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宇
摘要:中國水墨畫具有空靈之美。這一空靈的美感在某些方面得益于水墨與生俱來的特性(中國人用水墨和毛筆作畫)。在另一層面上得益于中華民族獨特的思想意識和文化環(huán)境。這就使得中國畫形成了自己獨有的特色并與西方油畫明顯地區(qū)別開來。直觀地看,中國水墨畫與油畫無論是繪畫使用的材料還是繪畫的表現(xiàn)形式都有所不同,但以藝術(shù)理論的思維方式思考這一問題,它們的不同之處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各自形態(tài)的美學所造成的,而中國美學中“虛實”的美學范疇,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中國水墨畫成為中國水墨畫藝術(shù),并與西方油畫明顯地區(qū)別開來。
關(guān)鍵詞:空靈;詩意;虛和實
中圖分類號:J2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8)06-0016-01
一、山水畫中的詩境
中國水墨畫是中國古代文人的藝術(shù),因為藝術(shù)創(chuàng)作者都是士大夫階層的文化人,所以他們并不注重手頭上繪畫技巧,而是用“以書入畫”的方式創(chuàng)作作品。宋代文豪蘇軾有句詩很有名:“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賦詩必此詩,定知非詩人。可見中國文人畫并不注重形似,而是追求詩境表現(xiàn)意境。蘇軾還曾評價王維:“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敝袊剿嫺挥性娨猓蛉绱?,中國山水畫才得以傳達出空靈之美。這空靈如詩意一般,使人視覺上感受到美,同時給予觀者想象的空間。
明代畫家唐寅所作的《客霞孤鶩圖》便能體現(xiàn)這種空靈之美。該作品是唐伯虎途徑滕王閣,登閣望景時觸景生情,想起王勃年紀輕輕便已年少得志,所以有感而發(fā):“畫棟珠簾煙水中,落霞孤鶩渺無蹤。千年想見王南海,曾借龍王一陣風。”以此詩為自己坎坷的遭遇鳴不平。整幅落霞孤騖圖詩畫兼有,意境空靈,天空和水留有空白,高嶺峻柳,水閣臨江,有一人正坐在閣中,觀眺落霞孤鶩,一書童相伴其后,整幅畫的境界沉靜,蘊含文人畫氣質(zhì),且詩能達畫之意,畫能顯詩之情,有情有景而空靈具顯!
二、有無相生的虛實關(guān)系
(一)無畫處皆成妙境
中國水墨畫兼具空靈與詩意的雙重美感,這是西方油畫所不能及的。但在空靈與詩意之下是靠物象化的虛實形象來表現(xiàn)優(yōu)美感的。中國水墨畫注重虛和實,在中國水墨畫中有實處必有虛處,有實景必有虛景,而且實景與虛景是相互聯(lián)系的,相互映襯的。簡單直觀地說:中國水墨畫常常留白不畫,以此作為虛處,而實處用筆墨勾皴點染。如:齊白石畫蝦時,他于宣紙上從不畫水,唯在紙上畫蝦,寥寥數(shù)筆卻妙趣橫生,仿佛水在畫中躺,蝦在水中游,生動不已,雖滴水未畫卻滿幅是水。這留白之處的水便是虛處,這虛處的巧妙,在于未落筆處反顯空靈,在空白之處顯現(xiàn)意境,這空景的表現(xiàn)看似半筆未落,留有空白,但是空景的妙與不妙關(guān)鍵全在實景,實景若是畫的妙,空景自然而然便會顯現(xiàn),這便是“有無相生”和“虛實相襯”的關(guān)系,它使無畫處皆成“妙境”。正如《鄭板橋集·題畫》說:何以入人之目?畢竟有皴法以見層次,有空白以見平整,空白之處又皴,然后大包小,小包大,構(gòu)成全局,尤在用筆用墨用水之妙,所謂一塊元氣結(jié)而石成矣。所以中國山水畫畫云氣時留白,畫水溪時留白,這便顯現(xiàn)了中國水墨畫的空靈與意境。所以,中國水墨畫空靈與詩意的表現(xiàn)在很大程度上是第“有無相生”的“虛實”運用呈現(xiàn)出來的。
(二)從《早春圖》中看虛象和實象
郭熙的《早春圖》,其圖如名描繪了早春時節(jié)的山林氣象,在畫面當中,郭熙很好的捕捉并表現(xiàn)了早春時大地復蘇的“春氣”,這股氣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是無形的。眾所周知,繪畫是視覺藝術(shù),而用可見的視覺形象表現(xiàn)不可見的物象往往是最難的。比如說:氣味、聲音、風等無形的存在,這些無形的存在無法用可見的線條和色彩表達出來,因此對于畫家來說很難表現(xiàn)。在中國山水畫中,形象是有虛有實的。那些看不見的,如:氣味、聲音、風等為虛,可見的形象為實。中國山水畫家為了能夠?qū)⑦@“虛”表達盡致,在創(chuàng)作時不僅僅是在表現(xiàn)看得見的物象,同時也是在描繪看不見的物象(聲音、氣味、風等),畫家雖然未用一筆描繪不可見的物象(虛處),但物象存在的概念早就存在于畫家胸中,也就是說畫家在動手畫前事先在腦海里就有“虛物”存在的意識。郭熙也是如此,在動筆前胸中早已有早春之氣存在的意識,正是因為這種“虛象”的意識,才使得郭熙將早春時候的蒸汽感躍然于紙上。
三、結(jié)語
中國水墨畫中的空靈美與自然美見于水墨畫中的虛和實,見于虛實當中顯現(xiàn)的意境,見于意境當中顯現(xiàn)的自然造化。這“虛”和“實”使得中國水墨畫超越自然而又最切近自然,使觀者在欣賞時產(chǎn)生了美感,并使這種審美體驗升華,同時使欣賞者能夠物我兩忘,忘掉世俗間的煩惱,忘掉塵世間的功利,以使美的感受者的心靈達到純凈,情感得到陶冶,內(nèi)心得到升華,性情得到豐富,人格得到發(fā)展,人性變得完滿,人生境界得以提升,中國水墨畫藝術(shù)的美是無功利心的美,是純凈空靈的美,是平淡天真的美,是親近自然的美,是活潑潑的,富有生命力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