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殺人犯林國華辦了一個玻璃加工廠,安頓過五百多個歸正人員。這些人曾因殺人、搶劫、販毒、涉黑等重罪入獄,出來后自厭自棄,時不時地還冒出危險的想法。林國華先“規(guī)范”了他自己,也“規(guī)范”了每一個投奔玻璃廠的人。
出獄后覺得打打混混的日子太沒意思
人生是一個試錯的過程,只是有些錯誤,要付出太多的代價。很多年以后,林國華才明白這個道理。
1978年,林國華出生在樂清市虹橋鎮(zhèn)一個村子里,用他的話來說,小學讀了9年,轉學、留級……唯一的長項就是會打架。
16歲那年,打遍了半個村子的他總算走上了正道,去外地商場做生意。但遇事的處置方式,改變了他的人生。
“不能受欺負,不爽了就打!”在碰到挑釁時,他失手捅死了對方,當場被抓,后因過失致人死亡被判刑。
人總是會給自己犯過的錯找各種借口,可悔過遠沒那么容易。林國華在監(jiān)獄里渾渾噩噩過了7年。其間,他甚至不知道那些年家里的情況。
直到2000年刑滿出獄,他才知道為了賠錢給對方,家里把新房給賣了,全家人都搬回了鄉(xiāng)下老房子里住。他的一時沖動,全家人為此付出了代價。
也許你認為林國華會幡然悔悟,你錯了,他仍然沉浸在自由的興奮里,沒有人生的方向。成天跟著一些混混這里打打那里混混。但一件小事觸動了他。
有一次,他跟著一個“大哥”去吃飯?!按蟾纭毖b大方請客,實際上兜里根本沒幾個錢。他一高興,喝了幾瓶啤酒?!按蟾纭备顿~的錢不夠,在人前丟了臉,把他臭罵一頓。
林國華突然覺得,這樣的日子太沒意思了,想好好過日子,“做點事,學點東西?!彼群笳伊?0多家工廠,都被拒絕了?!氨O(jiān)獄里出來的人,看神情就不一樣。”痛苦之中,有一次,他借酒消愁,放出豪言:等我發(fā)達了,就買一輛奔馳在村口砸掉,看看誰還敢看不起我。
帶著獄友,把打架的力氣用在正道上
那段四處碰壁的時光,林國華是怎么堅持過來的?他爽朗一笑,“坐過牢的人抗壓能力強,反正已經這個樣子了,又有什么關系?!?/p>
在骨子里,他是自卑的,但也是自卑,給了他生活的韌性。
23歲那年,他開始努力掙錢,騎過三輪車,修過自行車,當年那些打架的力氣用在正道上,似乎也不違和,林國華修自行車也修得風生水起,每天凈賺一兩百元。
因為出手豪爽又講義氣,不少獄友出獄后都來投奔他?!岸即夷?,吃我的喝我的,錢吃光了,怎么辦,我得讓他們有事干。”
2001年,林國華帶著五六名獄友,在荒地里搭起了鐵皮棚,自己焊接,自己刷油漆,一家玻璃門窗廠就這么開業(yè)了。林國華叫一個文化水平高點的獄友去注冊,獄友問他:“工廠叫什么名字呢?”“就叫家人吧,一家人的意思?!钡藭r這位兄弟腦子里正想著出獄后怎么娶老婆的事,把一家人聽成了“憶佳人”。
于是,“樂清市佳人玻璃裝飾工程有限公司”正式掛牌。
公司叫“佳人”,員工和佳人半點不沾邊
“我們價格更低,比別人能吃苦,晚上工地里的木板搭一下,就睡了?!笨恐钥嗄蛣?,他們很快闖出了一片天地。
從2006年開始,他就每年去監(jiān)獄里招工,專門招重刑釋放犯,有時一次就招三四十個。2008年,林國華資產已經過千萬,他沒有砸豪車,因為“太蠢了”,而是把這些錢捐給了村里的老人。
“浪子回頭金不換?!甭犞先藗兛滟澋臅r候,林國華的心里是五味雜陳的。
這些工人里,大多犯過重罪,在很多人看來,這個工廠就像一個“定時炸彈”。
曾經,有一批工人住在附近的村子里。村里人知道后,馬上舉報了,說有8個殺人犯住我這。相關部門來調查后,明確是正當?shù)纳a經營,才平息下去。也有一些地方領導覺得他是在組織“黑社會”,同行也趁機打擊。
林國華說,從監(jiān)獄出來后只要想找事情做,都是想學好的,需要給他們多點學好的空間?!安灰昧硪环N眼光看我們,你不一定比我們好?!彼谖⑿排笥讶锉砺缎嫩E。
三條鐵律鎮(zhèn)住那些服過重刑的人
服過重刑的人,沒一個是省油的燈。
要“鎮(zhèn)住”這樣的隊伍不容易。林國華的管理辦法有點“糙”,但很有效。“以前經常打架,都是由吹牛引起的?!惫と藗兙墼谝黄鹣矚g吹自己的“想當年”,誰也不服誰,就打起來了。
林國華制定了一條鐵律:不許吹牛!
第二條,就是不準透露自己的往事。尤其吸毒人員,容易相互誘惑復吸。
2009年,廠里招進3個女的出獄人員。結果誰都想追,亂套了。于是又多了條新的規(guī)矩:不招女工。
林國華曾多次受監(jiān)獄邀請,去給犯人們做勵志講座。他說,犯罪就是自己的錯,要敢承認?!安灰г估咸鞂ψ约翰还?,運氣不好,要懂得放下過去?!?/p>
他還說,“出去后不要急,先打打工,別創(chuàng)業(yè)。要先適應社會,坐十幾年牢的,至少兩年的適應期,心急事情就容易搞砸?!?/p>
曾經有個例子。2016年左右,有人出獄后向家里要了100多萬元創(chuàng)業(yè)。他覺得馬云搞互聯(lián)網好,就去北京搞網絡,結果被人騙得精光。
對于大多數(shù)獄友來說,林國華的廠并不是他們的終點站,而是從監(jiān)獄到社會的一個過渡。這些年,從他廠里出去的,達到了500多人。在這里,在林國華的“特殊教育”下,一個個走回了正道。
為了年老體弱的工人,工廠賠錢也不能關
2012年前后,溫州金融風波,林國華的廠子一下子產生了上千萬的壞賬,當時廠里有七八十名工人,工資發(fā)不出,工人們還是不肯走,因為林國華帶給他們的,不僅是生計,還有平等、尊重和希望。
林國華想過關閉工廠,但工人們怎么辦?也想過轉型,但工人們沒技術做不了。為了維持廠子運轉,他賣掉了自己價值500萬元的超市,貸款八九百萬元。
他出錢,鼓勵有能力的員工開店單干,原材料由他統(tǒng)一去批發(fā),這樣大家的成本可以降至最低。工人阿勇因為故意傷害罪,坐過6年半的牢。他回永嘉單干后,收入不錯,買了奧迪A8。
還有一些重刑犯出獄后已經五六十歲了,年老體弱,渾身是病。林國華的工廠,更像是他們的養(yǎng)老院。剛出獄的工人往往在假釋期間,或者仍被剝奪政治權利,無法享受醫(yī)保。曾經有個五十來歲的工人,因為骨質疏松,走路摔成多處骨折,林國華為他花了三十多萬。
現(xiàn)在,對林國華而言,玻璃門窗廠不但不賺錢,反而為了照顧廠里年老體弱的工人,還會虧錢。
“很多朋友勸我放棄,說你這廠子賠錢還做什么?!绷謬A說,出于“既然你已經漂白了,別再跟不光彩的過去沾在一起”的心理,有親戚還罵他腦子有病。
“我沒別的想法,只做自己喜歡的事?!绷謬A無心解釋,每次總是苦澀地笑笑。
當然從林國華廠里離開的,也有急著撇清關系的,往往千叮嚀萬囑咐,“千萬不要說我在你那里做過,太丟臉了”。
過去就像一塊傷疤,誰也不想揭開給外人看。
“他們心里還是放不下?!绷謬A說。(《都市快報》2018.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