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云 邱禮強
摘 要:自課程教學改革以來,對于農村小學體育教師的教學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發(fā)展需求,特別是在計算機、信息技術的支持下,要求小學體育教師要有更好的信息化專業(yè)技術能力,整合技術的學科教學法知識(TPACK)是發(fā)展小學體育教師整合技術的教學能力的一種有效途徑。本文主要以江西省農村小學體育教育發(fā)展現(xiàn)狀為背景,進一步深入探究體育教師的TPACK構成維度現(xiàn)狀,旨在能夠全面提升體育教師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農村 小學體育教師 TPACK 構成維度 現(xiàn)狀
中圖分類號:G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2(c)-0202-02
在信息技術發(fā)展的時代背景下,信息技術手段幾乎應用到了學校教學的各方各面中,但是對于江西省的農村小學體育教學來說,可能會各方面條件的限制,這也是本文提出研究農村小學體育教師TPACK構成維度的原因所在,希望能夠有機會更好地培養(yǎng)農村小學體育教師的TPACK能力素質。
1 TPACK與農村教師發(fā)展
TPACK,即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的縮寫,也就是整合技術的學科教學知識的意思,由美國的教育學家科勒等人,在蘇爾曼提出的學科教學知識PCK概念基礎上延伸處理出來的,研究認為,對教師的TPACK能力展開研究,有助于提高教師掌握并運用信息技術的能力,因此,TPACK能力是當代教師必須具備的一種能力。在TPACK能力中,有3點要素,分別是學科內容知識、教學法知識與技術知識,教師能夠在學科和技術知識的基礎上,靈活地對知識進行高效整合和運用[1]。
在農村體育教師的成長發(fā)展中,為了更好地適應現(xiàn)代化社會的城市發(fā)展需求,需要培養(yǎng)體育教師們的TPACK知識素養(yǎng),在體育教師自身職業(yè)生涯發(fā)展中,通過不斷地自主學習和訓練,努力學習體育專業(yè)的的學科知識,還有體育教育的教學知識,信息技術知識,提高自身的職業(yè)技能水平和職業(yè)道德素質,能夠成為一個讓家長放心、讓學生滿意的專業(yè)化體育教育工作者。
2 教師TPACK的構成維度
從農村體育教師的TPACK體系構成框架來看,主要是由七大維度構成的,這七個維度分別指的是學科內容知識、教學法知識、技術知識,還有學科教學知識,整合技術的學科內容、教學和學科教師法,兩兩結合,三者合一,將學科內容知識、教學法以及技術知識,有機地整合在一起,所以這七大點要素代表著農村體育教師應當具備的七種能力,因此TPACK體系可以說是體育教師在新媒體融合時代發(fā)展背景下開展現(xiàn)代化體育教學的基礎,旨在能夠更好地培養(yǎng)體育教師的TPACK能力,提高體育教師的體育信息化教學水平[2]。
從TPACK境脈角度上來,TPACK體系境脈的意思是說,在由教師和學生組成的班集體當中,課堂環(huán)境環(huán)境,學生的家庭條件背景,認知條件,心理素質,還有班級的精神風貌,都會對學生的學習產生協(xié)同作用影響,所以TPACK體系境脈會有心理因素、生理因素、認知、語言以及社會文化發(fā)展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因而隨著TPACK體系應用的融合發(fā)展,境脈TPACK的觀點也逐漸融入到TPACK體系研究中,更加深入地探索農村小學體育教學的多元化、復雜化特點,還包括了生理學、人口學以及社會學、心理學方面的研究理論,同時還融入了一些地方學校對教師發(fā)展的期望,融入了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性格,拓寬了TPACK體系的學科深度,由于各學校教學條件不同,教師的能力也會受到限制和影響。
3 江西省農村小學體育教師的TPACK能力現(xiàn)狀
江西省是我們國家的貧困大省,特別是在農村教育辦學方面,教學資源條件會受到社會各方面的限制,像是小學體育教育這一類的學科,受到的重視程度很低,在小學體育教育創(chuàng)新方面的發(fā)展幾乎為零,很多江西省的中小學校都面臨著生源枯竭的問題,農村教育問題得不到解決,農村的三農問題就得不到解決,自然也就談不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因而從江西省農村小學體育教師的TPACK能力現(xiàn)狀發(fā)展來看,主要存在以下幾點問題[3]。
3.1 技術知識
從技術知識層面上來看江西省農村小學體育教師的TPACK發(fā)展現(xiàn)狀,主要指的是體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能夠將教學精力集中在知識表征上,能夠對課堂教學所需要的資源進行搜索,再進行知識的表征,但是實際上,江西省農村小學體育教師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都是非常缺乏的,比如說應用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來進行開發(fā)性的教學活動時,不能很好地和學生溝通和交流,不能應用信息技術來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雖然有一部分的農村小學體育教師已經意識到了信息技術知識掌握對于農村小學體育教育活動開展的重要性,認可了技術知識的價值,但是卻沒有探索新技術的能力,信息技術的應用水平差,也沒有機會接觸到更多先進性的學習機會。
3.2 教學法知識
從教學法知識層面來看,江西省農村小學體育教師的教學法體系也是不健全的,那些接受過師范院校專業(yè)教育的教師,還是要比后調來從事教育活動的教師TPACK能力要好一些,但是實際情況是,很多江西省農村的小學體育教師,并沒有接受過系統(tǒng)化師范教育,大多都是通過繼續(xù)教育來學習,因此影響了這部分體育教師對教學法知識的整合,同時對心理學理論、教育心理學理論的融合都受到了限制,從而削弱并影響了農村小學體育教師的教學水平,沒有意識到素質教育的重要性,不注重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培養(yǎng)[4]。
3.3 學科內容知識
從學科內容知識層面上來看,很多江西省農村小學體育教師對本學科知識的掌握水平并不是很好,只停留在簡單的動作技能訓練教學上,對于體育學科的深度,體育學科的內涵掌握的不是很好,理解的不夠清晰、不夠透徹,不能深刻地理解體育教育的精髓,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常常會陷入到教學的誤區(qū),認為農村小學的體育課就是自習課,農村小學體育課就是自由活動課,自然也就沒有相應的科學發(fā)展規(guī)劃,不能很好地挖掘出體育教師自身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體育學習能力,學科專業(yè)化層次低[5]。
3.4 學科教學法知識
在學科教學法層面上,一些江西省農村體育教師,在實際的教育教學工作中,不能很好地針對體育學科知識展開交叉性和前沿性知識的融合,所以導致了農村小學體育教育事業(yè)發(fā)展出現(xiàn)了嚴重的滯后性,不能及時關注并了解到體育學科的發(fā)展趨勢,無法確定體育基礎教學的牢固地位,事實上,小學體育教育學科并不是獨立存在著的,怎樣才能將信息技術、計算機學科融入到小學體育教學中,已經成為了限制小學體育教師TPACK水平發(fā)展的主要因素,如果不能緊跟時代發(fā)展潮流,穿插一些其他的學科知識,那么農村小學體育教育的融合教學水平自然不會很高[6]。
4 農村小學體育教師TPACK能力發(fā)展的有效路徑探索
4.1 全面提高體育教師的綜合素質
為了能夠更好地促進江西省農村小學體育教師TPACK能力的快速提升,我們需要全方位地強調提高小學體育教師的綜合素質問題,認真結合并深入了解江西省農村小學體育教育發(fā)展現(xiàn)狀以及學生的實際需求,科學設計合理的課程安排,當然江西省地方教育部門也能夠做出努力,解決很多小學教師沒有崗位編制的問題,在農村教育政策扶持下,改善農村學校教學條件,吸引更多高素質、高層次人才來到江西農村,為農村小學體育教育事業(yè)發(fā)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4.2 加強對體育教師的信息化培養(yǎng)力度
要加強對農村小學體育教師的信息素養(yǎng)培養(yǎng)力度,進而培養(yǎng)體育教師的TPACK素質,給予農村小學體育教師更多的進修學習機會,建立一套更加完整的教育培訓模式,強化教師的教學能力,在具體培訓過程中,可以通過觀摩示范課或者教學討論課的方式來進行培訓,調動體育教師的思維活躍性,開展分層培訓,將農村現(xiàn)有的體育教學資源充分利用起來,注意理論要結合實際,讓體育教師有更多的上機實踐操作機會,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提高農村小學體育教師的信息化教學水平[7]。
4.3 有效提高教師的科學研究能力
所謂提高農村小學體育教師的科研教學能力,主要是要給予農村小學體育教師更多發(fā)表科研論文的機會,切實有效提高農村小學體育教師的科學研究能力,提高教師的科學研究意識,擴充學校的圖書館資料,給予教師更多的學習指導材料,為了適應新課程改革需求,每學期都要定期聘請優(yōu)秀的體育學科教學專家來到農村小學進行授課指導,做好每學期的績效考核管理,切實提高農村體育教師的科研水平。
4.4 大力開發(fā)體育情境教學活動
為了更好地提高農村小學體育教師的TPACK能力水平,還可以大力開發(fā)體育情境教學活動,普及更多信息技術知識,向這些教師傳授更多的融合教學方法,使他們能夠學以致用,培養(yǎng)農村小學體育教師的TPACK技術整合熱情,能夠兼顧性別差異,創(chuàng)造性地發(fā)揮出農村小學體育教育中的場地資源,在教師職前培養(yǎng)實訓中,可以結合每一位教師的專長,展開小組討論式的微課練習,在微課情境練習中,能夠讓教師更好地意識到自身TPACK能力整合方面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5 結語
綜上所述,農村小學體育教師的TPACK能力培養(yǎng)方式是一項漫長而持久性的工作,需要結合江西省農村小學教育的實際發(fā)展情況來進行科學合理的體育教師人才培養(yǎng),全面提高體育教師的綜合素質,加強對體育教師的信息化培養(yǎng)力度,有效提高體育教師的科學研究能力,大力開發(fā)體育情境教學活動。
參考文獻
[1] 鐘炯,嚴小波.基于TPACK視角促進大學體育教育發(fā)展研究[J].體育科技,2017(5):144-146.
[2] 鐘炯,嚴小波.基于TPACK視角促進大學體育教育發(fā)展研究[J].體育科技,2017(4):150-153.
[3] 尚力沛,程傳銀.體育教師TPACK發(fā)展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7(7):124-129.
[4] 臧亞男.高等師范院校體育教育專業(yè)學生TPACK知識探索性研究[D].山西師范大學,2016.
[5] 張靜,劉贛洪.多維視角下教師TPACK發(fā)展機制與培養(yǎng)路徑[J].遠程教育雜志,2015,33(3):95-102.
[6] 王海濤,徐影.基于TPACK框架的高師體育教育專業(yè)羽毛球教學實踐平臺設計及應用[J].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2014,11(34):102-105.
[7] 王曉麗TPACK框架下體育師范生信息化教學能力培養(yǎng)研究[D].山西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