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京
1940年夏,德國法西斯在西歐取得了令人瞠目軍事勝利。數百年來一直置身戰(zhàn)火之外的英國本土第一次面臨遭遇外敵登陸的威脅。為了能夠在敵后展開偵察和破壞行動,英國政府于1940年7月22日成立了特別行動處,準備在民間招募訓練大批襲擊人員。德國在1940年秋季的不列顛空戰(zhàn)失敗后,英國特別行動處將作戰(zhàn)從國內迅速轉移到國外,在歐洲淪陷區(qū)內扶持反德武裝。除了與英國達成協議的美蘇兩國外,各二戰(zhàn)參戰(zhàn)國和淪陷區(qū)都有英國特別行動處人員在廣泛活動。
為了開展活動,英國從監(jiān)獄里釋放了不少精于暗殺、綁架、開鎖和反偵察的犯罪分子,并加以訓練。同時從牛津劍橋等學府雇傭高智力人員參與情報搜集和武器開發(fā)工作。特別行動處最多的時候有13000名成員,其中約3200人是女性,是政府中女性雇員比例最高的部門。丘吉爾對特別行動處的成長非常關心,因此行動處也被稱為丘吉爾的“秘密軍”。該組織的杰作包括1942年在捷克刺殺蓋世太保頭目海德里希和1944年在克里特島綁架德軍第22機降步兵師師長克佩萊少將等行動。
特別行動自然需要特別的武器,該處下屬的第Ⅸ部專門為組織設計開發(fā)各種適應敵后戰(zhàn)斗行動的武器,從單人潛艇到不起眼的毒針無所不包。拋開這些奇怪兵器的性能不論,它們每一樣的外形與傳統意義上的同類相比都是大相徑庭,因此該部在特別行動處內又被戲稱為“丘吉爾的玩具工廠”。第Ⅸ部設置在英國韋林加登城(Welwyn Garden City)郊外的一個旅館里。因此,其部長多費恩上校便以Wel為前綴,給開發(fā)的各種裝備命名。這在保密的同時能夠凸顯第Ⅸ部在特別行動處的存在感。例如,第Ⅸ部設計的袖珍潛艇稱為“威爾曼”,而沖鋒槍就叫做“威爾岡”。
當年,在丘吉爾的玩具工廠角落里曾躺著一支不起眼的自行車打氣筒狀物,名字叫做威爾洛德(意為威爾棒)。這東西1942年就問世了,不過它可不是打氣筒,而是到現在消聲性能仍然可以名列前茅的一種無聲手槍。
在敵后活動的特別行動處人員很大一部分工作是暗殺。抵抗組織成員在執(zhí)行破襲任務遭遇德軍警衛(wèi)時,也希望有一種隱蔽性強的武器,能在擊斃敵人的同時,不至于引起其他警衛(wèi)的注意。
對于這個需求第Ⅸ部給出的第一個方案很直接,是用匕首。但是上面馬上給出反饋,這主意敵后戰(zhàn)線的伙計們早想到了。他們特別想要一種在10米開外也能夠對付德國武裝人員的兵器,匕首顯然不能承擔這個責任。
第Ⅸ部認真考慮了弓弩之類的冷兵器,最后還是決定設計一種無聲手槍,這就是威爾洛德手槍的需求來源。
僅從槍械性能指標和外觀來看,威爾洛德手槍更像是作坊里拿出的粗制濫造的手工貨。該槍壘長310毫米,不帶彈匣的槍高134毫米,瞄準基線長235毫米,空槍重量為9lO克。MKⅡ型槍管長107毫米,MK I型槍管長95毫米,彈匣容量8發(fā),初速只有215米/秒,射速則只有每分鐘5發(fā)。
別看數據非常低劣,如果以槍支發(fā)射時的噪聲來衡量,威爾洛德槍就不得了了。常見手槍開槍時的噪聲可達140分貝至160分貝,安裝消聲器后的噪聲往往也有110~120分貝,相當于KTV室內的嘈雜聲。而威爾洛德手槍射擊時僅有73分貝,相當于現代轎車中速行駛時發(fā)出的噪聲。
威爾洛德手槍的設計主任是陸軍少校里維斯。此人最先嘗試了用軍用手槍安裝抑制器的常規(guī)做法,但是沒有成功。盡管基本消除了槍口焰,但是槍口噪聲下降有限,只能從145分貝將到110分貝左右,很容易為敵人所察覺。因此里維斯少校決心使用最基本的工藝制造一種結構最簡單,但是消聲性能卻是最好的武器。如果說一般的微聲武器是以槍彈系統為基礎設計抑制器,那么威爾洛德可以說是以抑制器為核心對槍進行了重新設計。
槍械射擊產生的噪聲由三部分組成,即子彈出膛時高溫高壓的火藥燃氣因熱能和靜壓能含能水平高、迅速膨脹造成的氣動爆音,槍機運動部件互相撞擊和燃氣泄漏的聲音和超音速飛行的子彈形成的沖擊波爆音。其中槍械膛口爆音是射擊時最主要的聲源,它強度最大,手槍射擊的噪聲可達140~160分貝,在數百米外即可被人察覺。
里維斯少校首先確定新槍以勃朗寧7.65×17毫米彈為彈藥。這是因為7.65毫米彈本身是當時英國最流行的袖珍手槍彈,發(fā)射藥量小。威爾洛德槍管上有多個排氣孔,不帶抑制器時的發(fā)射噪聲也只有122分貝,比常規(guī)手槍弱20~30分貝。
然后,里維斯為手槍設計了圓筒結構,直徑32毫米,從前到后分別為帶多層隔板的膨脹腔、槍管側排氣膨脹腔和容納槍機機構的真正意義上的槍身。全槍長的前2/3都是為了消聲用途而存在。為了盡可能降低噪聲,手槍采取了多重消聲措施,包括槍管開孔、燃氣膨脹、能量吸收、燃氣密閉等多種技術。抑制器通過兩側的夾板與后部圓筒槍身通過螺栓連接在一起。壘槍外表面采用磷化工藝呈灰黑色,提高耐腐蝕性,同時減少反光增強隱蔽性。
該槍的槍管內有5條左旋膛線,槍管上開有10個直徑為1.63毫米的小孔,分成2排打在槍管較薄的陰線部位。MKⅡ型子彈藥量大,開孔增加到4排共20個。槍管排氣的目的是在槍彈出膛前就泄出部分火藥燃氣,降低膛壓和子彈初速。同時提前排出的燃氣從多路向側面排出,在整個膨脹腔內膨脹降壓,燃氣與外筒壁充分接觸冷卻,吸收了燃氣熱能,能量水平進入下游抑制器前已經衰減。
該槍的MK I型使用7.65×17毫米勃朗寧槍彈。該型彈全彈長26.16毫米,火藥量僅為0.19克,初速300米/秒。該彈本來就是亞音速彈,飛行噪聲小,通過威爾洛德手槍發(fā)射時,初速進一步降低到210米/秒,槍口動能也從210焦耳下降到100焦耳左右。
可惜7.65毫米彈在德國應用的很少,因此特別行動處又設計了使用9×19毫米巴拉貝姆魯手槍彈的MKⅡ型。魯格、沃爾特手槍和MP40沖鋒槍均使用該彈,在歐洲淪陷區(qū)這些槍彈很容易找到。但是9毫米手槍彈的藥量增加到了0.43克,為此MKⅡ型的槍管側排氣口數量翻了一倍到20個,盡可能的保持子彈的出膛速度和MK I型相當。
威爾洛德手槍的燃氣膨脹消音技術在抑制器上也得到了充分的應用,前部總共有13個環(huán)形膨脹腔,分別使用金屬墊圈和橡膠墊圈分隔開來。膨脹腔間隔5毫米,由緊貼抑制器外壁的金屬墊環(huán)卡在兩個金屬墊圈之間,保持各膨脹腔間距均勻一致。
橡膠墊圈體現了燃氣密封技術,在第一發(fā)彈射擊前,橡膠墊圈是沒有開孔的。原理是子彈飛出槍管通過橡膠墊圈時,具有良好彈性的橡膠能夠緊密的包覆彈體圓周,這樣子彈和橡膠墊形成密封結構,防止未經消聲的燃氣提前泄出形成噪聲,同時能夠封閉燃氣在抑制器內運動形成的雜音。
橡膠彈性雖然很好,但是強度和熔點都不高,子彈和燃氣帶來的摩擦和燒蝕會嚴重侵蝕橡膠墊,使其中央通孔的直徑迅速增加,無法密封燃氣。實測證明,當手槍射擊15發(fā)左右時,抑制器的消聲效果就大大下降,無法達到原有的降噪水平。這時需要使用螺絲刀將抑制器拆下,將內部零件全部倒出,更換新的橡膠墊。這種工作需要一定程度的訓練和工作時間。如果橡膠墊位置裝錯不僅會導致消聲效果差,且容易造成膛發(fā)事故。為此戰(zhàn)爭后期第IX部設計了可更換式抑制器試制品。但隨著德國的快速戰(zhàn)敗,這種手槍已沒有條件參加實戰(zhàn),也未發(fā)現實物、照片或圖紙保存下來。
威爾洛德手槍采用最原始的手動雙凸閉鎖式槍機機構,裝填方式和二戰(zhàn)時的彈倉式手動步槍一樣。在裝填好彈匣的情況下,需要將拉開的槍機向前推,并且向右旋轉90°,上彈入膛。射擊完成后,再將槍機向左旋轉90°,然后向后拉開拋殼,然后重復前推并右轉槍機的動作完成下一發(fā)彈裝填和閉鎖。因此威爾洛德手槍的射速只有常規(guī)自動裝填手槍的1/3左右,而且無法在不破壞瞄準基線的情況下再次裝填。
由于初速低威力小,該槍有效射程僅有20~27米。其瞄準具采用準星缺口照門式,涂有熒光劑便于夜間瞄準。有的槍支直接把準星安裝在槍管長度約一半的位置,有的則位于槍口。威爾洛德手槍沒有常規(guī)手槍必備的握把,而是在梯形彈匣下部包覆了一層橡膠,射擊時直接把彈匣插入槍身后當握把用,人機功效當然就提不上了。
彈匣采用最簡單的梯形單排單進式,MK Ⅰ和MKⅡ型的彈容分別為6發(fā)和8發(fā)。MK Ⅰ型手槍的扳機是一個折彎的L型鋼絲,除了一個彈簧作用式的握把保險外,沒有其它保險機構。MKⅡ型增加了一個手動保險和扳機護圈。
威爾洛德手槍重心特別靠前,因此據槍時采用步槍式雙手握持,將左手托在槍口下方,盡量減少槍身晃動,右臂彎曲將瞄準具缺口置于距右眼150至200毫米的位置,有意識瞄準無意識擊發(fā)。因此射擊時要避免單手持槍和猛扣扳機等錯誤動作。
單純從消音效果看,威爾洛德手槍即使在現代也是不錯的。但是為實現這一陛能,它付出了很多代價,如抑制器壽命短,槍械尺寸重量大,子彈威力小等。據說曾經有一名荷蘭特工前去刺殺蓋世太保官員,第一槍就打中了腹部。但是目標受傷情況輕微,直接向刺客撲來。荷蘭特工來不及裝填,只能用槍當作榔頭與其搏斗。最后好在威爾洛德手槍不負所托,用“棍棒本色”把蓋世太保的腦袋砸開了瓢。
除了英國特別行動處人員以外,德國蓋世太保也使用過繳獲的威爾洛德手槍。英國皇家空軍特勤團和美國特工也裝備過這種手槍。在二戰(zhàn)之后,在朝鮮戰(zhàn)場、越南戰(zhàn)場、甚至馬島、北愛爾蘭乃至海灣戰(zhàn)爭中都能見到此槍的身影。
關于威爾洛德手槍的生產數量,目前存在很大爭議。很大一部分原因競來源于槍械市場炒作。由于威爾洛德手槍主要供應敵后,為了防止德軍了解這種武器的生產來源和數量,投放在淪陷區(qū)的槍支并不像常見的制式手槍一樣刻有出產廠家標識和序列號等信息。因此有些槍械仿制者渾水摸魚,利用圖紙生產威爾洛德手槍,舊化后作為仿冒的二戰(zhàn)產品上市充數。缺失的槍支序列號為此類行為提供了便利。英美后來官方裝備的威爾洛德槍則具有完備的序列號,但也無法由此推算出準確的生產總量。因此威爾洛德手槍的總產量有600支、2800支、3000支乃至13000支多個說法。目前威爾洛德手槍二戰(zhàn)原品已經能夠賣到3000歐元。
瑞士B&T;公司以威爾洛德手槍為原型設計了VP-9型微聲手槍,該槍從外觀到結構上都仿造了威爾洛德手槍。它采用一體式抑制器發(fā)射9毫米巴彈,5發(fā)握把式彈匣和手動槍機,獨特的L型扳機。這無疑是在向70年前的老前輩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