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毛
梅蘭芳特別喜歡淮揚菜,飲食恪守清淡為主。他特意請了一個淮揚師傅王壽山,王為了保持梅的嗓子、身材膚色,精心研制了六百多道美食。其中最著名的鴛鴦雞粥,梅蘭芳幾乎每天必喝。
鴛鴦雞粥的做法是將雞肉熬制四十八小時,至雞肉爛成蓉狀,再根據(jù)不同的時令選擇蔬菜,做成菜汁,調(diào)成太極圖狀。此菜口感清淡,色香味俱全。
梅蘭芳登臺演出之前,會提前兩個小時喝粥。臨近演出就不再吃飯,符合飽吹餓唱的標(biāo)準(zhǔn)。袁枚的《隨園食單》中就有雞粥一款,做法是選肥母雞一只,用刀將胸脯肉去皮,細(xì)刮或刨刀刨,但不可斬,斬了就不膩了。這樣做是保留雞肉的纖維不被破壞。然后與雞的其他部分一起熬湯,加入細(xì)米粉、火腿末熬成粥。
梅蘭芳喜歡的另一道名菜是霸王別姬??箲?zhàn)前夕他到徐州演“霸王別姬”,全城轟動。演出結(jié)束后,東道主宴請,其中一道菜是幾只甲魚漂在湯上,底下是白白的雞肉。雞塊酥軟,入口即化。梅蘭芳很喜歡,連吃兩鱉。就問這道菜的名字,回答說“霸王別姬”,梅蘭芳拍案叫絕,與演出的戲碼配合無間。
霸王別姬本身就是傳統(tǒng)名菜,是為了紀(jì)念楚漢相爭的往事而命名的,這段故事在中國耳熟能詳,著名導(dǎo)演陳凱歌還拍過同名電影。
清代童岳薦的《調(diào)鼎集》中也有此菜記載,不過名字不叫霸王別姬,而是叫雞燉甲魚,具體做法是:選一斤重甲魚和雛雞,各如法宰洗,用大瓷盆鋪大蔥一層,并蒜、大料、花椒、姜片放下,蓋以蔥,用甜酒、清醬、腌蜜,加湯,燉兩柱香,熟爛鮮美。此菜可以家庭做。
都一處燒賣館在北京非常有名,也是梅蘭芳常去的地方。都一處的燒賣非常出名,味道鮮美,與無錫的蟹肉燒賣、上海的糯米燒賣并稱最好的三種燒賣。梅蘭芳到這里除了點燒賣之外,還必點乾隆白菜、干炸小丸子。大師傅都知道梅蘭芳喜歡清淡口味,因此會少油少鹽,丸子也是反復(fù)瀝干油之后再上。
因為喜歡清淡,梅蘭芳養(yǎng)成了“三不三怕”的飲食習(xí)慣:不喝酒,不吃動物內(nèi)臟、不吃紅燒肉之類太油膩東西;怕生痰,怕演出前后吃冷飲,怕熱嗓子給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