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洪清
摘 要 紫砂壺是一種無釉陶,它并非以釉彩繪畫的裝飾來達到陶瓷藝術(shù)中美的效果,而是通過壺器的結(jié)構(gòu)來表達壺器造型的外觀美。紫砂壺藝經(jīng)過長期的發(fā)展,精練別致的壺樣從藝人手中脫穎而出,這些作品蘊含著獨特的美學觀念。
關鍵詞 葵仿古壺;紫砂;觸覺美;視覺美
在紫砂壺的制作過程中,實用價值是制作者極其看重的,同時也要講究壺器的設計與美感。美感,可以說是人類的一種感覺。美感的各種感性形式與人的心理形式相對應,或者由視覺感知通達人對客觀事物的理解與情感態(tài)度,或者由觸覺感知引發(fā)人的想象與聯(lián)想。因此,制作者都必須用審美的眼光看待自己的作品,激發(fā)自身的智慧技巧與創(chuàng)作想象力,使審美意識得到不斷的強化?,F(xiàn)以紫砂“葵仿古壺”(見圖1)為例,談談紫砂壺是如何通過觸覺美、視覺美來體現(xiàn)造型美的。
1 紫砂“葵仿古壺”的觸覺美
紫砂的制作工藝十分獨特,也確保了壺器的觸覺美。一款精致的紫砂壺都要經(jīng)過紫砂藝人仔細地修飾,使壺器表面保持瑩潤光滑的質(zhì)感,而且要求線條挺括。紫砂壺只要養(yǎng)壺得法,才能發(fā)黯然之光;經(jīng)人觸摸,還能產(chǎn)生愉悅的肌膚觸覺美感。因此,紫砂藝人決不能忽視訓練自己養(yǎng)成扎實的制壺基本功,這是確保壺器觸覺美的基本前提。就像這款紫砂“葵仿古壺”,不僅手感舒服,且能煥發(fā)出紫砂陶之本身的光澤,渾樸潤雅、耐人尋味。在泡茶的時候,頭遍茶水要倒掉,在壺身熱的時候,用茶布沾著茶水擦拭壺身,趁著熱水,使壺身更容易吸收茶的香氣,更容易增加光澤。
2 紫砂“葵仿古壺”的視覺美
藝人們在設計紫砂壺器時,必須在完成壺器形制與裝飾的基礎上,確保紫砂壺的視覺效果。傳統(tǒng)造型千姿百態(tài),有仿生實用器形、仿自然形、仿古銅器、仿古陶器、仿幾何圖案形等等,所謂"方匪一式,圓不一相"。從制作的角度上看,壺器又分為光貨、花貨、筋囊貨等等。不管是哪種造型的紫砂壺,都必須帶給觀眾一種賞心悅目的審美享受。圓器珠圓玉潤,花貨栩栩如生,筋囊器脈絡分明,方器線條挺括,這是各種造型產(chǎn)生的視覺美感。就像這款紫砂“葵仿古壺”,是紫砂壺的傳統(tǒng)作品,它是在圓“仿古壺”中用筋囊、塊面轉(zhuǎn)折的表現(xiàn)手法制作而成。壺器以六棱葵瓣為圖案,加上壺把、壺嘴、壺蓋也用筋紋起線,筋紋凹凸有致,氣勢挺拔貫通;壺嘴自然彎曲向下,古樸穩(wěn)重;壺把由上而下,從粗到細,與壺嘴上細下粗形成流線的平衡,靈動中不失其韻味。好壺在手,把玩時如同玩玉,還能夠滋潤養(yǎng)心,仿佛絕世好茶就要從壺流中緩緩而出;壺鈕呈圓珠型,顯得珠圓玉潤,高高地置于壺蓋之上;六條連接壺蓋、壺鈕以及壺身的曲線,凹凸有致地分布在壺器表面。紫砂“葵仿古壺”以壺底為起點,逐漸向上延伸,到了壺身中間則向外擴張,形成渾圓的立體感,然后繼續(xù)向上收斂,直至壺鈕又自然地結(jié)合在一起,開出了一朵可愛的葵花。
3 紫砂“葵仿古壺”的寓意
紫砂“葵仿古壺”渾然天成,自成一景。此壺以葵花為壺器的整體造型,也即大自然中十分常見的向日葵,這種花由于具有向光性,而被人們稱作了“太陽花”。在古印加帝國,葵花象征太陽神,傳說中,受到這種花祝福而誕生的人具有太陽般快樂、明朗的心。紫砂“葵仿古壺”整個壺器形似一朵盛開的葵花,充滿著勃勃的生機。
4 結(jié) 論
這款紫砂“葵仿古壺”以仿古為形,用筋紋進行器面的裝飾,展示葵花的陽剛之美。這種將光貨與筋囊完美結(jié)合的方式,塊面曲張有力,也使線條充滿了韌度,充分展示了婉約清雅的造型美。
參 考 文 獻
[1]沈華軍.淺談紫砂壺藝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J].陶瓷科學與藝術(shù),2012(11):61.
[2]陳志強,馮政.宜興紫砂,見證五百年中國文化夢想[J].經(jīng)濟,2013(6):3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