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歌
“這老爺子出棋的方式有些怪異,需要好好對付?!弊用餍睦镟止局?,將座椅往后挪了挪,左手托腮,琢磨著如何走出下一步棋。
子明5歲就開始跟著爺爺學下象棋了,爺孫倆之間的對弈也就成了比吃飯還要平常的事。爺爺是位遠近聞名的象棋高手,幾十年的愛好造就了他高超的技藝,附近這一方的業(yè)余棋手當中,有絕對把握能勝過爺爺的并不多。十多年來,子明都如同深扎在泥土里的樹根一樣,從與爺爺的每一盤對弈中不斷汲取著養(yǎng)分。爺爺的棋藝可以說他已學到了七八成。如今與爺爺對壘時,他已不再像從前一樣不堪一擊,而是漸漸變得游刃有余。
今天,爺爺請來了他在象棋圈內的一位老友來和子明切磋。落子之前,子明覺得,爺爺那么多年積累的技藝自己已經學得差不多了,就算如俗話所說的“姜是老的辣”,以自己現在的實力應該還是可以和這位老爺子戰(zhàn)上一陣的。
可是戰(zhàn)況卻與子明預想的大為不同。這位老爺子出棋的路數在子明看來好生怪異,這使得無論是棋書上學來的技藝,還是爺爺傳授的套路,子明都無法套用。這讓他很著急,也很困惑。
坐在對面的老爺子一邊下著棋,一邊扭過頭笑著對在一旁觀戰(zhàn)的子明爺爺道:“你孫子不但和你長得像,連下棋的套路都相似?!睜敔斅犃耍Χ徽Z。
漸漸地,子明陷入了黔驢技窮的窘境——面對老爺子下的怪棋,他的招數如鐵錘砸在棉花上般,總有一種有勁使不上的感覺。他疑惑為什么自己與爺爺對戰(zhàn)時,有招可用,可面對這位老爺子卻無計可施了呢?此時他已有些不知所措,甚至有一種想認輸的沖動。
無意間,他瞥了一眼面色淡定的爺爺,倏地想起爺爺常說過的一句話:“不到最后,決不放棄;越是棘手,越要鎮(zhèn)定?!庇谑?,子明調整好坐姿,做了個深呼吸,清理了一下思緒又埋頭于棋局之中。
一番長考,子明忽然想到了擺脫窘境的一招,但爺爺從來沒教過他這種走法,因為爺爺下棋一直都是四平八穩(wěn),滴水不漏,是從不主張以險取勝的,而他想到的這招棋便有幾分弄險的意味——有可能絕處逢生,也可能土崩瓦解……剛有點頭緒的子明又困惑起來。但不出這招棋就注定會迎來敗局,走出這步棋也許能博得個柳暗花明!
算了,“一生唯謹慎”的諸葛亮還玩空城計呢,我今天也來一招險棋吧!
子明毅然走出了那步棋。
這步棋好似一股無形之力,使眼前幾乎僵死的棋局一下子變活了。
爺爺幾乎笑出了聲,捋著胡須,大贊道:“走得好!”對面,以為勝券在握的老爺子一下子蒙了,思慮良久,最終推盤認輸。隨后,他笑著對子明說:“今天這盤棋,前面,我都是跟你爺爺在下;這最后一步,才是你自己在下啊!”
子明愣了愣,旋即與兩位老人相視而笑……
(指導老師:王淦生)
點評
一盤對弈,飽含哲理。爺爺借一位“怪棋手”檢驗孫子的棋藝和變通能力,孫子在面對窘境時毅然突破所學,走出險招,贏得柳暗花明。故事蘊含著三條哲理:一是完全走前人的路,最終會無路可走;二是面對困境,改革變通才有出路;三是欲求成為高手,當兼收并蓄,汲取眾家之長。文章描寫細膩,特別是人物心理刻畫極為傳神,值得同學們學習、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