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蘭達達
盛夏胃口不好?水果來救!
顏值與美味一起上線,讓吃水果這件事也變得好玩兒起來。
配菜、點綴、陪襯——水果在一餐中往往是B角擔(dān)當(dāng),看似可有可無可替換,卻在內(nèi)心渴望像A角那樣萬眾簇擁、大放異彩。
Before meals
當(dāng)你饑腸轆轆等大餐,用餐前面包果腹的時候,果干、果泥、果醬都比抹黃油來得清爽和健康。以獼猴桃為例,加洋蔥、大蒜、葡萄干、姜末等可做成酸辣醬,加利口酒、香草即成為酒味濃香的醬汁。同理,在煮芒果肉的時候可以加入桂皮、八角、朗姆酒,品味清奇,口腹?jié)M意。
還可以烤制成果干配主食開胃,藍莓、無花果、芒果、蘋果、梨等都可以在烤箱60攝氏度左右的“低溫”下慢烤脫水成果干。一般富含淀粉而不是水分的水果更適合這波操作,比如香蕉就比橘子適合烤出一層脫水焦脆的表皮,橘子橙子則比較適合加鹽蒸透。
有些水果僅僅壓成泥就令口感豐富,比如草莓、牛油果、蛋黃果。
Mealtimes
為擺盤襯托而出現(xiàn)的水果君越來越不甘做默默無聞的配角了,吸睛的集結(jié)首先靠亮眼的“盛器”:菠蘿、火龍果、百香果,甚至椰子殼、小西瓜皮,剖開取果肉,以殼當(dāng)碗,悉心碼入各色水果球,就成為不容忽視的繽紛存在。切薄片層疊累加是條優(yōu)雅的路徑,蘋果削片擺成天鵝,晗密瓜片可與黃瓜薄片疊搭出仙氣,梨片、牛油果片與堅果做伴,層層疊放還能有效防止氧化變色。
從色相突圍,單色系制勝(如紅石榴籽、紅提子加血橙肉)、以對比色出彩(如藍莓與黃桃片,或黑櫻桃與白火龍果肉),而口味最圈粉,樹莓、黑莓、蔓越莓的酸度高,西柚、青橄欖、仙人掌果有澀味兒,釋迦、鳳梨的高甜熱情,更易把控果香與主菜的均衡感。
Aftermeals
只要不過量食用,任何時候吃水果與腸胃都是相安無事的。直接吃最省事,傳說中一藤一瓜、入口酥甜的天價網(wǎng)紋瓜,餐后爽口解膩;在西瓜的起源地北非和印度,它一直被當(dāng)作相對無味的消渴食物,含糖量要低于蘋果和櫻桃;青李在維多利亞時期是英國皇室的鐘愛。
稍作加工也是不錯的選擇,比如從故宮流出來的菜譜便有一道桃羹,即鮮桃壓成泥澆玫瑰鹵,冷吃熱吃均可,總而言之便是味道秒殺甜點,絕對的餐后彩蛋。
水果在各大菜系中都不是C位出道的幸運兒,但色香俱全、戲精附體,孜孜不倦為自己爭取著輪流C位的機會。隨著輕飲食風(fēng)潮來襲,水果逐漸擁有了穩(wěn)固的主菜席位,沙拉便是其拿下的第一塊陣地,緊隨其后,還有更多。
沙拉不單調(diào)
吃沙拉≠吃草,飽腹感很強的谷物如藜麥,蛋白質(zhì)擔(dān)當(dāng)如雞胸肉,以及各類烤制肉類都可吃飽吃滿足??上鼈兣c沙拉里默默無聞的各式蔬菜—樣,缺少多汁充沛的風(fēng)情,于是水果通常是決定味道走向的一款食材,素食者、養(yǎng)生家、健身者、網(wǎng)紅主播都愛它。水果中的維生素C真的與海鮮相克,毒如砒霜嗎?
實際上蝦蟹中的嘌呤會在身體代謝為尿酸,而水果含有草酸,二者在人體內(nèi)有—定競爭代謝關(guān)系,但正常量食用不會引起不適,更談不上中毒。
檸檬、芒果、樹莓、西柚的氣質(zhì)是個性又不激進,最常用來在沙拉中搭配金槍魚、三文魚。百香果就略顯浮夸,只與腌制魚肉做伴。香橙有種被馴化的甜美,剛好與淡水魚的綿密感搭配。
奶酪一定要與藍莓、獼猴桃為伍嗎?試試青提子,一口勾出奶酪中的堅果香。
蔬菜與水果有最佳搭檔的沙拉小伙伴嗎?大廚實踐的結(jié)果是:甜橙與芝麻菜,梨與苦苣,水蜜桃與荷蘭豆??煊浵聛?。
主菜有風(fēng)情
荔枝肉、棗方肉、龍眼蝦球、菠蘿咕咾肉……中餐里對果香除油膩的把握由來已久。以輔料身份霸占整道菜的口味,水果興風(fēng)作浪,有說—不二的話語權(quán)。用這樣的思路也可以DIY菜肴,比如在炸魚柳上放木瓜、黃桃片,魚肉浸入果汁時令人垂涎。
聽說世界上吃比薩的人有兩派,接受菠蘿和不接受菠蘿的。反對菠蘿派甚至把“有比薩沒菠蘿”的口號印到T恤上昭告天下。這種認真態(tài)度跟不接受香菜的群體有異曲同工之處,都是跨地區(qū)跨種族的知音者聯(lián)盟。接受菠蘿派則完全不理解對方較真的理由,他們就是愛吃鋪滿菠蘿片的夏威夷比薩。東南亞菜肴中把木瓜、芒果、香蕉、鳳梨等當(dāng)作普通蔬菜烹飪,而芒果是其中當(dāng)之無愧的主流風(fēng)味,切丁與洋蔥碎、椰汁、香茅、薄荷葉、紫蘇葉、辣椒搭配,無論拌米線還是做湯都正宗。
蘸醬味更濃
希望在吃水果時也享受豐富多元的口感?嘗試蘸點兒什么吧。酸奶不必說是水果的靈魂伴舊,甜面醬、芝麻醬、番茄醬、辣椒醬也都各自有粉絲團,還有水果蘸醬油派,到底是暗黑料理還是美食慰藉?我們?yōu)槟懔辛朔菘梢哉横u油的水果清單,試過才知道。菠蘿:既然用鹽水可以腌制菠蘿,那么用菠蘿蘸醬油吃似乎合情合理。
芒果:大家一開始是拒絕的,試過青芒果蘸醬油之后,紛紛站隊。
楊桃:沒有芒果圈粉,只能說中和了酸澀感,令甜味更突出。
芭樂:更顯得脆爽,而且不影響繼續(xù)蘸酸梅粉吃。
楊梅:第一口很難承受,漸漸吃得停不下來。
荔枝:去殼去核泡醬油,好像吃咸菜一樣邊喝粥邊咂味,一看就是老潮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