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雅
我是從葡萄酒里認(rèn)識了小提琴大師呂思清先生的。
第一天的行程是參觀波爾多市中心,一群人路過古老石墻下的葡萄酒專賣店,有位先生心滿意足地在那兒買了兩支酒。
我那時候尚不太清楚這位先生是誰,只是很想分享他淘到好酒的愉悅,于是在波爾多老城的石板路上與他一起走著,聽他高興地談買酒經(jīng):這幾支酒的價格如何合理,在美國時他在哪里買酒,哪家價格實惠,這支酒哪個年份好……末了,他很高興地感嘆:“來一趟總是要買酒的,買完了就不惦記了 !”像個捧了糖果的孩童,樂呵呵的。
第二天中午吃完飯時,我終于有機會問他:“您是從什么時候開始喝酒的?”
“大概五六年之前吧,有這么多年了?!?/p>
“您每天都喝酒嗎?”
“一個星期至少有四天吧?!?/p>
我接著問他:“您都喝什么酒呢?”
“法國酒居多。我喝過很多美國酒,總覺得太商業(yè),缺了些法國這邊認(rèn)真釀好酒的氣氛?!焙髞砦也胖绤嗡记鍍S居美國多年,加州的名酒莊大概都走過了?!胺▏@邊的酒,我倒也不是非一級莊不喝。我喝葡萄酒最看重性價比,日常來喝,四級、五級、副牌,還有中級酒莊,都很適合?!?/p>
呂思清頓了頓,繼續(xù)慢慢地說:“三分酒,七分情,酒恰到好處,情是最重要的,我喝葡萄酒是要分享的。”這是他飲酒的哲理,也是很多人熱愛葡萄酒的原因,他是真正享受葡萄酒之樂的飲者。
我感嘆:“您喝葡萄酒真是享樂!”
“不是為了純粹享樂呢。”
嗯,這樣用詞或許不準(zhǔn),于是我修正道:“那是提升。”
“對,就是提升 !”
“可以說是生命的提升吧。”
“我喝葡萄酒以后,很高興找到了另一種可以表達(dá)自己的方式?!?/p>
(摘自《初見葡萄酒里的小時光》化學(xué)工業(yè)出版社 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