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青木
[摘 要] 課堂問題普遍存在于課堂教學過程中,隨著社會對教育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這一問題也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而這些問題的存在會對教學產生消極影響,影響教師的教學質量,不利于學生的智力開發(fā)和良好的課堂氛圍的建立。主要分析中職生課堂問題行為的形成原因和特點,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一定的控制策略。
[關 鍵 詞] 中職生;課堂問題行為;成因;課堂管理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18-0051-01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人們對教育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教育部也出臺了各項政策來支持職業(yè)教育,比如加大對職業(yè)教育的投資、提升設備的質量、拓寬學生的就業(yè)渠道、努力提升學生的理論和實踐結合能力等。然而隨著招生規(guī)模不斷擴大,學生質量處于參差不齊的狀態(tài),有一部分學生素質較差,嚴重影響了課堂紀律,擾亂了課堂氛圍,出現(xiàn)的一系列問題都會影響到教師授課的過程,繼而影響到學校的教學質量和聲譽。
為了適應社會的發(fā)展進程,讓教育跟上我國經濟、政治的發(fā)展速度,提高國民素質,讓中職生擁有一個更加光明的未來,我們采用問卷法、采訪法、文獻法等方法對問題現(xiàn)狀進行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課堂管理策略,從而幫助課堂有效運轉,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中等職業(yè)教育的發(fā)展,幫助提高社會成員的整體素質。
一、目前的中職生的課堂問題行為及成因
隨著中職的不斷擴招,生源的不斷減少,中職學校所招收的大部分學生都是中考成績不好的學生,普遍存在不良的學習問題,并且隨著學生年齡的不斷增長,他們的獨立意識不斷增強,反叛意識增長,因而管理的難度不斷增大。再者,中職教師普遍是非專業(yè)教師或者是外聘的教師,而外聘的教師一般需要學?;ㄙM眾多的資金,因而大部分為非專業(yè)教師,他們的專業(yè)知識不夠豐富,隨機應變能力較弱,在授課的過程當中會過分的注重專業(yè)知識的傳授,而忽略對學生的心理上的關心,教師對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不夠重視,教學方式不夠靈活,無法激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能滿足素質教育對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教育要求。
在這里我們將中職生課堂問題行為分類為過失型、品德不良型、壓抑型和攻擊型。一類是學生的不正當和不合理的需求產生的一些不正當的行為,比如遲到、說話、睡覺、吃東西等,有偶發(fā)性和盲目性,不過這些都屬于輕微的課堂違規(guī)行為,錯誤程度比較輕。學生在犯過錯誤以后都會有害怕和后悔的心理,因而教師只要加以糾正和引導,學生很快就會得到轉化,而如果不加以關注和糾正,學生就會發(fā)展成品德不良型。長期以來的惡習積累,受到已經形成的不良意識的支配,學生會有意識地進行一些有害的行為,比如故意擾亂課堂高聲尖叫、破壞教室的桌椅板凳等,這樣的行為習慣如果不給予矯正,容易產生違法行為從而產生攻擊性行為,在不滿情緒的支配下容易與人發(fā)生沖突,很容易發(fā)生打架斗毆的事件,這類行為多是學生在面對挫折之后產生的不正當的強烈情緒反應,教師進行適當的心理輔導和培訓會對學生有一定的幫助。還有一部分學生由于遇到挫折而產生了消極應對的情緒,從而產生自卑、壓抑自我的情緒,這類情緒表現(xiàn)不突出,較為隱蔽,教育引導的難度很大,如不及時有效疏導,很容易讓學生產生心理障礙,對學生的終生產生影響。
二、針對課堂問題行為的管理策略
(一)及時疏導
當發(fā)現(xiàn)學生有問題行為的時候,教師要以關愛的心態(tài)來了解和疏導學生,防止學生向自負或者自卑的心態(tài)方向發(fā)展,充分了解學生的特長、興趣愛好,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讓學生主動積極地融入課堂中,發(fā)現(xiàn)自我價值,不斷提升自我。
(二)合理疏導情緒
教師及時制止其他學生的譏諷和嘲笑,消除當事人的焦急情緒,避免沖突的發(fā)生,引導情緒急躁的學生平靜下來看到眼前的事物。
(三)精心設計好教學方案
不斷豐富自我的教學內容,使用PPT、視頻等多種類型的多媒體形式進行教學,提升學生課堂的學習興趣,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鼓勵學生自主思考問題,提升學生的學習注意力,減少課堂問題行為的發(fā)生。
成長和發(fā)展中的中職生在社會發(fā)展的過程當中總會遇到這樣或者那樣的挫折或者挑戰(zhàn),但是我們應該相信挫折本身也存在積極的意義。在我們遭受挫折的過程中,同樣也會有收獲,因為這些事情會教會我們成長,它在給人帶來壓力的同時也帶來成長的契機。所以,中職生自己也要學會控制情緒,用積極的心態(tài)來面對生活中的不如意,同時教師也要充分發(fā)揮為人師表的職責,關愛學生。
參考文獻:
[1]孫珺.中職生課堂問題行為及其管理策略研究[D].魯東大學,2016.
[2]范平平.中職生課堂行為的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