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宇(長沙)
去過很多次桑耶寺,去的時候天氣有陰有晴有多云,但是每次一踏進寺門,各種紛繁的心情一下子就會平靜下來,仿佛被格式化了一樣。
桑耶寺是西藏第一座寺廟,修建于一千二百多年前。當時,偉大的松贊干布已經(jīng)逝去一百余年,吐蕃贊普赤松德贊正是大唐金城公主的兒子。這是歷史上最強盛的吐蕃,南據(jù)南詔,西擁尼泊爾和印度北部,北抵波斯和于闐,一度攻陷過唐都長安,如此強大的國力和廣闊的疆域也導致佛教與當時強大的苯教斗爭趨于白熱化。赤松德贊為了弘揚佛教,特意從印度請來了寂護大師和他的妹夫——密宗大師蓮花生。蓮花生大師進入吐蕃后使用了印度佛教密宗里類似于苯教巫術的咒法,將原本屬于苯教的自然神靈一并納入佛教體系,使他們成為佛教的護法神,為佛教在吐蕃的傳播消除了陌生感,使之迅速為吐蕃藏人所接受。據(jù)說在親自為桑耶寺奠基以后,赤松德贊急于想知道建成后是什么樣,于是蓮花生大師便施展秘法,從掌中幻化出了寺院的景象,赤松德贊看后不禁驚呼“桑耶”(意為“出乎意料”“不可想象”),于是就把這一聲驚語作為了寺名。
桑耶寺 / 申宇
桑耶寺跳佛 / 申宇
桑耶寺的建筑格局深受佛教密宗影響,幾乎完全按照密宗的“壇城”(梵文即曼陀羅)設計建造。寺中心的烏孜大殿象征宇宙中心的須彌山,大殿分三層,底層為藏式,中層為漢式,上層為印式,各層壁畫和塑像也各依式樣來描繪和雕塑,各具特色。大殿四周分建四座神殿,代表佛經(jīng)上的四大部洲,大殿四個角上分建青紅黑白四座佛塔,象征鎮(zhèn)守四大部洲的四大天王,寺廟外圍環(huán)繞一道圓形的圍墻,象征著世界外圍的鐵圉山。公元779年,桑耶寺終于建成,赤松德贊隨即頒布敕令確定佛教為吐蕃國教,又命七名藏族貴族子弟在此剃度為僧,號為“七覺士”,桑耶寺就此成為西藏歷史上第一座“佛、法、僧”齊全的寺廟。
桑耶寺烏孜大殿的一層就供有一座四米高的釋迦牟尼石雕像,據(jù)說在桑耶寺建成之時,這座雕像從天而降落在寺東邊的哈布日神山上,后來就成了寺院的主供佛;大殿廊道上繪有著名的“西藏史”壁畫,記述了從遠古傳說羅剎女與神猴結合繁衍藏族開始,一直到九世達賴統(tǒng)治時期的歷史,這層主要供奉的是蓮花生大師;大殿第三層中央供奉的是大日如來佛,造型極具尼泊爾風格。
作為一座寺院,我覺得桑耶寺最有趣的地方是偏居一隅的護法神殿,小小的屋子里環(huán)伺著各位綢布蒙臉的“怪力亂神”。據(jù)說蓮花生大師入藏后用高深的咒法收服了藏地原有的各路山神猛將,命他們從此保佑佛法,并把他們封為藏傳佛教的各路護法神。在這些護法神中最勇猛善戰(zhàn)的是曾護持桑耶寺長達七百余年、后來被格魯派奉為世間護法主神的白哈爾王。白哈兒原來是霍爾這個地方的保護神,叫南托嘎保,是菩提天神和九頭龍女秀姜杰姆的兒子,被藏族最著名的英雄——格薩爾王擊敗后才押至桑耶寺交給蓮花生大師,直到今天在白哈爾居住過的地方都禁止演唱格薩爾史詩,據(jù)說是為了不使白哈爾王回憶起曾被擊敗的不愉快經(jīng)歷。
我曾有幸觀瞻過一次桑耶寺的供奉慶典。那時節(jié),所有的寺門全部洞開,門前巨大的空坪上豎起了長長的木桿,遮蓋起巨大的布蓬,布蓬下是盛大的藏戲,大門兩邊是長長的法號和各色藏式樂器。僧人們身著大紅色的僧袍,帶著鮮明絢麗的面具在大坪中間歡快地喊著唱著跳著。外面好幾圈都圍坐著四里的鄉(xiāng)民,臉上洋溢著明媚的陽光和燦爛的笑容,寺里的活佛則坐在大門上方的二層門樓里,微笑地看著低下歡笑的人群。記得當時的我舉起了相機,但我不記得是否按下了快門,只記得耳邊嗚嗚的是低沉的法號聲。身邊年輕的僧人們光著腳提著面具快速輕盈地穿進穿出,盛烈的陽光透過布蓬上巨大的“卐”字花紋在大坪上投出漂亮的光斑,斑駁的光影落在那些歡跳的面具上像是佛的梵唱。我的靈魂仿佛透過鏡頭來到另一個熙攘喧鬧的婆娑世界,恍惚間視野忽忽地騰起老高,越過藍白色的布蓬和高高的烏孜大殿,看到了哈布日神山和南邊不遠處那條著名的雅魯藏布江,寬闊的江水緩緩地向東流淌,白云的影子一縷一縷地映在江水里,就這么悠悠地過了一個世紀又一個世紀……
李景軒
漢族,1968年人,自幼喜歡書畫藝術,多次參加國內(nèi)書法比賽,2015年參加第二屆西部書界新秀篆書篆刻研修班學習。現(xiàn)為西藏書法家協(xié)會理事、拉薩市書法家協(xié)會理事、西藏刻字篆刻協(xié)會會長。2014年參加由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舉辦的全國第十屆刻字藝術展,10幅刻字作品入選,刻字作品《珠穆朗瑪》和其他6幅刻字作品入展。
格?;?/ 李景軒
郭一葦
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西藏自治區(qū)書法家協(xié)會理事、拉薩市書法家協(xié)會副主席、福建省書協(xié)刻字藝術研究會理事、漳州市書協(xié)刻字藝術研究會副會長。主攻書法、刻字藝術創(chuàng)作和學術研究,崇尚國學。
唵 / 郭一葦
李嘉罡
又名李剛,1970年1月生于四川成都。自幼習文,初臨趙顏,后摹漢碑,篆刻初學浙派,進而于秦漢璽印、宋元朱文均有涉獵?,F(xiàn)為西藏書法家協(xié)會理事、西藏刻字篆刻協(xié)會秘書長。
雪蓮花 / 李嘉罡
李貴陽
1965年生,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江西省書協(xié)刻字專業(yè)委員會主任、西藏刻字篆刻協(xié)會副會長。
湖光山色 / 李貴陽
劉穎莉
漢族,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西藏刻字協(xié)會理事。
花月靜好 / 劉穎莉
王文凱
1971年出生,畢業(yè)于河南大學藝術學院?,F(xiàn)為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王志安工作室成員、西藏刻字篆刻協(xié)會副會長。
醉里挑燈看劍 / 王文凱
張輝
1977年人,自幼喜歡書畫藝術,多次參加國內(nèi)書法比賽,現(xiàn)為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西藏刻字篆刻協(xié)會理事。
青梅煮酒 / 張輝
斯曲
1968年出生于西藏尼木縣普松鄉(xiāng)。從十二歲開始隨父親學習木刻藝術,2010年被西藏自治區(qū)選定為自治區(qū)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傳承人。先后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參加非遺文化交流展及民族手工藝技術交流會,作品在自治區(qū)內(nèi)多次獲獎。
阿底峽 / 斯曲
嘎瑪曲扎
藏族,1984年9月生于西藏尼木縣普松鄉(xiāng)。十三歲開始隨哥哥開始系統(tǒng)學習木刻藝術,屬第六代傳承人。2014年被拉薩市選定為市級雕刻工藝傳承人。曾多次參加區(qū)內(nèi)外非遺文化展示及交流活動,作品獲尼木首屆“三絕”技能人才競賽雕刻手藝二等獎、尼木第三屆青年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大賽二等獎、第六屆拉薩市書畫攝影作品優(yōu)秀獎。
藏文30個字母 / 嘎瑪曲扎
拉果
藏族,1965年出生于西藏尼木縣普松鄉(xiāng)。十六歲開始隨父親學習木刻藝術,在雕刻之鄉(xiāng)普松有刻字王等稱號。
勝利幢 / 拉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