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杰
摘 要:為更好地提高拳擊項目的訓練水平,探求拳擊項目訓練的科學性,本文從平衡性訓練在拳擊項目訓練中的重要性。平衡性的訓練是保證運動員在比賽中取得良好成績的關鍵,所以在拳擊項目中柔韌訓練、力量訓練和協(xié)調訓練中平衡性訓練都起到較為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就對平衡性訓練在拳擊項目中的實踐訓練進行分析,對拳擊項目中進行平衡性訓練的重要性進行探析。
關鍵詞:平衡性訓練 拳擊項目 重要性
中圖分類號:G88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1(a)-0032-02
拳擊是一項復雜的對抗性運動,對拳擊項目競技能力特征的認識,決定了教練員對運動員在訓練過程中的把握,在拳擊項目競技能力特征深刻認識、理解的基礎上,根據(jù)運動員的個體特點來加強其核心競技能力,突出其個人特點,這樣才能提高運動員在比賽中對抗能力。在拳擊這一運動項目的訓練中,要求運動員有較高的心理素質、拳擊技術以及技能,還需要運動員掌握拳擊平衡性,有較快的速度,強大的力量,以及較好的平衡協(xié)調能力等。拳擊運動員在拳擊場上,需要佩戴特種套裝,需要在固定區(qū)域內,遵循特定原則,根據(jù)具體的條件進行競技。因此,在拳擊項目的訓練過程中,平衡性的訓練對運動員的平衡性鍛煉有較大的作用和意義。本文就對平衡性訓練在拳擊運動項目中的重要性進行探討分析。
1 平衡性訓練在拳擊項目中的主要訓練內容
1.1 柔韌訓練
在體育運動項目中,柔韌訓練是較為重要的訓練內容,能對運動員的協(xié)調平衡能力鍛煉起到重要的作用。柔韌素質是人體關節(jié)在不同方向上的運動能力以及肌肉、韌帶等軟組織的伸展能力。分為一般柔韌素質和專門柔韌素質,發(fā)展柔韌素質時要結合力量素質,不僅可以避免或消除兩者之間的不良轉移,而且有助于兩種素質的協(xié)調發(fā)展。拳擊是利用拳頭互相攻擊對方的運動項目,出拳的距離、角度、速度和效果都受身體各關節(jié)柔韌性的影響,對柔韌素質具有較高的要求。
很多具有較好柔韌性的運動員,其自身的平衡性也較強,機體協(xié)調平衡能力也較好,所以拳擊教練員需要對運動員進行有針對性的柔韌性訓練。在進行柔韌性訓練的過程中,教練員可以采用一些體操柔韌基本練習來開展訓練,將關節(jié)柔韌度訓練作為訓練重點,主要涉及到下腰、劈叉、前側后腿以及繃腳尖等,靜力拉伸有主動與輔助兩類,主動拉伸主要是靠自身的力量,讓身體各個部位能得到最大幅度的拉伸,在拉伸過程中,運動員需要控制好自身能適應的疼痛程度以及部位;而輔助拉伸主要是靠外力來實現(xiàn)拉伸,比如借助器材或者外人壓迫拉伸等。
在拳擊項目訓練中,因為對運動員的整體素質有較高的要求,所以在進行柔韌性訓練的過程中,應該先幫助運動員克服自身的恐懼心理,可以先進行橫劈腿和后劈腿、擺腿、直踢腿以及控腿等的腿部柔韌性練習,使運動員下半身機能柔韌平衡性得到增強。另外,為了能使運動員軀干的柔韌平衡性得到增強,可以進行下腰或者深蹲來拉伸軀干;而要增強運動員上半身以及肩部的柔韌平衡性,可以進行抓杠懸吊拉肩訓練。
1.2 力量訓練
在進行平衡性訓練的過程中,需要根據(jù)運動員身體姿勢以及技能維持平衡的原理來完成。人體核心大小肌群的共同收縮是完成平衡性的關鍵,通過運動,這些肌群的肌肉活動能得到協(xié)調,能吸收和產生力量,力量能傳遍全身,使身體整體協(xié)調作用得到穩(wěn)定,因此平衡性訓練是較為重要的,尤其是需要對肌肉力量進行訓練。由于拳擊運動是在移動過程中對抗的技能類項目,擊打時突出的出拳的準確和速度。所以在拳擊運動中對最大力量的要求不是很高,而對速度力量和力量耐力具有較高的要求。肌肉力量的訓練主要根據(jù)肌群內容來進行,涉及到小肌群訓練以及大肌群訓練。其中,小肌群訓練,主要是進行關節(jié)力量的訓練,需要對手指、手腕、腳趾、腳踝以及脊柱等小關節(jié)進行訓練,同時還需要對肩部、膝部以及胯部等大關節(jié)進行訓練。在進行小關節(jié)訓練時,因為肌肉較少,通常采用腳尖步、抓桿懸吊以及繃腳尖等較為簡單的方式進行,大關節(jié)訓練則可以反復擺動相關部位來使關節(jié)周邊韌帶以及肌腱力量得到增強;而大肌群的訓練,主要以跳跑為主要訓練方式,進行高抬腿、并腿跳、青蛙跳以及單腿跳等,在進行訓練的時候,為了能實現(xiàn)大肌群帶動小肌群的效果,需要使上半身肢體大幅擺動起來,進而完成全身的力量訓練。
1.3 協(xié)調訓練
拳擊比賽要求運動員具有非常好的協(xié)調能力。要求運動員在不同的身體姿勢下能夠快速連續(xù)的出拳,同時在高對抗情況下能夠進行重心的轉換,完成躲閃、反擊和防守等一系列連續(xù)的動作。拳擊運動員的平衡性與協(xié)調性是關系較為緊密的能力訓練,訓練效率的好壞與運動員自身平衡能力的高低有著直接的影響,能影響到運動員的機體控制能力。當然每一位運動員自身的協(xié)調性都是不一樣的,針對大部分的運動員而言,要想達到預定的訓練效果,需要進行有針對性的后天訓練。在柔韌性訓練基礎之上進行協(xié)調訓練,運動員具有較好的協(xié)調性,則具有較大幅度的拉伸,其動作和速度也會加快,自然也就能實現(xiàn)協(xié)調性的提升。協(xié)調性訓練應該在柔韌性訓練中使運動員的關節(jié)靈活性得到強化訓練,可以采用腿部前后左右交替跳練習、腳踝手腕以及胯關節(jié)繞圈練習、左右90°轉向連續(xù)跳轉、腰部與腳部和手部以波浪形移動等方式進行訓練。
2 平衡性訓練在拳擊項目中的作用
首先,可以以運動員的平衡能力高低為標準來挑選優(yōu)秀的拳擊運動員。因為優(yōu)秀的拳擊運動員需要具備較好的平衡協(xié)調性。其次,采用平衡性測試,能對拳擊運動員的心理狀況以及心理特性進行推斷,因為一般情況下,具有較好心理素質的運動員,自身的平衡能力也較好,所以,強化運動員的平衡能力是提高其整體心理素質的前提。再次,對拳擊運動員進行平衡性訓練,能協(xié)調運動員的整體訓練。拳擊這一運動項目,并不單單是手的對抗,其也是一種綜合了多種基本技能的競技項目,所以,在進行拳擊訓練的過程中,應該對各項基本技能進行有組織的科學運用。最后,對拳擊運動員的平衡能力特點進行分析總結,可以對運動員的平衡力進行深層次探討,以此來判斷運動員所受平衡力的影響。
3 在拳擊項目中進行平衡性訓練的注意事項
在拳擊項目訓練過程中,應該以強化運動員的整體力量為訓練基礎,對運動員的腰背部、踝關節(jié)、手臂部以及腿部等肌肉進行重點訓練。腿部、腰部、腹部以及踝關節(jié)肌肉的共同合作是完成身體平衡支撐以及調節(jié)的關鍵,所以,為了避免運動員在拳擊比賽過程中受到平衡度把控不良影響而失敗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應該做好整體力量的強化訓練;另外,因為拳擊比賽具有對抗性質,在進行平衡性訓練的過程中,需要采取實戰(zhàn)訓練來強化運動員的平衡性。當拳擊運動員在遇到對手進攻的時候,自身需要具備非常重要的重心位置,運動員在平衡訓練中,需要著重訓練在不同環(huán)境下的中心控制能力以及平衡協(xié)調性。
4 結語
在拳擊項目訓練過程中,運動員需要具備良好的隨機應變能力,運動員身體重心的靈活轉換也是較為關鍵的能力,所以,對運動員進行平衡性訓練,能使運動員的成績得到有效提高。
參考文獻
[1] 于升東.平衡性訓練對拳擊項目的重要性[J].科技與企業(yè),2014(1):297.
[2] 孫力,宋冬寒.舞蹈訓練中非平衡性力量訓練研究——跨界訓練舞蹈元素與體育元素的結合[J].大連大學學報,2015(3):107-112.
[3] 余歡.平衡性訓練對女足運動員膝關節(jié)內側副韌帶損傷干預的效果觀察[D].西安體育學院,2014.
[4] 聶文良,鄒亮疇,李磊,等.兩種力量訓練對膝關節(jié)伸屈肌力量平衡性影響的對比研究[J].醫(yī)用生物力學,2016,23(2):121-123.
[5] 林琦,王俊.核心力量訓練對拉丁舞選手平衡性影響的實驗探究[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4(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