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敏捷級巡邏艇
1985年11月27日,出訪編隊通過馬六甲海峽時,一艘新加坡巡邏艇在編隊右舷巡邏,左舷還有一艘游艇在航行,幾名白人在游艇上對著中國軍艦不停拍照、錄像。當時出訪官兵回憶稱,這是一艘新加坡陸軍的巡邏艇,因為那艘艇上的官兵基本上都是穿著叢林迷彩,使人覺得它應屬于陸軍。其實對照當年留的照片,可以發(fā)現(xiàn)這是一艘新加坡海軍的敏捷級巡邏快艇。這種艇的命名方式很有趣,先后建造的12艘同級艦都是以“敏捷”這個詞語命名,比如有叫做“敏捷爵士”的,也有叫作“敏捷矛槍手”的。不過,由于當年的照片中并沒有發(fā)現(xiàn)舷號,因此很難了解具體是哪一艘艇在為中國編隊護航。這艘小艇一直在我編隊右側巡邏航行,還很友好地打來了燈光信號:“早晨好”。X615艦則用燈光信號回答:“謝謝,你們好!”
該級艇排水量僅有46噸,艇長22.7米,寬6米,吃水3米,航速可以達到32節(jié),主要武器是艇首的一座20毫米機關炮,另外還有2挺機槍。
在1985年中國海軍艦艇編隊通過馬六甲海峽的時候,這些敏捷級巡邏艇正當壯年。有趣的是這種小艇的編制是3名軍官和9名乘員,但在駕駛艙外的天幕涼棚下就站著7個人。說明為了迎接中國艦艇首次通過馬六甲海峽,這艘小艇上應該還增加了軍情人員進行拍攝工作。
演大利亞昂斯洛級潛艇
當出訪編隊通過馬六甲海峽時,遇上了一位不速之客。當我艦與新加坡巡邏艇并行時,編隊身后出現(xiàn)了一艘水面狀態(tài)航行的黑色潛艇。聶奎聚司令員要求編隊放慢速度,說:“等等那條潛艇,看看是人是鬼?!?/p>
過了一會,那艘潛艇果然從后面趕了上來,據(jù)當時出訪官兵回憶,有6名穿白色海軍服的外國人在潛艇上面對著中國軍艦一個勁地拍照、錄像。指揮塔圍殼上還站著一名大胡子軍官。艇上的軍旗是米字旗加一顆星,于是判斷這是一艘澳大利亞海軍的潛艇。這艘澳大利亞潛艇從右舷駛過我編隊,艇上的水兵吹起了致意哨,一名軍官還舉手敬禮。132艦信號兵于是鳴了一聲長哨回禮,同時艙面人員也停下手頭的工作,向潛艇行注目禮。
由于第一次見到國外潛艇,大家紛紛站在舷側與這艘航行中的潛艇合影,也為我們留下了不少研究素材。從當時的留影中我們可以看出,這是一艘澳大利亞的昂斯洛級潛艇,屬于英國的奧白龍級。采用柴電動力,是英國最后一型常規(guī)潛艇。
該級艇標準排水量1610噸,滿載排水量2410噸,艇長90米,寬8.1米,吃水5.5米,航速水面12節(jié),水下17節(jié),通氣管狀態(tài)10節(jié),續(xù)航力9000海里/12節(jié)(水面),人員編制64人。該級艇最大的特點是艇首突出的阿特拉斯CSU3-4型聲納的整流罩,以及在水面航行豎起后高出上甲板的水平舵。
筆者推測,中國海軍艦艇編隊可能遇到的是“奧賴恩”號或者是“奧塔瑪”號。大家還記得,數(shù)年前,澳大利亞媒體曾經爆料稱一艘澳大利亞潛艇曾秘密潛航到吳淞口外進行偵察的故事。
而進一步查閱資料發(fā)現(xiàn),“奧塔瑪”號從1983年到1985年一直處于改裝升級狀態(tài),可能不會在1985年底出現(xiàn)在新加坡。因此筆者更傾向于遇上的是“奧賴恩”號。所以在新加坡的這次“偶遇”也可能是澳大利亞海軍對中國出訪編隊的一次預先偵察工作,亦或是對南中國海那艘蘇聯(lián)巡洋艦進行偵察后返回新加坡軍港時與中國艦艇編隊的一次“偶遇”。
印度“戈達瓦里”號導彈護衛(wèi)艦
通過馬六甲海峽后,我編隊就將進入印度洋了。印度一直將印度洋作為自己的勢力范圍,海軍的艦艇和巡邏機隨時在中國編隊附近偵察。
1985年12月3日下午3時許,印度海軍航空兵的一架伊爾-38反潛巡邏機首次出現(xiàn)在編隊上空機翼下N304的編號和機徽也非常清晰。此后,編隊在印度洋上航行,一旦中國編隊離開了訪問國領海,這些印度反潛巡邏機就如影隨形。
12月4日,印度海軍一艘導彈護衛(wèi)艦出現(xiàn)在天際之間,該艦向中國編隊駛來,艦上的舷號顯示為F20。這是當時印度海軍最新型的“戈達瓦里”號導彈護衛(wèi)艦,也是戈達瓦里級護衛(wèi)艦的首艦,1983年剛剛入列。
該艦滿載排水量達到3850噸(后期改進型艦滿載排水量達到4500噸),比中國海軍艦艇編隊中的132號導彈驅逐艦還大。該艦艦長126.5米,寬14.5米,吃水4.5米,航速27節(jié),人員編制313人。武器裝備為一座蘇制AK725型雙聯(lián)裝57毫米全自動艦炮,4座AK230型雙聯(lián)裝30毫米自動炮,2座三聯(lián)裝324毫米反潛魚雷發(fā)射器,4具蘇制SS-N-2D“冥河”反艦導彈發(fā)射器以及一座備彈20枚的蘇制SA-N4“壁虎”艦對空導彈發(fā)射裝置等,還能攜帶2架反潛直升機。
為了觀察中國編隊,“戈達瓦里”號起飛了一架“云雀”Ⅲ直升機。傍晚18時許,印度軍艦用甚高頻波段向中國編隊通話,并從左舷靠近我編隊,雙方相距僅200米。印度人問道:“從哪里來,到哪里去?司令是誰?兩艦艦長是誰?去干什么?艦名?司令軍銜?”中國軍艦按照國際規(guī)定一一回答。并詢問了印度軍艦的情況,了解到該艦艦長叫貝巴上校?!碑斬惏蜕闲V牢曳骄庩犓玖钕喈斢谥袑④娿?,立即命令印度水兵全艦站坡,向中國艦隊致意,并邀請中國海軍訪問孟買。中國編隊也以笛聲回敬,并祝他們航行順利。
巴基斯坦的美英驅逐艦
在訪問巴基斯坦期間,中國官兵還參觀了巴基斯坦海軍精銳的第25驅逐艦中隊。該中隊有巴基斯坦海軍的旗艦“巴布爾”號驅逐艦(題圖)。這艘艦在巴基斯坦海軍地位重要,經常承擔交流任務。
“巴布爾”號是一艘滿載排水量達到6800噸的大型驅逐艦,當時中國將其稱為輕巡洋艦。該艦原為英國郡級驅逐艦“倫敦”號,1982年出售給巴基斯坦,更名為“巴布爾”,意為“雄獅”。該艦長158.6米,寬16.5米,吃水6米,最大航速30節(jié),擁有2座雙聯(lián)裝114毫米艦炮、1座“海參”艦空導彈發(fā)射架、2座“海貓”艦空導彈發(fā)射架,還有20毫米機關炮、火箭發(fā)射器等,另可攜帶1架直升機。
除了“巴布爾”號外,中國官兵還參觀了其它幾艘美制、英制驅逐艦。美制的基林級改進型驅逐艦是巴基斯坦海軍上世紀80年代的主力,當時停泊在港口的有“塔里克”號、“蘇爾坦”號、“沙賈汗”號。這三艘艦是巴基斯坦在在上世紀陸續(xù)從美國購買的,裝有“阿斯洛克”火箭助飛反潛魚雷發(fā)射裝置,并能夠起降輕型直升機。從當時的照片來看,中國官兵曾經登上基林級留影。而此前的1983年4月13日,該級“塔里克”號代表巴基斯坦海軍首次訪華,訪問的就是上海吳淞軍港。
此外,港內還停泊了一艘“巴德爾”號驅逐艦,在當時的回憶畫冊中也有提及。這是一艘二戰(zhàn)末下水的3360噸級英國戰(zhàn)斗級驅逐艦,巴基斯坦于1956年購進,1957年進行現(xiàn)代化改裝。它艦長115.5米,寬12.3米,吃水5.2米,航速31節(jié),續(xù)航力6000海里/20節(jié)。主要武器是4門114毫米艦炮、7,~40毫米高炮、4管533毫米魚雷發(fā)射器以及“烏賊”深彈發(fā)射炮等。
巴基斯坦“哈什馬特”號常規(guī)潛艇
除了向中國官兵開放第25驅逐艦支隊外,巴基斯坦海軍還邀請編隊中的部分高級軍官,參觀了神秘的巴基斯坦?jié)撏Р筷牎?/p>
對中國軍官開放的潛艇叫“哈什馬特”號,舷號S135?!肮柴R特”號就是法國出售給巴基斯坦的阿戈斯塔級的首艇,1979年2月19日服役。該艇原本是南非于1975年向法國購買的,但由于聯(lián)合國實行了武器禁運,這艘潛艇以及姐妹艇就轉賣給了巴基斯坦海軍。該級艇水下排水量1760噸,艇長67.6米,寬6.8米,吃水5.4米,水上航速12節(jié),水下航速高達20節(jié),人員編制58人。采用柴電單軸推進,也是法國第一種使用533毫米魚雷發(fā)射管的潛艇。4具發(fā)射管都布置在艇首,可以發(fā)射L5 Mod3型魚雷和F17 Mod2型線導魚雷,還能夠發(fā)射SM39“飛魚”潛對艦導彈,彈雷混裝共能攜載20枚。
這是一型當時十分先進的常規(guī)潛艇。巴基斯坦海軍熱情地邀請中國海軍軍官參觀這種先進潛艇,展現(xiàn)了兩國軍方的互信與交流的水平。
孟加拉國“德喬伊”號貓潛艇
12月24日,編隊抵達吉大港外的錨地進行休整,孟加拉海軍“德喬伊”號獵潛艇趕來與中國編隊匯合。
這艘“德喬伊”號獵潛艇是1985年12月1日中國剛剛交付給孟加拉國海軍的一艘037型獵潛艇,在孟加拉國參軍還不滿1個月。
有趣的是,這艘“德喬伊”號獵潛艇于1995年由于事故而退役后,其艦名和舷號被孟加拉國海軍保留。近年被賦予給中國出口給孟加拉國的一艘LPC型導彈巡邏艇繼續(xù)使用。
孟加拉國41、61型防空護衛(wèi)艦
1985年12月25日8時,停泊在外海錨地的中國出訪編隊起錨,在“德喬伊”號獵潛艇的引領下駛往吉大港。
孟加拉國海軍在旗艦“奧馬爾·法魯克”號護衛(wèi)艦上舉行了盛大的招待會。該艦是原英國皇家海軍6l型索爾茲伯里級“蘭達夫”號護衛(wèi)艦,1976年12月10日移交給孟加拉國海軍。它排水量2410噸,長103.6米,寬12.2米,吃水4.2米,雙軸推進,最大航速23節(jié),武器為1座雙聯(lián)裝114毫米艦炮、2門40毫米高炮以及“烏賊”增程深彈發(fā)射炮。
這是一種非常少見的護航防空指揮護衛(wèi)艦,從41型豹式護衛(wèi)艦基礎上發(fā)展而來,主要用于協(xié)調商船護航編隊中各艘戰(zhàn)艦的防空火力。英國也僅建造了4艘。
除了“奧馬爾·法魯克”號護衛(wèi)艦這艘61型護衛(wèi)艦外,當時孟加拉國海軍還有2艘41型豹式防空護衛(wèi)艦,也同樣停泊在吉大港中,在后來的雙方官兵互訪時開放給中國官兵參觀。這兩艘艦分別是“阿布·巴克爾”號和“阿里·海德爾”號,是原皇家海軍的“大山貓”號和“美洲虎”號。這種41型防空護衛(wèi)艦相比61型排水量更加大一些,達到2520噸。它前后各有一座雙聯(lián)裝114毫米艦炮,比61型多一座,其他基本一致。這是一種上世紀50年代設計建造的護航用防空護衛(wèi)艦,并不是英國海軍的主力戰(zhàn)艦,不跟隨航母編隊行動,平時主要用于巡邏。
在這些英制軍艦上有一種有趣的武器——“烏賊”反潛深彈發(fā)射器。這是1942年2月英國人研制的一種投擲反潛深彈發(fā)射器,它由一座3個迫擊炮式的發(fā)射管組成,發(fā)射管的固定仰角為45°,能夠向垂面兩側傾斜15°,以防艦艇左右搖擺?!盀踬\”彈落下時呈三角形散布。這種武器是與144Q測深聲納聯(lián)合使用,引信的定時裝置在臨發(fā)射之前裝定,使“烏賊”彈在預定深度上爆炸?!盀踬\”型發(fā)射器及其補充彈藥占去了很大重量和空間,所以在41和6l型護衛(wèi)艦上都安裝在艦尾部反潛平臺上。
當時孟加拉國海軍主要使用英國制造的二手戰(zhàn)艦。隨著中孟關系進一步發(fā)展,孟加拉國海軍后來開始轉向中國購買艦艇。
瑞典“卡爾斯克魯納”號布雷艦
1986年1月3日在編隊駛入馬六甲海峽時,曾經遇到了瑞典海軍“卡爾斯克魯納”號布雷艦。當時該艦正在前往中國的途中,后來于1月21日到25日訪問上海?!翱査箍唆敿{”號是一艘排水量達到3300噸的大型布雷艦。該艦用途廣泛,可用于布雷、指揮、支援、訓練等,是按照各國船級社規(guī)定的嚴格技術要求建造的,具有冰區(qū)航行能力。壘艦長105.7米,寬15.2米,吃水4.8米,采用4臺諾哈布F212-D218型柴油機驅動雙軸4葉卡梅瓦螺旋槳推進,航速20節(jié),主要武器是2座單管57毫米艦炮和2座單管40毫米艦炮,可以攜帶1架直升機,布雷軌可以攜帶105枚水雷。
美軍第七艦隊的三艘艦艇
1986年1月12日上午,中美兩國編隊相遇,美軍第七艦隊水面戰(zhàn)斗艦艇部隊司令韋伯斯特海軍少將率領,由斯普魯恩斯級“奧爾登多夫”號導彈驅逐艦、佩里級“杰克·威廉斯”號導彈護衛(wèi)艦和錫馬隆級“莫農加希拉”號艦隊油船3艘戰(zhàn)艦組成。
美軍編隊中的“奧爾登多夫”號是斯普魯恩斯級驅逐艦的第10艘,1978年3月服役。而“杰克·威廉斯”號導彈護衛(wèi)艦是佩里級的第18艘1981年9月服役。
“莫農加希拉”號艦隊油船是錫馬隆級的第2艘,是美軍當時的新型艦隊油船,滿載排水量達到27500噸,長180.5米,寬26.8米,吃水10.9米,航速20節(jié),可運送1430.7萬升燃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