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生瑋
每當這個時候,就會有人特別想家吧!眼見著地上有了落葉,眼見著飛蟲一天天地少了。默默拿出秋裝,告別短暫的夏天。秋天的風雨,總有那么一點凄風苦雨的味道。
有很多人踏上了回家的旅途吧!不管遠近,早晨一醒來,院子里的車猛然少了大半。今天是團圓的日子啊!
兒時對節(jié)日的記憶就是放假和美食,因為特殊的食物只有在特殊的節(jié)日才能吃到一回,比如湯圓、粽子、月餅。小時候,記憶最深的就是爺爺在老家院子里朝著月亮的方向擺上一方炕桌,焚香點蠟,奶奶把月餅、水果等放上桌,全家人都盼著月亮出來,我和小伙伴們卻想著不要出月亮,這樣就可以借著黑夜去鄰居家“偷”些好吃的來,雖然一爬上墻頭就會被鄰居家忠誠的護院狗發(fā)現(xiàn),最后灰溜溜逃走,一口饃饃都拿不到,但我們還是那樣開心?,F(xiàn)在想想,當時的樂趣并不是偷誰家一口吃的,而是爬上墻頭窺到鄰居家和我們一樣在期盼月亮的樣子和被犬追吠的幼稚快樂吧!
上了大學(xué),四年不得回家過一個中秋,畢竟路途遙遠,代價又大。身邊省內(nèi)的同學(xué)假期來臨都回家了,校園在一夜間變得空空蕩蕩。這個時候,終于體會到中秋節(jié)之于一個遠在他鄉(xiāng)人的意義。月是同一輪明月,只身一人的零落難免讓人心生感懷,也漸漸懂了唐詩宋詞里關(guān)于悲秋的詩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這四年里,故鄉(xiāng)便只有冬夏,再無春秋。成長也是必定要經(jīng)歷離家求學(xué),從一個羽翼下被保護的孩子,長大成人。記得每次開學(xué),總要帶一些特產(chǎn)去,一一分給同學(xué)朋友,卻總要留下一樣,小瓶的青稞酒或者牛肉干。放在柜子里,留到回家前才舍得拆開分享,而這留了一學(xué)期的,不正是我的思念嗎?對我而言,回家這個詞,從那時起變得意義非凡。不管是飛機還是火車,回家的路總是因為期待而顯得漫長,客廳里的燈光也多出些味覺的記憶,那是爸媽做了一桌子菜的香味。
畢業(yè)回家是七月,寸暑難留,轉(zhuǎn)眼就到了秋天。暫別了四年,故鄉(xiāng)的秋還是那么美。老舍先生曾說北京最美的時節(jié)是秋天,故鄉(xiāng)亦是。晝夜均勻劃分,氣溫舒適宜人。盡管沒有雁陣南回,卻也充滿詩意。鄉(xiāng)間小路炊煙裊裊,朔山巍峨,金娥雄踞。記得小時候每年都要寫一篇關(guān)于老爺山秋景的作文,而今再看朔山秋景,那真是——
秋水蛇形高山雄,高低遠近萬不同;
橫刀關(guān)羽立金殿,霧氣髯須涌風中;
街道市容多變化,車流人海如馬龍;
依山傍水二十載,詩贊大通竟詞窮。
轉(zhuǎn)眼秋分,再回看一年,縣城依然生機勃勃,我作為小鎮(zhèn)的一員,每天工作之余,偶爾邀好友小聚,回家和父母談心,周末為家人做一頓可口的飯菜,生活平靜幸福。我們更當借著這份時代給予的圓滿,勤奮工作,踏實生活,為月圓,也為人圓。
(作者單位:大通縣委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