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中筋小麥蘇麥188抗逆高產栽培技術

      2018-04-12 09:32:43朱洪文郭維超王月華朱錦磊蔡建華魏昌吉
      大麥與谷類科學 2018年5期
      關鍵詞:揚麥播種量赤霉病

      朱洪文,郭維超,王月華,魏 偉,朱錦磊,蔡建華,魏昌吉

      (1.江蘇豐慶種業(yè)科技有限公司,江蘇揚州225064;2.鹽城市阜寧縣農業(yè)委員會,江蘇鹽城224400;3.儀征市大儀鎮(zhèn)農業(yè)服務中心,江蘇揚州211409;4.江蘇里下河地區(qū)農業(yè)科學研究所,江蘇揚州225007)

      目前,長江中下游冬麥區(qū)生產存在的一些問題,使得小麥優(yōu)質高產受到嚴重制約,如:小麥受到春季陰雨天氣的影響,常常導致小麥赤霉病的流行頻率高,造成小麥產量和質量受到嚴重威脅[1];土傳病害如小麥黃花葉病病毒,是通過灌溉和耕作傳播的一類小麥病毒病,主要因生產主體應用品種抗性差,導致小麥黃花葉病逐年加重[2];生產推廣應用的中筋小麥品種普遍存在蛋白質含量偏低、面筋強度偏弱等問題,其品質亟待提高;由于不少土地流轉大戶承包面積太大,又因水稻收獲期普遍延后,導致小麥播種期逐年推遲,使得稻麥兩熟周年高產爭季節(jié)的矛盾逐年增大;同時因實施稻麥秸稈機械還田,往往存在稻草機械還田技術不到位[3]的現象,導致小麥越冬期的凍害死苗和僵苗弱苗現象常有發(fā)生。

      蘇麥188是江蘇豐慶種業(yè)科技有限公司從輻照育成的揚輻麥2號剩余變異群體中,通過系統(tǒng)選育與分子標記輔助選擇相結合而育成的中筋小麥新品種(國審麥2012005),實現了高產、抗赤霉病、矮稈抗倒、分蘗力強、耐遲播、耐寒等性狀的有效聚合,適宜在長江中下游的江蘇、安徽的淮南麥區(qū)、湖北中北部、河南信陽、浙江中北部等麥區(qū)推廣種植。江蘇省將其列為淮南小麥主推品種和江蘇好品種,并于2016年被列為江蘇省科技成果轉化資金項目。據國家區(qū)域試驗和生產示范結果,蘇麥188產量比中筋小麥生產主體品種揚麥16等增產10%以上。本文根據國家區(qū)試中蘇麥188的主要特征特性,總結了江蘇省適宜推廣區(qū)域抗逆高產栽培技術,提出蘇麥188在產量標準為550 kg/667 m2條件下的品質指標、產量構成和抗逆高產栽培技術,為該品種大面積推廣提供技術支持。

      1 蘇麥188的主要生產表現與特點

      1.1 高產穩(wěn)產

      蘇麥188是糧食豐產工程豐產示范的首選品種。國家區(qū)域試驗增產10.1%,增產點次率97.1%;生產試驗增產11.1%,增產點次率100%。2013年在金壇市3.3 hm2生產示范核心方平均產量615.27 kg/667 m2;據2014—2015年江蘇省32個縣(市)高產競賽結果,在蘇南的金壇、蘇中的高郵、蘇北的濱海均創(chuàng)紅麥產量之冠,其中蘇麥188在高郵市創(chuàng)實收產量603.4 kg/667 m2的記錄;2016年在全省小麥遇連續(xù)陰雨減產情況下,高產創(chuàng)建方高郵市最高產量達604.1 kg/667 m2。

      1.2 抗病性強而穩(wěn)定

      在2012年赤霉病流行條件下,揚州市江都區(qū)全區(qū)調查結果顯示,生產主體品種中,鎮(zhèn)麥168、揚輻麥4號、華麥5號、揚麥20、揚麥15等赤霉病病穗率84%~90%,揚麥16、鎮(zhèn)麥9號赤霉病病穗率76%~79%,揚麥21、寧麥13發(fā)病較輕,赤霉病病穗率45%~47%,蘇麥188赤霉病病穗率僅22%。2012—2017年對梭條花葉病表現高抗,赤霉病表現中抗,抗性穩(wěn)定[4]。

      1.3 耐遲播

      近幾年,在水稻收獲期推遲導致小麥播種較遲的情況下,揚州市江都區(qū)宜陵鎮(zhèn)蘇麥188種植示范2.67 hm2,2011年12月28日播種,實收產量414 kg/667 m2;武堅鎮(zhèn) 2.53 hm2,12 月 17 日播種,實收產量410 kg/667 m2,比同期播種的揚麥20、寧麥13平均增產33 kg/667 m2,顯現該品種耐遲播特性。

      1.4 耐寒

      蘇麥188在江蘇省2015年夏熟總結中,種植區(qū)域北移至鹽城濱海縣,在示范中表現出凍害輕于當地主推的白皮小麥半冬性品種,產量達516.8 kg/667 m2,耐寒性表現突出。

      1.5 產量及產量結構

      常規(guī)產量550 kg/667 m2,穗數30萬~32萬穗 /667 m2,每穗45~48粒,千粒質量 38~40 g。

      1.6 品質指標

      容重≥770 g/L,水分≤12.5%,不完善粒≤6.0%,粗蛋白質(干基)含量12%~14%,濕面筋含量≥26%,沉降值(30±2)mL,降落數值 200~300 s,面團穩(wěn)定時間4.0~7.0 min,吸水率≥50%,拉伸面積≥75 cm2,延伸性≥140 mm。

      2 蘇麥188抗逆高產栽培技術要點

      2.1 播前準備

      2.1.1 種子質量。種子須符合國家標準GB 4404.1—2008《糧食作物種子第1部分:禾谷類》有關質量指標。

      2.1.2 拌種或包衣。小麥種子用6%戊唑醇(立克秀)0.3~0.5 mL/kg(有效成份)懸浮種衣劑,或用2.5%咯菌腈(適樂時)15~20 g/kg對水100 mL/kg拌種或包衣,拌種后堆悶3 h,可有效控制小麥散黑穗病、腥黑穗病和早期根腐病、紋枯病、白粉病等病害的發(fā)生。

      2.1.3 整地。秸稈全量還田,耕翻滅茬,耕深15~20 cm,或反旋耕15 cm滅茬。

      2.1.4 開溝。確保內外溝相通。要求每2~3 m開挖1條豎溝,溝深25 cm左右;橫溝距橫向田埂兩端2~3 m開挖,溝深30 cm以上;田外排水外溝要求溝深80 cm以上。

      2.2 播種

      2.2.1 播種期及播種深度。適播期在10月25日至11月10日。播種深度控制在3~5 cm為宜。

      2.2.2 播種量。高肥力田塊播種量6 kg/667 m2,基本苗10萬株/667 m2左右;中等肥力水平田塊播種量需8 kg/667 m2,確?;久?2萬株/667 m2以上;肥力較差的田塊播種量增加到10.0~12.5 kg/667 m2,確?;久?5萬株/667 m2以上。具體播種量可根據田間整地質量和種子質量等,按照下列公式作適當調整:

      播種量(kg/667 m2)= 基本苗(萬株 /667 m2)/[種子粒數(萬粒/kg)×發(fā)芽率(%)×出苗率(%)]。

      2.3 施肥技術

      2.3.1 肥料用量?;A地力產量達到200 kg/667 m2的中等肥力水平田塊,施用氮總量14~16kg/667 m2為宜,其質量比為m(N)∶m(P2O5)∶m(K2O)=1.0∶0.6∶0.6。根據不同土質和地力,施氮量可作適當調整。

      2.3.2 肥料運籌。氮肥的使用比例是基肥∶壯蘗肥∶拔節(jié)肥∶孕穗肥=5∶1∶2∶2,磷、鉀肥使用比例是基肥∶拔節(jié)肥=5∶5。基肥:稻秸稈全量還田的田塊宜施用尿素5~8 kg/667 m2,45%復合肥 [質量比為m(N)∶m(P2O5)∶m(K2O)=15∶15∶15]20~25 kg/667 m2。壯蘗肥:在小麥3~5葉期,早施尿素4~5kg/667 m2,并兼顧促平衡補捉黃塘。拔節(jié)肥:一般在3月中旬田間查看,葉齡余數2.5左右、基部第1節(jié)間基本定長、田間葉色略褪淡時,施用45%復合肥20~25 kg/667 m2。孕穗肥:葉齡余數0.8~1.2葉、田間葉色略褪淡時,施用尿素5~7 kg/667 m2。

      2.4 抗逆技術

      2.4.1 抗旱技術。小麥播種后視墑情及時調水出苗,嚴防大水漫灌;如遇持續(xù)干旱及時補調水,確保出全苗、促早生分蘗。冬季持續(xù)干旱需及時調水防凍害;春季持續(xù)干旱,田間相對持水量低于60%,可調水抗旱。

      2.4.2 防漬技術。確保內外溝系暢通,雨止田干;出苗至返青期地下水位控制在0.8 m以下,返青后地下水位控制在1 m以下,確保根系發(fā)達。

      2.4.3 化控防倒。一般在小麥越冬期或返青至起身期,針對高產田或總苗數較多、苗情較旺田塊,用15%多效唑50~70 g/667 m2對水30 kg/667 m2噴霧,達到矮化防倒的目的。

      2.4.4 凍害預防與補救。凍害預防:以適期播種、冬前壯苗為基礎,在冬季寒潮來臨前,在土壤干旱,尤其是秸稈機械還田效果差的田塊,采取及時調水保墑護苗防凍害。凍害補救:凍害發(fā)生后,根據凍害嚴重程度,一般小麥葉片受凍不施補救肥;莖蘗發(fā)生凍害的根據凍害嚴重度,如發(fā)生莖蘗凍死率15%~30%的田塊,施用尿素4~5 kg/667 m2補救;莖蘗凍死率35%~50%的田塊,施用尿素8~10 kg/667 m2;莖蘗凍死率超過50%的田塊,施用尿素15 kg/667 m2作補救恢復肥。追施補救肥可配合灌越冬水或拔節(jié)水時施用,以提高補救效果。

      2.5 病蟲草害防治

      2.5.1 農業(yè)防治。蘇麥188具有中抗赤霉病、抗梭條花葉病病毒及耐寒等特性,是進行農業(yè)防治的首選小麥良種。通過清除溝渠路邊雜草,播種前深耕埋茬,精細整地等農業(yè)措施,減少病蟲草害基數;并通過早施苗肥、精細管理等措施,促進壯苗早發(fā),提高小麥自身抗逆能力,達到農業(yè)防治的效果。

      2.5.2 化學防治。小麥草害應根據不同類型田塊的田間調查結果,針對田間雜草基數、草相、墑情及雜草草齡適時防治,一般在播后芽前采用藥劑封閉化除;對未封閉或封閉效果差的田塊,抓緊在越冬前和返青期氣溫較高、土壤墑情較好的有利時機及時化除。春節(jié)后及時及早防治紋枯病、白粉??;抽穗前至揚花期做好赤霉病防治,防治原則以預防為主,防控結合,通過“一噴三防”,采取一噴多效綜合增效措施,采用殺蟲劑、殺菌劑、微肥混配劑施用,把防治病蟲害與增產增效措施相結合,爭取小麥的豐產豐收。

      2.6 收獲與貯藏

      5月底至6月初,在商品小麥的蠟熟末期及時收割,種子田在完熟期搶在雨前雨后收割,收獲后需及時烘(曬)干清選(揚凈),確保籽粒含水量低于12.5%,嚴格按照商品糧或種子貯藏條件或要求進行貯藏與保管。

      3 結語

      中筋小麥新品種蘇麥188具有分蘗性強、中抗赤霉病、高抗梭條花葉病、感白粉病、耐寒、耐遲播、產量較對照揚麥158增產10%及品質好等優(yōu)良特性,是江蘇省主推品種和江蘇省好品種。在淮南麥區(qū)推廣應用過程中,其配套抗逆高產栽培技術操作規(guī)范,是實現蘇麥188大面積生產達到高產穩(wěn)產的有效技術途徑。

      猜你喜歡
      揚麥播種量赤霉病
      常州市優(yōu)質專用小麥新品種篩選試驗
      小麥赤霉病研究進展
      芮城縣:科學預防小麥赤霉病
      揚麥系列小麥品種的餅干品質分析
      2019—2020年度優(yōu)質小麥不同播種量試驗
      2019—2020 年度優(yōu)質小麥不同播種量試驗
      播種量與多效唑對豫麥158 產量性狀的影響
      揚麥系列品種品質性狀分析及育種啟示
      防治小麥赤霉病的殺菌劑應用情況分析
      弱筋小麥“楊麥15”播種量試驗研究
      湘西| 平定县| 镇雄县| 灵寿县| 武夷山市| 庆元县| 桐城市| 色达县| 榆林市| 湘乡市| 伊宁县| 连城县| 娱乐| 漳浦县| 弥渡县| 巴彦淖尔市| 蒙山县| 怀柔区| 新宁县| 全州县| 永靖县| 长武县| 万荣县| 庆云县| 绍兴县| 宣汉县| 阳朔县| 黑龙江省| 奇台县| 高尔夫| 昭通市| 长岭县| 大港区| 鹿邑县| 衡阳市| 固始县| 吉首市| 登封市| 哈巴河县| 上林县| 息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