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耀輝
[摘要] 目的 探討抗病毒治療依從性培訓對改善艾滋病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影響。方法 選擇艾滋病患者60例,均由該疾控中心2015年4月—2017年4月門診隨訪管理,隨機分組,就常規(guī)隨訪管理及健康指導(對照組,n=30)與加強抗病毒治療依從培訓(觀察組,n=30)對治療依從性的影響展開對比。結(jié)果 觀察組所選艾滋病患者治療依從率為100.0%,滿意度為96.7%,明顯高于對照組80.0%、76.7%,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 針對艾滋病患者加強治療依從性培訓,可顯著提高治療依從性,增強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實施價值。
[關(guān)鍵詞] 治療依從性培訓;艾滋??;治療依從性
[中圖分類號] R19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8)01(b)-0010-03
Effect of Standardized Self-management Teaching Training on Improving the Treatment Compliance of AIDS Patients
FENG Yao-hui
Prevention and Control Department of STD and AIDS, Shunqing District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enter, Nanchong, Sichuan Province, 637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standardized self-management teaching training on improving the treatment compliance of AIDS patients. Methods 60 cases of AIDS patients in clinic from April 2015 to April 2017 were selected for follow-up management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30 cases in each, 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he routine follow-up management and health guidance,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enhanced the anti-virus treatment compliance training, and the effect on the treatment compliance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reatment compliance and satisfactory degre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100.0%,96.7% vs 80.0%,76.7%),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obvious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 Conclusion Enhancing the treatment compliance training of AIDS patients can obviously improve the treatment compliance and enhance the self-management level of patients, which is of very important implementation value.
[Key words] Treatment compliance training; AIDS; Treatment compliance
目前,隨著我國與國際間的接軌日趨深入,艾滋病流行進入快速增長期,但患者對自身的管理能力極其薄弱,遵醫(yī)行抗病毒治療依從率較低,重視開展治療依從性培訓,是增進患者掌握健康知識的程度,提高總體管理成效的保障[1-2]。該次研究選擇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6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就此展開探討,現(xiàn)回顧結(jié)果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該中心艾滋病患者60例,隨機分組,觀察組30例,男23例,女7例,年齡20~67歲,平均(45.3±6.9)歲;感染途徑均為同性或異性間性傳播。對照組30例,男24例,女6例,年齡22~65歲,平均(45.5±6.7)歲;感染途徑同上。組間自然信息可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guī)管理及健康指導,觀察組加強抗病毒治療依從性培訓,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1.2.1 構(gòu)建依從性培訓小組 由4名經(jīng)過系統(tǒng)培訓并考核合格的醫(yī)務(wù)人員組成,負責開展相關(guān)宣教工作。培訓及考核的內(nèi)容包括??浦R、溝通技能、抗病毒藥物使用等。由小組負責為患者建立健康檔案,包括感染途徑、病情、抗病毒藥物方案等,依據(jù)不同情況,確定培訓方式[3]。
1.2.2 確認教學培訓框架 包括疾病基礎(chǔ)知識、遵醫(yī)服用抗病毒藥物重要性、常見藥物不良反應(yīng)及處理對策、監(jiān)測方法、如何復診復查、心理干預特點、生活及行為注意事項等。
1.2.3 教學培訓形式 包括設(shè)咨詢門診一對一交流;舉辦座談會集體宣教;發(fā)放宣傳冊;電話隨訪;網(wǎng)絡(luò)QQ、微信群交流及網(wǎng)絡(luò)平臺推送相關(guān)知識等。
1.2.4 教學培訓內(nèi)容 ①強調(diào)需注意問題:首先,需向患者明確應(yīng)用抗病毒藥物進行治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讓其知曉本病雖目前尚不可完全治愈,但通過抗病毒藥物的應(yīng)用,可對病毒在體內(nèi)的復制起到理想的控制成效,在降低傳播風險的同時,對維護患者正常生活和工作意義重大。其次,單陽家庭感染的一方,在積極抗病毒治療降低傳染幾率的基礎(chǔ)上,還需重視保持安全性行為,做好安全套的使用。再次,積極強化避免血液接觸、遠離毒品知識。②強調(diào)定期檢查重要性:臨床癥狀、免疫學指標、病毒學指標,是評估治療是否有效的最為重要的3個方面,各項檢查項目改善,對患者具一定的激勵作用,利于其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故需樹立患者定期檢查的意識。針對效果不理想者,應(yīng)告知原因,如可能與用藥依從性差、選擇藥物不當、耐藥株產(chǎn)生等相關(guān),引起患者對用藥依從的重視。同時,定期檢查,還利于對患者病情掌握,以適時調(diào)整治療方案,降低臨床病死率[4-5]。③用藥指導:依據(jù)患者的生活規(guī)律、服藥種類,對最易遵循的服藥時間進行個體化制定。告知使用方法,使其知曉按量、按時用藥、避免漏服可保持血藥濃度恒定,對防范耐藥病毒株形成意義重大。督促患者采取做記號、設(shè)置鬧鐘、寫日記等形式,自我提醒用藥。也可取得家屬配合,對患者用藥情況做好監(jiān)督。告知抗病毒藥物可能引發(fā)的不良反應(yīng),使患者掌握用藥注意事項及不良反應(yīng)處理方法,治療初期不良反應(yīng)多具自限性,經(jīng)6~12周可明顯好轉(zhuǎn)或減輕,輕微反應(yīng)自行可緩解,如出現(xiàn)嚴重不良反應(yīng)如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毒性、骨髓抑制、高脂血癥、重癥皮疹等,需及時到院就診,不可采取自行停藥的方式處理。④生活指導:強調(diào)宜食高蛋白、高能量食物,多食新鮮果蔬;注意食物種類的多樣化,堅持少量多餐原則,避免食用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同時,強調(diào)戒煙戒酒重要性,適當參加體育鍛煉,保證充足睡眠,保持情緒愉悅。⑤心理干預:向患者告知國家對此群體的重視力度,2003年制定了“四免一關(guān)懷”政策,可提供免費抗HIV感染治療,以減輕患者在經(jīng)濟方面的顧慮。另外,受疾病影響,患者機體綜合能力有明顯減弱,加之受他人歧視等社會因素困擾,抑郁、焦慮等負性情緒嚴重,部分患者甚至有自殺、報復社會等行為。故需依據(jù)不同的心理特征,行針對性疏導,如對康復失去信心者,可取病情控制理想的病例,發(fā)揮榜樣的作用;對生活失去信心者,可取得家屬配合,給予患者更多關(guān)愛;另外,積極舉辦聯(lián)誼會,鼓勵病友間溝通、交流,使患者學習和掌握正確的自我照護經(jīng)驗,保持樂觀、積極的態(tài)度。加大社會關(guān)愛力度,使患者感受到被接受,增強其回歸社會的勇氣,從根本上改善機體整體狀況[6]。
1.3 觀察指標
治療依從率及隨訪管理滿意度:采用該中心自制調(diào)查問卷,對治療依從率及隨訪管理滿意度展開評估,總分均為100分,≥85分為及格。
1.4 統(tǒng)計方法
涉及數(shù)據(jù)均輸入SPSS 13.0統(tǒng)計學軟件中,治療依從性、隨訪滿意度采用[n(%)]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觀察組所選艾滋病患者經(jīng)統(tǒng)計顯示治療依從率為100.0%,隨訪滿意度為96.7%,明顯高于對照組80.0%,76.7%,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在全球范圍內(nèi),艾滋病為嚴重的社會及公共衛(wèi)生問題,具傳播迅速,擴散廣等特征,有極高病死率,是對人類健康構(gòu)成極大威脅的重大、惡性病毒性傳染性疾病。目前,該病甚至已波及到一般人群,有全面擴散和流行態(tài)勢,防控形勢較為嚴峻。但相較發(fā)達國家,現(xiàn)階段我國艾滋病管理尚有較多問題存在,如艾滋病患者主動咨詢意識較差、專業(yè)知識和照護技能掌握不足、社會家庭支持力量薄弱等,促使患者有較低的治療依從性,導致生活質(zhì)量顯著下降。
艾滋病患者受疾病因素、家庭社會因素、心理因素等影響,治療依從率居較低水平。重視開展依從性培訓,通過建立培訓小組,構(gòu)建患者檔案,制定培訓計劃,設(shè)定培訓形式,從強調(diào)抗病毒治療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告知定期檢查重要性、行用藥指導、不良反應(yīng)防范、生活指導、心理干預等多方面開展健康宣教,使患者掌握相關(guān)知識和技能,對增強治療依從性意義重大,進而提高了整體照護能力,對患者權(quán)益具有強有力的維護作用,同時,也保障了家庭和社會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開展價值[7-8]。分析規(guī)范化自我管理教學培訓,其指導思想為自我效能感,可通過增強患者對結(jié)果的預測能力和對風險的感知能力,來促自我效能改善,使良好的健康行為得以促進。同時,行自我效能管理,加強對患者生活方面的指導,設(shè)生活恢復目標,在目標達成時,給予一定的認可和鼓勵,使患者自信心增強,并且掌握正確的自我照護經(jīng)驗。針對家庭有困難者,可取得社會相關(guān)機構(gòu)支持,給予患者更多關(guān)愛及經(jīng)濟方面的幫助,增加患者熱愛生活的勇氣,改善自我管理水平。該次研究中,觀察組通過依從性培訓,所選患者在治療依從率、隨訪滿意度上均優(yōu)于對照組。提示行規(guī)范化自我管理教學培訓,可為艾滋病患者隨訪管理工作的開展打下良好基礎(chǔ),利用病情的控制和生存狀況的改善。
綜上所述,針對艾滋病患者加強治療依從性培訓,可顯著提高治療依從性,增強自我管理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實施價值。
[參考文獻]
[1] 于榮輝,繩宇,程繼英,等.艾滋病患者服藥依從性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進展[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2,18(19):2342-2344.
[2] Delva W,Eaton JW,Meng F,et al.HIV Treatment as Prevention:Optimising the Impact of Expanded HIV Treatment Prgrammes[J].PLoS Med,2012,9(7):e1001258.
[3] 楊國莉,嚴謹.艾滋病患者求醫(yī)行為及影響因素的研究進展[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2,18(18):2218-2220.
[4] Gandhi M,F(xiàn)ernandez A,Stoff DM,et al.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workshop to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mentors working with diverse mentees in HIV research[J].AIDS Research and Human Retroviruses,2014,30(8):730-737.
[5] 閆玉光,顏迎春,張明香,等.心理干預對HIV/AIDS患者CD4T淋巴細胞的對照研究[J].傳染病信息,2011,24(6):351-353.
[6] 施慧瓊,李校宣,羅蘭芳.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療的家庭護理干預效果觀察[J].皮膚病與性病,2012,12(6):357-358.
[7] 邱興慶,張靜,謝愛齊,等.男性接觸人群的自我效能對艾滋病知識行為影響分析[J].實用預防醫(yī)學,2013,20(11):1297-1300.
[8] 羅小珍,黎伯冬,黎善環(huán).艾滋病病人社會關(guān)系人群艾滋病知識知曉情況及干預效果調(diào)查研究[J].護理研究,2011,25(5):1228-1229.
(收稿日期:2017-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