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亮(四川音樂學院,四川 成都610011)
中國文化的包容性使得許多文化都能與中國文化相融合。在20世紀30年代吉他傳送到我國。最初僅限于上層人士,在新中國成立之后吉他的傳播中止,直到改革開放,吉他才逐漸流行起來。而在寶島臺灣,吉他則是非常重要的樂器,并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民歌運動中占據著很大比重。改革開放后,隨著西方音樂的興起,人們又逐漸關注了吉他,最為著名的是搖滾先驅崔健手拿吉他演唱的《一無所有》,不僅使搖滾樂在中國流行起來,而且使吉他更為靚麗的出現在人們的眼前。隨著搖滾樂逐漸火爆,人們癡迷于搖滾,大小的搖滾樂團先后成立,較為著名的有唐朝樂隊,黑豹樂隊,張楚等等,他們是上世紀九十年代搖滾樂的代表,他們是搖滾樂逐漸中國化,增添了許多中國元素。這些優(yōu)秀搖滾樂的產生,也隨之使吉他越來越受歡迎。人們對吉他的推崇日益增長。同時為吉他中國化做出了一定的貢獻。當進入新世紀后,吉他在中國進行了大大的變化,使得吉他成為了主要的演奏樂器,從而取代了以往認為吉他只是伴奏的樂器。吉他的另一大進步是出現了電吉他,而且舉辦了電吉他大賽,可以認為是官方重視了吉他在音樂中的地位。而且大量的傳統(tǒng)歌曲進行了改編,用電吉他進行演奏,使得中國味更為濃厚,比如中國傳統(tǒng)民謠《蘭花花》,以一種新型的音樂形式進行表現出來?,F在的電吉他界越來越受歡迎,從而產生了中國特色的音樂,這就為中式吉他的出現提供了前提。我國境內開始流行新的吉他形式——指彈吉他,大約是在2008年。直至2016年大眾已經接受了指彈吉他這一吉他演奏形式,并且有了許多優(yōu)良的作品誕生,這些音樂的誕生具有著濃厚的中國風格,使中國音律融入其中,展現了中國美學。而且在一些吉他的教材中也進行對“中式吉他”這一概念進行闡釋,對中式吉他進行了研究分析,梳理出中式吉他的基本理念和創(chuàng)作,系統(tǒng)的整理了關于“中式吉他”的理論。有對“中式吉他”的發(fā)展歷程和當前處境進行分析,使得吉他演奏中式音樂成為了學術認同。在當今有著許多的音樂家致力于對中式吉他的創(chuàng)作,使中式吉他演奏的音樂逐漸成為了一種音樂風格。
吉他是舶來品,是西方文化的產物,所以吉他進入我國不可避免的對我國的文化造成了沖擊,人們也曾憂慮吉他的傳入發(fā)展最終會導致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的衰落,更甚至出現文化入侵。在當今的國際競爭中處于重要的一環(huán),而且吉他在青年學生中流傳廣泛,成為了青年學生的一種精神寄托。存在著利弊兩面,利處是可以提高個人音樂修養(yǎng),完善人格。弊點在于對文化的侵蝕,影響青年學生的思想,漠視民族精神。從而導致思想懈怠不利于建設中國夢,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所以在上述的擔憂之下,音樂人開始了對吉他進行了中國化的改造,使得吉他成為一種能夠表達中國人傳統(tǒng)思想感情的樂器,使它能夠更好的與中國人的傳統(tǒng)生活想適應。從而講吉他進行中國化改造,從文化中進行安全的保護。
在中式吉他的初探中,也漸漸形成了具有中國風格,堅持了中國基本情況相適應的原則。從筆者的觀點中,對于中式吉他的改造中,應該遵循三種原則,首先是體現中國的音樂意境,其次表現中國的傳統(tǒng)音樂材料,最后使用中國對音樂的研究理論。做到了這三點才可以真正的對吉他進行了中國化改造。
中國人追求意境,在音樂領域中對意境的追求更為明顯,意境是一個神秘的東西,他看不見,摸不著,卻能給人心里的感受。在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中,對意境的追求是極為強烈的,比如中國的傳統(tǒng)詩詞書畫等等。這可能有中國傳統(tǒng)的天人合一和天人感應思想有關。人們講究人與自然合二為一,這就是追求意境的體現。所以說在吉他演奏中能夠產生一定的恰恰是中國人所追求的。如果吉他演奏能夠產生意境,一定會被中國人民所接受,并且極大的喜歡。而在西方音樂中對意境的構造則是欠缺的。這就是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最大的區(qū)別。如果用吉他演奏具有中國意境的文化特色,則是最大限度地發(fā)展了中國風格,使吉他更具有中國味道。
行駛在吉他這個發(fā)展中,一定要有中國的素材。用中國的音樂素材演奏中國的音樂才是。中國有這幾千年的傳統(tǒng)文化,他的傳統(tǒng)素材也是因為廣泛的??梢酝ㄟ^使用吉他演奏一些其他傳統(tǒng)樂器的曲目。比如用吉他演奏琵琶古箏之類的曲目,使中國的音樂素材在吉他的演奏中廣泛出現。才能夠更好保持中國風格的音樂。因為用吉他演奏中國傳統(tǒng)音樂曲目,使這些音樂色彩更為人熟知。這樣吉他才能在中國化的道路上穩(wěn)步發(fā)展。從而慢慢形成中是中式吉他所具有的中國風格特征。
最為重要的就是對中國音樂理論的采用,這可以說是吉他中國化的特征基礎。如果把中國的音樂理論進行吉他創(chuàng)作中,即使是西方樂器,也可以具有了中國味。因為中國文化具有包容性,在音樂上也是一樣。當進行了中國理論的融入中,使得中國人更能夠親切的接受,也就是說用他人之物,為我所用。以中國文化作為主導,而不被西方文化的侵蝕。在一些優(yōu)秀的吉他手進行創(chuàng)作時,有意識的采用中國的音樂理論進行創(chuàng)作,極大的去表現中國味道。
吉他具有獨特的形式,所以在中國化的創(chuàng)作中,要遵循吉他的固有原則進行改造,在融入中國元素于其中時,更是要把握其中的規(guī)律。在演奏技巧中變現中國特色,在發(fā)展形式上進行中國化。使吉他和琵琶一樣演變?yōu)橹袊臉菲?。所以要正視吉他中國化的發(fā)展道路。就這樣才能使吉他這一音樂樂器走得更為長遠,為人們的日常生活增添更多的樂趣。
參考文獻:
[1]吉他中國.國內最具影響力的吉他專題網站,創(chuàng)辦于2000年
[2]尤靜波.流行音樂歷史與風格.湖南文藝出版社,2012
[3]蔡忠德.中國音樂美學史.人民音樂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