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柏縣種子管理站科技人員按照上級種質資源保護工作計劃,結合工作實際在全縣內開展了為期2年的大田種植農作物資源調查、收集工作。截至2017年6月,桐柏縣種子管理站已將全縣所有的糧食作物、經濟作物、油料作物調查完成。調查數據分別匯總于表1(糧食作物類)、表2(經濟作物類)、表3(油料作物類)。
桐柏縣地處北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地帶,為亞熱帶季風大陸性半濕潤氣候,年均氣溫15℃,日照時數 2027h,積溫 5460℃,無霜期 227d,降水量 1158mm,其中,7月最多,雨熱同季。全縣東西長76.1km,南北寬 49.3km,總面積為1914km2。桐柏縣是淮河發(fā)源地,自然特點為“七山一水二分田”,縣內以淺山、丘陵為主。縣域海拔145.2m,桐柏山主峰太白頂海拔1140m??h東部為淮河流域,面積1302km2;西部屬長江流域,面積612km2。全縣常年耕地面積為75598hm2,植物資源區(qū)系復雜,種類繁多,物種資源十分豐富。
自2015年5月立項以來,桐柏縣種子管理站成立了調查小組。結合工作實際,采用野外調查采集和走訪群眾相結合的方法,歷經25個月,對轄區(qū)內利用的糧食、經濟、油料三大類農作物種質資源進行調查收集,共收集317個品種,農業(yè)利用面積為 69255hm2。
從表1可以看出,糧食作物種質資源共244個品種,利用面積為 46894hm2,占全縣農作物總播種面積的62%。其中,谷類作物共有188個品種,利用面積為10619 hm2,占總播種面積的53.6%;豆類作物有38個品種,利用面積為4336 hm2,占總播種面積的5.7%;薯芋類作物有18個品種,利用面積為1939hm2,占總播種面積的 2.5%。在谷類作物中稻的品種有80個,利用面積為 17623hm2,占全縣農作物總播種面積的23.3%,占糧食作物利用總面積的37.6%;麥類品種有 58 個,利用面積為 20568hm2,占總播種面積的27.2%,占糧食作物利用總面積的43.9%。
表1 糧食作物種質資源利用面積及品種數量
從表2可以看出經濟類作物種質資源共有30個品種,利用面積為2070hm2,占全縣農作物總播種面積的2.8%。其中,茶葉品種有8個,利用面積為1558hm2,占全縣農作物總播種面積的2.1%,占經濟作物利用總面積的75.3%。
從表3可以看出,油料作物種質資源共46個品種,利用面積20287hm2,占農作物總播種面積的26.7%。其中,花生利用品種19個,利用面積 15557hm2,占總播種面積的20.5%,占油料作物利用總面積的76.7%。
通過對全縣內農作物種質資源調查統(tǒng)計結果可以看出,糧食作物種質資源利用面積最大,占農作物總面積的62%,尤以稻、麥兩大谷物類資源利用品種數量最多,面積最大,分別占23.3%和27.2%。油料作物資源利用面積占農作物總面積的26.7%,油料作物中花生資源利用最大,占20.5%;經濟類作物占農作物總面積的26.7%,經濟類作物中茶葉資源利用面積最大,占2.1%。這說明桐柏縣糧食作物品種資源利用面積和數量占絕對優(yōu)勢,油料作物和經濟類作物品種資源利用相對滯后,有待進一步開發(fā)。
在谷類作物的稻類作物中,秈稻資源利用品種最多(67個),面積最大,占22%;麥類作物中半冬性、弱春性資源利用的品種最多(47個),面積最大,占25.1%。這也是桐柏縣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氣侯條件所決定的,桐柏是稻麥水旱輪作的適生地,從歷史發(fā)展看,我國稻麥水旱輪作制的發(fā)祥地就在桐柏縣內,從古至今桐柏都十分適合稻麥水旱輪作。
表2 經濟作物種質資源利用面積及品種數量
表3 油料作物種質資源利用面積及品種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