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自考生學習動力問題與對策研究

      2018-05-08 10:53李廣道
      成人教育 2018年3期
      關鍵詞:學習動力策略

      李廣道

      【摘 要】學習動力是自考生維持學習活動的心理因素。實地調研發(fā)現(xiàn),一些自考生存在學習動力不足的問題。政府、高校、助學機構、社會和學員等方面都存在著一些制約學習動力的因素,應采取綜合策略來激發(fā)和增強自考生的學習動力。

      【關鍵詞】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自考生;學習動力;策略

      【中圖分類號】G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794(2018)03-0030-04

      學習動力是自考生進行學習活動的推動力量。探明自考生厭學的表癥、原因,尋求解決厭學的根本性措施,重建自考生的學習動力機制,具有現(xiàn)實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一、自考生學習動力的價值

      學習動力是指引起與引導自考生學習活動的心理傾向,充足的學習動力可以維持、調節(jié)、強化自考生的學習活動。學習動力的大小、強弱關系著自考生的學習效果、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關系著自考生成才的速度,也關系著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的科學發(fā)展。

      學習動力是一個復雜的心理傾向性結構,具有多層次、多類型、多因素的結構特征。學習動力根據(jù)強度分為強動力、中動力和弱動力。學習動力根據(jù)來源分為內部動力和外部動力。內部動力根據(jù)構成因素分為目標動力、興趣動力和意志動力。外部動力根據(jù)構成因素分為政策動力、專業(yè)和課程動力、助學支持動力、社會環(huán)境動力等。

      二、自考生學習動力問題調研

      筆者對自考生的學習動力進行了調查,發(fā)放了《自考生學習動力現(xiàn)狀調查問卷》。在鄭州、洛陽和開封市等地發(fā)放問卷700份,回收659份,其中有效問卷588份。

      1.學習動力強度數(shù)據(jù)

      “你的學習動力強度”的調查中,主張“很強”的為14.97%,主張“比較強”的為17.35%,主張“一般”的為34.18%,主張“比較弱”的為25.34%,主張“無動力”的為16.50%。數(shù)據(jù)表明,大部分自考生學習動力較強,也有部分自考生學習動力不足。

      2.學習目標數(shù)據(jù)

      “你的學習目標如何”的調查中,主張“崗位需要”的為65.97%,主張“知識更新”的為78.06%,主張“興趣愛好”的為60.20%,主張“個人發(fā)展”的為83.16%,主張“充實生活”的為67.86%,主張“證書文憑”的為45.75%。數(shù)據(jù)表明,大部分自考生為了適應崗位、知識更新、個人發(fā)展和興趣愛好而學習,也有部分學生為了證書文憑而學,功利色彩濃厚。

      3.學習興趣數(shù)據(jù)

      “你的學習興趣如何”的調查中,主張“我對專業(yè)學習很感興趣,愿意主動學習”的為14.63%,主張“我對專業(yè)學習比較感興趣,比較主動學習”的為17.34%,主張“我對專業(yè)學習感興趣,想學習”的為33.67%,主張“我對專業(yè)學習不感興趣,不想學習”的為25.85%,主張“我對專業(yè)學習很反感,一點也不想學習”的為17.00%。數(shù)據(jù)表明,一些自考生學習興趣比較低,專業(yè)學習興趣缺失。

      4.學習意志數(shù)據(jù)

      “你的學習意志如何”的調查中,主張“我學習很努力,能夠克服各種學習困難”的為11.05%,主張“我學習比較努力,能夠克服一些困難”的為15.99%,主張“我學習努力,能夠克服學習困難”的為31.80%,主張“我學習不努力,一些學習困難克服不了”的為25.00%,主張“我學習不努力,學習任務無法完成”的為16.16%。數(shù)據(jù)表明,自考生學習意志分化比較嚴重,部分自考生學習意志較差,不能克服學習困難。

      5.政策認知數(shù)據(jù)

      “目前自學考試政策如何”的調查中,主張“非常認可”的為12.24%,主張“比較認可”的為15.65%,主張“認可”的為32.31%,主張“不認可”的為26.36%,主張“非常不認可”的為17.86%。數(shù)據(jù)表明,自考生在國家政策上認識分化比較嚴重,部分自考生認為國家政策上有比較大的偏差,教育不公平現(xiàn)象突出。

      6.專業(yè)與課程認知數(shù)據(jù)

      “主考高校的專業(yè)設置、課程設置和實踐教學活動如何”的調查中,主張“非常認可”的為16.67%,主張“比較認可”的為15.31%,主張“認可”的為34.86%,主張“不認可”的為24.66%,主張“非常不認可”的為15.31%。數(shù)據(jù)表明,自考生在社會助學認識上分化比較嚴重,部分自考生對主考高校的做法不夠滿意,影響了其學習動力。

      7.助學效果認知數(shù)據(jù)

      “社會助學機構的助學內容、手段、方式如何”的調查中,主張“非常認可”的為14.28%,主張“比較認可”的為14.46%,主張“認可”的為29.76%,主張“不認可”的為28.91%,主張“非常不認可”的為12.59%。數(shù)據(jù)表明,自考生在社會助學認識上分化比較嚴重,部分自考生對社會助學感到滿意,而部分自考生對社會助學感到不滿意。

      8.社會環(huán)境認知數(shù)據(jù)

      “當前的社會政治、經濟、就業(yè)等環(huán)境對你學習的影響如何”的調查中,主張“非常認可”的為11.90%,主張“基本認可”的為13.27%,主張“認可”的為33.84%,主張“不認可”的為23.30%,主張“非常不認可”的為15.65%。數(shù)據(jù)表明,自考生在社會大環(huán)境認識上分化比較嚴重,一些自考生認為社會環(huán)境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而一些自考生認為當前的社會環(huán)境不利于自考生的積極學習。

      9.學習質量數(shù)據(jù)

      “你目前的學習質量如何”的調查中,主張“很好,很滿意”的為14.97%,主張“比較好,比較滿意”的為16.84%,主張“可以,滿意”的為34.01%,主張“不好,不滿意”的為25.34%,主張“很不好,很不滿意”的為17.17%。數(shù)據(jù)表明,自考生由于學習動力的差異性較大,學習質量參差不齊,自身滿意度差別很大。

      三、自考生學習動力不足的原因

      1.教育公平不足,歧視現(xiàn)象突出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作為一種教育制度和考試制度,在與普通高等教育、職業(yè)教育的競爭發(fā)展中一直處于比較邊緣的地帶,無法獲得公正平等的社會支持。[1]各種教育形式自成體系,相互溝通不夠,限制了一些自考生學習形式、學習內容和學習方式的選擇自由。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學歷文憑雖然有與其他教育文憑法律名義上的平等權,然而社會實際認可度較低,自考生在應聘崗位、工作晉升、工資待遇等方面常常受到不公正、不平等的待遇。這種社會歧視壓制了自考生參加自學考試學習的積極性。

      2.主考高校課程內容失當,實踐考核流于形式

      一些高校自學考試專業(yè)標準參照普通高等教育標準制訂,追求高深理論、學術研究能力,不考慮社會自考生的職業(yè)特點和生活實際。一些課程建設上強調理論的系統(tǒng)性,理論知識往往過時陳舊,忽視技能和實踐,忽視獨立思考和創(chuàng)新?;诮y(tǒng)一考試命題的方便性,不同高校、不同專業(yè)往往使用相同的自學教材,自學教材更新速度過慢。[2]

      一些高校對自考生的職業(yè)技能訓練重視不夠,效果不好。雖然有的專業(yè)要求自考生進行實踐操作,然而由于辦學條件差、實驗儀器設備少、經費少等客觀因素,導致訓練不夠,考核流于形式。

      3.助學機構條件差,助學效果參差不齊

      主考高校因政策規(guī)定不能從事所考專業(yè)社會助學工作,而一些民辦高校和社會培訓機構因辦學條件相對較弱不能勝任社會助學工作,一些助學機構為了自身的經濟利益,在招生階段花氣力宣傳招生,而當生員招來后卻亂收費、減少經費開支。

      一些助學機構故意壓縮正常的助學時數(shù),該開的課程盡量少開,該上的課堂輔導盡量少上。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專職教師較少,一些受聘的兼職教師缺乏教學經驗,助學能力較低,講課水平不高,照本宣科,助學質量不高。

      4.學習主動性不足,意志薄弱

      一些自考生剛剛走出校門,步入社會,學習規(guī)劃意識缺失,不理解學習的重要性,無學習緊迫感。一些自考生專業(yè)認同感低,對專業(yè)學習不感興趣,不知曉專業(yè)的特點和學習要求。

      一些自考生不會制訂學習計劃,沒有執(zhí)行學習計劃的意志力,常常是得過且過。一些學員獨立意識差,意志力弱,易受外界的不良影響,熱衷學習外的社交活動、休閑活動。

      5.社會環(huán)境浮躁,社會認知度偏低

      目前的社會比較浮躁,部分自考生學習動機功利化,有著不勞而獲的思想,想盡快拿到文憑。一些自考生存在混文憑及格思想,應付助學、作業(yè)、考試,學習不用心。

      由于社會宣傳等因素的制約,自學考試社會認知仍然偏低,不少用人單位、社會群眾對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的感知較少,理解不足。

      四、激發(fā)和增強自考生學習動力的策略

      1.完善終身學習政策,體現(xiàn)教育公平

      政策是自學考試科學發(fā)展的重要力量。自學考試工作要加快國家層面的頂層法制建設和制度規(guī)范建設,對自學考試主辦高校和社會助學機構作出明確的行為規(guī)定,使自學考試合法、合規(guī)發(fā)展。

      給予自考生平等的社會地位。社會對自學考試證書文憑的使用要采取一視同仁的態(tài)度,取消對自學考試證書文憑的制度性歧視性規(guī)定。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與普通高等教育、職業(yè)技術教育、成人高等教育應具有一樣的社會地位,自考生應在崗位、考核、晉升、工資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

      課程互認和學分轉換制度應加快實施。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和成人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職業(yè)教育之間只有實現(xiàn)課程互認和學分轉換,終身教育立交橋體系才可能成為現(xiàn)實。國家應當建立國家課程學分庫,建設國家課程標準體系,對每門課程的培養(yǎng)目標、學時、知識要求、能力體現(xiàn)等進行細化要求,并量化賦值,使各種教育形式之間實現(xiàn)學習成果對接。各類學生所接受的不同類型教育形式,可以對照國家課程學分庫的標準體系,獲得相應的學習成果認定和學分積累。

      2.把握市場走向,創(chuàng)新專業(yè)、課程體系

      高校應深刻認識自學考試的重要性,配備專門的機構和人員,配備必要的辦公條件。自考考試需要的教室、辦公條件應在學校內統(tǒng)一規(guī)劃。教學所需要的實驗室和實驗場地、儀器設備等教學設施應在學校內統(tǒng)一調劑。教學所需要的師資,特別是專業(yè)師資應加強配備,教學支持服務應到位。

      進行學習需求分析,科學設置專業(yè)。學??梢酝ㄟ^問卷、調查、訪談等方式,了解學員的知識背景,了解學員繼續(xù)學習的個性需求,并以此確定課程結構、教學方式和評價方式,打造學員學以致用的教學方案。自考生在社會里承擔著勞動者、父母等責任,這樣的社會角色決定了自考生是為勝任多種角色而學習。自考生的學習是一種問題導向式學習,學習目標是解決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是一種學以致用、即學即用的學習。設置專業(yè)的培養(yǎng)目標,不能定位于精英人才和拔尖人才,而是社會大眾人才。專業(yè)設置要反映高等教育大眾化的客觀現(xiàn)實,根據(jù)人才市場需求和自考生實際,定位于應用型、技能型、創(chuàng)新型、復合型的大眾化人才培養(yǎng)目標,培養(yǎng)基礎理論知識和核心職業(yè)技能兼?zhèn)涞摹斑m用落地”人才。

      調整課程體系,優(yōu)化課程內容。在確定教學內容時應充分考慮自考生的職業(yè)進展、個人發(fā)展、生活需要等方面的實際需求,強調教學內容的實用性。自考生的職業(yè)崗位需要什么知識、技能,就應講授什么知識、訓練什么技能,體現(xiàn)教學內容的職業(yè)化、生活化、前沿化特點。應適當減少公共課、理論課的比重,適當增加技能課、實踐課的比重,讓自考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學習更多的實用知識。教學中應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強調實驗、實踐和實際操作的實踐課程內容。高校教師在教材編寫方面具有顯著的知識優(yōu)勢、資源優(yōu)勢,可以組織自學考試教材的選題、編寫和出版工作。

      實踐性課程是培養(yǎng)自考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訓練實踐技能的必考課程。實踐性課程的考核應注重測量自考生運用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實踐技能。主考高校應積極探索適合本校專業(yè)和學科特點的實踐方式、考核辦法。實踐教學可以采取集中實踐和分散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實踐前,應進行動員培訓,使自考生明確實踐目的、實踐內容和實踐要求;實踐中,注意培養(yǎng)自考生的獨立完成任務、人際合作和溝通、語言表達、動手操作等基礎能力;實踐考核中,應將終結性評價與形成性評價、靜態(tài)評價與動態(tài)評價、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結合起來,考核應科學、合理。

      3.加強助學條件建設,提升助學質量

      社會助學是連接國家考試和個人自學的紐帶,自考生學習效果如何,社會助學是一個重要因素。社會助學機構數(shù)量應增加,助學效果應提高,滿足自考生的學習愿望。

      經濟利益不是社會助學機構舉辦教育的主流思想,社會助學機構要把自學考試納入機構的發(fā)展規(guī)劃,保障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教學所需的教學場地和教學設施。助學所需要的師資,特別是專業(yè)師資應加強配備,教學支持服務應到位。

      認真助學,提高助學質量。助學是教師的根本任務,教師應保質保量地完成各種助學教學任務。教師應分析自考生的知識基礎和學習需求,確定助學目標;教師應認真?zhèn)湔n,把握助學的重點和難點;教師應精講課程內容,使自考生理解教學內容;教師應查漏補缺,促進自考生的進步;教師應與自考生雙向互動,共同成長。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善于把握助學的主動權,激勵自考生學習欲望,引導自考生積極學習。

      科學管理可以提升教師的教學動力。社會助學機構應建立教學制度保障體系,構筑教學實時監(jiān)控機制和反饋機制。社會助學機構應實施教師聘任制度,優(yōu)先選聘符合條件、教學質量好的教師。社會助學機構應檢查、抽查教師備課、上課、輔導、作業(yè)批改、考試等情況,及時了解教師教學情況,對教學中的問題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解決。對教學效果不好、自考生不滿意的教師,應及時調整。助學機構應打造教學名師,提高教師的社會知名度。

      建設網絡助學平臺是緩解自考生工學矛盾的重要措施。社會助學應實行面授助學和網絡助學相結合的混合助學模式。網絡助學平臺應有網絡課程、遠程教學、教務管理、開放論壇等學習支持功能,網絡平臺建設可以采用自主開發(fā)、合作開發(fā)、委托開發(fā)、引進等多種建設模式。助學機構在繼續(xù)發(fā)揮面授輔導作用的同時,應著重加大網絡助學平臺的開發(fā)力度,推出更多適合自考生學習的數(shù)字課件,并充分利用網絡教育平臺讓自考生接受遠程輔導。

      4.提高學習認同感,鼓勵自我導向學習

      進行專業(yè)意識教育,增強專業(yè)認同感。自學考試是自考生獲得知識、增加能力的重要途徑,獲得文憑并不是自考生核心的目標。只有知識和能力獲得了發(fā)展,自考生的職業(yè)進展、個人發(fā)展才有了更牢靠的保障。專業(yè)意識和專業(yè)認同感加強了,自考生才能轉變學習態(tài)度,才能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學習中來。

      加強學習目的教育,合理規(guī)劃學習計劃。明確的學習目的是自考生重要的學習動力來源。自考生只有清晰自己的職業(yè)進展目標、生活目標、終身學習目標,才能增強學習自覺性。教師應引導自考生制訂學習規(guī)劃并提供必要的咨詢和幫助。學習規(guī)劃應科學、合理,具有可操作性。自考生應主動克服環(huán)境干擾、時間不足、工作忙碌等學習障礙,堅持學習信念,不斷實現(xiàn)既定的學習目標。

      自考生應實施自我導向學習模式。教師的作用在于調動自考生的學習積極性,并引導學習的基本方向。自考生應設計適合自己的學習目標,并圍繞學習目標而學;應調整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節(jié)奏,騰出更多的時間去學習;應克服懶惰情緒,保持學習毅力;應調整學習方式,提高學習效率。

      5.凈化社會環(huán)境,倡導終身學習理念

      終身學習理念應成為社會主流思潮。自考生堅持學習正是公民終身學習的具體體現(xiàn),也是學習型社會理念在個人身上的具體表現(xiàn)。浮躁的心態(tài)是個別現(xiàn)象,自考生應堅持終身教育、終身學習的理念,在學習型社會建設中保持進取意識。

      教育行政部門加強對自學考試的管理與評估檢查。教育行政部門應定期進行高校自學考試專業(yè)評估,并隨機抽查社會助學機構的教學、管理和收費情況,處理不規(guī)范行為。

      自學考試的社會認知應加強普及。自學考試制度是個人自學與全民終身學習相貫通、社會助學與社會開放教育相貫通、國家考試與國家學習成果鑒定相貫通的教育制度,在學習型社會建設歷程中有著巨大的適應能力。[3]報紙、網絡和電視等社會各種媒體應加大宣傳力度,宣傳優(yōu)秀的自考生、教師和助學機構的典型事跡,強化廣大民眾的社會知曉度。

      【參考文獻】

      [1]朱海洋.高等教育大眾化背景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研究[D].福州:福建師范大學,2011.

      [2]謝清理.高校自學考試主考權問題探究[J].成人教育,2016(7):64—68.

      [3]李中亮.自學考試政策的衍變和修改建議[J].中國考試,2014(8):22—28.

      猜你喜歡
      學習動力策略
      基于“選—練—評”一體化的二輪復習策略
      例談未知角三角函數(shù)值的求解策略
      我說你做講策略
      高中數(shù)學復習的具體策略
      高職學生學習動力狀況調查報告
      物理探究性學習課堂的構建策略研究
      激發(fā)國防生學員學習動力的思考
      激發(fā)和提高高中生數(shù)學學習動力的技巧
      思想品德教學中對學生主體意識的挖掘
      高職學生學習動力缺失的因素及對策研究
      昆山市| 澄城县| 桃江县| 马鞍山市| 曲周县| 水富县| 龙岩市| 乌什县| 天水市| 高安市| 白河县| 山阴县| 江都市| 海南省| 镇原县| 普定县| 石河子市| 阜新市| 绥宁县| 恩施市| 衡山县| 资兴市| 松滋市| 静宁县| 修武县| 新竹县| 镇沅| 武清区| 花莲市| 刚察县| 金塔县| 永安市| 思茅市| 平果县| 邳州市| 深州市| 永寿县| 永州市| 甘谷县| 武邑县| 五指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