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佛慈禪師《蜜蜂頌》及其異代和作略論

      2018-05-10 09:17:59李葦杭李小榮
      關鍵詞:語錄禪師嘉興

      李葦杭 李小榮

      (福建師范大學, 福建福州 350007)

      蜜蜂很早就成為我國先民的關注對象,《詩經(jīng)·周頌·小毖》所說“莫予荓蜂,自求辛螫”,[1]本意是在告誡世人不要隨意激怒蜜蜂,否則就會招致毒螫,自找苦頭。后來儒家由此而賦予蜜蜂的各種政治寓意或道德評判(如比喻小人奸臣之類),其手法,在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之經(jīng)典中同樣可見。[2]尤其在18世紀以來的西方文學史上,還產(chǎn)生了好幾部頗富爭議和影響的作品,如荷蘭伯納德·曼德維爾(1670-1733)的《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3]和美國女權主義者西爾維亞·普拉斯(1932-1963)的《蜜蜂組詩》[4]等。換言之,小小蜜蜂的吟唱,竟然穿越古今,橫貫中外,依然回響在我們的耳際,讓人有無限的遐想。它實在是古今文學演變與中外文學比較領域的一個值得剖析的個案。不過,筆者限于學識,現(xiàn)僅以南宋初佛慈禪師《蜜蜂頌》及其后代唱和詩為主,略作梳理如次。

      一、佛慈禪師《蜜蜂頌》及其和作

      在中國禪宗詩歌史上,較早吟詠蜜蜂者是中唐伏牛自在禪師(741-821)的《三傷頌》(其三)“傷嗟造蜜蜂”;[5]較早用組詩形式寫蜜蜂者,是江西詩派“三僧”之一的鄧州香嚴倚松如璧禪師(1065-1129,俗名饒節(jié),字德操,派屬云門宗;另兩位是祖可、善權)的《蜜蜂頌四首》,并且他在第三首直接使用“禪”字,說“禪流不用窺門戶,卻怕針鋒著面門”。[6]而后世影響最大的組詩,當屬天封佛慈禪師的《蜜蜂頌》(五首),它們雖然一度失傳,但發(fā)現(xiàn)之后不久就引起較大的轟動,清初順治年間,和作的著名禪師有十多位。

      關于《蜜蜂頌》(五首)的發(fā)現(xiàn)經(jīng)過,清初臨濟宗高僧悟進(1612-1673)所說《芥庵進禪師語錄》卷九《和宋天封佛慈禪師〈蜜蜂頌〉》序中有較詳細的交待,序曰:

      予庚寅春移梅,次掘深土,得斷碑半截,洗閱蝌額,有“天封佛慈禪師法語”八字,勒《示語》一篇,并《蜜蜂頌》五首,款識“紹興己未長至日,華頂支離叟書,遺祖照顏侍者”。予乃恍然曰:此地五百年前事彌露矣。即置之法堂,及稽《燈傳》,佛慈為圜悟嗣。又考《真歇了塔銘》,了曾祖照會中首眾。洵知二老出世,開法金明,非小緣也。適子谷蔡居士覷見,力請表揚,因述緣起,并勉賡和。順治乙未春悟進識。[7]

      據(jù)此可知,佛慈《蜜蜂頌》作于紹興己未(即紹興九年,公元1139年)長至日(指農(nóng)歷夏至日或冬至日)或稍前,“庚申”則指順治七年(1650),其時距《蜜蜂頌》刻成碑文已過去511年之久。序中又說佛慈“為嗣圜悟”,則知其師為臨濟宗楊岐派高僧克勤禪師(1063-1135)。“真歇了”,指兩宋之際曹洞宗的高僧真歇清了(1088-1151),其最終嗣法于丹霞子淳(1064-1117)。[8]政和三年(1113),[9]清了入侍祖照(?-1123);宣和三年(1121)擔任長蘆寺首座;宣和四年(1122)七月至建炎二年(1128)六月,正式住持長蘆寺。“會中首眾”,當指清了于宣和三、四年間任長蘆寺首座之事?!白嬲疹伿陶摺敝邦伿陶摺?,事跡不詳,但他與清了一樣,都曾任祖照禪師的侍者。若結(jié)合《芥庵進禪師語錄》卷二“上堂”之語云“佛慈老漢立宗旨建法幢于范蠡湖上,可謂嘔心吐膽,救時救弊。雖然,卻被顏侍者看破,只如道古人未到處著眼,汝等作么生”[10],則知他和佛慈有過交集,時代或略晚于佛慈。

      雖然佛慈法脈出于臨濟宗楊岐派,但其《蜜蜂頌》卻被曹洞宗的禪師刻成碑文,這說明當時禪宗各宗派之間的交流相當頻繁,思想差別也不是涇渭分明?!睹鄯漤灐吩髟唬?/p>

      千花蕊上刺香時,百草頭邊得意歸。一竅透穿通活路,游絲無礙去來飛。

      風光占盡作生涯,鬧合門前趁晚衙。君看不期而自信,兒孫整整世其家。

      桶底遭君打脫時,從前活計頓拋離。超然不戀舊巢窟,空有層層釀蜜脾。

      老□□□閉刳桐,向上仝參一竅通。禪者不須窺戶牖,針鋒札著面皮紅。[11]

      它們被悟進禪師發(fā)現(xiàn)后,順治十二年(1655)春,在居士蔡子谷的鼓勵推動下,由此掀開了一場前后持續(xù)時間較長的唱和活動。茲把主要作品列表,見表1:

      表1:清初《蜜蜂頌》唱和詩一覽表

      續(xù)表

      作者宗派歸屬作品名稱及數(shù)量創(chuàng)作時間出處真智(1622-1677)臨濟宗《和金明宋天封佛慈禪師〈蜜蜂頌〉五首》不詳[14]《嘉興退庵斷愚智禪師語錄》卷下,《嘉興藏》第29冊,第787頁上-中欄通門(1599-1671)臨濟宗《和南宋天封佛慈禪師〈蜜蜂頌〉》,20首不詳《牧云和尚嬾齋別集》卷七,《嘉興藏》第31冊,第586頁中欄-587頁上欄玄符(尼,生卒年不詳)臨濟宗《蜜蜂頌》(和宋天封佛慈禪師,原韻),5首不詳《靈瑞禪師喦華集》卷四,《嘉興藏》第35冊,第755頁上欄真衍(1621-1677)臨濟宗《和宋天封佛慈禪師〈蜜蜂頌〉原韻》,5首不詳《蘇州竹庵衍禪師語錄》卷下,《嘉興藏》第36冊,第87頁上欄機如(1632-?)臨濟宗《和宋天封佛慈禪師〈蜜蜂頌〉》,5首不詳[15]《古林如禪師語錄》卷四,《嘉興藏》第36冊,第104頁上欄智操(1626-1688)曹洞宗《蜜蜂頌》(和宋天封佛慈禪師韻),5首不詳《寒松操禪師語錄》卷十七,《嘉興藏》第37冊,第631頁中-下欄圓法(?-1669)臨濟宗《和天封〈蜜蜂頌〉五和》,25首順治十二年(1655)春《三塔主峰禪師語錄》,《嘉興藏》第38冊,第404頁下欄-405頁上欄東巖(1623-?)臨濟宗《和宋天封佛慈禪師〈蜜蜂頌〉》,5首順治十二年(1655)春《黃蓮東巖禪師語錄》,《嘉興藏》第38冊,第416頁中-下欄真雄(1634-?)臨濟宗《和宋天封佛慈禪師〈蜜蜂頌〉》,5首順治十二年(1655)春《大悲妙云禪師語錄》卷六,《嘉興藏》第38冊,第471頁下欄陸瑛(法名真和,1611-?)臨濟宗《和宋天封佛慈禪師〈蜜蜂頌〉》《又和》,共10首順治十二年(1655)春[16]《調(diào)實居士證源錄》,《嘉興藏》第38冊,第483頁上-中欄靈章蘊(生卒年不詳)臨濟宗《蜜蜂》,存1首[17]不詳《禪宗雜毒?!肪砹秴d續(xù)藏》第65冊,第87頁中欄

      統(tǒng)觀上表,可見包括悟進在內(nèi),禪宗語錄所載清初和唱佛慈《蜜蜂頌》之作,至少存有191首。從形式言,無論單組(5首為1組)、多組(或作10、15、20、25、60首),各組每一首最后一句的韻腳用字及排序,絕大多數(shù)同于佛慈禪師原作的“飛、家、脾、當、紅”(次序不一者,僅真衍和作,其各首末句韻腳是“飛、當、家、脾、紅”);從宗派言,基本上是臨濟宗,而且,不少作者有師徒關系。此外,當時參加唱和的居士也不少,除了表中所列陸瑛之外,還有悟進《和宋天封佛慈禪師〈蜜蜂頌〉》序中所說的蔡子谷居士[18]以及周蓮齋居士(法名真潔)[19]等,可惜后兩位的作品早已佚失不存。

      佛慈《蜜蜂頌》組詩重見天日之后,除引發(fā)時人整組逐首的唱和熱情外,也有其他方面的影響:一者原作第一、第三兩首被迦陵性音(?-1726)于康熙五十三年(1714)重新輯入《禪宗雜毒?!肪砹懊鄯洹闭?,[20]由此方便了修道者參究“蜜蜂”禪。二者有的禪師雖然不是與佛慈唱和,其構(gòu)思立意,卻和佛慈原作有著某種內(nèi)在的聯(lián)系,如徹生(1634-?)的《密(蜜)蜂頌十首》[21]即如此。

      二、異代相和時“蜜蜂”寓意之流變

      清初順治年間以悟進禪師為首的數(shù)十人對南宋初期佛慈禪師《蜜蜂頌》的唱和之作,總體說來,是異代相和。而時代變異,自然使“蜜蜂”(含相關意象)的寓意也隨之變化,相對佛慈而言,清人之作,既有繼承,又有新變。但佛慈的《蜜蜂頌》,從整體結(jié)構(gòu)、修辭手法和語典運用方面看,它們又與前述北宋末期云門宗詩僧如璧(饒節(jié))的《蜜蜂頌》大同小異。后者有云:

      不辭傾倒為君甜,只要教君脫舊粘。眨上眉毛還蹉過,莫令唇齒帶廉纖。

      非但桃花與杏花,萬家春色總吾家?;氃旎療o人會,月落空庭竹影斜。

      三尺刳桐表里渾,個中特地好乾坤。禪流不用窺門戶,卻怕針鋒著面門。

      渠家世代惡兒孫,激箭機鋒不易親。鬧處逢人遭一札,可憐多少負恩人。

      饒節(jié)《蜜蜂頌》撰出的具體時間,已不可詳考,大致作于崇寧二年(1103)其祝發(fā)出家至建炎三年(1129)四月入滅的26年之間,[22]這顯然要早于佛慈之作的紹興九年(1139)。佛慈與如璧的《蜜蜂頌》,兩者相同之處主要有:(1)在整體結(jié)構(gòu)上,都是以蜜蜂尋香采蜜為主線來貫穿全篇;(2)都用擬人手法寫蜜蜂,并把它作為修禪者的參照物,只不過饒節(jié)是第三首第三句直接點出“禪流”云云,佛慈則在第五首第三句,但二人所用句式及其句意毫無區(qū)別,都含有強烈的警示之意;(3)所用同一語典有“兒孫”“刳桐”“遭一札”“針鋒”等。當然,二人之作也有不同點,比如:佛慈全篇語氣更加自信,擔當?shù)囊馕陡鼭夂裥?,還用了如璧沒有的意象像百草、晚衙之類,尤其“晚衙”系從“蜂衙”分化而來。北宋蔡卞(1048-1117)即說:“蜂有兩衙應潮,其主之所在,眾蜂為之旋繞如衛(wèi),誅罰征令絕嚴,有君臣之義?!盵23]周紫芝(1082-1155)所作《蜂衙賦》,便對群蜂早晚簇擁蜂王出行的場面進行了形象描摹。南宋鄧深《遣興次韻》“可憐蜂子尊王意,每到衙時似趁班”[24]所述“蜂衙”場景,亦十分生動。蜂衙可以分成早衙、晚(暮)衙兩班,劉恕(1032-1078)《題靈山寺》“早晚報衙蜂擾擾”、[25]陳宓(1171-1230)《次方詩境韻》“靜中剩得無窮味,笑看蜂衙早晚忙”,[26]都是一語(聯(lián))道盡“蜂衙”的兩種分類。更值得注意的是,蜂衙、早衙、晚(暮)衙等表示蜜蜂出行的比喻性詞匯,佛典漢譯時從未用過,它們純?yōu)橹型猎姼璧墓逃幸庀?,此在兩宋詩詞極其常見。而佛慈,算是把蜂(晚)衙意象引入詠蜂偈頌的第一位禪師。[27]此外,佛慈所用禪語數(shù)量更多,也更有特色和包容性,像“一竅(通)”出現(xiàn)于第一首和第五首,它闡揚了“一竅通百竅”的禪理。佛慈之師克勤在《碧巖錄》卷4第36則公案中便評唱說:“不見云門道:直得山河大地,無纖毫過患,猶為轉(zhuǎn)物,不見一切色,始是半提,更須知有全提時節(jié)、向上一竅,始解穩(wěn)坐。若透得,依舊山是山、水是水,各住自位,各當本體?!盵28]“云門”,指云門宗的創(chuàng)立者文偃禪師(864-949)。饒節(jié)(如璧)作為云門宗傳人(云門八世孫),沒有襲用自家法門,倒是臨濟宗楊岐派弟子的佛慈活學活用了,第五首“向上仝參一竅通”一句,便從“向上一竅”化出。而“向上一竅”,號稱云門中興的雪竇重顯(980-1052)在《宗門三印》(之三)中大加弘揚,說“印水印泥印空,衲子不辯西東。撥開向上一竅,千圣齊立下風”。[29]還有第三首之“桶底打脫”(又稱桶底脫、桶底脫落、脫底桶),亦與云門一系有關。據(jù)《雪峰義存禪師語錄》記載,雪峰義存(822-908,文偃之師)曾問其師德山宣鑒(782-865):“從上宗乘中事,學人還有分也無?”德山打一棒曰:“道甚么?”義存答曰:“我當時如桶底脫相似。”[30]后來禪林用“桶底脫”指毫無束縛、毫無疑惑的大悟之境。

      清初諸家與佛慈《蜜蜂頌》唱和時,無論單組唱和(一和)還是兩組及以上的唱和(再和、三和、四和、五和乃至十二和),其組織結(jié)構(gòu)、修辭手法、禪林用語,大多與佛慈原作保持一致。不過,由于每位禪師人生經(jīng)歷不一,在明清大變局之際,其政治態(tài)度有別,所以,在“蜜蜂頌”中寄寓的思想情感也不盡相同。舉例說來,唱和作品最多的道忞,其思想感情也最復雜。

      道忞《和天封佛慈祥〈蜜蜂頌〉》60首,可分成12組。其創(chuàng)作時間,大致在順治十六年(1659)九月至次年五月之間。依據(jù)主要有二:一者第11組詩曰:

      皇華簡命賦將時,遠募招搖入貢歸。豈比鑿空張博望,遼天只說泛槎飛。

      七金千子布天涯,井井官司各有衙。只奉一人敷密化,山河一統(tǒng)大唐家。

      君臣道合慶同時,彼稷何須嘆黍離??靶κ钻柷屦I客,采薇擬欲療荒脾。

      宅中圖大古稱光,吁咈嵒廊燮理忙?;忘S金充一國,華胥未易黑甜當。

      分官非放故居桐,帝化須教萬國通。最喜御園春色密,嵒臺處處匝千紅。

      道忞在明末清初遺民僧中,地位較特殊。作為號稱“臨濟正傳”密云圓悟(1566-1642)的法嗣,他被喜好禪宗的順治皇帝視作江南佛教的代表,故被征召入京。從順治十六年九月北行至次年五月獲準南返,道忞在京停留時間雖不足一年,卻與順治廣泛交流了宗教、政治、民生和文學藝術等方面的看法。[31]上引《蜜蜂頌》中“只奉一人”之“一人”,自然指順治皇帝;“山河一統(tǒng)”“君臣合道”“最喜御園”,重點在頌圣;“入貢歸”之“歸”,表明道忞即將南返;[32]堪笑“首陽”“采薇”云云,暗示自己本想保持遺民氣節(jié),然得新主知遇之恩,遺憾內(nèi)疚之時,又有欣慰之感。二者第八組第一首“錯過當機正是時,空山長自怨春歸。群芳收得先鳴鳺,雁帶秋聲任晚飛”,表面在說蜜蜂,其實暗喻自己奉詔入京之事?!扒铩弊终门c道忞出發(fā)時間相吻合。結(jié)合“入貢歸”,故知12組唱和詩當作于順治十六年秋九月至次年五月之間。

      道忞組詩,除了敘述其京城感受外,也兼追憶往事,比如第三組第四首“暗地傷人”云云,似指他與同門費隱通容之間的慘烈斗爭。[33]有時又在抒發(fā)故國之思,如第12組第三首“適當君國播遷時,中露難堪見瑣離。若教三春能寫怨,蜀魂啼血更傷脾”所用望帝啼血典故;或以忠臣屈原(字靈均)自比,如同組第一首所說“遮莫靈均忠未化,芳魂散作九天飛”。結(jié)合道忞后來所作《世祖章皇帝哀詞》(其三)之“間譚思廟長揮涕,因說嘉魚亟嘆忠?;菸疑耥氄芎?,堪嗟莫挽鼎湖龍”,[34]則知順治皇帝在道忞面前曾強烈地表達過對崇禎的追思與懷念。[35]所以,道忞此作并不犯忌??傊缽氪?0首《蜜蜂頌》,實以蜂自喻,寄托他極其復雜的思想感情。當然,由于篇幅更大,道忞之頌所用禪宗典故數(shù)量也遠超佛慈,如“頓悟華情”“浩浩紅塵”“白拈”“無毛鐵鷂”“伊蘭”“梅子”“逢場作戲”“尋枝摘葉”“出爐金彈”“銅頭鐵額”等,都是后者作品中沒有出現(xiàn)的。更為特殊的是,道忞作品,還使用了不少道教典故,如“奼女”“瑤臺”“步虛”“泛槎”等。

      把蜜蜂作為忠義形象來歌詠或自比者,在清初相關的唱和詩中相當普遍。如通賢《次佛慈禪師〈蜜蜂〉五韻》(其三)“義氣十分成一伙,人能如此快心脾”,通醉《和天封禪師〈蜜蜂頌〉》(其二)“一段精忠隸晚衙”,悟元《和天封佛慈禪師〈蜜蜂頌〉五首》(其四)“怪道天生真有義,不分彼此肯擔當”,陸瑛《又和天封佛慈禪師〈蜜蜂頌〉》(其二)“一番潦亂安邦后,始見當仁個作家”,等等,都贊頌了蜜蜂忠義愛國的高貴品格。尤其是不少禪師還借蜂王與群蜂“君臣道合”,反思明亡的深刻教訓。這些都是佛慈原作所欠缺的,是時代劇變使然,因為佛慈所處的南宋王朝,雖然經(jīng)歷過靖康之恥,卻未徹底喪失國土,還有江南之地可以容身。

      清初宗門之《蜜蜂頌》唱和,其思想情感也有超脫于社會政治之變者,他們基本上是以“蜜蜂”說禪事,如行舟、真本、真智、通門等人之作。有的偈頌,頗富禪趣,像真本《金明老人移梅掘深土,得斷碑半截,額有宋天封佛慈禪師〈蜜蜂頌〉五首,賡和原韻》后兩首:

      君看投窗昧已光,鉆研未透卻忙忙。驀然一轉(zhuǎn)翻身去,遍地清涼直下當。

      八面玲瓏絕比(此)桐,一絲不掛更神通?;仡^識得針鋒處,日出扶桑大地紅。

      第四首重點描述了悟前悟后境界之別,強調(diào)了頓悟的重要性。第五首好用比喻,如“一絲不掛”,比喻禪者應無所執(zhí)著、不受任何系縛;“針鋒處”,出自北涼曇無讖譯《大般涅槃經(jīng)》卷十所說“如針鋒處皆有無量諸佛”,[36]本喻不可思議之神力,此喻大小一如的空間觀念。

      再如通門《和南宋天封佛慈禪師〈蜜蜂頌〉二十首》第18首“摶取上方甘露食,中邊一味養(yǎng)人脾”之“中邊一味”,此語最早出自《佛說四十二章經(jīng)》之“佛言:人為道,猶若食蜜,中邊皆甜。吾經(jīng)亦爾”,[37]強調(diào)的是道無差別。雖說佛慈《蜜蜂頌》中未用此語,但北宋大詩人蘇軾“贈僧仲殊”之作——《安州老人食蜜歌》有云“恰似飲茶甘苦雜,不如食蜜中邊甜”,詩人自注:“佛云:吾言譬如食蜜,中邊皆甜?!盵38]后來,江西詩派用“中邊皆甜(一味)”論詩,如謝薖(1074-1116)《讀呂居仁詩》即謂:“探囊得君詩,疾讀過三四。淺詩如蜜甜,中邊本無二。”[39]南宋詩僧釋寶曇(1129-1197)《題劉夷叔詩稿后》又說:“蜜蜂于花似不薄,肥出兩股中邊甜?!盵40]所以,兩宋以降,蜜甜無中邊的觀點相當流行。

      少數(shù)和作,偶有用其他昆蟲進行對比者,如悟進《再和宋天封佛慈禪師〈蜜蜂頌〉》第四首“春來若處逞風光,豈似花間蝶戀忙”、真智《和金明宋天封佛慈禪師〈蜜蜂頌〉五首》(其三)“豈如迷蝶空游戀,留得甘甜蜜潤脾”,都是以蝴蝶來反襯蜜蜂偉大的利他主義精神。

      總之,清初順治年間的這些《蜜蜂頌》和作,大多浸染了作者自己的人生體驗,特別是道忞的60首“蜜蜂”詩,包孕了太多的歷史文化信息,可有專文再進行更深入的研討。

      三、余論

      禪宗詩歌已有千余年的創(chuàng)作歷程,她還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寫作傳統(tǒng),比如,在題材選擇上往往聚焦“漁父詞”“十二時”“山居”等。[41]蜜蜂作為詠物對象,雖然兩晉以降就有以之為題的詩賦(如郭璞《蜜蜂賦》、蕭綱《詠蜂》),但它飛進中土禪詩領域卻遲至中唐。前文所說伏牛自在《三傷頌》,歷史上評價甚高,謂“辭理俱美,警發(fā)迷蒙,有益于代”,[42]惜其歌詞文本僅存于敦煌藏經(jīng)洞,在北宋中期以后難以產(chǎn)生具體的影響;晚唐羅隱(833-909)的七言絕句《蜂》“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43]則是影響甚大的一首詠物之作,它本身與佛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44],禪師有引其句(后兩句)作為“法語”者,[45]然宗門偈頌僅引其名句或意引其大意,沒有唱和之作。如璧作為江西詩派中的禪僧,不但年輩比佛慈高,在當時及后世的詩名也遠超后者,然前者的《蜜蜂頌四首》,同樣無人與之唱和。何也?

      從前文所述,我們推斷,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出于寺院文化宣傳的需要,佛慈《蜜蜂頌》碑刻的發(fā)現(xiàn),帶給悟進極大的光榮感,因為它給為金明寺增添了厚重的歷史感;二是居士蔡子谷的積極組織,蔡子谷廣交禪林名宿,如表中所列唱和的禪僧,多數(shù)與他過往甚密。明末清初的居士佛教,十分發(fā)達,居士在刻經(jīng)、結(jié)社、教義闡釋等方面貢獻頗豐。調(diào)實居士陸瑛的著述,還收入了《嘉興藏》。

      說到宗門的異代和作,被追和對象主要是前代文學名家如陶淵明[46]等,或被認為是具有鮮明禪學思想特色的詩人如寒山(中、日、韓三國歷史上和寒山詩者,不勝枚舉)等,而像本文所說追和佛慈這類非著名禪師者的情況很少見。

      以悟進、蔡子谷為代表的僧俗兩眾,對南宋佛慈《蜜蜂頌》的異代唱和活動,僅存續(xù)于順治十二至十七年的短短幾年間,卻留下了近200首完整詩作,由此形成了一次詠蜂詩的小高潮,這在古代禪詩史上較為罕見。它雖然比不上禪宗“漁父”“山居”等經(jīng)久不衰的寫作傳統(tǒng),但作為禪宗詠物史上的一個特殊案例,依然有不少值得挖掘的地方。限于篇幅,就留待他文以俟來日吧。

      注釋:

      [1] [清]阮 元???《十三經(jīng)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600頁下欄。

      [2] 相關介紹,佛教方面,參見陳 明:《犍陀羅語譬喻經(jīng)中的“如蜂采華”源流》,載《印度佛教神話:書寫與流傳》,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16年,第372-387頁;基督教方面,參見趙榮臺、陳景亭:《圣經(jīng)動植物意義》,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3-24頁;伊斯蘭教方面,參見馬雁兵:《〈古蘭經(jīng)〉中的〈蜜蜂章〉與蜜蜂》,《中國穆斯林》2012年第6期。

      [3] 對該書的評述,參見韓加明:《〈蜜蜂的寓言〉與18世紀英國文學》,《國外文學》2005年第2期。

      [4] 朱新福、林大江:《從“蜜蜂世界”看女權運動——評美國當代女詩人普拉斯的蜜蜂組詩》,《外國文學評論》2004年第2期。

      [5] 參見陳尚君輯校:《全唐詩補編》,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第386-387頁。

      [6] 參見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所:《全宋詩》第22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第14586頁。

      [7] 《嘉興大藏經(jīng)》(后文簡稱《嘉興藏》)第29冊,臺北:新文豐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第363頁上-中欄。在《芥庵進禪師語錄》中,附有佛慈禪師原作《蜜蜂頌》,但第五首首句中缺三字。另,《牧云和尚嬾齋別集》卷7則附有《金明進禪師和序》(《嘉興藏》第31冊,第586頁中欄),其文字與《芥庵進禪師語錄》所收序文,又略有不同。為省篇幅,此處不作校記。

      [8] 據(jù)清了弟子天童正覺(1091-1157)撰《崇先真歇了禪師塔銘》(載《大藏新纂?yún)d續(xù)藏經(jīng)》第71冊,石家莊:河北省佛教協(xié)會,2006年,第777頁下欄-778頁下欄),可知清了自稱“開堂嗣法淳和尚”在宣和五年(1123)五月。又,《大藏新纂?yún)d續(xù)藏經(jīng)》后文簡稱《卍續(xù)藏》。

      [9]《 真歇清了禪師語錄》載清了答長蘆祖照時自謂“二十六”(《卍續(xù)藏》第71冊,第776頁上-中欄),清了生于元祐三年(1088),由此推斷,其初見祖照在政和三年。

      [10] 《嘉興藏》第29冊,第333頁中欄。

      [11] 《嘉興藏》第29冊,第363頁中欄。又,佛慈之作,《全宋詩》及《全宋詩訂補》等書,皆失收。

      [12] “佛慈祥”之“祥”,疑為衍文,因為悟進所錄碑文就作“佛慈”。

      [13] 真本得到悟進印可是在順治十六年(1659)。當時真本曾將《蜂頌》(即和佛慈之作)呈于其師,經(jīng)過一番論辯后,終于得到老師許可:“嗣法為臨濟三十二世。”參見何園客《古瓶山牧道者傳》,《嘉興藏》第28冊,第290下欄-291頁中欄。

      [14] 真智為悟元法嗣,故兩人之作似出于同時。

      [15] 機如為真衍法嗣,故兩人之作似出于同時。

      [16] 圓法、東巖、真雄、陸瑛四人同為悟進法嗣,故諸人和作當出于同時,尤其是真雄指出:“金明介老人移梅得斷碑,碑載佛慈禪師《蜜蜂頌》五首,一時諸方異而競和,余亦從而和之。”

      [17] 按,迦陵性音輯《禪宗雜毒?!肪砹凇懊鄯洹闭鹿草嬋?首七言絕句,靈章蘊這一首排在第一位,另兩首的作者是“天封慈”,即佛慈。靈章蘊詩曰“潮鳴一夕到天光,日夜奔波有底忙。漆桶破時家丑露,百千孔竅看郎當”,其與佛慈《蜜蜂頌》組詩第三首的押韻用字“光、忙、當”完全一樣,故筆者認為靈章蘊原作至少有5首。又,“靈章蘊”之“蘊”,原文作“缊”,然《禪宗雜毒?!肪砣都难└]禪師》、卷五《采茶》(之二)的作者署名都是“靈章蘊”(《卍續(xù)藏》第65冊,第71頁下欄、第82頁上欄),故知二者為同一人,據(jù)改。靈章蘊與道忞有交往,后者曾為前者《巢枸集》作序(參見《嘉興藏》第26冊,第337頁下欄-338頁上欄)。清黃虞稷《千頃堂書目》卷二十八“通蘊《巢枸集》”條則說通蘊:“字靈章,皋亭山僧?!?/p>

      [18] 蔡子谷,號黃坡遁翁,與當時高僧交往甚廣,著名禪師就有道忞、通醉、通門、通賢、雪關智訚(1585-1637)、費隱通容(1593-1661)、破山海明(1597-1666)、隱元隆琦(1592-1673)、虛舟行省(1600-1668)、弘儲(1605-1672)、行元(1611-1662)、蓮峰素(1612-?)等10多位。

      [19] 參見《芥庵進禪師語錄》卷七《復周蓮齋》(《嘉興藏》第29冊,第353頁下欄)。悟進還稱贊周氏說“所和《蜜蜂頌》頗佳”,并提醒對方“中有不到處,過在錯用心耳……居士虛心請益,然貧衲不欲與改正者,正要居士用一番真實苦心,參究那個蜂子”。周蓮齋法名“真潔”、陸瑛法名“真和”,則知悟進的俗家弟子,多取“真”字輩。

      [20] 《卍續(xù)藏》第65冊,第87頁下欄。

      [21] 《青城竹浪生禪師語錄》卷七,《嘉興藏》第38冊,第900頁下欄。

      [22] 關于饒節(jié)出家為僧的經(jīng)歷,參見《嘉泰普燈錄》卷十二,《卍續(xù)藏》第79冊,第369頁上欄。

      [23] [宋]蔡 卞:《毛詩名物解》卷十一“蜂”條,清通志堂經(jīng)解本。

      [24] 《全宋詩》第37冊,第23355頁。

      [25] 《全宋詩》第12冊,第8329頁。又,劉恕原作為七言四句,但它與南宋游少游七律《寶云院》頸聯(lián)、頷聯(lián)(參見《全宋詩》第46冊,第28603頁)完全相同,特此說明。

      [26] 《全宋詩》第54冊,第34079頁。

      [27] 按,北宋著名詩僧惠洪(1071-1128)《和曾逢原試茶連韻》有句云“身世都忘是長沙,院落日長蜂趁衙”(張伯偉等:《注石門文字禪》,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第360頁),但其全詩主旨并不在寫蜜蜂。

      [28] [日]高楠順次郎等編《大正新修大藏經(jīng)》(后文簡稱《大正藏》)第48冊,臺北:新文豐股份有限公司,1983年影印版,第173頁下欄。

      [29] 《大正藏》第47冊,第702頁中欄。

      [30] 《卍續(xù)藏》第69冊,第71頁下欄。

      [31] 相關討論,參見謝正光:《新君舊主與遺臣——讀木陳道忞〈北游集〉》,《中國社會科學》2009年第3期;廖肇亨:《淫辭艷曲與佛教:從〈西廂記〉相關文本論清初戲劇美學的佛教詮釋》,《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6期(2005年3月)等。

      [32] 《宗統(tǒng)編年》卷32載道忞順治十七年五月望南歸,“上躬送出北苑門”(《卍續(xù)藏》第86冊,第308頁中-下欄)。

      [33] 對此事件的分析,參見野口善敬:《費隱通容の臨濟禪の挫折——木陳道忞の對立を巡っこ》,《禪學研究》第64期(1985年11月)。

      [34] 《嘉興藏》第26冊,第327頁上-中欄。又,道忞在詩中對所涉歷史人物有注釋加以說明,此處未錄。

      [35] 關于順治懷思崇禎的具體表現(xiàn),參見謝正光:《新君舊主與遺臣——讀木陳道忞〈北游集〉》,《中國社會科學》2009年第3期。

      [36] 《大正藏》第12冊,第424頁上欄。

      [37] 《大正藏》第17冊,第724頁上欄。

      [38] [宋]蘇 軾:《蘇軾詩集合注》,[清]馮應榴輯注,黃任軻、朱懷春校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626頁。

      [39] 《全宋詩》第24冊,第15764頁。

      [40] 《全宋詩》第43冊,第27096頁。

      [41] 相關論著,參見伍曉蔓、周裕鍇:《唱道與樂情——宋代禪宗漁父詞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年;祁偉、周裕鍇:《宗風與寶訓——宋代禪宗寫作傳統(tǒng)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7年;祁偉:《佛教山居詩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年。

      [42] [宋]贊 寧:《宋高僧傳》,范祥雍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第245頁。

      [43] 李定廣:《羅隱集系年校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3年,第424頁。

      [44] 高列過:《羅隱〈蜂〉詩佛源流變考》,《浙江師范大學學報》2011年第1期。

      [45] 如弘瀚(1630-1706),參見《博山粟如瀚禪師語錄》卷一,《嘉興藏》第40冊,第452頁下欄。又,羅隱之詩還傳播到域外,朝鮮退隱述《禪家龜鑒》批評“營求世利者”時即謂:“有人詩云:采得百花成蜜后,不知辛苦為誰甜。”(《卍續(xù)藏》第63冊,第742頁上欄)

      [46] 按,禪宗和陶詩中時追和作品主要是《歸去來兮辭》,較有名的是薦福常庵崇禪師《和陶潛〈歸去來辭〉》、湛然圓澄《擬〈歸去來辭〉》、覺浪道盛《懷武夷仿〈歸去來辭〉》、如乾《歸去來辭》《丁卯仲春結(jié)茅終南翠微山中再依韻〈歸去來辭〉》、蓮峰素《和〈歸去來辭〉》、百癡行元《和陶淵明〈歸去來辭〉》等。禪宗和作與陶潛原作之關系,參見李小榮:《〈歸去來兮辭〉的佛教思想及對后世的影響》,《井岡山大學學報》2012年第4期。

      猜你喜歡
      語錄禪師嘉興
      《初心》
      嘉興學院
      機電工程(2021年4期)2021-04-26 01:11:36
      浙江嘉興卷
      學生天地(2019年30期)2019-08-25 08:53:22
      如何走自己的一生
      領導文萃(2017年15期)2017-08-22 21:40:43
      如何走自己的一生
      讀者(2017年10期)2017-04-26 18:31:06
      語錄
      支點(2017年1期)2017-02-06 03:43:30
      語錄
      支點(2016年12期)2017-01-03 15:18:26
      一個苦者對禪師說
      語錄
      支點(2016年9期)2016-09-20 18:10:28
      語錄
      支點(2016年2期)2016-03-10 18:45:00
      大兴区| 哈巴河县| 左云县| 正定县| 周口市| 崇文区| 毕节市| 夏邑县| 四子王旗| 榆中县| 柘城县| 水城县| 宿松县| 屏东县| 修武县| 新竹县| 广水市| 霍林郭勒市| 囊谦县| 舟山市| 腾冲县| 任丘市| 沅陵县| 英超| 磐安县| 保靖县| 蒙自县| 舟曲县| 买车| 子洲县| 平顺县| 涟水县| 永顺县| 安岳县| 曲阳县| 禄劝| 万山特区| 泊头市| 时尚| 全椒县| 鸡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