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海安縣曲塘鎮(zhèn)李莊幼兒園 吳 娟
沐浴著清晨的陽光,孩子們陸陸續(xù)續(xù)地入園,伴著一聲聲清脆的“老師早”開始了美好的一天。
“吳老師,這是賠給谷雨的新衣服,我媽媽才買的?!毙≈窃谀棠痰呐阃掳岩路f給我。我親親他的小臉滿意地夸贊道:“真是好孩子!能為自己的過錯承擔責任,等谷雨來了你親手交給他吧!”
這賠償衣服的事兒還要從昨天早上說起。
昨天早上來園時,谷雨奶奶拿著一件衣服悄悄地跟我說:“吳老師,今天早上洗衣服的時候發(fā)現(xiàn)谷雨的衣服后面被剪壞了,你了解一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兒?”我伸手接過衣服,后擺下面確實被剪出了一條大約5厘米的口子,我慚愧地對奶奶說:“對不起,我還真不知道這個事情,不過您放心,我今天一定仔細問問?!惫扔昴棠陶f:“我也沒有其他的意思,關(guān)鍵是要提醒孩子們注意安全。剪壞衣服倒也沒什么,如果剪刀傷到孩子那就是大問題了!”奶奶的通情達理讓我心里暖暖的,忙問谷雨:“你知道是誰剪壞你的衣服嗎?”他搖搖頭說不知道。
等孩子們?nèi)康綀@后,我拿出衣服問:“是誰把谷雨的衣服剪壞的?”孩子們紛紛搖頭表示不知道?!罢嫘奶?,你們看這件衣服還是新的呢,被剪壞了多可惜呀!”坐在谷雨對面的添添說:“吳老師,我看到是小智剪的,我們給斑馬貼紙條時他用剪刀剪的。”看到我正看著他,小智悄悄地低下了頭。
我問小智:“是你剪壞的嗎?”他承認了。
“你為什么要剪谷雨的衣服呢?”
“我把斑馬上面的紙條都貼好了,沒東西剪了,就剪著玩的?!?/p>
“那你把谷雨的衣服剪壞了,應(yīng)該怎么辦呢?”
小智想了想,張口就對谷雨說:“對不起,我下次再也不剪你的衣服了?!倍扔暌簿晚樋诘亟舆^話來:“沒關(guān)系!”
事情就這樣不疼不癢地結(jié)束了,看著和小伙伴兒繼續(xù)玩著玩具一臉無所謂的小智,我忍不住又去問他:“可是,谷雨的衣服已經(jīng)壞了,這該怎么辦呢?”他回答我:“我已經(jīng)跟他說對不起了?!?/p>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成人都特別注重對孩子進行禮貌教育,而在不知不覺中忽視了責任心的培養(yǎng)——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不管是有心還是無意間損壞了別人的物品或者碰撞到別人,家長的第一反應(yīng)是要求孩子說對不起,在孩子說完對不起之后,被損壞的一方或者被撞到的一方如果要求孩子承擔相應(yīng)的責任,家長很可能會說:“你是大人還跟個孩子計較什么?再說,孩子已經(jīng)承認錯誤了!”孩子犯了錯,往往用“對不起”三個字就能解決所有問題,這儼然成了孩子逃避責任的借口——說句“對不起”只能說明自己認識到錯誤并愿意去改正,但是對別人造成的傷害仍然存在。在剪衣服的事件中,小智剪壞谷雨的衣服只是為了好玩,所以,他對錯誤的認知非常表面。這時候,作為成人有責任讓他明白,除了要說“對不起”,還應(yīng)該對自己的行為負起責任。
“假如別的小朋友把你的衣服剪壞了,你有什么感受?”
“我會難受。”
“那谷雨肯定也難受呀,你怎么才能讓他不難受呢?”我又問。
“那我明天帶糖給他吃吧。”
“可以呀,不過,谷雨的衣服已經(jīng)壞了,損壞東西要賠償,這可是老師常常講的,你愿意賠償嗎?”
“愿意,可是我沒有錢怎么辦呢?”
我抱抱他跟他說:“下午放學時我們跟媽媽一起商量一下,把你平時吃零食的錢省下來買一件新衣服賠給谷雨好嗎?”
小智點點頭,算是認可了我的建議。
放學后,我將小智媽媽和谷雨奶奶留了下來,講清楚事件經(jīng)過,特別跟小智媽媽講了賠償背后的意義——賠償是小事,關(guān)鍵是要讓孩子勇敢地承擔犯錯的后果,要能為自己的過錯買單。對此,谷雨奶奶堅決不要賠償:“孩子難免會犯錯誤,認識到錯誤就好了?!毙≈菋寢屨f:“我給谷雨買件新的,這件衣服我?guī)Щ厝タp好給小智穿,您看這樣行嗎?有必要讓小智體驗到犯錯的后果。”
這件事在雙方家長的相互諒解中圓滿地解決了。事情雖然過去,可給我留下了深深地思考:一是責任心的培養(yǎng)要落實到實處。每個孩子都會在成長的過程中犯錯,不同的解決方式和教育方法可能給孩子的發(fā)展帶來不同地影響,允許孩子犯錯誤,但不能允許孩子推卸責任,更不應(yīng)該幫助孩子尋找理由逃避責任,這才是減少下次出現(xiàn)類似問題的關(guān)鍵;二是避免時間的隱性浪費。在活動中,幼兒間的個體差異往往導(dǎo)致活動完成時間不同,動手能力強的孩子,會因活動完成后的無所事事而搞點小破壞、來點惡作劇,剪衣服事件的發(fā)生也就在所難免了。對此,教師要讓孩子們都能有事做,如選擇在一個相對安靜、獨立的區(qū)域里看看書、玩玩積木、撕撕紙、涂涂畫畫等,以免與尚未完成的孩子相互影響。這樣,每個幼兒都有事可做,也避免時間的隱性浪費。
教 育 感 言
教育沒法代替幼兒成長,但可以提醒他(她)成長。成長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孩子往往就是在犯了錯誤的切身體驗中,一點點學會承擔責任,一步步成長起來。我們要做的就是耐心引導(dǎo),做好他們的領(lǐng)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