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華
2017歲尾的12月12日,一篇題為《一位九二年女生致周鴻祎:別再盯著我們看了》的文章刷爆了朋友圈。文中,作者陳菲菲劍指360水滴直播平臺侵犯公眾隱私。文章稱水滴平臺部分用戶在網上直播其營業(yè)場所場景,導致去消費的客戶在自己并不知情的狀況下被放到了網上,無論是健身房自拍的女孩兒,還是火鍋店有親密動作的男女都未能幸免。甚至一不小心闖入視頻區(qū)域的路人都被監(jiān)控一網打盡成為直播內容,且被無聊者津津有味地一邊看著一邊品頭論足。
文章一出,公眾嘩然:你帶著老婆,出了城,吃著火鍋還唱著歌,突然就被“直播”了,這感覺就像湯師爺被“麻匪”劫了一樣一樣的。360掌門人周鴻祎指責該文章對360水滴直播蓄意抹黑,不實處頗多。并表示,這是因為斷了別人的財路,后面水很深,等等。
對此公眾卻不以為然,陰謀論是許多商家慣用的江湖套路與話術。大家已經看慣了、聽膩了,一聞就想吐。這個小姑娘是不是槍手,背后有什么背景與你做了什么有關系嗎?我們只關心陳菲菲說的是不是事實。而后就在2017年12月20日,360發(fā)布公告,宣布主動、永久關閉水滴直播平臺。360的這一動作是否印證了陳菲菲昕言非虛?
雖然360將水滴直播平臺永久關閉,但公眾的擔憂卻沒有消除。我們不妨也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陰謀論一下,此時的360正處在謀求借殼回歸A股的關建時期,這樣處于輿論漩渦肯定不是什么好事,關閉水滴平臺的決定是否只關乎利益衡量取舍呢?不管怎洋,水滴直播平臺畢竟事實上關閉了。但關于互聯(lián)網時代公眾隱私權該如何保護的討論卻遠沒有停息。數(shù)據黑金時代,當我們的隱私有可能被兌換成真金白銀時,我們靠什么按住商家那蠢蠢欲動、熾烈的欲望呢?靠商家的良知?顯然不能,連1200年前的琵琶女都知道“商人重利輕離別”。
如果說普通公眾的隱私可以通過平臺展示獲取瀏覽量再靠植入廣告、通過收取廣告費間接獲得利益的話,那企業(yè)家們的商業(yè)秘密如被平臺捕獲利用的后果呢?
于是,就有了2018年新年第一天,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在“201 8正和島新年論壇暨新年家宴”現(xiàn)場講演談及信息安全時關于“馬化騰肯定天天在看我們的微信。因為他都可以看的,隨便看,這些問題非常大”的憂慮或調侃。
確實,因了應用的便捷和快速,現(xiàn)下許多企業(yè)的資料傳輸、語音會議大部分通過微信實現(xiàn)。微信幾乎壟斷了中國社交工具應用。大家都知道,騰訊老總馬化騰、京東老總劉強東、小米老總雷軍等6人投資的蔚來電動汽車已實現(xiàn)了量產。我們是否可以腦洞大開,八卦一下,當李書福與團隊召開微信語音會議討論電動汽車關鍵問題時,是會忌諱被人聽到還是會以防萬一,根本不使用微信。從李書福在演講中的發(fā)言看,他貌似還真有點忌諱。而就在李書福發(fā)表言論的第二天,微信官方回應釋疑:微信不留存任何用戶的聊天記錄,聊天內容只存儲在用戶的手機、電腦等終端設備上;微信不會將用戶的任何聊天內容用于大數(shù)據分析;因微信采用的是不存儲、不分析用戶聊天內容的技術模式,傳言中所說“我們天天在看你的微信”純屬誤解。
我相信微信官方的回應誠懇真實,但我也注意到微信并非不能做,而只是不會那樣做。我想如果不為民眾與企業(yè)構筑一道大數(shù)據企業(yè)不敢做的法律防火墻,單靠大數(shù)據平臺企業(yè)自律性的“不會做”,在數(shù)據黑金時代,九二女孩兒與李書福們的隱私焦慮,將永不會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