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宇齊
“政府要信守承諾,決不能‘新官不理舊賬?!闭ぷ鲌蟾娴倪@一表述可謂直戳痛點、振奮人心。劉強東委員在參加全國政協(xié)工商聯(lián)組小組討論會時,就結合公司經(jīng)歷現(xiàn)身說法:本來前區(qū)長答應了拓寬道路,結果合同寫了,錢到賬了,新區(qū)長卻說那是上一任的事情。
“新官不理舊賬”是個老問題?!叭耸掠写x”,大多數(shù)官員上任后都能當好“接棒手”,但某些官員卻熱衷于“推陳出新”、另起爐灶,將前任定下的種種棄之一邊。于是,原本談好的條件變了、做成的規(guī)劃廢了、簽好的合同擱置了、欠下的賬也都吹了……“遺留問題我不了解”“字誰簽的找誰去”“又不是我答應的”,諸如此類的推諉借口,讓企業(yè)深受其害,不得不從頭來過,效率大減不說,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熱情也嚴重受挫。
相較于企業(yè)受損的顯而易見,“新官不理舊賬”對政府及當?shù)匕l(fā)展的傷害則更加隱性和深層。舊賬并非官員的個人賬,而是當?shù)卣块T與合作方定下的契約。新官賴賬、撕毀合同,意味著政府部門言而無信,缺乏契約精神與法治意識。在公信力本就脆弱的當下,這儼然成了政府部門難以承受之重。一方面容易將自身拖入“塔西佗陷阱”,讓一些老百姓成了“老不信”;一方面犧牲地方發(fā)展前景,讓本有開發(fā)投資之心的企業(yè)打起退堂鼓。更為嚴重的是,換屆就換藍圖、換人就換思路,勢必造成社會成本的巨大浪費,而這只能由當?shù)乩习傩章駟巍?/p>
“新官不理舊賬”成為痼疾,“功成必須在我”的錯誤政績觀難辭其咎。不排除某些新官不接舊賬概因前任留下的“賬目”不清、存在問題,但更多恐怕還是算計使然———為舊賬“埋單”,干好了是為前任“作嫁衣”或“擦屁股”,干壞了則是自己無能。與其如此,倒不如重新搭臺唱戲,趕緊新燒三把火,為自己的功勞簿添彩。狹隘的個人“小算盤”,直接導致了“新官不理舊賬”,更造成了誠信政府、法治政府及地方發(fā)展的“大欠賬”。
政貴有恒,改變“人來政改、人走政息”的現(xiàn)象刻不容緩??傮w上看,“新官不理舊賬”是某些官員不依法行政的問題。解決問題,首先要求政府有諾必踐,一張藍圖繪到底;而企業(yè)等也要提高法治意識,嚴格按規(guī)矩辦事,不要一味去爭取某位官員的口頭承諾。當然,對于新官面對舊賬時的種種顧慮,也應予以正視:比如,從源頭上建立起科學決策機制,堵住爛賬、壞賬的可能,減輕繼任者負擔;在考核評價時,納入“理舊賬”事項,鼓勵新官接過前任“接力棒”。讓法律的歸法律,政績的歸政績的,這場“不亞于反腐敗斗爭”的戰(zhàn)役,才有可能取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