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伍福說,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扮演朱德。這位曾被譽為“朱德特型第一人”,并被朱德的夫人康克清認定扮演朱德最像的表演藝術家,創(chuàng)下了一生中70多次扮演朱德的紀錄,而這個紀錄一次又一次地被他自己刷新著。
一生和朱德的名字緊緊相連
今年兩會期間,“朱德特型第一人”王伍福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我們黨只有一種紀律。我們每一個黨員,都要講究黨性,要保持嚴明的紀律?!蓖跷楦7Q,這是他扮演了多年老朱總的深切感受。那么,他是怎么走上這條演藝之路的呢?
王伍福14歲那年,天津人民藝術劇院成立兒童劇團,到他所在的學校去招生。學校老師推薦了若干文藝骨干去參加考試,事情進行得差不多的時候,老師又突然想起了還有一個具有文藝特長的王伍福。被推薦上去的王伍福沒參加上天津人藝在學校設的考試,就被送到天津人藝的本部去練“把式”。結果當時成立的天津人民藝術劇院兒童劇團只招收了一名學員,這個人就是王伍福。
考上劇團的王伍福不知道什么叫藝術劇院,也不知道自己要學什么干什么。直到開始學習話劇表演時,他都不喜歡。不喜歡歸不喜歡,生性好強的王伍福還是認真地練習基本功,慢慢就愛上了這個行當。滿心想成為藝術人才的王伍福不久卻遇上了兒童劇團解體,剛找到藝術感覺的他有點兒傻眼,只能和一批“待業(yè)”的孩子被動地等待著。
中國有句俗話“近水樓臺先得月”,北京和天津近在咫尺,北京的文藝團體知道天津人藝兒童劇團解體的消息后紛紛到天津人藝招人,王伍福搖身一變進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北京軍區(qū)戰(zhàn)友話劇團任演員。那一年是1965年,從那時候起他就沒離開過戰(zhàn)友話劇團。在戰(zhàn)友話劇團里,王伍福演過士兵、營長、團長、總司令等。
1979年到中南海的一次演出,讓他的演藝事業(yè)發(fā)生了里程碑式的大轉折。王伍福說,是命運把他推上了演藝事業(yè)舞臺中的一個神圣之巔。話劇《平津決戰(zhàn)》中,王伍福首次扮演朱德大獲成功,當時就連楊尚昆等中央領導都夸贊王伍福扮演朱德最像。從此,王伍福走向銀幕和熒屏,開始了扮演朱德特型之旅。
就連王伍福自己也沒有想到,在這一點上他開弓沒有回頭箭,成了扮演朱德的“特型專業(yè)戶”,并且通過一點一點的努力和一步一步的積累,獲獎無數、佳績不斷。王伍福的一生和朱德的名字緊緊相連。王伍福的愛人說,他這輩子只有扮演朱德這件事最清楚,其它的事情基本上糊涂。比如在單位中什么事他都不爭不搶,因此也失去了很多機遇和利益,有朋友提醒他時他還對人家說:“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多次扮演朱老總,謝謝你啊”
1984年《中國革命之歌》劇組演出,匯集了全國名人明星。部分中央首長觀看了演出,康克清也看了,她坐在舞臺的第六排,手拿望遠鏡觀看了全程演出,遺憾的是那天演員謝幕時她沒有上臺。第二天,康克清托人送給王伍福的評價是“很像、很像”。之后,在國際飯店舉行的歸國華僑聯(lián)歡會上,康克清走上臺和王伍福握手,由于太激動的緣故,她的手握得很緊,頭深深地低下,聲音哽咽,最后不得不被工作人員攙扶下去。那一刻,王伍福也熱淚盈眶,他和朱老總全家都有過合影,唯獨遺失了和康克清的合影,但是王伍福說,康克清說過的話和沒說的話他都心領神會了,她對他扮演朱德的認可是他工作中的最大動力。
1999年,王伍福應邀去了朱老總的家鄉(xiāng)。讓他感動不已的是,當地的很多少先隊員早早就等候他的到來。9月初的四川,天氣依然炎熱,孩子們一動不動地站在歡迎地點,有個孩子竟然為此暈倒了??h長也激動地告訴他,在當地王伍福的名字是和朱德的名字緊緊地連在一起的,觀眾都稱呼王伍福為“義隴人民的兒子”。王伍福說:“這之前和之后,我獲過很多獎,但是這個稱謂卻讓我最為驕傲和自豪?!?/p>
王伍福塑造朱德形象的成功,多次受到中央領導點名表揚。2001年,在中南海舉行的一次慶祝建黨朗誦會上,著名藝術家云集獻藝,王伍福站在人群中,穿著普通,沒有任何特殊化裝造型,可走上臺接見演員的中央領導一把握住王伍福的手情語深切地說:“多次扮演朱老總,謝謝你??!”
王伍福的表演業(yè)績不但受到了廣大領導們的認可,更得到了諸多觀眾的肯定和贊揚,很多觀眾通過電話和他建立溝通,成了至今沒有見面的好朋友,一直保持聯(lián)絡。江蘇某市財政局的一位干部,看遍王伍福飾演朱德的每一部影視作品,看后都會給王伍福打電話做點評;一位定居北京的革命前輩后代,曾經騎著摩托車到醫(yī)院看望養(yǎng)病的王伍福,并給他送去很多沒有發(fā)表過的珍貴的朱德照片。他們對歷史的熟悉和對朱老總的敬仰、愛戴,已經到了讓王伍福吃驚的程度。
之前在中央電視臺一套黃金時間播放的電視劇《解放》引起廣泛關注,這兩位觀眾朋友照舊給王伍福打去電話,稱贊劇里在延安為朱老總過六十大壽的情節(jié)加得精彩。
王伍福說,電視劇《解放》第七集中的這個情節(jié)也是他最滿意的一部分。這一段的處理,既有歷史的真實也有藝術的升華。在這段戲開拍之前的片場里,候場的王伍福突然聽到一個圍觀的老大娘動情地唱起贊美朱老總的歌曲,這位不知道影視拍攝為何物的老大娘拼命地邊唱邊往前擠,想要和“朱德”握手。王伍福靈機一動,建議導演把老大娘唱歌的元素加到實際拍攝中,導演欣然應允。受此啟發(fā),王伍福還建議導演說:“我們都曾學過‘回憶母親的課文,不如讓朱德在這個段落里講講他自己的母親,偉人也是人,也有普通人的情感?!睂а荽鬄橘澷p,于是就有了王伍福在戲里的這段臺詞:“我是一個窮孩子,我的母親是一位連自己的名字都不知道的勤勞人……”王伍福說:“有人問我,在《解放》里飾演朱德有何突破,我認為就是濃郁了朱德作為普通人的人情、人性,他是統(tǒng)帥也是凡人。”
德藝雙馨,有容乃大
認認真真演戲、老老實實做人的王伍福稱得上是德藝雙馨、厚德載物。他因數十次扮演朱德而凝聚的社會知名度和影響力不同凡響,但是一直保持著低調、謙虛謹慎的作風。他說他從沒因飾演朱德而多得到過什么,相反卻失去很多。有許多廣告客商找他,許諾重金動員他拍商業(yè)廣告,都被他婉言拒絕。王伍福總是回復人家說:“我不便做,我是軍人?!蹦切┯行┦纳碳覀儏s都深深地佩服他,并表示愿意和他這樣的人成為終身朋友。
王伍福說,有時候當自己拍完一部戲,新聞媒介采訪,那么多年恐怕都問的是一句,你這次扮演老朱總和以前有什么不同。我說這個東西都是千篇一律,沒有什么不同。每次拍攝完一部,我就覺得和老朱總更貼近了一步,更邁進了一步。
一個好的特型演員可能不拘泥于肢體語言上的模仿和神似,更多的就是盡量地貼近人物的內心,做心靈上的交流。
“在塑造老朱總上,最初我是仰視著,我覺得非常天真幼稚,這么偉大的人物,我怎么去演。演員要貼近角色,要體驗人的心理。這怎么能靠近呢?我和這么偉大的人物天壤之別,沒法貼近。但是慢慢地,我就想起小學我們讀的語文課文,一個是《朱德的扁擔》,一個是《回憶我的母親》。它使我向老朱總貼近了。所以我在塑造老朱總時,除了劇本,我自己要在生活細節(jié)上捕捉老朱總的感情,愛和恨,把他塑造成一個立體的,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像毛澤東會師的時候說的,‘肚量大如海,意志堅如鋼,臨大節(jié)而不辱。把老朱總的形象、肚量和氣量都給概括了。但是作為演員,我要去尋找,去挖掘那些生活細節(jié),可能觀眾看了人物更活生生,更有血有肉?!?/p>
(《大眾電影》2009年21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