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陽
(西安財經學院 陜西 西安 710100)
人民幣國際化是指人民幣的經常項目、資本項目自由兌換,并且被他國接受。目前人民幣用于境外貨幣計價,貿易結算,并且人民幣入籃后,人民幣在國際外匯中的比重在不斷提高。人民幣國際化是必然趨勢,是中國經濟發(fā)展的需要,也是世界貨幣體系改革的需要。
目前,我國已經穩(wěn)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穩(wěn)步推進,在全球的經貿影響力不斷提升,但人民幣的國際化程度卻很低。人民幣并未實現資本項目的自由兌換,美元的全球霸權地位等原因影響了人民幣的國際化程度。目前人民幣為世界第2大貿易融資貨幣、第5大支付貨幣、第6大外匯交易貨幣,但在世界貿易結算中的所占的份額還很低。2016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中人民幣結算量為4.12萬億元,占全部進出口比例為16.93%。人民幣結算份額在全球貿易中占比更低,為2.17%。截至2016年12月,人民幣在全球官方外匯儲備中份額為1.07%。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后,日本經濟快速崛起,創(chuàng)造了戰(zhàn)后世界經濟發(fā)展的奇跡,20世紀70年代后,日本不斷挑戰(zhàn)美國的經濟霸主地位。1985年9月,美、日、英、法、德5個國家的財長和央行行長在紐約簽署“廣場協議”。20世紀80年代日本逐漸放開國內資本市場,日元國際化程度不斷加深,但由于資本的逐利性,日本國內產業(yè)漸漸避實就虛,大量收購海外資產。另外日元的國際化是在美元霸權下的國際化,由于二戰(zhàn)后日本在政治經濟上依賴美國,因此日元難以脫離美元,美國可以憑借其霸權地位將貨幣危機轉嫁給日本,易引起日元匯率大幅波動。雖然日本擁有先進的管理和技術優(yōu)勢,但日本的生產網絡位于東亞,而銷售市場卻在歐美,在其國際化貢獻很有限。
作為中國構建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的兩大戰(zhàn)略,“一帶一路”與人民幣國際化相輔相成?!耙粠б宦贰苯ㄔO的重要支撐是資金融通,首先增加了人民幣結算的貿易范疇,深化中國與沿線各國的的金融合作。其次擴大了沿線國家雙邊本幣互換、結算的范圍和規(guī)模,提升人民幣的國際地位。
人民幣加入SDR貨幣籃子之后,所有IMF成員國將通過SDR份額自動獲得人民幣。國外政府、機構會增持人民幣資產,這種現象將會促進中國債券市場,股票市場發(fā)展。
“一帶一路”橫跨歐亞大陸,沿線國家的政治、經濟發(fā)展差異很大。南亞的印度經濟增速明顯,西亞和中東的伊拉克、敘利亞局勢不穩(wěn),恐怖主義勢力猖獗,嚴重影響了區(qū)域合作的順利開展。
當下我國實行的是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即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jié)。人民幣貶值壓力持續(xù)存在,這樣不利于人民幣在“一帶一路”沿線的國際化。由于美國經濟復蘇,美元進入周期性升值階段。鑒于此,經考慮收益和風險后,市場交易主體不愿意持有和使用人民幣,更多配置美元資產。
人民幣加入SDR意味著要承擔更大的國際貨幣職能,首先,歷史經驗表明一國貨幣加入SDR后,該國貨幣的國際接受度并不會因此而持續(xù)提高,必將對金融市場持續(xù)進行市場化改革,包括資本項目全面開放、利率市場化等方面。
在美元霸權條件下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應深刻汲取日元衰退的教訓。首先,著力提升中國經濟實力,緊緊抓住“一帶一路”和人民幣入籃的機遇,充分發(fā)揮絲路基金、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作用,降低人民幣對美元的依賴。其次,中國應擴大內需,促進消費升級,推進供給側改革,加深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貿往來,構建以中國為終極消費日的地的市場結構網絡體系,在此體系內讓人民幣承擔更多的交易和結算職能。
[1]邵勉也.人民幣國際化:進展、挑戰(zhàn)和應對之策[J]南方金融,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