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資陽市水稻三化螟種群變化原因及防治對策

      2018-04-11 05:21:41
      四川農業(yè)科技 2018年3期
      關鍵詞:資陽市螟蟲二化螟

      賈 勇

      (四川省資陽市植保植檢站,四川 資陽 641300)

      資陽市是四川省水稻主產區(qū)之一,常年水稻種植面積11萬hm2左右,總產量 75 萬t,占全年糧食產量的32% ,是資陽市最主要的糧食作物,也是老百姓餐桌上不可缺少的食物。水稻三化螟是水稻上的重要害蟲之一,曾在20世紀60~70年代猖獗發(fā)生,造成水稻嚴重減產,三化螟種群數量在三種螟蟲

      (大螟、二化螟、三化螟)中占70%以上,是當時的優(yōu)勢種群。80年代推廣一季雜交中稻以來,切斷了有利于三化螟生長發(fā)育的水稻橋梁田,加上使用殺蟲雙、殺蟲脒和水胺硫磷等高效殺蟲劑,三化螟得到了有效控制。三化螟種群數量迅速下降,3種螟蟲蟲種比例也隨之發(fā)生了很大變化,二化螟很快上升為優(yōu)勢種群,蟲種比例高達90%以上。隨著水稻育種技術的高速發(fā)展,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特別是進入21世紀,不同品種的雜交稻群體數量迅速增大,加之氣象條件、三化螟產生抗藥性、防治不適時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三化螟又有上升趨勢,田間危害也逐年加重。特別是最近幾年,三化螟蟲種比例已達到30%~40%,部分田塊的蟲種比例和危害程度已超過了二化螟,嚴重田塊的三化螟白穗率高達30%以上,對水稻的高產高效構成了嚴重威脅。

      表1 資陽市近年水稻三種螟種類比例變化情況

      1 水稻三化螟發(fā)生危害特點

      1.1 群體數量大幅上升

      從田間監(jiān)測結果表明,20世紀80年代至21世紀初,三化螟在水稻螟蟲中所占比例極少,燈下和田間都很難見蟲。從2006年開始,燈下和田間才能看到少量的成蟲和幼蟲。但到了2010年,三化螟田間蟲量急劇上升,并且連續(xù)3年越冬代幼蟲在三種螟蟲中所占比例均在40%左右,一代和二代幼蟲比例也達到30%左右,幾乎與二化螟蟲種比例相當。

      1.2 世代重疊嚴重

      在剝查田間一代和二代殘蟲時發(fā)現,三化螟世代重疊現象十分普遍,成蟲、蛹、老熟幼蟲、各齡期幼蟲等各種蟲態(tài)并存,僅從調查數據來看,很難劃分代別。

      表2 2010年雁江區(qū)一代三化螟田間幼蟲剝查調結果

      1.3 危害逐年加重

      從各年間統(tǒng)計數據來看,2006年之前發(fā)生面積較小,危害很輕,水稻損失極少,每年僅損失稻谷幾十噸。自2006年開始,發(fā)生面積迅速增加,達到2萬hm2以上,損失稻谷250t。直至2011年,每年發(fā)生面積均保持在2萬hm2左右,但危害程度卻逐年加重,2014年損失稻谷170t以上,其發(fā)生面積和危害程度已與20世紀50~60年代基本持平。

      2 水稻三化螟加重危害的原因分析

      2.1 栽培條件的改變?yōu)槿峁┝擞欣纳婵臻g

      2.1.1水稻生育期不一致為三化螟提供了豐富的食源,延長了三化螟幼蟲和水稻穗期的共生時間,從而加重危害一是品種多、雜、亂,熟期差異較大。查閱歷史資料表明,20世紀50~80年代初,大田栽培品種繁雜,三化螟發(fā)生十分嚴重。80年代開始推廣雜交稻,一直到21世紀初,大田品種都比較單一,生育期比較一致,三化螟群體數量急劇下降,直到幾乎不發(fā)生危害。種子法頒布實施后,水稻種子進行開放式經營,不同質源的品種數量大增。2005年以后,本市生產上栽培的水稻品種每年均在160個左右,三化螟又開始逐年發(fā)生,并加重危害。另據研究發(fā)現,近年推廣的優(yōu)質雜交稻由于葉片寬、莖稈粗,加上維管束排列疏松、糖分多,組織內硅酸少,特別利于三化螟幼蟲蛀入。二是播栽期不一致,導致水稻生育期不整齊。土地單家獨戶經營后,農事操作改變了合作社時期的統(tǒng)一劃一,加之農村勞動力大量外出務工,以及春季氣溫波動大和初夏的干旱天氣條件影響,水稻栽插期延長,大田生育期極不整齊。水稻生育期的不一致為三化螟的發(fā)生危害提供了非常有利的營養(yǎng)條件,是三化螟種群數量增加的最根本原因。

      表3 資陽市2000~2015年三化螟發(fā)生危害情況

      2.1.2育秧方式的改變有利于三化螟的發(fā)生危害從20世紀80~90年代末,全市基本上都是一段和兩段水育秧,21世紀初大力推廣旱育秧和拋秧等新技術,水稻移栽期提前15d左右,導致一代三化螟幼蟲盛發(fā)期從秧田轉移至本田。據研究表明,由于秧田期秧苗植株生長弱,群體較小,營養(yǎng)條件差,不適宜三化螟產卵孵化,一代三化螟在秧田的存活率不超過10%,基本上不發(fā)生危害,而在本田中由于旱育秧、拋秧秧苗根系和葉片損傷少、易成活、返青快、分蘗力強、生長嫩綠,對三化螟的產卵具有較強的誘集作用,返青后稻田植株群體量大、生長茂密,稻株營養(yǎng)豐富,為分蘗期三化螟的發(fā)生和為害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食物條件,三化螟存活率超過80%。

      2.1.3良好的越冬條件提高了三化螟的越冬成活率一是免耕田面積增加,為三化螟提供了更廣泛的越冬場所。近年來,隨著農村勞動力大量外出務工,在家務農的基本上是老弱小病殘,農村勞動力嚴重不足,普遍存在不翻挖稻樁,增加了三化螟的越冬場所,加大了三化螟的越冬基數,特別是在水稻收割后根本不翻挖稻樁,稻樁在休閑田內繼續(xù)抽生再生稻苗,到第二年水稻移栽前才作簡單處理,這樣就有利于稻樁內二、三代殘存的活幼蟲轉移到再生稻苗上繼續(xù)為害和越冬。二是暖冬氣候利于三化螟越冬。近10年來,資陽市暖冬氣候特征明顯,冬季溫度平均提高了1~2℃。從三化螟生物學角度來看,三化螟抗寒能力較差,所以,近年來的暖冬和春季氣溫回升快的氣象條件非常利于三化螟的越冬成活以及羽化產卵,大大提高了三化螟的冬后有效蟲口基數。

      2.2 防治失時,防效差

      三化螟和二化螟的發(fā)生期是不一致的。受冬春溫暖的氣候條件影響,三化螟的發(fā)育進度早于二化螟,螟卵孵化的高峰期時差在10d左右,但是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二化螟一直是田間的優(yōu)勢種群,防治時間和策略也是圍繞二化螟來制定,從而忽略了對三化螟的防治。當大面積防治水稻螟蟲的時候,三化螟已經越過了螟卵盛孵期,造成對三化螟防治效果差,導致了三化螟群體的不斷積累,特別是最近幾年,三化螟的田間危害程度已和二化螟相差無幾,甚至超過了二化螟。

      2.3 三化螟抗藥性增強

      目前生產上主推的沙蠶毒素類農藥殺蟲雙在資陽市應用年限已超過30年,對水稻螟蟲的防效已明顯下降。據樂至縣植保植檢站的田間藥效試驗結果表明,18%殺蟲雙水劑用量250mL/667m2防治一、二代螟蟲的效果為54%左右,用量500mL/667m2防治一、二代螟蟲的效果為59.49%~76.69%。而殺蟲雙的初始用量是100mL/667m2,而防治效果可以達到90%以上。對大面積農戶用藥走訪調查,有70%農戶使用殺蟲雙水劑防治一、二代螟蟲,用量都在500mL/667m2左右。近年通過試驗、示范推廣的樂斯本、氯蟲苯甲酰胺等藥劑對二化螟的防治效果在90%以上,但因價格偏高,農戶購買使用率低,還未能充分發(fā)揮控制螟害的主導作用。

      2.4 大量殺傷天敵,有利于三化螟發(fā)生

      三化螟的天敵種類很多,寄生性的有寄生蜂、寄生蠅、線蟲和微生物,捕食性的有蜘蛛、螞蟻、青蛙、蜻蜓等。由于20世紀80年代以來大量使用殺蟲雙防治螟蟲,對蛙類造成了嚴重傷害,尤其是少數農民不按農技人員推薦用藥,濫用有機磷與菊酯類復配的殺蟲劑如農惠、通殺死等防治稻田螟蟲,對稻田的蜘蛛、寄生蜂、寄生蠅等天敵造成了嚴重傷害,使稻田天敵數量銳減,天敵對稻田的有害生物控制力減弱,加之大多數養(yǎng)鴨戶追求養(yǎng)殖效益,養(yǎng)鴨方式由過去的放養(yǎng)變?yōu)槿︷B(yǎng),鴨不進田,也有利于三化螟發(fā)生。

      3 水稻三化螟防治對策

      以農業(yè)防治為基礎,水稻品種合理布局,優(yōu)化栽培技術及管理;積極推廣物理防治技術和生物防治技術,保護稻田天敵;合理選用優(yōu)質化學農藥、提高防治質量。

      3.1 充分利用農業(yè)措施,縮小三化螟生存空間

      一是合理品種布局。在同一區(qū)域內盡量種植熟期基本一致或比較接近的品種;二是加強秧田管理,培育秧齡一致的壯苗,并在同一區(qū)域內集中栽插,盡量縮短移栽期;三是水稻收獲是齊泥割稻,切忌留高樁,并及時翻挖稻樁。

      3.2 有選擇性的安裝殺蟲燈

      在水稻集中種植區(qū)和三化螟重發(fā)區(qū)安裝頻振式或太陽能殺蟲燈,頻振式殺蟲燈每3.33hm2安裝1盞,太陽能殺蟲燈每1.33hm2安裝1盞。3月份開燈,8月下旬收燈,能有效的誘殺三化螟成蟲。

      3.3 大力推廣生物防治

      一是利用性誘劑誘殺成蟲。采用三化螟專用性誘劑,每667m2安裝1個性誘捕捉器,掛放高度保持1m左右,在三化螟始蛾期至成蟲結束期掛放,每4~6周更換1次誘芯;二是在有條件的地方推廣稻鴨共作技術。從水稻移栽開始,每667m2稻田放養(yǎng)30只鴨苗,并在田邊做棚供鴨棲息,至水稻收獲,可很好的控制螟蟲及稻飛虱等害蟲,并能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

      3.4 調整防治策略,科學施治

      3.4.1防治關口前移,并確定防治對象田由于三化螟發(fā)生期早于二化螟,同時為了兼顧2種螟蟲的防治,可將防治適期比照二化螟提前10d左右。以移栽早、長勢好和區(qū)域內生育期差異較大的水稻為重點防治對象田,重發(fā)田塊需在齊穗區(qū)補施1次農藥。

      3.4.2科學選擇防治藥劑如果以二化螟為主要防治對象,在藥劑選擇時,不僅要選擇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同時還要選擇有效期比較長的藥劑,比如樂斯本、氯蟲苯甲酰胺和生物農藥BT乳劑,同時要注意不同藥劑的交替使用,以延緩三化螟的抗藥性。

      3.4.3改進防治技術,確保防治效果目前,大多數農戶使用的仍然是性能較差手動噴霧器,這些噴霧機械性能差、霧滴大,“跑、冒、滴、漏”現象嚴重,不但浪費藥劑,污染環(huán)境,而且防治效果不好,還危及施藥者身體健康。因此應大力推廣使用利農HD400電動噴霧器等新型高效噴霧器,同時應積極組織植保專業(yè)合作組織,開展統(tǒng)防統(tǒng)治,提高螟蟲防治效果,確保水稻豐收。

      猜你喜歡
      資陽市螟蟲二化螟
      不同形態(tài)指標用于二化螟幼蟲齡期劃分的研究
      應用赤眼蜂防治水稻二化螟的效果評價
      基于VEC模型的資陽市居民收入與物價指數的動態(tài)關系實證研究
      水稻螟蟲為害烈多措并舉防效好
      寧南縣桑螟蟲發(fā)生趨勢及防治措施
      桑樹螟蟲性誘綠色防控技術
      豬八戒吃西瓜
      稻蝦共作模式對稻田二化螟的影響
      湖北植保(2020年5期)2020-10-20 06:37:32
      水稻螟蟲防治與思考
      省農委召開水稻二化螟航化放蜂防治技術現場培訓會
      额尔古纳市| 陈巴尔虎旗| 安陆市| 嘉善县| 巴青县| 墨竹工卡县| 旌德县| 兰西县| 普格县| 同心县| 鄂伦春自治旗| 平山县| 明溪县| 宝兴县| 泰兴市| 澜沧| 大姚县| 肇庆市| 民县| 依安县| 山西省| 德保县| 双牌县| 宁远县| 富锦市| 陵川县| 龙江县| 富顺县| 南城县| 白朗县| 昔阳县| 若尔盖县| 盐亭县| 潜江市| 即墨市| 库尔勒市| 松江区| 信阳市| 闽侯县| 全椒县| 海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