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哈薩克族馬烙印文化研究

      2018-04-24 13:01:20加孜拉·加吾合拜依
      報刊薈萃(上) 2018年3期
      關鍵詞:哈薩克符號文化

      摘 要:馬烙印哈薩克語作為“唐巴”,即“Tangba”?!疤瓢汀币辉~在突厥語族語言中泛指標記,也作烙在馬匹、牛、駱駝等大型牲畜身上的印章符號。牲畜身上做的標記即烙印不僅用于區(qū)別各家的牲畜,在背后更是能夠體現(xiàn)出游牧人群族群關系,社會問題,整體文化的一部分。本文通過田野調查,以伊犁州鞏留縣哈薩克族各部落為例,試著探討哈薩克族馬烙印文化,它在哈薩克社會當中的意義和作用。在飛快的現(xiàn)代化進程當中,對現(xiàn)代化與傳統(tǒng)文化的弘揚、保留之思考。

      關鍵詞:哈薩克;馬烙?。晃幕?;符號;族群關系

      符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廣義的符號人類學而言,文化皆為符號;若從狹義的符號(即限定于線條的組合圖形為主要表現(xiàn)形式)而言的話,符號則固定為一種外露的形象具體地呈現(xiàn)在人們面前,本文所指即為狹義的符號。馬烙印哈薩克語作為“唐巴”,即“Tangba”?!疤瓢汀币辉~在突厥語族語言中泛指標記,也作烙在馬匹、牛、駱駝等大型牲畜身上的印章符號。符號的形成和人們的生產方式有很大關系,作為符號,是一種民族風俗,一種民族文化現(xiàn)象。

      哈薩克族烙印文化歷史悠久,繼承了塞人、匈奴、大月氏、烏孫、突厥等草原民族游牧文化的重要部分,凝聚了他們的智慧和創(chuàng)造,形成了富有內涵和具有文化意義的符號。是珍貴的哈薩克文化遺產之一。本文以伊犁州鞏留哈薩克族各部落馬烙印為研究對象,對此略作述論,以求教育諸學者、老師。

      一、研究對象所在區(qū)域概況

      筆者在師弟的協(xié)助下分別在2017年8月份和2017年11月2號至2017年11月16號在鞏留縣各鄉(xiāng)進行田野調查并查閱相關資料。以下為研究對象所在的簡要情況:

      鞏留縣位于中國西北邊陲、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西部的伊犁河上游南側,曾是伊犁地區(qū)東部的中心。四周與新源縣、特克斯縣、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伊寧縣、尼勒克縣和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和靜縣等6縣接壤。南锜天山山脈的那拉提山和伊什格力克山,北瀕伊犁河??h境由相連東、西兩片區(qū)域組成,東西長南北窄,東西長162公里,南北寬42公里,中部最窄處僅6公里,呈“啞鈴”狀鑲嵌在伊犁河畔。全縣總面積4528.2平方公里。

      鞏留縣境內主要由山地、丘陵、平原三大地貌單元組成,呈東南高西北低的地貌特征。境內以特克斯河為界,大致可以分為東西兩個地貌、氣候都有較大差異的自然區(qū)域。東部為山地,夏季短暫,冬季偏長。四季不分明,氣候涼爽濕潤,降水量豐富,是新疆豐水區(qū)之一;西部除南部的伊什格力克山外,整個為平原、丘陵,海拔高度低,四季分明,降水量少于東部。境內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20℃左右,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12℃左右。平原地區(qū)年降水量為220~280毫米,山區(qū)為450~700毫米。是游牧最為理想的草原地帶。

      現(xiàn)境內有漢、哈薩克、維吾爾等23個民族成分,全縣總人口157112人。其中哈薩克族46458人,占29.57%,是鞏留縣人口最多的少數(shù)民族。下圖為伊犁州鞏留縣地形圖:

      二、哈薩克族馬烙印文化的相關研究

      有關“馬烙印”史料記載極少,中國史料多于兵制、馬政有關;國外僅有部分有關民俗學、家譜方面的資料當中穿插進來的記載。

      對哈薩克族馬烙印研究方面前蘇聯(lián)與今哈薩克斯坦的學者們有豐碩的成果。最早關注哈薩克烙印文化的是N·Aristov,對他的觀點進行深入研究的是S·Amanjolov。他們發(fā)現(xiàn)通過“烙印”得以看出牧主是哪個部落的人,以及通過“烙印”試著研究個部落間的親緣關系。還有V·Radilov、Lievxin、Y·Kazantiev、Xakarim·Kudayberdi等學者從歷史學角度有介紹。

      國內研究哈薩克族烙印文化代表性的有兩篇文章——尼合買提·蒙加尼1982年發(fā)表的《哈薩克族tangba,uran研究》一文和亞森·胡瑪爾發(fā)表于《木拉》(哈文)雜志的《哈薩克族部落烙印形狀上的共同點——太陽與火》一文。還有蕭高洪教授通過史料記載對中國馬烙印的起源、發(fā)展及對其他內容進行了探討。

      從上述研究成果看,這些論文專著主要集中在烙印文化的介紹上。尼格買提·夢江、亞森·胡瑪爾、C·Amanjolov等人的研究主要從烙印的形狀、名稱等出發(fā)與古代中原游牧各部落印章、Uran相結合起來探討哈薩克族族源問題。肅高洪教授主要關注中原一帶。前人研究中幾乎沒有關注作為符號的哈薩克馬烙印,深入研究其在游牧社會生活當中的作用、意蘊。

      三、伊犁州鞏留縣哈薩克族各部落的馬烙印符號

      本文研究的主題是“馬烙印”,因此,在地域分布上著重點在牧區(qū)。鞏留縣境內哈薩克族牧民主要居住在莫乎爾(一鄉(xiāng))、吉爾尕郎(二鄉(xiāng))、阿尕爾森(三鄉(xiāng))、塔斯托別(五鄉(xiāng))、阿克吐別克(七鄉(xiāng))、牛場等地。各部落聚居情況來看很有特色,部落分布具有地域性特點。鞏留縣主要居住的有乃蠻的合札依部落。其中絕大多數(shù)是特列吾別爾德(Tilewberdi)。(各部落從屬關系請見附表一)

      特列吾別爾德(Tilewberdi)部在鞏留縣境內居住的有三個子部落:葉森胡勒(Esgenghul)、烏拉宅(orazay)、江哈布(janhabel)。另外還有喀拉部。下面逐一介紹這些部落所使用的烙印。

      葉森胡勒(Esgenghul)部:主要居住在鞏留縣七鄉(xiāng),有一小部分在鞏留牛場。葉森胡勒部在鞏留縣居住的主要是葉斯坎納(eskene,葉森胡勒的一兒子葉斯坎納的名字為命名)子部,他們的馬烙印為“?”,類似反問號,區(qū)別在于不帶下面的一個點。印章在火上烤紅之后,烙在馬右后大腿上部(下同)。

      烏拉宅(orazay)部:主要居住在鞏留縣五鄉(xiāng)、六鄉(xiāng),還有少數(shù)部分在鞏留縣牛場。

      霍賈胡勒(hojaghel)部:主要居住在莫乎爾鄉(xiāng),既鞏留縣一鄉(xiāng),部分在鞏留縣牛場。烙印為長長的一豎,既“?”,叫“koseu”——哈薩克語意為用于翻火的工具。通過亞森·胡瑪爾等人考證跟原先的火崇拜有關。

      尼亞孜(nyaz)部:主要分布在阿尕爾森鄉(xiāng),既鞏留三鄉(xiāng)。他們的馬烙印跟喀拉部基本一樣,跟霍賈胡勒類似,也是“koseu”,比霍賈胡勒部的長一些。來源跟火崇拜有著密切的關系。

      蒙克部:主要分布在吉爾尕郎鄉(xiāng),既鞏留縣二鄉(xiāng)。該部落馬烙印像一個“鉤”,既“?”。跟哈薩克斯坦的鐵勒部的馬烙印很相似。

      霍賈納扎(hojanazar)部:霍賈納扎部15個部落中三個主要居住在吉爾尕郎鄉(xiāng),既鞏留縣二鄉(xiāng),其他部落在特克斯縣。他們的馬烙印各不相同。Bojey部的馬烙印為“hexhax”(哈薩克語意為鑷子),形狀如鑷子而得名。這是在哈薩克部落中跟koseu一樣尤為普遍的烙印,值得注意的是在新疆伊犁河谷,阿勒泰等地區(qū)巖畫當中也普遍出現(xiàn)。雖然現(xiàn)在用的是阿拉伯數(shù)字“3”,古代是不是類似與“3”的一種符號也很難說,得另作考證;xongke部的馬烙印為tumar(有種辟邪用的吉祥物),形狀如“Δ”;Abiti(tugel的兒子“Abiti”的名來命名)部的馬烙印為“torsih tangba”(皮桶之意),形狀如“?”,像哈薩克、蒙古等草原民族使用的皮桶。這種形狀在哈薩克族生活用品上用,紋飾上用得很普遍。moxan部(tugel的兒子“moxan”的名來命名)的馬烙印為阿拉伯字母(更準確地來說新疆的哈薩克族所使用的簡化了的阿拉伯字母,既哈薩克老文字)“?”。

      喀拉部:主要分布在阿尕爾森鄉(xiāng),既鞏留三鄉(xiāng),還有部分在四鄉(xiāng)。他們的馬烙印跟霍賈胡勒類似,也是“koseu”,只不過比霍賈胡勒部的還長一些。筆者認為同樣是跟火崇拜有關系。Ray部(rai是喀拉(hara)的兒子,Ray部為喀拉部的一個子部落)的烙印為斯拉夫文字(俄文)“Ю”,中國的哈薩克族在六七十年代有一段時間附加使用過斯拉夫文字,現(xiàn)哈薩克斯坦的哈薩克族使用的文字也是斯拉夫文字。

      說明:霍賈胡勒部、喀拉部、尼亞孜部的馬烙印特別相似,有時附加用“耳記”等來區(qū)分。

      四、哈薩克族馬烙印文化的討論

      作為文化符號,“烙印”文化在哈薩克歷史上存在的時間可以追究到公元前。歷史學界將歷史上的塞種人、烏孫、匈奴、突厥等族群為今哈薩克族的族源。有學者通過研究哈薩克汗國時期哈薩克族各部落的“烙印”,提出他們有兩個共同點即絕大部分“烙印”都從O形和C形符號改造而來。源由于當時人們對太陽和月亮的崇拜。還有相當一部分與火有關系。哈薩克族烙印文化不僅用于區(qū)別各家的牲畜,在背后更是能夠體現(xiàn)出游牧人群在內心世界既思想上的更深層次的東西。

      馬烙印承載著文化,我們發(fā)現(xiàn)哈薩克族正在使用的馬烙印符號大部分都能追隨到古老的部落所使用的烙印符號,如koseu tangba,hixhax tangba等。要么是一模一樣,要么分離家產是為了便于區(qū)別上輩稍稍作變化。這種文化的傳承更是起到了哈薩克社會結構的固化,模式化,系統(tǒng)化。在這方面考慮,馬烙印符號起到的作用完全可以與哈薩克族譜系(xejire)文化相提并論。還有馬烙印所使用的符號在形狀上來自于他們的信仰。

      在哈薩克社會當中草場糾紛和牲畜糾紛是永恒的兩大問題。烙印最初是分辨各家的牲畜為目的而出現(xiàn)。人們掌握了技術和方法之后,隨著牲畜數(shù)量的大增,出現(xiàn)了牲畜混合的問題。牲畜混合必定帶來爭吵,產生糾紛,從而變成社會問題的時候,標記既烙印發(fā)揮了調節(jié)作用,解決了社會問題。

      馬烙印文化體現(xiàn)出游牧人群族群關系,社會關系。首先是私有制發(fā)展的產物。馬群是有史以來哈薩克族社會最大的財產之一,大到關聯(lián)游牧政權的盛衰,小到關聯(lián)牧戶人家的富貧。馬群的牧放便成為一個重要的社會管理問題。私有財產的劃分,分群制度的出現(xiàn),以部落為單位管理民族內部事務。在轉草場,古代戰(zhàn)爭過程中,像各部落成員一樣馬群也隨時能分也能合,體現(xiàn)出族群關系。

      即使是現(xiàn)在,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鞏留縣哈薩克族各部落(牧民)聚居有著明顯的地域分化現(xiàn)象。游牧社會的根本是畜群,對畜群的管理與分布伴隨著人群的管理和草場的分布問題。私有財產(既馬群)的分化,分群制度之出現(xiàn)之際,馬烙印發(fā)揮著最重要的作用。

      五、結語

      游牧文化中,人與牲畜的關系很重要。生計方式決定了他們社會結構以及他們的文化系統(tǒng)。符號的研究是文化研究中重要的一方面。牲畜身上做的標記即烙印不僅用于區(qū)別各家的牲畜,在背后更是能夠體現(xiàn)出游牧人群族群關系,社會問題,整體文化的一部分。對了解他們整體社會與文化有著重要的意義。筆者認為值得更深入地研究。

      另一方面當我們進入現(xiàn)代文明社會,每個民族逐漸意識到本民族面臨的危機,也同樣都面臨著這樣或那樣如何傳承、發(fā)展、延續(xù)的問題,在走向現(xiàn)代化的進程當中如何保留、弘揚并發(fā)展本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也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本文只是在前人為數(shù)不多的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從民族學、符號學角度對哈薩克馬烙印文化研究的一次嘗試。因為能力和經驗的不足,不可避免會有錯誤和不足。懇求各位老師指正批評。

      參考文獻:

      [1]程德波,李云哲,張佑遲主編;鞏留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鞏留縣志[M].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2005.

      [2]алаш тарихи зерттеу орталы?ы.?аза? ру-тайпаларыны? тарихы-тама.Алматы,2005-жылы,1-том,1-к?тап,25-бет.

      [3]尼合買提·蒙加尼著.哈薩克族文化遺產研究文集[M].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2011.8.

      [4]蕭高洪.烙馬印及其作用與馬政建設的關系[J].農業(yè)考古,1988(02):346-357.

      [5]?????? ????? ???:?????? ??-?????????????? ????????- ??? ??? ??????????2011-???? 6-???.

      作者簡介:加孜拉·加吾合拜依(1988—),女,新疆伊犁特克斯人,碩士研究生在讀,主要研究方向:民族文化研究方向。

      猜你喜歡
      哈薩克符號文化
      油畫《哈薩克牧羊女》
      絲綢之路(2023年2期)2023-07-10 21:34:47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橋(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學符號,比多少
      幼兒園(2021年6期)2021-07-28 07:42:14
      阿依努爾——獻給一位哈薩克支教女孩
      心聲歌刊(2021年2期)2021-07-16 07:05:56
      “+”“-”符號的由來
      誰遠誰近?
      一件與衛(wèi)拉特人有關的清代哈薩克文檔案文書研究(哈薩克文)
      變符號
      中醫(yī)哈薩克醫(yī)結合治療小兒遺尿56例
      北票市| 博湖县| 靖安县| 霍林郭勒市| 岢岚县| 临洮县| 类乌齐县| 镇雄县| 固原市| 天津市| 宣威市| 岫岩| 百色市| 鸡西市| 闵行区| 凤山县| 乐陵市| 克拉玛依市| 大渡口区| 尚义县| 囊谦县| 射洪县| 凤庆县| 诏安县| 承德县| 乌拉特前旗| 昌图县| 临汾市| 瑞丽市| 兴化市| 丰镇市| 隆尧县| 青岛市| 台东市| 广州市| 武义县| 绥江县| 车险| 海口市| 屏山县| 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