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壞了,我邀請兒子和我一起去買。那個臭小子挑了好一會兒,不是嫌手機太貴就是嫌其性能不好,最后出了一個餿主意,說:“媽,要不這樣吧,你用我那個舊手機,再多掏點錢給我買個新手機。”
“為什么?你才多大啊!再說了,就算要買新手機,那也該是老媽用吧!”我當場拒絕。
兒子一臉鄙夷地說:“我都15歲了,班上很多同學的手機都比我的好呢!再說了,手機上有那么多功能,你用得上嗎?拿著也是浪費!”
我瞬間石化?;貞浰砷L過程中的點點滴滴,我突然意識到許多事情也許自己一開始就做錯了。
自從生下他后,我就拼命工作,為的就是讓他長身體的時候不會營養(yǎng)輸給別的孩子,希望他能讀最好的學校。我還開始為他考慮上大學后找工作、結婚、買房的事情……我這樣辛苦地為他賺取“遠方”,而他卻選擇心安理得地“茍且”。早知如此,還不如當個“敗家媽”呢!
想通之后,我果斷為自己買回了新手機。
臭小子不是嫌我不會用手機嗎?我就對著手機說明書自個兒琢磨,還不信玩不轉這玩意兒。
后來閨蜜約我去香港旅游,我爽快地答應了。在兒子一臉驚愕的表情里,我趾高氣揚地離開了家。吃好玩好,我還買了些化妝品回來。
兒子一肚子意見,說:“媽,你就會給自己花錢,什么禮物也不給我買,這太不公平了吧!”
不管兒子是否樂意,我都決定要將“敗家”進行到底。
我的心態(tài)越來越年輕,跟兒子有了更多的交流。見他學習動力不足、毅力不夠,我便買了兩輛山地自行車,跟他一起報名參加了本地驢友團。2017年暑假,當我們娘倆跟著十幾個驢友騎遍整個廣西之后,兒子整個人都“變”了。
驢友團里,兒子年齡最小,可由于發(fā)育得好,體格健碩,他基本能跟上大家的行程節(jié)奏。而我年齡是最大的,體質又比較弱,因此路上常出現體力透支的現象。驢友們對我很照顧,兒子看在眼里,慢慢學會了噓寒問暖。
每天騎行在廣西那些大山里,有時我們會到農家去買點吃的喝的。兒子親眼目睹11歲的小榆因失去父母不得不輟學時,心里受到了極大的觸動。
回家以后,我再次有了“敗家”的想法:資助小榆上學,直到他大學畢業(yè)。
老公還在猶豫,兒子卻舉雙手贊成,說:“爸,我保證憑自己的能力考上重點高中,省下的那筆擇校費給小榆上學用吧!”
我和老公相視一笑,傳遞著彼此的欣慰—— 兒子總算懂事了。
我終于明白,最好的母愛,不是給孩子積累多少物質財富,而是在他面前始終保持自信與從容,適當“敗家”,活得像花。
作者簡介:蘇展,女,現為廣東湛江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第一中學教師。以安若素、漠漠輕寒等筆名在全國數十家報刊上發(fā)表文章600余篇,作品多次被《微型小說選刊》《意林》《視野》《特別關注》《影響孩子一生的經典閱讀》等書刊轉載、收錄。有個人文集和散文集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