“關鍵少數”,以“四服務四提升”作風建設主題活動為主線,突出解決頑癥痼疾,大力弘揚新風正氣。對脫貧攻堅、干部管理、績效考核等領域和“一桌餐”、“升學宴””等問題進行專項整治。嚴肅查處違規(guī)補課、向學生推銷資料和公款吃喝等問題。按照市委關于馮新柱案“以案促改”工作的意見精神,深入開展廉政教育活動。集體約談2次,通報批評94人次,書面檢查24人次,約談訓誡15人次,提醒談話4人,誡勉談話11人次,黨政紀處分2人,引領黨員干部自覺擔當起抓班子、帶隊伍、正風氣、促發(fā)展的“第一責任”,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的意識得到強化。
本刊訊 2018年,渭南市臨渭區(qū)聚焦民生熱點,回應群眾期盼,在嚴控擇校、增加學位、均衡師資等方面再發(fā)力,有效緩解了城區(qū)中小學“大班額”問題。
據悉,“大班額”有兩類:一類是66人以上的“超大班額”,另外一種是56人以上的“大班額”。渭南城區(qū)中小學有“超大班額”153個、“大班額”305個。為落實李克強總理指示的“抓緊消除城鎮(zhèn)大班額”的相關精神,臨渭區(qū)將2018年定為消除大班額“攻堅之年”,強力破解這一難題。
把“就近入學、劃片招生”辦法作為根本之策。嚴格按照“戶籍登記為主、住房登記為輔、就業(yè)經營補充”原則,根據學校布點,對存在“大班額”學校適當縮小學區(qū)范圍,對新建學校適當擴大學區(qū)范圍;要求存在“大班額”的學校不得轉入學生,嚴格控制擇校,規(guī)范學區(qū)適齡學生入學,從源頭上避免了新的“大班額”產生。
把增加學位作為關鍵之舉。加大財政投資力度,新建渭河小學、人和小學、濱河小學,遷建了沋西小學、育紅初中、杜橋中學,改擴建了北塘小學、盈田小學、育紅小學、贠張小學、韓馬小學和前進路初中、南京路初中、華山路學校和自立中學。通過新建、遷建、改擴建,優(yōu)化整合教育資源,共增加學位14130個。同時,積極創(chuàng)新思路方法,利用3P項目遷建了西安路小學和瑞泉中學,共新增學位6480個。依托老城區(qū)改造項目,投資4.5億元,用于濱河小學、渭河中學兩所公辦學校拆建工作;通過資產置換,在瑞泉中學老校區(qū)引進并設立“渭南市西安交通大學康橋初級中學”,為渭南群眾提供優(yōu)質教育資源。
把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和促進校際間均衡發(fā)展作為長期抓手。先后組建了28個城鄉(xiāng)學校發(fā)展共同體、43個省級教學能手工作室、15個校園長及主任工作室、98個導師工作室和7個班主任工作室,探索并堅持“強校加弱?!薄敖Y對幫扶”“合作共建”“資源共享”等學區(qū)制管理模式。充分發(fā)揮優(yōu)質教育資源的引領、示范、輻射、帶動作用,不斷強化師資補充及培訓力度,推動教師合理流動,促進城鄉(xiāng)學校在辦學理念、教育管理、教研教改、教師成長等方面,實現規(guī)范、均衡、特色、優(yōu)質發(fā)展,努力讓每個孩子在家門口就能“好上學”“上好學”。
本刊訊(張磊)暑假期間,石泉縣2018年高中教師繼續(xù)教育培訓如期開班,培訓內容除了師德師風、教師專業(yè)成長、信息技術、課題研究、高考改革等傳統業(yè)務知識外,還新增了“常見病的預防與教師健康保健”的內容,旨在引導廣大教師關注身體健康,培養(yǎng)科學合理的工作生活習慣。
針對高中教師工作壓力大容易誘發(fā)常見疾病的實際問題,本次培訓邀請石泉縣醫(yī)院專家擔任主講,就教師職業(yè)易出現的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疾病的預防和危害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講解,并深刻分析了三高病癥的誘發(fā)原因,指出“不痛、不腫、不難受不等于身體健康”,建議廣大教師轉變觀念,堅持每年體檢一次,密切關注身體狀況,保持每天適度運動,從點滴習慣做起,調節(jié)自身工作節(jié)奏,形成勞逸結合、科學合理的生活方式,以積極的心態(tài)預防疾病。同時,醫(yī)院專家還就心血管疾病的治療原則、治療方法、飲食搭配等提出了指導意見。此外,培訓普及了防溺水急救安全方法和服用過敏藥物注意事項,增強了廣大教師自救互救、科學就醫(yī)的意識。
近年來,該縣堅持“放權、統籌、監(jiān)督、關愛”的工作方針,在大力加強教師隊伍管理的同時,又積極增加財政投入,推行人文關懷,上調“三費”補助標準,提高教師職業(yè)的吸引力、幸福感和歸屬感,調動教師的工作活力和動力。
本報訊(王德華 陳廣社) 在云南舉行的“高原杯”全國青少年足球邀請賽經過10多天的緊張角逐,于日前落下帷幕,咸陽彩虹學校代表隊經過7場比賽,奪得冠軍。彩虹學校學生張瑋峻獲得最佳球員獎,教師米忠寶獲得最佳教練獎,彩虹學校獲得優(yōu)秀單位。
8月7日下午,暑熱難熬,剛剛從云南回到彩虹校園里的11個足球球員,個個曬得黝黑黝黑的,身著鮮艷的紅色球衣,在教練的帶領下向母校報喜,受到在場的校領導、老師和許多家長的贊許。如同卸下千斤重擔的教練米忠寶深有感觸地對記者說:“咱們這次參加的足球比賽強手如林,當初的目標就是能進決賽,或者保四進三,后來在實戰(zhàn)比賽中不斷鼓勵隊員,重新調整目標。每打完一場比賽,晚上進行小總結,研究分析。特別是最后一場決賽遇上了實力非常強大的南京市雨花臺中學代表隊,隊員們就是靠團隊精神,靠無畏的拼勁奪得第一?!?/p>
今年14歲,開學就要上初二的學生張瑋峻,是足球隊隊長。張瑋峻說,自己平時的愛好就是踢足球,他喜歡的足球明星是梅西。一般情況下,他都能合理安排時間,體育鍛煉和學習文化課兩不誤。老師教他們首先做好人、學好習,其次才是踢好球。
據悉,彩虹學校開展校園足球訓練已經多年,去年還被省足協授予“陜西省青少年足球訓練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