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Serena Li(菁kids)
如果你常常到學校去,對以下的景象大概不會太陌生:學生或昏昏欲睡無心聽講,或交頭接耳玩鬧搗蛋,或一臉茫然愁眉苦臉……然而,在北京耀中國際學校的課堂上,卻充滿了活潑踴躍的學生,他們渴望學習、渴望參與到課堂中,這所學校究竟在教室里施了什么魔法呢?
原來那個魔法就是灑一點點“創(chuàng)意”。如果教育者總是把課堂辦得一板一眼,把學生捆綁在椅子上,強迫他們聽老師宣講,那我們憑什么要求這些孩子有充沛的活力和創(chuàng)造力呢?
“我們不管它叫開放式教室(Open-Plan Classroom),我們稱它為彈性學習社區(qū)(Flexible Learning Community)?!毙iLNoel Thomas說,“人們只能學習那些他們認為是有價值的東西,如果學生認為某些東西學了都不知道做什么用,那他們肯定是提不起興趣的。學習需要自發(fā)性,不能是因為老師要求才去學。我們改變學習空間,正是希望以空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們要‘引導’學生,而不是‘領導’他們。遇到學生實在提不起勁的時候,我們的老師會跟他們解釋,‘為什么學習某種知識是重要的呢?’當然,也要根據(jù)學生的自身興趣加以引導:‘如果你想設計飛機,就需要學好數(shù)學。’我們?yōu)閷W生提供靈活的活動空間,讓他們根據(jù)自己的喜好和需要自行選擇,而非整天在教室中正襟危坐??謶郑矔寣W生失去學習興趣?!?/p>
參觀耀中三年級新教室的第一感覺是:寬敞、自由、多彩,讓人瞬間回到了自由自在的小時候。靈活的教室設計對小學學習空間的設計有什么啟示呢?我認為有三點:
第一,視覺空間的利用。充分利用教室的視覺空間,不但可以增加孩子們吸收知識的機會,也讓知識可視化,增加了他們對語境的理解,一舉多得。據(jù)三年級的任課老師介紹,他們的教學空間內(nèi)所有的柱子都是可書寫的,這些可書寫的柱子,可以鼓勵學生把自己的學習與思考轉移到上面,為引導思考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機會。
第二,色彩鮮明豐富,讓人心情愉悅。色彩對于學習狀態(tài)的影響是巨大的。大部分的學??偸欠椒秸母窬郑瑧K白的墻面,如果把教室的窗戶封上鐵欄,是不是立馬和監(jiān)獄無異?
要改變空間帶給人的感覺,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改變它的色彩。顏色除了能影響人的心情,還是幫助學生吸收信息和學習新內(nèi)容的強大工具。舉個例子,如果你鼓勵孩子在做筆記時用更多的顏色,你也許會驚訝于他們吸收新知識的速度。大膽運用色彩,即使不把墻壁涂成天藍色或翠綠色,也可以創(chuàng)建各種主題的角落或海報,利用這些角落獎勵孩子的成就,讓他們獲得自豪感。這些都有助于學生在學校里保持正面積極的情緒,充滿學習熱忱。
第三,靈活布局。偌大的空間,既可以分成小組學習,又可以獨立進行練習,有助于教師進行各種教學實踐。
改變學習空間安排后,老師的分工也隨之發(fā)生了改變。之前,耀中每班有1位外籍老師與1位中國籍老師,3班合并后,每節(jié)課3位外籍老師與3位中國老師,外加1名協(xié)助老師同時上課,師生比例還是一樣的,但老師給學生單獨輔導的機會卻增加了。Amaya說:“當我不會做算術題的時候,老師們會幫助我,引導我自己找出答案。美術課上,如果有些東西我不知道該怎么畫,比如說小狗,他們也會幫助我?!?/p>
來自新加坡的Gerome Seng說,“現(xiàn)在上課的地方很大很熱鬧,可以經(jīng)??吹轿业暮门笥褌儭V?,如果我的好朋友不是和我同班,想見一面不容易?。 蔽覇査钕矚g教室的哪一部分?Gerome說:“每一部分我都喜歡,但我最喜歡的是‘杏壇’。那是我們大家一起上課、學習的地方,休息的時候,我們還可以在那兒放松一下?!?/p>
對于是喜歡自己學習還是集體學習這個問題,Gerome坦言:“兩種我都喜歡,但我可能更傾向于自己學習吧,因為和別人一起學,他們老問我問題,有點把我的進度拖慢了。我喜歡很快地完成我的作業(yè),如果別人老打斷我的思路,我做著做著就忘了自己在做什么啦!”對學習進度較快的Gerome,老師也經(jīng)常提供額外的指導。“當我完成了布置的作業(yè),老師會讓我挑戰(zhàn)更多難題。他們也會給我各種提示,讓解題的過程更有趣味?!?/p>
“我很喜歡新的學習環(huán)境,因為有很多電子產(chǎn)品,比如iPad、互動白板?!眮碜灾袊愀鄣腖areina Li說,“它比我們的舊教室大多了,同學們可以經(jīng)常在一起討論、學習、工作等,做很多有趣的事情!”
在教室里放一些有趣的事物,就仿佛埋下了一顆種子,讓學生多了一些自行摸索、發(fā)現(xiàn)、串聯(lián)新事物,以及受啟發(fā)的機會。此外,運用非常規(guī)的學習資源也是近年國外教育所推崇的。教科書雖是課堂的主要內(nèi)容,但引入更多非常規(guī)的學習材料,可以幫助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進行思考,俯拾皆學問,有助于他們更深入地認識世界。
和其他同學合作是Everin喜歡新教室的原因,“我喜歡在團隊里工作,這樣干起活來更有趣!”由于新的學習空間鼓勵學生合作,他們的作業(yè)也不再受限于某種形式,可以選擇以他們最喜愛的方式探索知識,有助于他們發(fā)掘出自己的長處。除了常見的寫作外,他們的作業(yè)還可以是報告、紀錄片、演講等等。在完成的過程中如果遇到什么問題,都會及時得到老師的指導,“老師會給我們解釋工作是怎樣完成的?!?/p>
這種方式無疑能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學習興趣,因為他們所提交的作業(yè)不再有“標準答案”。他們不需要為了應付考試而背誦很多“關鍵詞”,可以把時間花在自己感興趣的課題上。在學生提交的開放式報告中,教師往往有意想不到的驚喜。問及最喜歡學習空間里的哪個部分?Everin興奮地表示,“當然是‘創(chuàng)客空間’了!那個地方最大了,我們還可以在那兒動手制作各種東西,像畫畫還有其他亂七八糟的事情!我最喜歡了!”
新的學習空間其實意味著課堂的一項重要改變,就是以協(xié)作學習空間代替了層次結構。在這樣的空間內(nèi),學生的主導權更大,會感覺自己是知識的共同建構者,而不是被動接收者。沒有了分層的前排到后排座位,每個座位都是教室中最好的座位,學生一直是學習的中心。老師可按教學需要創(chuàng)建不同的區(qū)域,如頭腦風暴、反思等,學生真正成為了課堂的主人。
根據(jù)老師的觀察,最受學生歡迎的地方,其實并非那些色彩繽紛的懶人沙發(fā),而是普通的書桌。這讓我想起小時候復習功課,即使家里有舒適的沙發(fā)可以躺,很多同學也還是傾向于跑到自習室去。然而,這中間多了一個選擇權——我可以躺著,但我選擇坐在書桌前學習。這與我沒有權選擇,被迫一整天坐在書桌前學習,那種心情和積極性是不一樣的。人們一般更傾向于對自己的選擇負責。
當然,這種情況也為教師帶來了更大的挑戰(zhàn),因為課堂不再是“一言堂”,他們對課堂的主導性也有所削弱,需根據(jù)學生的不同情況隨機應變。這同時意味著,老師之間需要更多的交流、合作,共同計劃課堂。以Thomas校長的話,就是要“讓學習、空間、老師之間都能聯(lián)系起來”。
這種教學空間在國內(nèi)算是新鮮事,但在國外其實已推行經(jīng)年,不少政府也撥出大量經(jīng)費為學校提供教室改造的資金。盡管如此,仍有不少國外的校長拒絕這一改變。一方面,相對于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而言,這種創(chuàng)新性的教學環(huán)境和教學模式畢竟還在實驗階段,缺少研究論證和實踐支持。另一方面,改變是一把雙刃劍,有很多潛在的問題。譬如,有一些國外教師指出,在這種環(huán)境下學習的學生,協(xié)作能力提高了,但整體的個人能力卻似乎下降了。
更大的挑戰(zhàn)是在老師身上。一方面,在這種空間內(nèi),教師的教學和決策的自主權被削弱,開放式教學會為教師帶來不安全感。另一方面,教學互相依賴,增加了溝通需求。老師之間該如何分享教學時間(如誰領導、誰跟隨,如何共同教學),以及如何分擔責任(評估、報告)等角色轉變和混亂。這中間還可能遇到不同的問題,教師會不會有不同的教育哲學?這樣的安排是否能善用課堂時間?學生能否在緊湊的時間內(nèi)掌握他們應當學習的知識?是否會有學生無所事事?性格較害羞的學生會不會較吃虧?這些都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克服。
當然,它的好處也是明顯的。這種環(huán)境下,教師可以靈活利用教學時間,也可以在各種學習環(huán)境中了解學生優(yōu)勢。教師可以更多地反思個人和集體教學實踐,提高集體專業(yè)知識,增加同事互動,減少疏離感。同時,教師的關注點也可能從“如何控制這些孩子”變?yōu)椤叭绾胃纳莆业慕虒W方法”,這些對學生而言都是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