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磊磊 肖宏
水文化研究的領(lǐng)域非常廣,從人類發(fā)展的角度來看,似乎可以將一切文化現(xiàn)象納入到“水文化”的范疇內(nèi),“水文化”稱得上是其他文化的母體。本研究先從最基礎(chǔ)的語言表達(dá)開始,探索人類是如何把自己的感覺、感情、甚至是思想與水交融,交融后又是如何用語言表達(dá)出來的。
千百年來,中華民族在認(rèn)識水、治理水、開發(fā)水、保護(hù)水和欣賞水的過程中,留下了豐富的精神產(chǎn)品,領(lǐng)悟出許多充滿智慧的哲學(xué)思想,奠定了中華水文化的深厚底蘊。管子說:“水者何也,萬物之本原,諸生之宗室也。”孔子說:“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又說:“智者樂水,仁者樂山。”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莊子說:“水靜則明燭須眉。平中準(zhǔn),大匠取法焉。”水有五德,因它常流不息,能普及一切生物,好像有德;流必向下,不逆成形,或方或長,必循理,好像有義;浩大無盡,好像有道。流幾百丈山澗而不懼,好像有勇;安放沒有高低之平,好像守法;量見多少,不用削刮,好像正直;無孔不入,好像明察;發(fā)源必自西,好像立志;取出取入,萬物就此洗滌潔凈,又好像善于變化。
水有這些好德處,所以君子遇水必觀,,觀之必嘆,嘆之必有抒發(fā),抒之必語出驚人,流芳千古。光與“水”有關(guān)的成語就有三百多條。如:
1.1 “水”在其首的:水到渠成、水到魚行 水滴石穿、水底撈月、水底納瓜 、水調(diào)歌頭、水光山色、水過鴨背、水火兵蟲、水火不避、水火不辭、水火無交、水火無情、 水火之中、水潔冰清、水盡鵝飛、水盡山窮、水可載舟,亦可覆舟、水枯石爛、 水闊山高、水來土掩、水里納瓜、水流花落、 水流花謝、水流云散、水陸雜陳、水落歸漕、水落石出、 水漫金山、 水米無干、水米無交、水明山秀、水磨工夫、水母目蝦、水木清華、水佩風(fēng)裳、水清無魚、水窮山盡、水乳交融、 水軟山溫、水色山光、水深火熱、水石清華、 水宿風(fēng)餐、水宿山行、水天一色、水土不服、水泄不通、水性楊花、 水秀山明、水遠(yuǎn)山長、水遠(yuǎn)山遙、水月觀音、水月鏡花、水則載舟,水則覆舟、水漲船高、水中撈月、水中著鹽、水中捉月 ,等等。
1.2 “水”在第二位的: 白水鑒心、杯水車薪、杯水輿薪、杯水之敬、背水一戰(zhàn)、車水馬龍、趁水和泥、尺水丈波、出水芙蓉、楚水吳山、帶水拖泥、淡水交情 、滴水不漏、滴水成冰、滴水成河、滴水穿石、 滴水難消、點水不漏、斗水活鱗、反水不收、范水模山、 覆水難收、海水不可斗量、海水群飛、海水桑田、 河水不犯井水、洪水猛獸、畫水鏤冰、 渾水摸魚、混水摸魚、積水成淵、煎水作冰、漿水不交、借水推船、借水行舟、近水樓臺、臨水登山、 流水不腐、露水夫妻、 綠水青山、馬水車龍、逆水行舟、鷗水相依、盤水加劍、 萍水相逢、潑水難收、清水衙門、 秋水伊人、如水投石、山水相連、勺水一臠、盛水不漏、順?biāo)糯?、順?biāo)饲椤㈨標(biāo)橈L(fēng)、順?biāo)浦邸⑺匏{風(fēng)、宿水餐風(fēng)、溯水行舟、萬水千山、細(xì)水長流、秀水明山、 沂水春風(fēng)、以水投石、飲水思源、魚水深情、魚水相投、遇水疊橋、置水之情、等等。
1.3 “水”在第三位的: 冰清水冷、不避水火、不便水土、不服水土、不通水火、 不習(xí)水土、風(fēng)起水涌、風(fēng)行水上、鏡花水月、救民水火、山崩水竭、山長水闊、山長水遠(yuǎn)、山膚水豢、山高水長、山高水低、山高水險、山光水色、山寒水冷、山砠水厓、山眉水眼 山明水秀、山清水秀、山窮水?dāng)?、山窮水盡、山重水復(fù)、楊花水性、自相水火 ,等等。
1.4 “水”在第四位的: 巴山蜀水、跋山涉水、餐風(fēng)宿水、尺山寸水、抽刀斷水、春風(fēng)沂水、 歠菽飲水、撮鹽入水、大禹治水、登山臨水、芙蓉出水、高山流水、觀山玩水、歸之若水、涸魚得水、蛟龍得水、樂山愛水、樂山樂水、落花流水、馬龍車水、名山勝水、模山范水、千山萬水、青藍(lán)冰水、青山綠水、清塵濁水、清湯寡水、蜻蜓點水、窮山惡水、如魚得水、桃花流水、聽風(fēng)聽水、拖泥帶水、望穿秋水、污泥濁水、無源之水,顯山露水、心如止水、行云流水、一敗如水、一廉如水、一清如水、一潭死水、一衣帶水、依山傍水、以石投水、盈盈秋水、游山玩水、源頭活水,等等。
1.5 “水”在其他位置的: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 吹皺一池春水 ;河水不犯井水 ;積土為山,積水為海 ;江水不犯河水、 井水不犯河水 ;君子之交淡如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落花有意,流水無情、 水則載舟,水則覆舟 ;湯里來,水里去 ;無根之木,無源之水 ;一口吸盡西江水,等等。
日語中的“水”源自漢語,書寫與漢語無異,但讀音卻有以下幾種。
其一,讀“すい”。構(gòu)成的詞匯有:水辺(すいへん)、水兵(すいへい)、水車(すいしゃ)、水産(すいさん)、水筒(すいとう)、水稲(すいとう)、水痘(すいとう)、水防(すいぼう)、水肥(すいひ)、水分(すいぶん)、水夫(すいふ)、水耕(すいこう)、水行(すいこう)、水光(すいこう)、水力(すいりょく)、水火(すいか)、水力(すいりょく)、水利(すいり),等等。
以上詞匯中的“水”都讀成“すい”, 曰為“音讀”。音讀的來源主要有以下幾種::
(1)吳音:中國六朝時江南的漢字發(fā)音。又叫"百濟(jì)音"、"對馬讀"。有人認(rèn)為吳音是朝鮮半島的讀音,有一定道理,漢字是由百濟(jì)人王仁傳給日本的。
(2)漢音:唐代長安一帶的漢字音。日本的遣唐使回帶去這些讀音,成為"正音"。
(3)唐音:宋、元、明代的漢字音,接近現(xiàn)代音,又叫"宋音"。
其二,讀“みず”,構(gòu)成的詞匯有:水(みず)、水芭蕉(みずばしょう)、水杯(みずさかずき)、水菜(みずな)、水草(みずくさ)、水車(みずぐるま)、水蟲(みずむし)、水臭い(みずくさい)、水聲(みずごえ)、水風(fēng)呂(みずぶろ)、水腹(みずばら)、水垢(みずあか)、水垢離(みずごり)、水絵(みずえ)、水際(みずぎわ)、水鳥(みずどり)、水気(みずけ)、水先(みずさき)、水薬(みずぐすり)、水遊び(みずあそび)、水枕(みずまくら)、水柱(みずばしら)、水計(みずばかり)等等。
以上詞匯中的“水”讀成“みず”, 曰為“訓(xùn)讀”。訓(xùn)讀是日本固有同義語匯的讀音。只借用了漢字的形和義,不采用漢語的讀音。同樣有使用漢字的韓國、朝鮮、越南及少數(shù)民族(如壯、瑤)語言也有類似訓(xùn)讀的漢字發(fā)音方式。在韓國、朝鮮,這種漢字發(fā)音方式被稱為"釋讀"。
其三,既非“音讀”也非“訓(xùn)讀”,而是幾個漢字組合在一起就這么讀曰為“熟訓(xùn)讀”,如大家熟知的曾經(jīng)是日本歷史上最嚴(yán)重的環(huán)境污染病中的“水俁病”,其中的“水”既不讀“すい”也不讀“みず”,而是整體讀成“みなまたびょう”。還有,水雲(yún)(もずく)、水松(みる)、水鶏(くいな)、水扇(みお)、水母(くらげ)、水沫(みなわ)等等。
如:salt ?water 礦泉水; fresh water 咸水; sweet water 淡水;hart water 硬水 ;soft water 軟水;heavy water 重水;ammonia water 氨水;soda water 蘇打水;rose water 玫瑰水;等等。這些詞中的“water”均為名詞,也確確實實是各種各樣的水。
再比如:water sports 水上運動;water plants 水生植物,這些詞匯中的“water”就變成了形容詞。
還有:water the streets 在街上灑水;water the wine(milk) 在酒(牛奶)中摻水,此時的“water”又成了及物動詞;而The smoke made my eyes water 煙熏得我直流眼淚,“water” 又成了不及物動詞。
而“above water ”脫離困境或麻煩 ; a cup of cold water擺脫債務(wù),這些短語中的“water”卻已經(jīng)從“水”走了出來,衍生出了其它的含義。
總之,“水”在任何一種語言中都是一個有份量、有內(nèi)容、有內(nèi)涵、有底蘊的詞,值得研究和探索的內(nèi)容非常豐富,本篇只是從一個非常小的角度探析了關(guān)于“水”的詞語,今后將在“水文化”領(lǐng)域“借水行舟、跋山涉水”,不斷前行探索。
(作者單位:贛南師范大學(xué)科技學(xu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