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上城區(qū)十五奎巷99號內(nèi)有一處市級文保點,高高的臺階上去,主體是一幢三層樓、帶西洋風格的建筑。這里原是杭州市委黨校的圖書館,現(xiàn)在為杭州市滑稽劇院排練場,正大門上方掛著一塊“藝海樓”的牌匾。此樓門旁的文保標志牌上標注的是“浙江省紅十字會杭州救濟中心舊址”,這是杭州市園文局2015年所立。
那么,這兒果真就是“浙江省紅十字會杭州救濟中心舊址”嗎?
一開始,并沒有什么值得懷疑。我只是想為這處文保點整理一份解說詞,包括了解一下省紅十字會的歷史。于是我開始尋訪有關(guān)當事人,包括杭州市紅十字會的秘書長和原杭州市委黨校圖書館館長及黨校搞行政工作30多年的老同志。但尋訪的結(jié)果,卻令人對“浙江省紅十字會杭州救濟中心舊址”的定位產(chǎn)生極大的懷疑。其中,市紅十字會的一位老同志認為在杭州紅十字的歷史記載中,從未有過這處救濟中心,而另一種說法則是歷史上有過一個“世界紅卍字會杭州分會”,會址大體就在十五奎巷一帶。
既然此建筑身世存疑,既然其又是市級文保點,從文保工作的角度,那就有必要把它的前世今生搞清楚。
歷史資料顯示,“世界紅卍字會”于上世紀20年代初期在濟南成立,是個土生土長的民辦慈善機構(gòu),帶有一定的宗教色彩。杭州市檔案局保存的民政和宗教檔案表明,世界紅卍字會杭州分會成立于1922年5月,理事長是當時杭州著名的銀行家金潤泉先生。從成立到1954年注銷,紅卍字會的注冊地址一直就是十五奎巷99號。而紅卍字會與紅十字會沒有歷史傳承關(guān)系。
那么紅卍字會怎么會變成紅十字會的呢?
杭州市檔案局的原始手寫檔案清楚顯示,“世界紅卍字會杭州分會”確定無誤。而在后來打印的資料中,“紅卍字會”則被打印成了“紅十字會”。推測“卍”字符號打字機打不出來,或許當年工作人員比較粗心,便將“紅卍字會”打成了“紅十字會”。后來因紅卍字會消失、紅十字會興起,便相沿舊錯直至今日。
檔案查訪還發(fā)現(xiàn),紅卍字會盡管在此地辦公,但這幢三層洋樓卻遲至1948年才落成,并非建于此前認為的二三十年代。該建筑原來的名稱叫“崇善堂”,出資者是上海的崇善堂董事會。崇善堂的功能主要是供奉全國各地貢獻特別大的紅卍字會員祖先牌位的,記載顯示,共有銅質(zhì)牌位5323塊,分布在樓內(nèi)500平方米大廳四周類似劇場包廂的設施中。
查檔之外,走訪了杭州古建筑研究專家仲向平、曹曉波先生等,他們均認定此地乃世界紅卍字會杭州分會舊址。從這座主體建筑的使用性質(zhì)看,亦可稱為“世界紅卍字會杭州分會紀念堂”。
在查訪十五奎巷99號文保點身世的過程中,有一個意外的收獲——幸運地遇到從北京來的毛劍琴女士,從而證實此樓的設計者是她父親、新中國著名設計師毛梓堯先生。這幢外觀內(nèi)構(gòu)均有些特別的建筑乃是毛梓堯34歲時的作品。10年之后,毛先生參與了北京人民大會堂的設計。樓以人聞名,此樓的設計者也為文保點加了分。
根據(jù)我的尋訪查證結(jié)果,杭州文史專家曹曉波先生撰寫了題為《卍字紀念堂的前身后世》長文,在去年12月1日《杭州日報》西湖副刊整版刊出。
綜上所述,十五奎巷99號文保點理應正名為“世界紅卍字會杭州分會舊址”或“世界紅卍字會杭州分會紀念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