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刑事速裁程序與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關系論
      ——兼及刑事訴訟程序三元結構的形成與適用

      2018-04-14 13:43:17
      警學研究 2018年5期
      關鍵詞:速裁簡易程序被告人

      (安徽大學,安徽 合肥 230601)

      兩高三部聯(lián)合發(fā)布的《關于在部分地區(qū)開展刑事案件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試點工作的辦法》(以下簡稱《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試點辦法》),將刑事速裁程序新一輪的試點工作與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緊密結合,讓二者之間的關系成為一個值得探討的話題。目前,學界針對這一問題所展開的討論并不多見。從小處入手,這一問題涉及刑事速裁程序存在的理論基礎,直接影響程序的試點與適用,從大處著眼,這一問題與整個刑事訴訟體系密切相關,甚至關涉刑事訴訟的未來走向。因此,茲事體大,需要細察,筆者將就其中的若干基本問題進行探討,以期有助于公安司法人員對相關程序的準確適用。

      一、刑事速裁程序與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關系

      刑事速裁程序與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之間存在的關系,是一個隨著相關試點的展開而逐步明晰的問題。早在“完善刑事訴訟中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被提出,以及刑事速裁程序展開試點伊始,就有學者將它們定位為實現(xiàn)庭審實質(zhì)化的配套措施。[1]而隨著刑事速裁程序相關試點辦法的頒布,人們發(fā)現(xiàn)刑事速裁程序本身就是通過被告人的認罪認罰使得程序簡化,并可讓本人獲得從寬處罰的制度,二者之間的關系因此愈發(fā)緊密。刑事速裁程序往往被視為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先行探索與試點程序。[2]2016年11月,在刑事速裁程序第一輪試點結束之后,兩高三部聯(lián)合發(fā)布了《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試點辦法》。該辦法第16條首次將刑事速裁程序定位為被告人認罪認罰之后可以適用的程序。刑事速裁程序就此成為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實施程序。

      (一)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本身不是訴訟程序

      首先,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被提出時并未按照訴訟程序進行定位。2014年《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依法治國決定》)僅在“保證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這一部分提到了“完善刑事訴訟中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意在優(yōu)化刑事司法中的職權配置,但并未界定何為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也未明確如何完善這一制度。2015年最高法在《2014~2018年改革綱要》以及最高檢在《2013~2017年工作規(guī)劃》中也只是將構建認罪與不認罪案件的訴訟分流機制作為完善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進而實現(xiàn)優(yōu)化司法職權配置的重心。換言之,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在這一時期只被視為司法機關實現(xiàn)特定司法目標的手段甚至工具,可以外化為各種機制、措施以及標準,并不具有作為訴訟程序的獨立品格。

      其次,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是一個兼具程序性與實體性的刑事司法制度,其內(nèi)涵遠非訴訟程序可以概括。盡管《依法治國決定》是以完善刑事訴訟中認罪認罰從寬的形式提出該制度,但隨著一系列試點與討論的展開,尤其是《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試點辦法》的發(fā)布,可以發(fā)現(xiàn),該制度所內(nèi)含的由被告人認罪認罰進而獲得從寬的邏輯延伸進路,需要刑事實體法進行規(guī)制。例如,該辦法第11條規(guī)定,檢察機關可以根據(jù)被告人的認罪認罰情況提出確定刑期或者刑期相對明確的量刑建議,量刑建議一般包括主刑、附加刑以及刑罰執(zhí)行方式。這里量刑建議的構成以及刑罰的具體形式都屬于刑法的內(nèi)容。又如,該辦法第13條規(guī)定,犯罪嫌疑人重大立功可被不起訴,重大立功有哪些法定情形,需要實體法加以界定。再如,該辦法第22條中的“從輕、減輕處罰”應當如何理解,也都屬于實體法的范疇。其實,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中“認罪”與“從寬”的具體形式在本質(zhì)上都是由實體法界定的,《刑法》關于“但書”出罪的規(guī)定,關于“坦白”“自首”“立功”的列舉,關于“減刑”“假釋”條件的明確,都是認罪認罰得以從寬的法定依據(jù)?;谶@些原因,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往往被認為是“一系列實體法和程序法制度的總稱”,[3]需要在程序從簡與實體從寬兩個維度推進。[4]

      再次,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具有較為多元的功能預設,并不局限于訴訟法的功能。有學者認為,刑事訴訟的價值應屬評價刑事訴訟程序或者過程的價值標準。[5]作為實現(xiàn)價值的主要媒介,刑事訴訟的功能自然也需要在實現(xiàn)程序公正與效率的過程中體現(xiàn)獨特效用。但作為一項刑事司法制度,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功能顯然不僅僅是為了優(yōu)化刑事訴訟程序本身,還需著眼于整個刑事司法體系,承載著落實政策與推進改革的功能。兩高三部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試點辦法》的通知之中就認為該制度不僅有利于優(yōu)化司法資源配置、完善刑事訴訟體系,還有利于進一步落實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推進審判中心主義改革。近期,最高法發(fā)布的《關于全面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中則再次提到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并將其作為推進審判中心主義改革的具體舉措。這些線索充分表明,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本身不是訴訟程序,而是完善現(xiàn)行訴訟程序乃至整個刑事司法體系的改革路徑。

      (二)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需要通過訴訟程序加以實施

      一方面,就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而言,先通過訴訟程序的運行進行試點,再進行立法修改與制度完善,是制度運行的理性方式。在現(xiàn)階段的中國,一味地通過修法以推進制度變革受到越來越多的質(zhì)疑,被認為可能缺乏實效,甚至具有被規(guī)避的可能。[6]為了審慎推動立法變革與制度完善,那種由行政司法機關通過司法實踐探索先行摸索、總結,為帶有基本性、全局性的國家法律制度所進行的“試驗性立法”,[7]被越來越多的推崇與強調(diào)。由于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改革不僅涉及刑法與刑事訴訟法兩大基本法律制度的變革,而且是我國刑事司法體制的一場革新,因而通過試驗性立法的方式,在全國部分地區(qū)展開制度試點,對其進行“嘗試性運行”,就具有充足的必要性。具體而言,在試點地區(qū)展開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運行的具體形式,主要還是通過訴訟程序。如果不在訴訟程序中充分運行這項制度,制度前景不明朗,制度改革帶有盲目性,制度框架中的瑕疵與缺陷就難以發(fā)現(xiàn),制度改革的目標也就難以實現(xiàn)。通過訴訟程序的試點,總結試點過程中的經(jīng)驗與教訓,再對立法或者政策進行調(diào)整,也就有了依據(jù)。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改革,是一場圍繞著被告人的刑罰適用問題展開的制度重構,認罪認罰自愿性與合法性的標準、從寬的幅度、救濟的方式、制度適用的范圍,在明確寫入立法之前需要通過一個個訴訟案件的處理才能得到檢驗。

      另一方面,根據(jù)訴訟程序的固有屬性,其具備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必要條件。傳統(tǒng)觀點認為,程序法僅僅是實體法的適用法或者附屬法,其重要性無法與實體法相提并論。但對此進行反駁的觀點則認為,實體法所規(guī)定的制度、權利與措施如果缺少程序法的準確適用,并不具有實際意義。甚至于,實體法規(guī)范還可能在程序運行過程中逐漸形成。[8]在某種意義上,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在司法實踐運行之前,也是一種實體性的政策規(guī)范,如同實體法一般,其本身不具備自動適用的條件。如果無法被適用,其中所規(guī)定的制度、權利與措施都有被虛置的可能。制度相當于沒有變革,權利相當于沒有賦予,措施相當于沒有施用,通過認罪認罰從寬改革創(chuàng)設“良法美制”的愿景也就無法實現(xiàn)。因此,訴訟程序是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必要途徑,同時也是適當途徑。

      (三)刑事速裁程序是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實施程序之一

      其一,刑事速裁程序具備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之內(nèi)核。由于被告人認罪認罰可能獲得刑罰意義上的從寬結果,這將極大刺激其認罪認罰的積極性,進而提高以認罪認罰為啟動前提的相關程序的適用率。刑事速裁程序是司法行政機關為提高繁簡分流之效率,緩解案多人少之矛盾,在司法實踐中鼓勵適用的輕微刑事案件處理程序,擁有認罪認罰從寬之內(nèi)核,有助于推進其具體適用。另外,認罪認罰從寬之內(nèi)核還為程序的簡化提供正當性。被告人自愿、明智地認罪認罰行為實際上也是放棄普通程序?qū)徟?,同意適用簡易速裁程序的授意行為。

      其二,刑事速裁程序按照認罪認罰從寬的內(nèi)在邏輯運轉(zhuǎn)。除了“認罪認罰”是刑事速裁程序的啟動條件以外,認罪認罰的自愿性、合法性與真實性還是偵查訊問、審查起訴以及庭審程序的審查重心。就“從寬”而言,檢察機關量刑建議的合理性、案件性質(zhì)的嚴重性與被告人的社會危害性等也都是法官所要裁判的主要內(nèi)容。[9]可以說,認罪認罰從寬不僅為刑事速裁程序的運行提供了前提與正當性,還是其運轉(zhuǎn)的具體框架與核心要素。

      其三,刑事速裁程序只是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實施程序之一。廣義層面,除了刑事速裁程序之外,刑事訴訟中的簡易程序、刑事和解以及附條件不起訴等特殊程序都具有認罪認罰從寬之內(nèi)核,[10]原則上都可以成為這一制度的實施程序。而根據(jù)一些學者的理解,甚至有必要在普通程序中引入認罪認罰從寬制度。[11]因此,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實施程序除了包含刑事速裁程序這一典型之外,還包含著刑事訴訟中的其他程序。

      二、刑事速裁程序與刑事簡易程序的關系

      (一)刑事速裁程序獨立于刑事簡易程序

      《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試點辦法》中以三年有期徒刑為界線,將那些被告人認罪認罰且可能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案件納入刑事速裁程序的處理范圍,而將同樣是被告人認罪認罰但可能判處超過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案件通過簡易程序?qū)徟?。如此以來,三年有期徒刑這一可能宣告刑就成為區(qū)分刑事速裁程序與刑事簡易程序和代表兩者獨立適用的標志。

      對于刑事速裁程序與刑事簡易程序這一獨立適用的標志,有如下兩個問題值得探討。

      其一,《刑事訴訟法》明文規(guī)定,簡易程序可以適用于基層法院管轄并符合條件的被告人認罪案件,這就意味著可能判處無期徒刑以下宣告刑的案件原則上都可以通過簡易程序?qū)徖?,當然包括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案件。在案件的宣告刑可能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情況下,究竟應當適用簡易程序還是速裁程序,兩種程序的適用能否產(chǎn)生沖突?筆者認為,目前刑事速裁程序與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尚處于試點狀態(tài),最終的適用范圍并未確定?!墩J罪認罰從寬制度試點辦法》對此作出試點辦法優(yōu)先的規(guī)定,即該辦法有規(guī)定的按照該辦法執(zhí)行,無規(guī)定的則按照相關法律執(zhí)行。因此,對于那些宣告刑可能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案件,刑事速裁程序是優(yōu)先適用的。但是,除非今后的立法將簡易程序的適用范圍調(diào)整為基層法院可能判處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案件,而速裁程序則可適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案件,否則這一沖突將會始終存在。鑒于修法成本較大,且將簡易程序的適用范圍恢復到2012年之前的狀態(tài)無異于浪費立法資源,因此比較妥當?shù)奶幚矸绞饺匀皇琴x予被告人充分的程序選擇權,讓其在速裁程序與簡易程序中選擇適用,此舉也可作為處理速裁程序與刑事和解、附條件不起訴等其他認罪程序適用沖突的具體方式。

      其二,刑事速裁程序與刑事簡易程序這一獨立適用的標志,應當由誰預先判斷?畢竟,案件適用簡易程序之前尚未進入審判階段,在案件尚未庭審之前,最終的定罪量刑結論已經(jīng)基本上確定,是否有“未審先判”的嫌疑?[12]筆者認為,為了全面試點運行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對其不同實施程序的適用范圍進行預先判斷的狀況已經(jīng)難以改變,現(xiàn)階段需要加強的是法官對此的參與力度?!墩J罪認罰從寬試點辦法》已經(jīng)強調(diào)了法官應當對檢察機關的量刑建議進行實質(zhì)審查,在此基礎上才可依法作出判決。除此之外,筆者提倡,法官還應在庭前就案件適用何種程序進行初步審查,實現(xiàn)案件程序適用決策的全面參與。

      (二)刑事速裁程序區(qū)別于刑事簡易程序

      第一,在程序簡化程度方面。簡易程序?qū)徖砉V案件時,對于可能判處有期徒刑超過三年的,應當組成合議庭審判,但速裁程序可由審判員一人獨任審判。在簡易程序庭審過程中,為了簡化庭審,可以不受法庭調(diào)查與法庭辯論等程序規(guī)定的限制,但在速裁程序庭審過程中,法庭調(diào)查與法庭辯論等程序是完全可以省略的。此外,適用簡易程序且可能判處有期徒刑超過三年的案件,審理期限為一個半月之內(nèi),但速裁程序的審限則明確為十五日之內(nèi)。這些差異表明,刑事速裁程序在庭審階段的簡化程度比刑事簡易程序更為徹底。[13]

      第二,在程序簡化階段方面。簡易程序的實質(zhì)是一種簡易審判程序,程序簡化主要圍繞審判程序展開,但審判前的偵查與審查起訴程序,卻沒有實現(xiàn)簡化。而對于速裁程序而言,審前簡化亦是其應有之義。一些試點地區(qū)司法機關甚至設計出刑事訴訟“全流程”簡化模式,[14]將速裁程序啟動節(jié)點前移至偵查階段,讓公安機關及檢察機關在審前就對犯罪嫌疑人是否認罪認罰以及是否同意適用速裁程序進行認定,并通過建立速裁辦公區(qū),減少案件在不同部門之間以及不同部門內(nèi)部中流轉(zhuǎn)的時間。通過這些審前簡化措施的試點,審查起訴乃至審前羈押等審前期限都能夠得以縮短。[15]

      第三,在程序適用的激勵機制方面。《刑事訴訟法》只是強調(diào)符合條件且被告人認罪的基層法院管轄案件可以適用簡易程序,除了庭審可以簡化之外,并沒有明確認罪可能帶給被告人的直接后果,也沒有規(guī)定激勵簡易程序適用的具體方式?!墩J罪認罰從寬制度試點辦法》卻通過明確“從寬”與“認罪認罰”之間的順承關系,構建了激勵被告人認罪認罰并且選擇適用速裁程序的機制。此外,檢察機關為了鼓勵犯罪嫌疑人認罪認罰,犯罪嫌疑人為了獲得更為優(yōu)厚的從寬處罰之回報,控辯雙方還會在一定限度內(nèi)就量刑問題進行協(xié)商,這同樣是簡易程序所不具備的。

      (三)刑事速裁程序是刑事簡易程序的進一步發(fā)展

      刑事速裁程序被創(chuàng)設并展開試點的直接原因是因醉駕、考試作弊、虛假訴訟等一些原本由行政處罰治理的違法行為,被刑法修正案先后納入刑罰的處置范圍,加之勞動教養(yǎng)等行政處罰措施的先后廢除,導致輕罪案件激增,加劇了基層公檢法機關案多人少的矛盾。因此,需要通過更為簡易迅速的程序加快案件辦理的速度,減少辦理案件人員。但容易被忽略的是,刑事簡易程序在實務中適用率較低,并且簡化效果不佳,也可能是導致速裁程序出現(xiàn)的原因。例如,由于缺少相應的激勵機制,即使案件已經(jīng)事實清楚、證據(jù)充分,被告人也可能會拒不認罪或者認罪后仍然要求按照普通程序?qū)徖?,導致簡易程序無法啟動并適用。又如,現(xiàn)行簡易程序只規(guī)定了庭審程序的簡化措施,忽略了對耗費更多訴訟期限的審前程序進行簡化。

      正是由于簡易程序的上述缺陷,司法機關才開始在實踐中探索更為簡易迅速的刑事訴訟程序,并在刑事簡易程序的基礎上更進一步,創(chuàng)設了刑事速裁程序。而觀察刑事速裁程序在試點中的運轉(zhuǎn)過程,可以發(fā)現(xiàn),其新設的全流程簡化模式中,通過從寬處罰激勵被告人認罪認罰、提高程序適用率等機制,司法機關在試點過程中對于被告人認罪認罰自愿性與程序選擇權的保障,對于速裁程序向普通程序轉(zhuǎn)換之情形的明確規(guī)定,均是針對簡易程序的具體缺陷所進行的制度改良。在此種意義上,刑事速裁程序是刑事簡易程序的進一步發(fā)展。

      三、刑事訴訟程序三元結構的形成與適用

      刑事速裁程序與刑事簡易程序都是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實施程序,加之被告人不認罪案件的普通程序,我國刑事訴訟已經(jīng)形成了由普通程序、簡易程序與速裁程序構成的“三元化審判程序模式”。[16]筆者將其歸納為刑事訴訟程序的三元結構,并且認為三種程序的外部構造、分流機制、轉(zhuǎn)換機制與發(fā)展趨勢將時刻影響這種三元結構的未來形態(tài)。

      (一)三種程序的外部構造

      訴訟程序的外部構造即同一訴訟體系中不同訴訟程序之間的相互關系。在現(xiàn)行刑事訴訟中,刑事速裁程序與刑事簡易程序的關系在上文中已有論述,此處不予贅述。這里主要探討它們與普通程序之間的關系。

      受到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程序內(nèi)涵的影響,[17]刑事速裁程序與刑事簡易程序均是以被告人認罪為前提所展開的訴訟程序,是區(qū)別于因被告人不認罪而適用的普通程序。被告人是否在審前階段認罪,是劃分它們?nèi)叩闹饕獦藴?。但需要注意的是,對于那些被告人的可能宣告刑為無期徒刑或者死刑的案件,由于訴訟客體的性質(zhì)過于重大,涉及被告人的長期自由甚至生命,出于實體真實的絕對重要性與程序的審慎性考慮,即使被告人認罪,也不能適用速裁程序或簡易程序處理。因此,刑事速裁程序與刑事簡易程序是可以按照明確的標準同普通程序相互區(qū)分的。而對于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而言,盡管其主要依靠刑事速裁程序與刑事簡易程序?qū)嵤?,但其所包含的坦白、自首等實體法內(nèi)容表明,其與普通程序的關系并非涇渭分明。在被告人可能判處無期徒刑、死刑的重罪案件中,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同樣可以適用。[18]此外,公訴案件刑事和解程序與未成年人刑事訴訟程序作為刑事特別程序,同樣可視為普通程序的一種特別實施方式,這些程序亦可能與刑事速裁程序及簡易程序相互聯(lián)系。對于符合適用范圍的案件,如果被告人與被害人達成刑事和解,或者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確有悔罪表現(xiàn)且被害人同意的,就完全有可能促成刑事速裁程序與刑事簡易程序的適用。在此種意義上,刑事和解程序與附條件不起訴制度亦是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實施程序。

      (二)三種程序的分流機制

      行政司法人員在就案件進行程序適用的過程中,需要通過分流機制對案件應適用何種程序進行審查判斷。具體而言,現(xiàn)行刑事訴訟程序的分流機制包括被告人認罪認罰與否、案情與證據(jù)的狀況以及被告人可能判處的宣告刑三項指標。

      首先,公安機關或者檢察機關人員需通過審前訊問,就犯罪嫌疑人是否認罪認罰進行確認。當然,根據(jù)試點辦法的規(guī)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認罪認罰之決定的作出需是自愿且合法的,為此,訊問人員需為犯罪嫌疑人認罪認罰的自愿性提供相應的制度保障,尤其是確保其能夠享有律師幫助權。法官還需在庭審階段對認罪認罰的自愿性與合法性進行重點審查。經(jīng)過訊問與審查之后,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且明智地認罪認罰,案件原則上不再適用普通程序處理,而是進入刑事速裁程序或者刑事簡易程序的范疇之中;其次,公訴人員與法官需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認罪認罰的案件進行案情與證據(jù)狀況的初步審查。如果案件事實清楚、證據(jù)充分,同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同意適用的,檢察機關可以建議,法院也可以主動適用速裁程序或者簡易程序?qū)徖戆讣7粗?,如果?jīng)過審查發(fā)現(xiàn)案情較為重大、復雜,所涉證據(jù)存在矛盾或者并不完整,就不能適用上述程序?qū)徖?;再次,公訴人員與法官還需根據(jù)案件情況對被告人的可能宣告刑進行判斷。根據(jù)試點辦法的規(guī)定,如果被告人可能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案件可以適用速裁程序?qū)徖?。如果可能宣告刑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案件則可以適用簡易程序?qū)徖怼5?,如果被告人可能判處無期徒刑及以上刑罰,案件則必須通過普通程序?qū)徖怼?/p>

      程序分流機制的設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第一,行政司法人員通過審查分流機制中的具體指標,可以按照認識案件的邏輯逐層、遞進、準確地適用程序,減少程序適用過程中的錯誤。第二,根據(jù)分流機制作出的程序適用決定,不僅準確,而且適當,能夠最大程度地兼顧案件情況與被告人程序選擇權,降低后續(xù)的程序轉(zhuǎn)換成本。第三,程序分流機制讓三種程序都能夠被相應的案件適用,在避免程序虛置的同時,還能提高程序運行的效率。

      (三)三種程序的轉(zhuǎn)換機制

      程序轉(zhuǎn)換機制是在現(xiàn)有程序不應適用于當前案件處理的情況下,將其轉(zhuǎn)換至其他合適程序的訴訟機制。必要時,將案件轉(zhuǎn)換為普通程序處理,不僅具有防范冤假錯案的功能,還能保障被告人的基本權利,維護程序公正。在刑事訴訟中,程序轉(zhuǎn)換機制主要適用于簡易速裁程序向普通程序的轉(zhuǎn)換過程。

      程序轉(zhuǎn)換的具體形式包括:被告人要求程序轉(zhuǎn)換以及法院啟動程序轉(zhuǎn)換兩種。就被告人要求程序轉(zhuǎn)換而言,被告人原則上不需要提供任何理由。原因在于,程序轉(zhuǎn)換權是被告人程序選擇權的應有之義,只不過是在訴訟程序的進程中行使,具有充分的正當性。但是,被告人程序轉(zhuǎn)換要求的提出也存在一定訴訟階段的限制。根據(jù)相關試點辦法與《刑事訴訟法》的規(guī)定,在刑事速裁程序或者刑事簡易程序庭審過程中,法官會就被告人是否同意適用現(xiàn)有程序進行確認,被告人此時應當做出明確的答復,否則案件一旦審結,被告人再行提出希望進行程序轉(zhuǎn)換的請求,就只能通過上訴尋求救濟。就法院啟動程序轉(zhuǎn)換而言,由于不需得到被告人同意轉(zhuǎn)換的答復,這種程序轉(zhuǎn)換必須具有充分的理由?!墩J罪認罰從寬制度試點辦法》中第19條將“被告人違背意愿認罪認罰的”與“被告人否認指控的犯罪事實的”列舉為速裁程序與簡易程序向普通程序轉(zhuǎn)換的具體事由,至于該條中“其他不宜適用速裁程序或者簡易程序?qū)徖淼那樾巍睉斒侵复鷥煞N程序適用條件中的消極要件。

      應當明確的是,由占用司法資源較少的簡易速裁程序向占用司法資源相對較多的普通程序轉(zhuǎn)換,可能會導致現(xiàn)有案件處理成本的增加甚至原有司法資源的浪費。從法經(jīng)濟學的角度分析,即使只有一部分簡易速裁程序出現(xiàn)轉(zhuǎn)換的現(xiàn)象,也將比全部適用普通程序耗費更多的司法資源。因此,司法人員應當在被告人做出程序選擇前充分告知其適用簡易速裁程序所需放棄的權利以及可能產(chǎn)生的后果,保障其認罪認罰的明智性,使被告人盡可能做出理性、穩(wěn)定的選擇。同時,法官在審查程序轉(zhuǎn)換的理由時,也應當慎重作出決定。

      (四)三元結構的發(fā)展趨勢

      筆者認為,正在全國展開的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試點無疑是司法機關在實踐中對廣義認罪案件訴訟程序進行綜合適用的一種嘗試。主要例證是,《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試點辦法》將速裁程序與簡易程序共同作為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實施程序,類似于在同一框架體系中適用認罪案件訴訟程序的制度安排。換言之,這是一種對現(xiàn)有認罪案件訴訟程序的重新整合。

      根據(jù)域外制度經(jīng)驗,通過認罪程序或者協(xié)商機制將刑事訴訟中的部分程序綜合適用,是刑事訴訟制度發(fā)展的普遍趨勢。比較典型的例證便是美國刑事訴訟中的有罪答辯制度。在聆訓程序(arraignment)中,被告人將就起訴書指控的犯罪進行答辯,包括無罪答辯、有罪答辯以及不予爭辯的答辯。[19]如果被告人選擇非有罪答辯,且起訴沒有被駁回,法院就將對案件進行審判,包括適用于重罪案件的陪審團審判以及適用于其他類型案件的職業(yè)法官審判。如果被告人選擇有罪答辯或者不予爭辯的答辯,定罪程序?qū)皇÷裕讣⒅苯舆M入法官量刑程序。由此可見,美國刑事訴訟程序基本上是依據(jù)被告人是否認罪,被劃分為認罪程序與普通程序。此外,一些大陸法系國家的刑事訴訟程序改革,在某種程度上都圍繞著被告人是否認罪展開。尤其是德國與我國臺灣地區(qū)近年新增的協(xié)商程序,更是以被告人認罪為前提對訴訟程序進行的重新整合。

      有鑒于此,以被告人是否認罪為核心標準,將我國刑事訴訟程序的三元結構轉(zhuǎn)化為由認罪案件訴訟程序與普通程序組成的二元結構,是完全可能的,[20]且能夠讓刑事案件的程序適用更加準確、清晰,進而減少司法資源成本。但需要思考的是,應當按照刑事速裁程序還是刑事簡易程序的構造設計廣義的認罪案件訴訟程序,進一步擴大認罪案件訴訟的“程序圈”,建立“大速裁程序”抑或“大簡易程序”?這需要根據(jù)試點工作的經(jīng)驗進一步權衡。此外,對于不認罪案件的普通程序,應當嚴格落實庭審實質(zhì)化的具體要求。

      猜你喜歡
      速裁簡易程序被告人
      基于貝葉斯解釋回應被告人講述的故事
      法律方法(2021年4期)2021-03-16 05:34:38
      速裁程序中法官職能論
      法大研究生(2020年1期)2020-07-22 06:06:10
      淺議民事訴訟簡易程序適用存在的一些問題
      法制博覽(2019年16期)2019-12-13 16:04:28
      惠州惠陽:檢法聯(lián)動適用速裁程序辦理案件
      方圓(2019年20期)2019-02-16 14:51:00
      基層法院未入額法官向小額速裁側重調(diào)配模式的構想
      法大研究生(2017年1期)2017-04-10 08:55:26
      我國刑事速裁程序的構建
      基層“打非”多試試簡易程序
      論被告人的自主性辯護權
      ——以“被告人會見權”為切入的分析
      中國檢察官(2014年7期)2014-09-22 05:15:02
      淺議我國刑事簡易程序的完善
      我國刑事簡易程序的現(xiàn)狀及存在的問題
      黑龍江史志(2013年9期)2013-08-15 00:46:01
      堆龙德庆县| 五指山市| 金秀| 偏关县| 萨嘎县| 永川市| 连城县| 嘉兴市| 苗栗县| 鹤岗市| 安多县| 小金县| 渑池县| 康保县| 龙口市| 杭锦旗| 奈曼旗| 蒲城县| 赤城县| 宜兰县| 什邡市| 三江| 九江县| 疏附县| 涿州市| 资讯 | 涟水县| 渭源县| 延吉市| 丹江口市| 广德县| 大冶市| 高陵县| 罗江县| 沙洋县| 黄平县| 商水县| 六枝特区| 米脂县| 乌什县| 扶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