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燕新
(柳州市工人醫(yī)院手麻科,廣西 柳州 545001)
手術是一種有創(chuàng)的治療方法。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因擔心手術的效果,常會出現(xiàn)不良的心理狀態(tài)。這些不良的心理狀態(tài)可影響其生命體征的穩(wěn)定,從而可嚴重影響其手術的開展和術后的恢復[1]。人性化護理是以患者為中心、重視其感受的一種新型護理方法。有研究指出,對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實施人性化護理可改善其心理狀態(tài),提高其舒適度,促進其康復。為了進一步分析對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實施人性化護理的效果,筆者對在柳州市工人醫(yī)院接受手術治療的506例患者進行了以下研究。
將2015年3月至2016年11月期間在柳州市工人醫(yī)院接受手術治療的506例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這些患者的納入標準:1)具有進行手術治療的指征。2)年齡在18歲至75歲之間。3)知情并同意參與本研究。這些患者的排除標準:1)有手術史。2)患有嚴重的感染性疾病。3)患有惡性腫瘤。4)無法耐受手術。將這些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n=253)和觀察組(n=253)。觀察組患者中有男134例,女119例;其平均年齡為(41.57±5.26)歲;其中有普外科疾病患者70例,骨科疾病患者63例,婦產(chǎn)科疾病患者56例,肛腸外科疾病患者28例,泌尿外科疾病患者21例,胸外科疾病患者15例。對照組患者中有男137例,女116例;其平均年齡為(40.05±6.06)歲;其中有普外科疾病患者73例,骨科疾病患者61例,婦產(chǎn)科疾病患者54例,肛腸外科疾病患者27例,泌尿外科疾病患者23例,胸外科疾病患者15例。兩組研究對象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存在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柳州市工人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進行。
在手術期間,對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guī)護理。護理方法主要包括:1)在術前,認真核對患者的個人信息,了解其病情和心理狀態(tài)。2)囑咐患者禁食禁飲,確認其做好術前準備后將其送入手術室。3)在術中,密切監(jiān)測患者的生命體征,積極配合主刀醫(yī)生對患者進行手術操作。4)在術后,及時將患者送回病房,并告知其術后需要注意的事項。對觀察組患者實施人性化護理。具體的護理方法如下:1)進行術前護理。在手術的前1 d,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訪視,了解其病情、手術方案、病史、心理狀態(tài)、文化程度和經(jīng)濟能力。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疏導。向患者介紹對其進行手術的主刀醫(yī)生、責任護士及手術室的環(huán)境,告知其實施手術的方法、術中需要注意的事項、進行手術治療的必要性和手術的安全性,以消除其陌生感和恐懼感[2]。指導患者家屬多給予患者關懷和鼓勵。告知患者手術時取位的方法及肢體擺放的位置,并對其進行體位擺放訓練。督促患者戒煙戒酒。在術前12 h,告知其禁食。在術前8 h,告知其禁水。2)進行術中護理。護理人員將手術室內(nèi)的溫度和濕度調(diào)節(jié)至適宜的范圍內(nèi)。為喜歡音樂的患者播放輕柔的音樂,以促進其身心放松。在患者肢體受壓部位墊置軟枕,以提高其舒適度[3]。為患者準備好進行術中急救的藥品和設備。密切監(jiān)測患者的生命體征,積極配合主刀醫(yī)生對患者進行手術操作。對于意識清醒的患者,護理人員與其進行適當?shù)恼Z言交流或肢體交流,并對其進行安撫和鼓勵。3)進行術后護理。在術后,護理人員擦洗干凈患者皮膚上的血跡,并及時將其送回病房。在患者意識恢復后,告知其手術順利完成。詳細地向患者家屬講解術后需要注意的事項。遵醫(yī)囑對患者進行用藥護理,指導其進食清淡的流質(zhì)食物。在患者的身體狀態(tài)有所恢復后,指導其進行慢走等活動,以促進其身體機能的恢復。
1)在術前(進入手術室時)測量患者的收縮壓、舒張壓和心率。2)在術前(進入手術室時)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價患者的焦慮癥狀和抑郁癥狀。患者的SAS評分和SDS評分越高,表示其焦慮癥狀和抑郁癥狀越嚴重。3)在術后(手術結束后8 h)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價患者的疼痛癥狀?;颊叩腣AS評分越高,表示其疼痛癥狀越嚴重。
用SPSS22.0統(tǒng)計軟件對本文中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患者的收縮壓、舒張壓、心率、SAS評分、SDS評分和VAS評分等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對護理的滿意率等計數(shù)資料用%表示,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的術前SAS評分、術前SDS評分和術后VA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術前SAS評分、術前SDS評分和術后VAS評分的比較(分,±s )
表1 兩組患者術前SAS評分、術前SDS評分和術后VAS評分的比較(分,±s )
注:*與對照組相比,P<0.05。
組別 術前SAS評分 術前SDS評分 術后VAS評分?
觀察組患者的術前收縮壓、舒張壓和心率均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詳見表2。
觀察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率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詳見表3。
表2 兩組患者術前收縮壓、舒張壓和心率的比較(±s )
表2 兩組患者術前收縮壓、舒張壓和心率的比較(±s )
注:*與對照組相比,P<0.05。
組別 收縮壓(mmHg) 舒張壓(mmHg) 心率(次/min)對照組(n=253) 139.23±6.12 95.61±6.22 84.23±8.23觀察組(n=253) 134.49±5.07* 90.16±5.28* 66.57±6.69*
表3 兩組患者對護理滿意率的比較
人性化護理是以患者為中心、重視其感受的一種新型護理方法。在本次研究中,柳州市工人醫(yī)院采用人性化護理方案對253例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進行護理,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效果。本研究的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術前收縮壓、舒張壓、心率、SAS評分、SDS評分和術后VA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患者,其對護理的滿意率高于對照組患者。
綜上所述,對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實施人性化護理可減輕其應激反應,緩解其疼痛的癥狀,提高其對護理的滿意率。
[1]劉雙.人性化護理理念在手術室整體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醫(yī)學信息 ,2014(16):575-575.
[2]吳會珍,于潤起.人性化護理在手術室整體護理中的觀察[J].中國保健營養(yǎng)旬刊,2014(6):3702-3702.
[3]朱麗麗.手術室護理中運用人性化整體護理干預的效果分析[J].醫(yī)藥前沿 ,2016,6(19):314-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