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小張在手機上看到一篇文章《像對領導那樣對父母》,很有感觸,忍不住跟大家分享了這篇文章。
大家紛紛感慨起來,人們總是把最糟糕的情緒留給最親的人。最親的人對你最好,而你卻總是忽視了他們的愛,甚至辜負和踐踏了他們的愛。
同事小于說:“我們對不熟悉的人甚至陌生人都能做到彬彬有禮,為什么就不能和顏悅色對最親的人呢?我們總覺得親人對我們好是天經(jīng)地義的,他們給了我們整個世界我們都沒感覺,其他人給我們一點溫暖,我們就覺得世界充滿愛。我們傷的最深的人,其實是我們的親人。欺負最愛我們的人,這真的不好!”
的確是這樣,最愛我們的人,寬容無私,會接納我們所有的好和壞。我們在他們面前沒有顧忌,所以才會釋放壞情緒,暴露不好的一面。可是,認真想想,我們實在沒有理由對最親的人橫眉立目,真的應該把最好的一面留給最親的人。
一個人的修養(yǎng),不僅表現(xiàn)在對外人禮貌周到,更表現(xiàn)在對親人的態(tài)度上。把最好的一面留給最親的人,是一種可貴的素養(yǎng)和修為。
有人說,在家最放松,何必要端著架子、戴著面具?家,的確是放松的地方,但跟家人發(fā)脾氣、鬧情緒難道真的是放松的方式嗎?我們每個人都有情緒糟糕的時候,但在進家門前應該拍一拍身上的灰塵,連同壞情緒也都甩在門外?;蛘呶覀冊谕饷嬲{整好了再回家,健健身、唱唱歌、發(fā)發(fā)呆,都可以調整情緒。推開家門的那一刻,應該給最親的人一個最燦爛的笑臉。
我們面對最親的人,與他們一起享受人間真情,也是調整情緒的好方法。為什么要把糟糕的情緒帶回家,并且面對親人愈演愈烈,非得把他們傷到才罷休?我們跟親人一起燒菜做飯,共進晚餐,聊聊家常,看看電視,都是在放松自己,調整情緒。家是最溫暖的地方,到了家,一顆心都會柔軟下來。
把最好的一面留給最親的人,其樂融融的一家人,營造出歡樂美好的氛圍,多么幸福。溫馨的家,最親的人,讓你的苦和累都慢慢消散了,心情也好起來。相反,如果你總把家庭氛圍搞得很緊張,就容易形成惡性循環(huán),家庭環(huán)境會越來越差。
把最美的笑容留給最親的人,把最好的一面留給最親的人。最親的人,最愛你,你也最愛他們;他們給予你的最多,你回報他們的也應該最多。
(《衢州日報》2018.4.27 馬亞偉/文)