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華
班主任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班集體的組織者、領導者和教育者,也是素質教育的主要實施者。班主任不僅是聯(lián)系各科教師及學生之間的紐帶,也是溝通學校、家庭和社會教育的橋梁。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需要有自己獨特的教育規(guī)律和程序、工作范圍和方法,這些都是需要不斷實踐和探索的。本文就班主任工作方法談談自己粗淺的認識。
一、重視課堂教學,奠定班級管理基礎
班主任應該做學生知識海洋的引領者,這樣才能做他們人生路上的引路人。教師需要保持高尚的人格和對真善美的執(zhí)著追求。以人格魅力去感染學生。這雖是一種無聲的教育,卻能達到無聲勝有聲的效果。“學高為師,身正為范?!边@一點對班主任來說尤為重要。如果課堂教學存在問題,學生不能很好地準確地掌握知識,就會給教師下這樣的結論:不會教書;教師沒有良好的道德素質,沒有很好的人格修養(yǎng),學生就會不信任教師。對于教師來說,需要用廣博的知識和崇高的人格魅力言傳身教,這樣才能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啟迪學生。
二、建設良好班風,引導學生共同進步
良好的環(huán)境可以改造人和激勵人,學生都是在班集體中成長、生活和學習,這個班集體需要具備蓬勃向上的精神。想要培養(yǎng)班集體的這種精神,離不開班主任細致和耐心的工作。班主任需要關注班集體的建設,讓學生體會到班集體的力量,這樣可以提升他們的自豪感和榮譽感,從而為班集體的發(fā)展做出貢獻。選拔關心熱愛集體、敢說、敢管、能堅持原則的學生來擔任班委。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同時全面了解學生,這是建設良好班集體的重要辦法。在日常管理中,班主任需要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生活品質和習慣,進而采取針對性的方法。比如,在運動會期間,筆者的年級開展了跑步接力比賽,為了培養(yǎng)班級學生的合作品質,在比賽之前,筆者落實了思想動員工作,認真挑選班級的拉拉隊隊員以及運動員。在比賽中,每個學生都盡到了自己的努力,在合作中共同進步,運動員努力取得好成績。有的幫運動員捶背揉腿、有的幫著拿點心、有的拿水,有的則是寫運動會報告。在運動會期間,每個人都是有事可做的,大家具備“榮辱與共、以班為榮、班榮我榮、班落我恥”的思想,通過這種方式,建設了良好的班風,促進了班級團結。
三、尊重班級學生,維護師生情感紐帶
作為班主任,要善于發(fā)現(xiàn)他們身上的閃光點,要善于給予他們信任,引導他們有意識地去發(fā)揚優(yōu)點、揚長避短,從而向好的方面發(fā)展。對每一個學生的每一次失誤都要有一種寬容的態(tài)度。如果只是一味地抱怨、訓斥和責備,那么學生永遠也不會進步。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憑借學生的優(yōu)點進行教育和引導。不能徹底否定學生、冷漠學生,甚至歧視學生。堅持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相結合。要堅信,只要班主任堅持不懈地努力,每一個學生都會取得進步。
一個好的班集體,應該是老師與同學之間相互尊重,同學之間團結友愛的集體。特別是后進生在班里猶如一個家庭中多病的孩子,教師猶如母親,應格外地關心他們、貼近他們,努力去發(fā)掘他們心靈深處的積極因素,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讓他們也感到老師的關心和集體的溫暖,全班同學緊密團結在這個大家庭中,就具有凝聚力了。一個堅強充滿生氣、積極向上的班集體,確實是學生茁壯成長的肥沃土壤。樹立榜樣,強化班級正氣。教師需要加強常規(guī)管理,抓好常規(guī)教育。讓學生在班集體中,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實行組長輪流制,調動一切可調動的積極因素。加強同學之間的團結友愛教育,增強班級的凝聚力。在管理中,高度重視培養(yǎng)班集體的核心力量。
四、反思管理方式,持續(xù)提升管理效果
在班級工作中,每學期初,我都要對自己進行重新定位、重新反思,總結過去班級工作的經(jīng)驗與不足,寫好班主任工作日記。班主任需要養(yǎng)成寫工作日記的習慣,這個習慣可以積累寶貴的第一手資料,記錄典型案例。建立學生成長檔案。每學期兩次返還學生,由學生修訂與自己心理不符合的地方,返還的當周可以由學生自己記錄自己的心理變化。教師可以通過學生周記來了解學生的情況,引導學生健康成長。周記反映了學生在青春期和人際交往中的心理困惑、學習問題等等,是比較符合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資料。班主任需要善于利用周記來了解學生的內心苦悶,引導學生傾訴自己的難題。此外,教師還需要重視家訪。家訪既是一種工作方法,又不單純是一種方法,它還可以增進老師和學生及家長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是一種情感的交流和共鳴。學習名人和身邊的人,多讀有關的理論著作。
綜上所述,班主任這一工作是又辛苦又有樂趣的。在教育實踐中,需要加強努力,持續(xù)吸收先進的專業(yè)知識和教育理論,選拔能力較強的學生來輔助自己的管理。與此同時,做好和家長的交流工作,加強和家長的密切配合,這樣可以有效提升班級管理的實效性,促進班集體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王凱艷.如何當好初中班主任[J].西部素質教育,2015(9).
[2]張嬌旭.積極心理學在初中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中華少年,20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