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霞
怎樣才能讓孩子愛上讀書?我想,興趣是首要的,會讀是重要的。
引領孩子建立閱讀興趣,首先你要做看書的父母。有的父母自己就沒有讀書的習慣,回到家中不是看電視打發(fā)時間,就是抱著手機或者電腦游戲消遣,這樣的環(huán)境如何能讓孩子養(yǎng)成讀書的習慣?如果想讓孩子愛上讀書,做父母的首先要喜歡讀書,至少要有看書的習慣。在家中安置書架和書櫥,定期購買一些有益的書來看,家庭里能經(jīng)常以書中的內(nèi)容為話題進行聊天,久而久之,孩子受到熏陶,自然而然地就去看書了。
而當孩子參與到讀書中,就可以親子共讀。親子共讀,是指在家庭中大人與孩子一起閱讀。這其實是一種依托閱讀而實施的家庭教育形式,不僅僅為孩子們開辟了溫馨的閱讀樂園,從而開發(fā)閱讀潛能,提升孩子的個人閱讀能力,更是建構(gòu)了親密的親子關(guān)系,這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有極大的有益影響。同時有了家長的參與,孩子讀書的“時”、“量”和“質(zhì)”也就有了保證。
共讀的方式很多,可以是孩子讀給大人聽,也可以是大人讀給孩子聽;可以是讀同一本書,也可以是相關(guān)聯(lián)的兩本,還可以互相提問、討論、尋找答案;還可以表演出來,甚至做成手工,或者去驗證書中的內(nèi)容。讀書的形式可以多樣而富有創(chuàng)造性,這樣才會使孩子生出新奇感,而興趣更加濃厚。
讀書的環(huán)境也很重要,家里最好有固定的書房。若是條件限制,可以用一兩個簡易書架,幾個色彩鮮艷的墊子,組成溫馨的讀書角。若是家附近有圖書館或者書店,也是很好的閱讀地點。到圖書館或者書店去讀書,也要形成習慣,可以相對固定在周末或者孩子大人都比較有閑暇的一天,在公共地點讀書,這樣特別有氣氛,更容易讓孩子受到感染。
習慣的養(yǎng)成需要時間,所以帶領孩子讀書,也需要堅持,有規(guī)律。每天晚上固定的時間段固定的時長用來讀書,久而久之讀書就成了生活的一部分,最終達到讓孩子愛上閱讀,能自覺獨立的閱讀。
當孩子有了閱讀的興趣和習慣,就要教孩子學會讀書。首先要學會選擇和甄別。我們有責任教會孩子遴選出自己喜愛的、適合的有營養(yǎng)的書籍。選擇書籍時應該理性。提醒孩子問問自己:我選這本書的目的是什么?我喜歡這本書的主題嗎?粗粗瀏覽一下,我能否通過閱讀思考理解這本書的內(nèi)容?如果這幾項都能肯定,那這本書就是適合你的。
在讀書時,要帶著問題去讀書,也就是要達到選書時的目的:我想從這本書中收獲什么?讀書的過程不要追求速度,要學會品味和遷移。做讀書的有心人。從書中發(fā)現(xiàn)有意思有內(nèi)涵的地方,細細琢磨。也可以由此向外拓展,比如這本書提到了一首詩,不妨找來這首詩,認真讀讀,揣摩用在這本書里的作用,你自己對這個有什么看法。這樣的關(guān)聯(lián)閱讀,會使得閱讀深入而且閱讀視野廣闊,有利于形成自己獨一無二的閱讀體會。
閱讀是個性化的行為,是用心靈與文本對話,與作者的精神對話。通過閱讀,使得孩子能向往美好的世界,追求真善的本質(zhì),關(guān)注人類、自然、社會的命運,激發(fā)對未來的想象,從而煥發(fā)永恒不息的探索精神和創(chuàng)造欲求。愿每一位父母都成為孩子閱讀的領航人,引領孩子與良書為友,肯讀、愛讀、會讀,讀深、讀懂、讀透,在閱讀的海洋中,揚帆遠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